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只有5%,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選擇超過5%的去投資,然後用貸款?

懂社保


這種想法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際操作非常困難。首先第一點,目前市場中超過5%的投資並不多,尤其是穩定收益超過5%的投資更是非常少。可能很多人會駁斥這種觀點,因為5%的收益並不高,隨手都可以找到,但能夠月月保持5%的收益並不多見。


在目前的市場狀態下,實體經濟發展比較困難,想通過實體投資獲得5%的收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我是一個股票交易者,在股票市場獲得5%的收益好像很簡單,但股票市場風險非常大,虧錢比賺錢容易多了。可能你想賺5%,市場也給你面子,讓你賺10%,如果你貪婪一點,不知道鎖定收益,很有可能就會虧20%,讓你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在A股市場,如果你能做到穩定收益,哪怕只有5%,你都是市場中的高手。另外一點,即便是有一種投資方式能夠保證5%的穩定收益,但你確定你有那種把控的能力嗎?如果能力匹配,一切OK,如果能力不匹配,即便是好的投資機會,在你手裡,也可能產生不了什麼效益。


綜上,有好的投資渠道,並且有匹配的投資能力,才可能保持5%的穩定收益,缺少一項都不能成立,同時貸款投資需要很好的心態,因為你是在借錢投資,這就不允許你投資失敗。所以對於銀行貸款投資理論可行,實際操作需要非常謹慎。



小散李大鵬


銀行貸款利率5%左右的只有房貸,不然正常情況下都遠遠不止5%,而且放貸也不容易,要不然民營企業就不會一直喊著缺錢了。


如果是個人能夠以5%的利率從銀行借錢,那麼無疑很划算的。縱觀某些大型的借貸平臺,年利率在15%左右的很常見,因為5%的利率相當低。


有這樣想法的基本上是理財頭腦都不錯,都想著無風險套利!不過,免費的午餐真的不多。這種套利模式存在兩個問題:一、銀行利率並不是你想象的低。二、理財無風險收益超過5%也不是很好實現,即使真的實現了套利空間也不大。



以某銀行的裝修貸為例,看到月息低至0.28%是不是很激動?如果頭腦一發熱就認為年利率只需要3.36%,難道銀行突然發了善心嗎?


其實真相很簡單,你是需要每個月還款的,但0.28%的月利率是按照貸款總額來算的,只要你一天沒還清利息都不會變!我估算了一下,年利率是超過6%的。裝修貸可以說是除了房貸之外利率比較低的了,但利率也不低嘛。

再來看一下手機收到的信用卡消費分期產品,月利率直接就0.5%,要是想擼羊毛就要付出相當的成本了。


退一萬步來說,假如你真的從銀行貸款的利率在5%,那麼你如何在保本的情況下實在利率超過5%?就算真的實現了,你貸款的本金不多,你只賺了6%的話那麼空間就很少了,而且搭上了你這麼多的精力實在是得不償失!


小兵一枚


可以!!

銀行5%左右的貸款基本都是指的房貸,這是一種良性貸款,也是老百姓能夠在目前市面上找到的、最合理、最好、貸款時間最長、利息最便宜的借錢方式了。

所以,懂得利用貸款去投資,去增值,給財富加油的人,其實更容易財富自由!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說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現在就是在用銀行貸款的錢,在給我滾錢,那就是買商鋪!!

在2013-2015年的牛市行情裡,我賺了點錢,在上海和蘇州的兩個地方首付50%,貸款50%買了兩套商鋪。當時的貸款利率只有5.39%左右,貸款時間為10年,兩套300萬左右的貸款額度,需要償還35000左右的利息。

而我現在的兩套商鋪,每個月的租金收入完全可以覆蓋掉這個貸款,甚至還有許多結餘。那麼幾年以後,當我貸款還清,等同於只用了本金,賺了100%的盈利!!

那麼我們來算一筆賬:

假設一個商鋪的總價為300萬,貸款150萬的月供為16200元左右。

那麼以7%的商鋪租金回報率來計算:

300萬的商鋪一年就是21萬;

一個月就是17500元;

完全覆蓋了月供還款,還有結餘。

這就是利用銀行貸款,幫你賺錢的方法之一,而商鋪的投資必須滿足7%的回報率,因為市面上的低風險理財都能夠做到6%,如果商鋪跑不贏這個數字,就沒有投資的必要。所以7%的商鋪才是合格的!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貸款利率5%是一個很低的利率,普通人能夠拿到這麼低的利率就只有房貸了。在過去銀行管理不嚴的時候,確實有人多申請貸款,通過各種方式轉移出來去投資。到了今天,這條路基本被堵死了。


