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都是壞的嗎?有沒有名垂青史的太監?

xiaoZ彈史


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大太監都是偏壞的,加上太監這個群體本身就不受人待見的緣故,世人對太監的印象並不好。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確實也存在過一些比較正能量的太監,其中有個別名垂青史。

明世宗嘉靖時期太監黃錦

在朱厚熜還是興王府世子的時候,黃錦就是朱厚熜的伴讀。後來朱厚熜入京繼位,黃錦跟隨入宮。史載,黃錦入宮後很受嘉靖帝重用,被委任東廠提督,黃錦權勢雖日盛,但並不飛揚跋扈。黃錦曾捐資為家鄉建了一座大橋,方便鄉里出行,還曾主持重修白馬寺。海瑞上疏罵嘉靖帝時,嘉靖帝本要誅殺海瑞,黃錦從中周旋,使得海瑞得以保全性命。黃錦死後,穆宗為其建享堂、碑亭,並賜祠額“旌勞”。

改進造紙術的東漢太監蔡倫

蔡倫絕對是名垂青史了,拋開個人作風不講,蔡倫的造紙術對後世影響太大了。至今國外一些機構在評選歷史上多少位傑出名人或發明家的時候,蔡倫都名列前茅。需要說明的是,紙張並不是蔡倫發明創造的,蔡倫以前已經有紙張存在,只是製作工藝不好,紙張質量較差。蔡倫是改進造紙術,使得紙張的質量有質的提高,為人類文明的傳承做出巨大的貢獻。

七下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

鄭和也是一位名垂青史的著名太監。鄭和於明朝永樂至宣德年間,七次遠航,其中前六次是在永樂年間,最後一次在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不僅促進了中外文化和貿易的交流,在航海史上也有不小的意義。

陪同崇禎帝殉國的太監王承恩

太監王承恩最著名的事件應該就是跟隨崇禎帝殉國。李自成逼近紫禁城時,百官都不敢來上朝,更有人打開城門迎接李自成。只有王承恩始終陪伴朱由檢左右,直至殉國。後來清順治帝為表彰王承恩的忠貞,為其修墓立碑,厚葬於崇禎帝陵墓前。

以上幾位太監或多或少有一些名垂千古的事蹟,至於算不算的上名垂千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歷史守望者


這個不能一刀切,大部分還人提起太監就想到指鹿為馬的趙高,還有魏忠賢這樣的,清末的李蓮英。覺得太監很很壞,各個都是禍國殃民。

但歷史上還是很有貢獻的太監,比如蔡倫改進造紙術,鄭和下西洋。

但我映像最深刻的就是在《江山風雨情》這部劇中,王剛飾演的太監,王承恩。

先說電視劇裡的王承恩吧!他是魏忠賢派到信王府監視朱由檢的。天啟皇帝駕崩,信王朱由檢進攻被魏忠賢軟禁,也是王承恩救的。還有崇禎想讓大臣捐款籌措軍餉時,很多大臣都是哭窮,一些東林黨更是可恥,王承恩也是諷刺了這些大臣。

還有在一次京城保衛戰中,王承恩也是身穿鎧甲,率領皇宮中的太監,共同抗敵。

後來在網上查了查王承恩的情況後,覺得王承恩就是明朝太監中的清流。他跟著崇禎帝一起來到了煤山上,然後眼睜睜地看著崇禎帝將白綾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崇禎帝讓他自行離開,他卻跪在地上發誓死也要追隨崇禎帝。果然,崇禎帝上吊自盡之後,王承恩沒有苟活於世。他在一塊石頭上寫下了忠君愛國四個字,然後便笑著用刀抹脖子自殺了。後來攻打大明朝的兩方勢力都得知了王承恩的義舉,他們的領導者都對王承恩肅然起敬。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還在王承恩去世的地方收斂了他的屍體,還幫他立了碑。





蓋世楠爵


咸豐十年八月二十二日(1860.10.6),在北京城的東北郊,出現了一支法國軍隊。

在路上,法國人遇到了在附近佈防的清軍。然而,這些紈絝慣了的八旗軍,早已被洋人的槍炮嚇破了膽,甫一交火,便做鳥獸散去。

乘著勝勢,法國人繼續前進,他們的目標,正是那座傳說中的園林、東方文明與財富的象徵——圓明園。

更重要的是,他們早已得知,清朝的統治者們,從咸豐皇帝以降,已經逃得七七八八,此時的圓明園,如同一座不設防的黃金城,正等著他們去接收和搶掠。

被財富刺激得雙眼通紅的法國人加快了他們的腳步,在他們的腦海裡,只剩下了一個字——搶!

