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與進口的區別,從北宋馬匹來源談“自主生產力”的重要性

大國博弈之間,取勝的關鍵因素就是國家的自主生產力,自主生產力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自由程度,可以有效防止國家發展被制約,同時也能防止被別國抓住命脈。

清末時期,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一直處於極大的出口優勢,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此時的中國頗為富饒,這是出口的好處。

1840年以後,英國強行打開中國市場,機器生產的棉布等大量進去中國市場,中國由出超大國變成入超大國,白銀流失,經濟命脈遭受遏制,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這就是進口被動的危害,出口和進口的最大區別就是主動權的得失,因此,加強國家的自主生產力尤為重要。通過研究北宋時期茶葉和馬的出口、進口對北宋的影響,可能對自主生產力會有更直觀的理解.

北宋時期,因為丟失天然牧馬場地的原因,宋朝軍隊的戰馬出現了大量的缺口。隨後,政府頒佈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監牧制度、民間養馬制度等,這些政策都是想試圖恢復國內能夠自主生產戰馬,但是,無一不是勞民傷財而且違背優良戰馬的生存條件,最終失敗。

於是,北宋開放和鼓勵邊境在官府的主導下進行與少數民族進行馬的貿易,

雖然解決了戰馬稀缺問題,但是自此喪失了自主生產力,轉而依靠戰馬的進口,這就導致了北宋戰馬受到嚴重的制約。與此相反的是,北宋擁有良好的產茶基地,茶葉一直處於出口優勢,北宋茶葉的自主生產、壟斷不但能幫助北宋穩定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還能解決戰馬問題。因此,馬的進口和茶葉的出口這兩者鮮明的對比,體現了自主生產力對於國家有多麼重要。

出口與進口的區別,從北宋馬匹來源談“自主生產力”的重要性

一 主產權喪失

1.宋前光輝史

“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兩段記載都很好地凸顯出了馬在中國古代的重要性,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日常生活中馬是溝通地域之間最好的交通工具,“一騎紅塵妃子笑”就是發揮馬的作用動亂時代,給馬披上鎧甲,配上將士,就能組成戰鬥力最高的金戈鐵馬騎兵部隊,宋朝以前的中國之所以強大,歸根結底就是能夠自主地生產強大的戰馬。

出口與進口的區別,從北宋馬匹來源談“自主生產力”的重要性

秦朝的強盛不在於坐擁最富饒的山東地區,而在於他擁有西北遼闊的土地,並且在入住中原受阻後向西北開拓獲取了更多的地盤。這些西北邊的地區,水草豐茂,地域遼闊,是最適合養馬的天選之地,因此,秦國的鐵騎才能夠勢如破竹,滅亡六國。

統一天下後,秦朝在邊郡設立了牡師院,這是歷史上最早的大規模牧馬場,也正是因為坐擁西北的天然牧場和穩定的行政機構,才能生產出強大的戰馬。西漢時期,與匈奴的戰鬥是主要矛盾,因此統治者在西北邊設置牧馬的機構達三十六所,漢武帝時期,更是擁有超過四十萬匹品質優良的戰馬。魏晉時期,強大的北魏也是依靠著如今的河南作為培養馬匹的關鍵地區,一次放牧就超過十萬匹,為軍隊的戰馬做足了補充。

唐朝時期,可以說是牧馬的巔峰,建立了詳細的牧馬機構,貞觀到麟德四十年,全國牧馬超百萬匹,可想而知軍事實力定然強盛,有了眾多戰馬的供應才能有大唐盛世的景象。

但是,到了唐後宋初之時,由於藩鎮割據、內憂外患的加重,一些重要的牧馬基地丟失“乾元後,隴右、劍南、西山三州七關軍整,監牧三百所,皆失之”,馬政和唐王朝,一併衰落。

2.宋朝買馬的無奈

宋朝建立後接手了唐朝破爛不堪的版圖,丟失的燕雲十六州曾在宋前扮演著尤為重要的牧馬基地角色,這些地方自秦朝統一以來就作為邊郡的牧馬廠,唐朝時期產馬量最大的隴右監牧所用的牧馬地就是燕雲十六州,這些地方無論是氣候、資源條件、人地矛盾都不衝突養馬的成果更是有目共睹。可是,到了北宋之後,這些邊疆地區丟失了,宋朝只能無奈地將養馬的中心由北向南移注重內地的牧馬,但是這樣的牧馬方式,弊端重重。

