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复明失败后一心向佛 清四僧髡残最贵的画《在山画山图》赏析

明末清初“四僧”中唯一不因政治因素,只缘一心向佛而出家的传奇画僧——髡[kūn]残,目前画作的最高纪录是《在山画山图》,这幅立轴在2017年12月17日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上,以3565万元的价格成交。

这幅画是髡残画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前后用了四年时间方成,时年51岁,是他的精品之作。

反清复明失败后一心向佛 清四僧髡残最贵的画《在山画山图》赏析

髡残 在山画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髡残(1612-1692年),清朝最传奇的画僧。本姓刘,出家为僧后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后人又以其号称之。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与石涛并称"二石",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并称为"清初四僧"。

髡残年幼时喜欢画画,成年时,父母强迫他结婚,他誓死不从。其母去世后,自己拿刀剃光了头发,血流满面,长跪在其父床前,谢不孝罪,其父知道他意已决,而且头发已经剃光,便同意他出家了。那年他年方20岁,出家后云游名山。30余岁时明朝灭亡,因对故国的怀念,他参加了南明何腾蛟的反清队伍,抗清失败后为躲避通缉,便躲在常德桃花源避难。避难时期清苦异常,但又使其充实了胸中丘壑,为后来的山水画创作打下了基础。此幅《在山画山图》就是他对往事回忆而感慨所画。

反清复明失败后一心向佛 清四僧髡残最贵的画《在山画山图》赏析

髨残 在山画山图 落款

这一点从他此画中的自题诗可以看出来,而此段自题也非常有趣,可以说是“乐天体”。

“住世出世我不能,在山画山聊尔尔。蔬斋破衲非用钱,四年涂抹这张纸。一笔两笔看不得,千笔万笔方如此。乾坤何处有此境,老僧弄出宁关理。造物虽然不寻闻,至人看见岂鄙俚。只知了我一时情,不管此纸何终始。画毕出门小跻攀,爽爽精神看看山。有情看见云出岫,无心闻知钟度关。风来干林如虎啸,吓得僧人一大跳。足下谁知触石尖,跛跛蹯蹯忍且笑。归到惮房对画图,别有一番难告报。从兹不必踰山门,澄墨吻毫穷奥妙。“

如此大段的感悟,不仅渗透着髡残对禅学的参悟,亦不乏对往事之思。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仙源图》是髨残画于《在山画山图》的前一年(1661年),两幅画不仅背景相似,意境也相似。

反清复明失败后一心向佛 清四僧髡残最贵的画《在山画山图》赏析

髨残 仙源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仙源图》画法以“元四家”为宗,尤其受王蒙影响,构图较满,用线清晰豪壮,墨与色浑然一体,画风苍劲浑厚,意境幽野旷疏。意境飘渺,烟云迷幻。画中题画诗是画面结构的一部分,烟云的留白画法以及全景式的构图都非常成熟,髨残自题:“辛丑八月写于借云关中,幽棲电住道人”,髡残时年50岁。与《在山画山图》一样,正是他精力最为旺盛时的佳作。

而《仙源图》的尺寸(高84cm,宽42.8cm),相比于《在山画山图》的尺寸(高149.9cm,宽74.5cm)要小将近一半。足见《在山画山图》的珍贵程度。而最大的不同是《在山画山图》右下角不起眼处画了一个人物,虽不起眼,却是整幅画的“画眼”。

反清复明失败后一心向佛 清四僧髡残最贵的画《在山画山图》赏析

髨残 在山画山图 人物

髨残以人物为画眼,好像在观看泉水,又似在闲看深山,体察高山峻岭,溪水环佩之音。而这正是髨残将自己画于画中,就像这幅画的名字“在山画山”,他自己是“在山看山”了。所以为何他用了四年时间绘制此图,期间并未有搁弃,“山”似乎更有了一种象征意义,“在山画山”,是说生活在尘世间,仍然在看着世间,超脱尘世,不受羁绊。而这正是他在拒绝继承法嗣之后,到江南和黄山游赏,沿途所见,激发髡残绘画的感觉。挥挥洒洒落成此图。

反清复明失败后一心向佛 清四僧髡残最贵的画《在山画山图》赏析

髨残 在山画山图 局部

此图宗法黄公望和王蒙,全篇章法稳妥,繁复严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胜,而于平凡中见幽深。笔法上浑厚凝重,而又苍劲荒率。墨法上用雄健之秃笔和渴墨,层层皴擦勾染,笔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滞,秃笔而不干枯。

反清复明失败后一心向佛 清四僧髡残最贵的画《在山画山图》赏析

髨残 在山画山图 局部

此图的山石的皴法,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并以浓墨点苔,显得山川深厚,草木华滋。有苍松翠柏,古木枯树纵直横斜,各具形态。

此《在山画山图》十尺巨障为髡残相对较早创作风貌,与其画于后一年(1663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层岩叠壑图》尺寸(高169cm,宽41.5cm)相似,笔法相同,但意境和笔墨上不及《在山画山图》。可以说《在山画山图》是他50岁前后,其精力最好的时候,最好的一幅作品。

反清复明失败后一心向佛 清四僧髡残最贵的画《在山画山图》赏析

髨残 层岩叠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髡残不轻易为人作画,而就目前存世量来说,髡残传世作品在“清四僧”中是最少的。有专家统计,国内各博物馆所藏总量为六十六件(套),实为珍稀。如此《在山画山图》之精者,更是寥寥无几。

髨残晚年致力于丹青,但因其一直处于病痛折磨中,又常不得已缀笔。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圆寂。享年81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