老人喪偶,馬上就找了個下家,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

多想變成小鳥


我們的文化裡對老人的態度基本上兩字道盡:孝順。

百度百科對孝順的釋義是“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那麼,對於喪偶的老人再找一個伴侶的情況,有多少人還能做到一往如前的“孝順”?

我的大伯今年71歲,再婚十年了。

前段時間去看他,半個上午他興致勃勃和我說自己的投資,成功了,失敗了及下半年準備再投入十畝地種荸薺,一樁樁一件件事項數算,那精神那思維,像頂多五十出頭的樣子,根本找不到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老態。

繼伯母要出門買菜,問我有哪些喜歡吃的菜,他馬上代我報出一串菜名,反應比我快得多。

我笑,一點也不意外大伯的好狀態,這是他續絃後幸福的日子見證。

我親大伯母在十年前正月初二心臟衰竭去世,去世前她患了很多久病,身上集輕度中風、高血壓、紅斑狼瘡……於一身,大伯一邊要照顧她,不說平日細碎的小事,就是每個季度坐汽車火車的帶她到省城醫院複查就堅持了八年,另一邊做生意,出差進貨,照顧一兒一女的學業,忙得夠嗆,家裡依然溫馨有加。

大伯說雖然辛苦,但夫妻就是應該這樣攜手共進的。

他和大伯母感情很好,早些年出差都是夫妻兩人同行,每做完一單生意,兩人一起數錢,一起再投資,互相加油鼓勵,日子才越過越好。

大伯母走得很突然,當時我們家人都意外極了,不能接受。

大伯一夜之間頭髮全白了。

我們都擔心他扛不住。

過完正月,大伯的狀態稍有好轉;三月,有人給大伯介紹了個離異的中年婦女,大伯去見了;端午節,他們戀愛了。

大伯的兒子女兒聽聞幾乎與他翻臉:我媽剛過七七,您就有了新人,把我們的臉往哪擱?!

大伯集齊了一家人,說:芳(大伯母)在的時候,我對她好,她也對我好,我沒有什麼對不起她的。我對天對地對她對你們都坦蕩無愧,並不丟你們的臉,如果還想不開就跟我沒關係了。你們都有自己的小家,有兒有女,我已經老了,更需要一個家有人陪我洗衣做飯,喝茶談天,起夜的時候給我開燈,腰痛的時候給我按摸。你們做不到的,不等於我不需要。

大家一時無言。

當年國慶節,大伯結婚了。

十年來,繼伯母和他同進同出,有商有量,把生活過得踏實有滋味,大伯整個人重新煥發了新活力。


大伯花甲之年失去攜手多年的伴侶,沒有人比他更悲傷了,那種絕望、虛空、孤獨、灰心、心理失衡,無人能與他同鳴。

也正因為以前他們的感情那麼好,他深深地體會過家庭的幸福、夫妻間的甜蜜、伴侶間的支持和力量,驟然成空,他對她的愛還在,斯人卻已逝。

以前有多好,當下有多苦,就多渴望重新擁有。

上一段幸福的關係,也讓他更容易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更容易勇敢地去愛,去付出,去重新構建一段良好的關係。

這不是背叛,是另一種方法的愛的延續。

緬懷過去,接受現狀,讓自己繼續好好地活下去,是對過往的尊重。


大伯跟我說,在你們家,你不要凡事只想著孝順你的父母,順得了一時順不了一世,反而養大了他們的期望。你應該去“愛”他們,你們之間有愛了,問題就少了。

有愛,才能深層看見、理解他們的需求。

愛的基礎是尊重彼此。

我心裡關於“孝順”的沉思,由大伯蓋章。

不糾結,不擰巴,不放棄,不為難,大伯真的是個通透之人。

借他的經歷,回應“老人喪偶,馬上就找了個下家,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此題。

謝謝!


善善的家


老人喪偶後,馬上就找了下家,有兩種可能:

一是之前就好上了,就是婚內出軌,等老伴一過世,就在一起了;

二是夫妻沒什麼感情,也不顧及別人怎麼說,反正不要一個人過。

蔡少芬在節目裡曾經對自己的丈夫喊話,如果自己出事了,老公可以再婚,找個對倆女兒好的人就行。

對於鍾麗緹大呼,“不會的,他那麼愛你,不會再找別的女人的”。

蔡少芬卻說,“現實一點吧”。

人都是有情感需求的,這個不分男女老少。能結婚的,多數不願意單著。

我們敬佩那些痴情忠貞的人,喪偶後一生不再找;但也要理解那些喪偶、離異後再婚的人,他們只是更怕孤獨,更容易愛上別人而已。

判斷一個人對伴侶好不好,以伴侶去世後是否再婚來評價一點意義也沒有,更應該看伴侶生前,對其好不好,是否忠貞。

生前對伴侶不好,伴侶過世後又守身如玉有什麼意義?

如果是你,你希望有一個對自己好,哪怕ta在自己不幸早逝後很快再婚,還是對自己並不好,但自己離世後獨自生活的伴侶?

反正是我,我希望他是前者,如果我比他先走,希望他能再遇到一個懂他、愛他的人,愉快、幸福地走完後半輩子。

再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宜著急,更應該觀察人品和性格。

所以,那些喪偶後,很快就找好下家的人,能否過好,我持懷疑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