第一,環境問題。太宗時期,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所以十分重視內地養馬。但是匹優良程度取決於水草是否豐茂、牧場是否寬廣,但是很可惜,內地地區兩樣條件一樣沒佔,邊馬的習性來到內地後難以適應環境的不同,馬們每日鬱鬱寡歡,狹小的馬廄也讓他們難以獲得牧場的自由,所以內地的馬大都食不下咽力不足,

最後出現“諸州馬多死”的情況。除此之外,北方氣候較為寒冷,馬匹能夠達到膘肥體壯的標準狀態,但是到了內地之後,馬匹迅速變得瘦小,無法滿足需要。

第二,耗費巨大。真宗時期,為了應對遼國的入侵,所以尤為注重馬政的建設,他設立了置制群牧司來統領全國的馬政,還將馬政的主要負責人兼職給了樞密使,同時重視人對牧馬的影響,終於達到了“內外坊間及諸軍馬二十萬批,飼馬兵校一萬六千三十八人”的規模,但是相比以前動輒數十萬的馬數,這還是略顯微薄,而且一個人差不多隻能照顧十幾匹馬,與在西北牧馬一個人看一群馬相比,耗時耗力耗人耗財尤為明顯,特別是在一些和平的歲月之中,維持如此龐大的馬政就是在勞民傷財,因此,在眾多官員的反對下,自產馬失敗。

出口與進口的區別,從北宋馬匹來源談“自主生產力”的重要性

第三,農牧矛盾。北方的自然環境就決定了它適合牧馬,是遊牧文明盛行的地方,這裡的人們主要以牛、羊、青稞、小麥等為主食,而且地廣人稀,基本上是一戶牧民就能夠搞定養好成百上千的牛、羊、馬的任務。可是中原不行啊,中原人口稠密,土地有限,而且氣候決定了中原是農耕文明,牧馬的南行首先就佔據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活命之本土地,其次,像保馬法這樣的實行直接造成了民怨,殺又殺不得,還不能拿來耕地,死亡了還要賠償,關鍵是農耕之人誰會養馬?因此,農牧的矛盾是內地養馬失敗的關鍵。

所以,北宋時期失去關鍵的牧馬地、經濟負擔、馬地矛盾等層出不窮的問題造就了北宋政府馬政改革的多次失敗。即使養馬有成,但是在馬的質量、消耗上也會出現重大的問題,所以,北宋政府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將重要的戰馬來源放到了西北市馬的政策之上,雖然進口馬能夠解決戰馬短缺的問題,但是進口永遠是進口,不是自己真正擁有。這還是一種喪失自主生產力的表現,也正是自主生產力的喪失使得北宋在軍事上難以與秦至唐時所媲美,而且,市馬行為還常受制約。

二 市馬弊端

北宋因為種種原因的制約,自產馬已經處於幾乎廢棄的狀態,取而代之的就是向西北少數民族市馬,這種市馬方式的構想頗為理想主義,但是確實是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也確實取得了不小得成就,但是,馬的進口就意味著北宋會受到多方制約。

首先,受價格供求關係影響。北宋剛開始市馬的時候並不是以茶葉為主,而是以絲綢、金銀、物品等與少數民族或是商人進行馬匹交易,既然是交易,那麼就會受到市場哦供求關係的影響。北宋作為馬匹奇缺者,自然就處在了交易的劣勢,西北少數民族經常會有哄抬馬價,如果宋朝不滿足他們的條件,他們就會以“官中價小”為藉口“藩馬不來”,如果答應,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其次,北宋時期的西北面一直都受到遼、金的威脅,時常會有遼金的軍隊前來市馬的市鎮進行劫掠、攻擊。

而宋朝為了保護重要的市馬地當然是進行戰爭,常年的戰爭自然使得西北市馬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時有“戰爭數年,市馬特三之一”,試問一下,如果你是少數民族的賣馬者,每天都要受到戰爭的波及,你還會去嗎?當然不會。所以,不穩定的西北局勢,也造成了市馬的不利。

再者,市馬上所拿出來交易的馬匹其實質量並不能得到保證,少數民族之人一般都很少會拿出真正的良馬進行買賣,所以宋朝收取的邊境之馬良莠不齊。即使能夠有良好的馬被收取到了,從西北到內地的距離也足以使這些馬匹或多或少出現問題,或生病或死亡,而且西北地區的路途不但遙遠更是險惡。