傍晚,法國人終於到達了圓明園。然而,當他們懷揣著發財夢,瘋狂地衝入大宮門時,這座空空的園林中突然傳出了槍聲。

伴隨著槍聲,從圓明園的出入賢良門中,衝出了二十餘名戰士。他們手持著簡陋的長槍、弓箭、鳥槍,向著全副武裝的法國軍隊發起了衝鋒。

之所以稱這些人為戰士,是因為他們並不是軍人,而是圓明園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技勇太監。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太監由於“雄風已逝”,往往是一副女裡女氣、弱不禁風的模樣,縱然有唐朝楊思勖、宋朝童貫等反例存在,但總體上來說,太監很難與“驍勇善戰”這個詞產生什麼聯繫。

但是,當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卻別出心裁,在京郊的各個行宮當中,設立了70名技勇太監,舞刀弄槍、操練武藝,成為了行宮的保衛力量之一。

雍正帝為什麼要組建一支太監侍衛隊呢?這就要從他繼位之前說起了。

眾所周知,康熙末年“九王奪嫡”之慘烈,在歷朝歷代的皇位爭奪中都可稱得上登峰造極。在這場爭鬥之初,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禎是熱門人選,就連康熙身邊的御前侍衛趙昌、大內總管魏珠等親信,也成為了這兩位的忠實“粉絲”。

這兩人雖然職位不高,但職權著實重要,在雍正皇帝眼中,他們的存在,對自己的安全造成了莫大的威脅。因此,當雍正即位後,立即對這兩人及其黨羽展開了“大清洗”——康熙剛剛駕崩,雍正便急不可耐地將趙昌下獄;雍正元年九月,魏珠也被扣上了一個“破壞皇陵風水”的罪名,扔進了大獄裡。

趙昌和魏珠的下獄,只是雍正皇帝整肅宮闈的一個開始。從康熙六十一年到雍正元年,所有參與過儲位鬥爭的內侍或下獄、或軟禁、或抄家,總之是一網打盡,堪稱“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一代新人換舊人”,在消除了隱患的同時,雍正皇帝將宮內的侍衛、太監都換成了自己所信任的人,而這支“技勇太監”的設立,原因也在於此。


但是雍正皇帝恐怕沒有想到,就在他去世一百二十五年之後,這些技勇太監,居然成為了守衛皇家財富與尊嚴的最後一道防線——

根據法國人所著的《1860年中國遠征記》、《遠征中國紀行》等史料記載,這場太監迎戰侵略者的戰鬥打得非常激烈:

這場戰鬥並沒有記入我們的歷史,參加戰鬥的太監姓名也大多湮滅於時光之中。幸好,1983年,北京出土了一塊墓碑,它屬於這場戰鬥的領導者,也是死難者之一——任亮,讓我們終於可以追慕這些英靈:

這些技勇太監,雖然未必會有“保家衛國”的高尚覺悟和情操,但面對侵略者的槍口,他們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捍衛了一個末日王朝的最後尊嚴,也彰顯了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的不屈意志。



銜筆書史


太監或宦官其實是可憐人苦命人,很多太監都年幼時就遭遇割去男性性功能器官的酷刑,太監這些殘疾的男人一生都失去了獲得人世間最大快樂即男女之間魚水之歡的可能。

遭遇這樣的酷刑,失去人生最大快樂的痛苦,讓太監們往往心理有些變態,於是他們只能拼命討好皇帝后妃這些主子,熱衷於撈錢攬權甚至迫害那些身心健全的傑出人物,因此太監或者宦官往往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太好。