2019年2月份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高達5.63%,而當下保本保息的理財方式最高收益就是民營銀行的五年期存款了,利率只有5.45%。如果想獲得更高的收益,基本都不保本了。


如今金融亂象叢生,騙局眾多,可以肯定的說只要能達到6%以上年收益率的,本金都不安全。


選擇超過5%的理財方式,收益不穩定不說,本金也不安全,多數情況下都會以虧損本金告終,但是貸款和利息可一分錢不會減少。


貸款投資理財,就跟借錢炒股一樣,風險不小。即便是進行創業,多數情況下也是會以失敗告終,虧損概率遠大於賺錢的概率。


當前信用體系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借了銀行的錢不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一旦投資出現虧損還不上錢,不僅僅影響到徵信,還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即便是湊錢還清了貸款,徵信五年後才能恢復,在此期間貸款及辦理信用卡都將受阻。


做人要踏實,不要總想著歪門邪道。人無信不立,貸款理財不可取。


對於能力較強,經驗豐富,並且積累了一定社會資源的人來說,藉助貸款創業是可行的,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與其去賺那點差價,不如踏踏實實掙錢更靠譜。


財智成功


理論上是可以的。銀行貸款本來就是拿來投資的,但是銀行貸款禁止拿來投資虛擬的經濟,比如,股票,期貨等虛擬金融產品,銀行的錢希望你拿到投到實業中去。你的問題,就是想,能不能貸來做一些線上投資回報率高於5%的理財產品,高於6%的理財產品,有損失本金的風險,貸款來買這些理財產品是不理智的,再說銀行可以有權收回你的貸款,你是違約。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銀行的貸款5%是等額本息,而你拿來投資是先息後本,你的資金利用率相當低哦。我舉個例子,你借一萬元,分12個月還,利率為5%,六個月後,你本金才有5000元,也就是說,後面六個月你本金只有5000元,你的投資本金就少了,還款壓力會增加,比如你投資回報率為年化收益率為8%,是本金X8%,但是銀行利率為5%,它不是這樣算的,它要你每個月還一定的本金。所以你投資的本金就少了,其實銀行都算好了,你這樣做,你做的實體投資,必須盈利很大,做一般的線上虛擬投資理財,是很難獲得穩定收益的。因此,為什麼不提倡借錢炒股,因為資金利用率太低,還有產生利息,會影響你投資穩定性和心態。

以上就是我對你的問題的一些看法。


雪之道理財


這是要搶銀行的飯碗嗎?這種想法理論上是沒錯的,關鍵是可行性。

假設我們從銀行貸款的利率是5%,存款利率是市面上能夠見到的5.45%,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否可行?

1、關於銀行貸款

我們從銀行獲得的5%的貸款,其成本並不是只有5%,你要有抵押、擔保,還有辦理貸款佔用的時間,發生的交通費用等等。

如果考慮這些隱性成本,貸款利率會提高不少,這和你的貸款額度有直接關係,因為這部分費用基本是固定的,貸款額度越低,增加的隱形利率就越高,所以很多小微企業寧願去市場借錢也不願到銀行。

銀行貸款的另一個問題是放款時間,由於銀行做事審慎,因此貸款審批週期較長,所以很難做到貸款及時到賬,會錯過投資機會,但是到期還貸必須及時,甚至要提前籌款,這樣掐頭去尾,也會增加隱形利率。

由於上述因素,銀行貸款成本如果連同5%的利率,應該能夠達到7%以上。

2、關於投資收益

現在市面上能夠獲得保本收益最高只有5.45%,和5%只有0.45%的利差,很容易被隱性成本覆蓋,如果從銀行貸款的成本(包括利率和隱性成本)超過這個數就是賠本的。

在考慮投資收益的時候,除了考慮利率,還要考慮期限錯配問題。比如存款到期後,距離還貸款還差1個月,那這一個月就會成為收益空白期。如果貸款到期,存款不到期,那就更麻煩了,提前支取將損失利息。臨時籌集資金成本非常高,逾期進入徵信就太不划算了。

總結

所以,題目中的想法是一種樸素的利差收益觀點,理論上是可以的,真正操作需要考慮三點:一是是否有隱性成本,二是資金規模是否夠大,三是會不會出現期限錯配。


互金直通車


題主說講的投資的邏輯肯定是對的。

任何投資都要關注的兩點;第一:是本金的安全係數;第二是盈利率。

首先,銀行貸款5%是不太好拿到的;即便是房貸的率也要高於5%,商業貸款的利息更高,一些小銀行商業貸款的利息已經能夠達到10%以上了。我們本地的村鎮銀行貸款利息基本達到10%上下浮動。

其次,投資本金的安全係數。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年化4%左右,這種收益率雖然不保本但是屬於風險比較小的投資;而且4%基本就是投資風險的分水嶺;一旦投資收益高於4%意味著風險越來越高。