據記載“竊見朝廷買馬,全藉羅殿諸蕃將馬前來邕州博買。或遇春雨連綿,溪水暴漲之時,阻絕馬路,蕃人將馬復回,是致博買不登歲計之數。兼出馬之地,至邕州橫山寨五十餘程,自橫山至靜江府二十餘程,加之路途險阻,水草不利,馬多瘠 瘦,未至靜江,往往倒斃”,可見運馬的困難。

即使市馬有如此多的弊端,但是它仍然是北宋政府重要的戰馬來源,因為北宋喪失了自主生產優良戰馬的能力,只能依靠進口,進口就只能受到制約。通過對宋前、北宋的對比,不難得出結論,自主生產力真的很重要。但是,宋朝也不全是被制約的,例如茶葉的自產,北宋就就很好的利用了它能自產的優勢,形成了出口優勢,稍微解決戰馬的來源。

出口與進口的區別,從北宋馬匹來源談“自主生產力”的重要性

三 自主之優勢

北宋雖然在戰馬的無法自產上收到了很大的壓制,但是北宋還有個寶貝,就是茶葉。北宋雖然丟失了重要的牧馬場地,但是卻擁有天下間最好的茶樹生產地,四川和一眾南方城市,因此宋朝就擁有了茶葉的主導權。自唐朝時起,因為民族交往的融洽,茶葉逐漸傳入各少數民族,根據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食肉多,蔬食少,不難知道少數民族的腸胃功能是不太理想的,但是茶葉先天的優勢可以幫助少數民族的消化,因此治癒了不少少數民族的疾病,但是,茶樹的特性就決定了它難以在惡劣的西北地區生長,再加上西北少數民族一直流行的“寧可食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諺語,就可以知道在少數民族地區的茶葉需求量極大,而北宋正好有這種出口的便利,有了自主權,就很好地解決了不少問題

出口與進口的區別,從北宋馬匹來源談“自主生產力”的重要性

四 獲取戰馬

北宋剛開始並不是以茶博馬,而是以物易馬,以絹、銅錢、茶葉折支馬價。但是一匹絹值為一貫,一匹馬值為三十貫,給朝廷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困擾。每年消耗銅造的銅錢既使全部買馬也不能滿足軍隊需要。據記載,“有司言,戎人的錢,銷鑄為器(兵器)”,最後對宋進行戰爭,但是茶葉在宋朝時期已經達到年產六千萬斤的恐怖數字,結合“夷人不可一日無茶”,而宋朝不可一日無馬”,以茶博馬,是雙方解決緊缺物資的主要途徑。

所以茶葉的大量出口,很好的解決了北宋戰馬不足的問題,算是一種互補吧。

出口與進口的區別,從北宋馬匹來源談“自主生產力”的重要性


五 穩定政治

茶葉的妙用除了獲取戰馬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購買羈縻馬。所謂羈縻馬,就是主要產自西南地區的馬,這些馬質量一般,根本比不上西北地區少數名族的馬的健壯高大、奔馳敏捷。但是,所謂“羈縻”,就是籠絡使西南少數民族不生異心,不在宋朝抗擊北邊時進攻北宋,使北宋腹背受敵。買這種馬的目的,主要是用茶葉安撫邊疆民族,預防他們發動戰爭,所以對願意歸順稱臣的西南少數民族就賣茶買馬,否則就不賣茶不買馬,即採取威撫相結合的政策來達到穩定北宋邊疆安全的目的。

出口與進口的區別,從北宋馬匹來源談“自主生產力”的重要性

茶葉的生產自主使得北宋能夠實現茶葉出口,藉助經濟手段來達到政治目的,彌補了戰馬無法自主生產的劣勢,充分體現了掌握出口權的好處。

總結:

通過對比了宋前秦、漢、魏晉南北朝、唐時因為能夠戰馬生產自主和北宋時期喪失生產自主的國家戰鬥力衰弱,得出無法生產自主依靠進口就要受制於人的結論。

然後,從北宋戰馬受制於人和茶葉能夠生產自足所以制於人的兩種不同的現象,更能直觀的看出自主生產力有多麼的重要,茶葉出口的優勢,直接就彌補了戰馬進口的劣勢。從北宋的多次對比,告訴我們特別是在國際關係複雜的今天,掌握能夠自主生產的核心技術有多麼的重要,進口別人的和出口自己的,這就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掌握自主生產力就是掌握自己的命運。

出口與進口的區別,從北宋馬匹來源談“自主生產力”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