比如秦朝的趙高,東漢的張讓等十常侍,蜀漢的黃皓,北魏的劉騰,唐朝的高力士李輔國,北宋的童貫,明朝的王振劉瑾魏忠賢,清朝的安德海李蓮英等,這些權傾天下的太監的名聲大多聲名狼藉,只有高力士因為自始至終對唐玄宗李隆基忠心耿耿,名聲稍微好一些。

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好的兩個太監,一個是東漢的蔡倫,他發明的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但蔡倫的政治生涯也不太光彩,也幫助鄧太后陷害情敵,最後也因為政治鬥爭而自殺。

另外一個就是明朝的鄭和,因為鄭和下西洋而名垂青史。


厚德載物49847


明朝太監裡除了鄭和還有就是和張居正搭檔的馮保。

馮保字永亭,號雙林,河北深縣人,是張居正的政治盟友。馮保於嘉靖年間入宮,萬曆時期,任司禮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權時,支持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使大明政權一度復甦。後來萬曆皇帝因為嫉恨他,將他流放到南京,後被抄家。雖然最後落得這種下場,但他為明朝政權所做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銘仁說


太監之中有兩人足以名垂青史,一個是鄭和,一個是寇連材。

鄭和原本姓馬,祖籍雲南。在朱元璋平定全國的戰鬥中,年僅十歲就被俘虜到南京,後來又被閹割後送進了燕王府。在這裡他遇到了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被收為弟子,從此人生開了掛。

據記載鄭和身材魁梧,有智謀善軍事,在朱棣的靖難之役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勳,朱棣親筆寫下了“鄭”字送給他,鄭和由此得名。

不過讓鄭和能名垂青史的事還是他下西洋的壯舉。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共200多艘船,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船。其中的大型寶船62艘,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換算下來就是長138米、寬56米,相當於現在輕型航母的大小。

鄭和下西洋每次的人數達到2.7萬多人。這些人中,不僅有士兵和水手,還有很多商人去進行沿途貿易。

鄭和航海最遠的地方到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沿途到過30多個國家。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宣揚國威,一個是尋找逃亡海外的建文帝。建文帝沒找到,但宣揚國威卻給出了滿分。他沿途打擊了錫蘭山國當權者的統治,消滅蘇門答臘君主蘇幹剌,以為他篡奪王位,另外還抓住了海盜陳祖義,在東南亞又建立了華僑統治的舊港宣慰司。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人走出國門的歷史性壯舉,不僅確立了以大明為中心的朝貢體系,更揚威異域大展國威。

鄭和本人雖然在第七次下西洋的歸途中病逝,但他的功業可以說是古今太監中的第一人了!

寇連材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的義舉同樣能名留青史。

他以為家庭的變故而生活窘迫,不得已入宮做了太監。但寇連材心靈手巧十分聰明,很快就在宮中嶄露頭角,後來還做了慈禧的梳頭太監。

這可是相當於慈禧的髮型師啊,不但要美觀大方,更要顯示出慈禧的雍容華貴,迎合老太太的心意。但這樣高難度的活寇連材做的也是得心應手,慈禧對他十分滿意不斷的賞賜,並引為心腹。

光緒引為戊戌變法被囚禁,慈禧派寇連材去監視光緒。可是她不知道,寇連材雖然是個太監,但卻是個有家國情懷的太監,他看著國家已經腐敗到如此程度,亡國就在旦夕之間,不僅憂心如焚,更加同情光緒的處境。所以在監視光緒的過程中,不但沒有彙報光緒的言行和舉動,反而把慈禧的動態全都告訴了光緒。

後來寇連材又回到了慈禧的身邊,他看著國家到了這種地步,慈禧還是奢華如舊又不肯放權光緒,於是做出了最後的決定:死諫慈禧。

他寫了洋洋灑灑的《死諫折》,提出了十條主張,處處嗆慈禧的肺管子。十條內容主要是:把權力力還給光緒皇帝、停止挪用軍費修圓明園、贖回臺灣,寧可賠款也不能割地等等,句句忠言字字血淚,忠義之情貫穿全篇。

慈禧接到奏摺,一看內容當時就炸毛了,這就差指著她的鼻子說她後宮干政還賣國了,當即命令將寇連材正法!

