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汗血寶馬20萬大軍西征,千年之後天馬消失,大宛國消亡

自上世紀初“昭陵六駿”石刻被發現,吸引了眾多中外學者和專家,學術界對其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予以了高度評價。但“昭陵六駿”的原型是什麼馬種?它們從何而來?


漢武帝為汗血寶馬20萬大軍西征,千年之後天馬消失,大宛國消亡


近年來,有專家從“六駿”名稱解析、馬種特徵對照、中外馬文化對比分析、歷史背景分析、馬種繁育等多方面進行了探尋,縝密論證了“六駿”中有“三駿”屬於突厥馬系中的優良品種;有“二駿”是歐洲純種良馬,大體屬於伊比利亞馬;最為值得關注的是其中“一駿”是“汗血寶馬”。


漢武帝為汗血寶馬20萬大軍西征,千年之後天馬消失,大宛國消亡


《新唐書》及《唐要會》記載,唐武德年間,西域藩國曾向朝廷進獻至少四千匹優良的大宛馬;貞觀元年至六年間,龜茲、焉耄等藩國進貢數萬匹良馬。


漢武帝為汗血寶馬20萬大軍西征,千年之後天馬消失,大宛國消亡


《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自大業二十年至貞觀十九年間,唐朝軍隊俘獲戰馬總數超過十萬匹,其中不乏優質良馬。


漢武帝為汗血寶馬20萬大軍西征,千年之後天馬消失,大宛國消亡


另有記載,唐武德年間,唐政府多次派專員參與突厥蕃市,通過貿易方式購買大量良馬,其中不乏“汗血寶馬”。


漢武帝為汗血寶馬20萬大軍西征,千年之後天馬消失,大宛國消亡


“汗血寶馬”,歷史上曾被稱為“天馬”、“大宛馬”,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史記》中。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宛國見到一種良馬,速度極快、耐力驚人。那麼昔日的“大宛國”是否還在?又是怎樣的前世今生?

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於公元前129年前後到達帕米爾以西的大宛。大宛國王向張騫表達了與漢朝交往的意願,並派嚮導和翻譯協助張騫輾轉康居,最終抵達了大月氏,為以後漢朝與西域的交往奠定了基礎。

張騫回到漢朝後,向漢武帝描述了大宛國的位置,“大宛國在大漢朝的正西面,匈奴的西南”。漢武帝聽說大宛盛產良馬,非常高興,決定引進這種良馬。


漢武帝為汗血寶馬20萬大軍西征,千年之後天馬消失,大宛國消亡


最初,漢武帝派出一百多人,帶著黃金前往大宛國去交換“大宛馬”。但是大宛國王心存顧慮,不肯換馬。一方面是當時西域戰事頻繁,本國軍馬儲量並不是十分充足。另一方面是懼怕強大的匈奴,如果匈奴知道大宛向漢朝出售軍馬,一定會報復大宛的。漢武帝派出的漢師無功而返,還沒出大宛的國界,竟被賊人截殺,搶走了全部黃金。漢武帝得知後,勃然大怒。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任李廣利為西征將軍,領6000羽林軍及各郡的囚徒2萬多人,開拔遠征大宛。由於路途遙遠,氣候惡劣,加之糧草儲備不足,一路餓死、病死、被沙漠吞沒的人不計其數,李廣利率軍到達大宛邊界的時候,大軍已經減員過半。疲憊不堪的漢朝大軍基本上失去了戰鬥力,在大宛軍隊的攻擊下,潰不成軍,最後只有李廣利帶著百十號人逃到了敦煌。

漢武帝得知漢軍敗退的消息又驚又氣,但仍不甘心。下令桑弘羊負責軍需,調集了20萬大軍出征西域。

大將軍李廣利吸取了第一次西征的失敗教訓,放棄了地廣人稀的樓蘭老路,改為大沙漠北緣。大軍到達輪臺國時,輪臺國王不願提供軍需,結果被惹怒的漢軍大肆屠城,從此西域輪臺國在歷史上消失。

輪臺國被滅的消息迅速在西域傳開,沿途的龜茲、疏勒等國無不恐懼,紛紛主動向漢軍貢獻糧草。在漢軍的威逼下,大宛的王公貴族們首先堅持不住了,他們派人秘密聯絡大將軍李廣利,表示願意獻出“大宛馬”。此時的李廣利不僅兵將眾多,糧草也十分充足,圍困大宛都城個把月都不是問題,於是強硬地提出,一、“大宛馬”必須要獻;二、大宛國王上次害得大將軍差點丟命,現在必須要被處死。結果第二天,大宛國王就被叛變的大臣綁到了漢軍陣營,被漢將處死。

漢軍這一次西征大獲全勝,獲得幾千匹優良的大宛馬,但經過一路長途跋涉,大軍達到玉門關時,“汗血寶馬”只剩一千多匹。


漢武帝為汗血寶馬20萬大軍西征,千年之後天馬消失,大宛國消亡


這次西征,使漢朝在西域達到了至高的威望,西域諸國在此後幾十年間不敢妄動。

“汗血寶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曾興盛上千年。但由於戰爭的需要,公馬和騸馬為軍馬的首選,同時雜交馬也是優良軍馬的重要來源,因此馬匹的純種繁育就受到限制,“汗血寶馬”的純正血統在我國內地難以保留,最終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中逐漸消失。


漢武帝為汗血寶馬20萬大軍西征,千年之後天馬消失,大宛國消亡


唐朝時,大宛在政治和軍事上與唐朝聯繫密切,被稱為寧遠國,或拔汗那。

公元1221年,成吉思汗率大軍佔領了寧遠國。至此,真正意義上的“大宛國”不復存在了。幾百年後,這裡的居民與蒙古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支叫做“月即別”的遊牧部族,成為後來烏茲別克人的前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