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中原:醫者,當不負這一身白衣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席中原,是我省首批支援湖北中醫醫療隊的隊員之一。2月12日到達武漢後,他一直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救治工作。3月1日,趁著他下班的空隙,記者與他進行了連線。

連線最前線 | 席中原:醫者,當不負這一身白衣

記者:您在武漢的工作情況是怎樣的?

席中原:我是在中法新城院區C12療區工作,目前療區有50張床位,43名患者,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我們實行排班制,總共分三個班,早班8點到下午4點,中班下午4點到半夜12點,晚班半夜12點到次日早8點,所以每次我的工作時間都不固定。日常的工作就是要進到療區裡,對每間病房進行查房。目前,我所在的組負責16名患者,每天都要一一查看他們的情況,比如哪些方面有改善了,哪些方面不理想,需要調整了,然後有針對性地來開方用藥。其實,拋開新冠肺炎具有傳染性,需要穿防護設備這一點,我現在在武漢的日常工作內容和之前在長春時的是基本相同的。

連線最前線 | 席中原:醫者,當不負這一身白衣

記者:這一段時間,您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席中原:工作上,一是剛開始對環境和操作不熟悉,因為畢竟是來到了全新的醫院,需要重新瞭解,適應。二是穿著防護設備工作,每個人或多或少會不習慣。每天連續工作幾個小時後,防護服內的溫度也會持續升高,汗水將衣服全都溼透,就會讓人產生窒息感,體力消耗也會變大。我們這些戴眼鏡的人還多了一項困難,就是鏡片和護目鏡上會全是霧水,對視線造成影響。此外,我是中醫,工作時需要為患者把脈,戴著好幾層手套,操作上也會受到限制。其實這些都算不上是困難,大家不斷適應,相互配合,現在已經好多了。生活上真可以說是什麼都不缺,不管是吃的、喝的,還是電水壺、紙巾這些生活用品,都很齊全。國家、省裡還有醫院都在源源不斷地給我們提供,真的太完備了。

記者:中醫診療上有哪些獨特的地方?

席中原: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強調“望聞問切”,主要考慮的是患者的整體情況。與西醫直接殺死病毒不同,我們更注重在改善症狀的同時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調節內環境而起到治療作用。比如我們在平時診療中,要查看患者的神色、脈象、舌苔,問一下每個人的起居、情志、飲食情況,還得詳細瞭解他們吃了藥後的感覺怎樣了,症狀有沒有好轉或者是感到哪些不適了,由此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和情況,給出不同的醫囑和方劑。這可以說是中醫獨有的特色吧。總的來說,現在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就是將兩者的優勢互補,更合理、科學地保證患者們都能得到妥善的救治。

記者:看到患者的身體一天天康復,是不是覺得很欣慰?

席中原:是的。在長春的時候對武漢的情況有些瞭解,所以我們在詢問患者病史的時候會盡量避免觸及他們心裡的敏感問題,因為不知道他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說不定失去了親人,只能多給他們一些鼓勵,讓他們更有信心。查房的時候,即使隔著厚厚的防護服,我們也能夠感覺到患者們的信任、感激,讓我們感到非常欣慰、自豪,也十分感動。

連線最前線 | 席中原:醫者,當不負這一身白衣

記者:這次執行支援任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席中原:感觸很多。我主動請纓來到前線,不是為了鮮花掌聲、名譽地位,是要對得起自己的這身白衣。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一直是職責所在。但當我在前線看到療區裡患者們充滿期待的眼神,聽著他們一句句真誠的“謝謝”時,我更覺肩上已不僅僅是責任,更是一種使命。接下來,我也會跟所有的戰友們一起,繼續努力,共同完成任務,取得這場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張鶴 編輯:趙樹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