最後寇連材在北京菜市口被處斬,可謂是捨生取義!

後人評價他兩個字“義宦”,至今北京還有寇公祠堂。


李飛叨


鄭和下西洋裡的鄭和,真名叫馬三寶,也稱為三寶太監,他是明朝朱棣時期的太監,就是一個名垂青史的人。

朱元璋有很多兒子,但是他曾經向元配妻子馬秀英承諾過,他的王位會傳給馬皇后的兒子。因此按封建社會嫡長子繼位制度,朱元璋決定把王位傳給長子朱標。但是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非常悲痛,就把王位傳給了朱標的長子,也就是自己的長孫朱允文,即朱建文帝。

朱元璋死後建文帝即位,由於建文帝年輕氣盛,著手進行了一些改革,觸動了包括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在內的一些貴族的利益,這些人隨著朱元璋南征北戰,並不服建文帝,因此朱棣造反奪取了王位。

建文帝所住的宮殿著起了大火,門被從外面反鎖,裡面的人出不來,火勢很大,等把火撲滅,只在殿中發現兩具燒焦的屍體,看不出面目。有人說燒死的是建文帝和一個太監,也有人說建文帝偷偷跑了,到東南亞一代隱居。

朱棣繼位後,派鄭和下西洋,一方面要加強與東南亞地區的交往 ,一方面是要暗地裡尋訪建文帝的下落。鄭和下西洋,浩浩蕩蕩,所到之處,充分展示了明朝的天威,即使建文帝真的流落到此,也不會有人敢於幫助他。

從此,建文帝在歷史上再沒了音信,而鄭和名垂青史。


夢迴殷商


我們現在所指的太監就是身體不健全的宦官,太監本來是官位名稱,明朝以後都是宦官擔任,所以之後說起太監也就是被閹割的宦官。我們文化中有“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自損不孝也“的說法,所以太監自古就被文人士子所不齒,而歷史誰寫的?文人士子!太監留個好名聲都難,想名垂青史更是痴人說夢。胡適說過:“歷史本來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們看到的歷史也是被人打扮過的。

歷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的太監—豎刁,豎刁和易牙一起而死齊桓公而出名,這位自宮的太監先祖級人物彷彿給後來的太監定下 了一個基調,那就是奸佞小人,無惡不作,枉顧臣倫。當然出名的太監也有,大多出名也是因為別的事情,比如,東漢蔡倫,是因為改進了造紙術,明朝的鄭和因為七次下西洋,加強了明朝與外邦的交往。


提一個知名的魏忠賢,人稱九千歲。崇禎皇帝一上臺就把他扳倒了,可是崇禎發現沒了魏忠賢以後,朝堂更加混亂了,東林黨攪的朝堂烏煙瘴氣,國內本來安穩的各地也還是混亂起來,魏忠賢雖然專權卻為國家做了很多事情,保證著國家正常的運行。要說專權明朝張居正專權者,而且鉅貪,出行起居都奢華鋪張無比,為什麼他的名聲就好很多?後來崇禎也後悔了,給魏忠賢建立的衣冠冢,平反了。


所以太監吃虧啊,也吃虧在自身隊伍人員稂莠不齊,生理上的缺陷也極度容易帶來心理變態,極度的權利帶來極度的腐敗,誰讓太監身後站著的是皇帝吶,忠君愛國思想下的文人能說自己的群主如何如何壞嗎?可以說,但是責任都讓皇帝抗了,是不是顯得做臣子的無能?所以太監簡直是一個天造的背鍋對象。