投資是一門學問,較之於盈利或者高盈利,保證本金安全的優先級別更高;要賺錢先考慮本金安全。

再次:保證本金安全且投資收益高於銀行貸款利息的投資項目不好找。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p2p,是一種保本理財;既保證資金的安全,又能夠保證年化的收益了大於10%高的甚至達到15%,20%。p2p最終的結果怎麼樣?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

股市風險太大,基金回報不穩定,銀行理財收益低,p2p不敢買;思前想後很難找到合理的投資的目標。

我們從銀行貸款,投入生意中,經營中;在投資中獲取利潤,覆蓋資金的使用成本這是最基本的經營的邏輯,也是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

上面說了投資是一門學問;風險和利潤共存;題主所講的邏輯是對的,但找到安全係數高,且收益高於銀行貸款的項目太難。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所有的正規貸款機構都是不允許以投資為目的進行貸款的,因為這樣承受的風險相對來說會比較高。

在我們申請貸款填資料的時候,在資金用途上面,你可以選擇裝修、結婚、教育等,但沒有投資的選項,包括在審核時你告訴銀行資金用途就是投資,那這筆資金很可能就被拒絕了。

並且即使審批下來了,根據情況銀行可能還會監控這筆資金的去向,如果你直接轉入了投資賬戶(例如股票賬戶),銀行可能會要你提供貸款申請時資金用途的使用發票,如果提供不了,銀行可能以違約來要求你提前還款。

我之前就經歷過,浦發銀行批的貸款資金沒有用完,我就轉到了股票賬戶,結果浦發就給我發信息要我提供資金使用的發票,我提供不了,然後浦發就要我提前將所有的貸款資金還清並且還承擔違約金。從此對浦發再無好感。

事實也正如銀行所擔心的那樣,遇到熊市,股票投資虧損,再加上銀行違約金,讓我損失慘重。所以從我的經歷來說並不建議題主這麼操作,但如果你有穩定的投資渠道和收益,也可以試試。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你,如果有錯誤之處,還望指正,如果覺得有用不妨點贊轉發一下哦,如果有其他買車用車問題,歡迎關注並私信我們,查看往期問答可獲得更多用車小知識哦!


小梅的車友圈


原則上是不可以的,銀行貸款規定了借款用途,嚴禁借款資金流入資本市場。通俗講,銀行貸款不能進入股票市場,不能用於購買基金和買賣期貨等資本交易。同樣,也是不能用於購買理財的。



你的貸款挪用購買理財是否能如你所願賺個利差,那就要看銀行的資金監管力度如何了,如果被銀行監測到你的貸款資金挪做他用,尤其是進入資本市場,銀行一般會提前終止和你的貸款合同,提前清償貸款那也是必須的了。通常情況下,此刻你會陷入資金週轉危機,麻煩事會不少。

當然,事無絕對,如果你夠聰明夠會來事,可以想辦法躲過銀行對你貸款資金的監測。譬如,可以採取化整為零的現金走賬方式,銀行如果不細查是查不出來的。如果貸款額度不是很大,銀行一般也懶得費精神詳查。走到這一步,離你賺點利差,喝點小酒的目標就不遠了。

手裡有了資金,剩下的就是選擇合適和安全的理財平臺購買理財了。購買銀行的理財顯然不合算,利息倒掛,只賠不賺。剩下就是P2P了,這又要考驗你對P2P的瞭解程度了,靠譜安全的P2P平臺收益普遍不高,年化收益也就8%左右,利差也就3%上下,你可以算一下你的貸款一年能給你帶了多少收益。高於15%甚至20%年化收益的P2P平臺,利差在10%以上,但卻潛在很大的風險,選擇這樣的平臺基本就和賭博無異了。能不能賭的贏,那要看老天爺的臉色了,血本無歸那就是大概率的事情了。

能替你想到的都替你想了,貸款買理財能不能讓你發點小財,那就完全取決於你的承受能力了。


發白的老照片


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要只想到最好的結果,首先要想到最壞的結果,首先要置之死地,而後求生。

別以為,5%的貸款利息就很低,你做一個投資要想賺到5%以上,也不是那麼容易,首先還是要想到風險。

當然你對你的投資項目特別有信心,有把握,那你可以去試一下。有很多做實業的,向銀行貸款,不就是這樣嗎?因為對自己做的事特別有把握,有信心。

當然也有一些人,比如說貸款去炒股,去買期貨,這樣風險很大。有時候運氣好,加上大市行情好,也有做成功的,當然更多的是失敗的。

希望你結合自己的情況,綜合全面的衡量考慮一下,不要衝動。不要認為錢那麼好賺,現在錢確實不好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