月下讀史


肯定不是啊,在古代封建社會,太監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人數眾多,人多了,肯定就好壞之分,有像魏忠賢那樣遺臭萬年的,自然也會有名流千古的。今天就讓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歷史上究竟有哪些太監能夠名流千古。\r 【1】-高力士-唐朝-(684年—762年)\r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高力士,這個在大唐歷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決賽的宦官。之所以第一個想到他,並不是說他的能力、為人排第一,而是最近剛剛熱播結束的《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郭利仕。其實,他就是歷史上真正存在的高力士。這個劇中的演員演得挺好,演出了高力士的地位,演出了他衷心護主的一片赤誠,也演出了他對太子一脈的大力支持。\r首先:他早期幫助李隆基平定“韋后之亂”、“太平公主謀反”有功。是因為李隆基在不斷的明爭暗鬥中和高力士有所交集,高力士的功勞也不小,故而二人的關係自然不差,於是,在李隆基將李家的江山大概穩定之後,便開始了論功行賞,而高力士的功勞也實在是不小,所以後來高力士的身份顯著,其原因和這一點是密切相關的,總不能因為他是宦官而漠視他的功勞吧。\r不同於其他宦官紅人,一得勢就恃寵而驕,擾亂超綱,殘害忠良。反關高力士一生,自在武則天時期起,一直到最後知道唐玄宗駕崩之後,吐血而死。他一輩子都兢兢業業,忠於唐玄宗,忠於大唐。即使“安史之亂”後,高力士對待唐玄宗的心也不變,還曾經在李輔國對唐玄宗不利的時候救過唐玄宗。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與唐玄宗不離不棄,兩人之間的主僕關係,也成為了一段佳話,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一點也不為過。

【2】-馮保-明朝-(1543年-1583年)\r馮保(1543-1583年),明代太監。於嘉靖年間入宮,隆慶初年掌管東廠兼理御馬監。萬曆皇帝即位,歷任司禮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明穆宗駕崩時成為顧命大臣。掌權後支持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使大明政權一度出現復甦局面,史稱萬曆中興。馮保有著較好的文化素養,他在司禮監監刻了《啟蒙集》、《帝鑑圖說》、《四書》等很多書。最後馮保因為明神宗對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後因病而死,家產亦被抄收。\r馮保——太監中的藝術家。其實從人品上說,馮保算不上一個好人,跟其他的壞太監一樣,他也貪婪狠毒陰險狡詐。但是馮保也沒幹過他的同類們做的十惡不赦的壞事。而且其選擇的政治盟友是張居正,並用其在內宮的控制力支持了張居正的改革。馮保最可取的也許就是其在藝術上的造詣了。明史贊他頗有“儒者風度”。個人認為,大明朝由宰相張居正發起的十年改革,有他一份功勞!張居正成為首輔,在取得太后、皇帝的支持,和內相馮保的配合下,親政了多年,並推行了“一條鞭”法,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他裁減冗員,減少支出,使大明政權一度出現復甦的局面。張居正固然有大才,但之所以能被委任內閣首輔,施展政治報負,是因為有馮保的全力支持。\r所以,馮保雖然是控制了內公勢力,但他卻沒去幹阻礙大明發展的事情,未結黨營私,也未殘害忠良,也是位難得的歷史上留下好的名聲的宦官。\r【3】-蔡倫-漢朝-(公元62年—121年)\r蔡倫,聽到這個名字,大家肯定都知道了,沒錯,他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者。作為一名古代宦官,他沒有追求什麼更高的地位、金錢,而是將心思花在了工匠技術上。於是,他發明了造紙術,用樹皮、魚網和竹子壓制成紙。造紙術的發明徹底改寫了後世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也使蔡倫屹立於古今中外的傑出人物之列。\r所以,說蔡倫是名留千古的太監,一點不誇張。\r【4】-鄭成功-明末清初-(1624.08.26-1662.06.23)\r提到鄭成功,他的主要功績肯定是收復臺灣。\r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r所以,從中華民族講,他抵禦外族統治,最終從打敗荷蘭,收復臺灣,說鄭成功是名留千古的太監,也是不為過。\r綜上所述,就我所瞭解的,高力士、馮保、蔡倫、鄭成功,都可以說是名留千古的好太監,在歷史是車輪上留下了他們光輝的足跡。






醉觀滄海


如何理解宦官呢?中國古代都把宦官當做反面典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更是立下聖旨,不允許宦官干政,最後的結果呢?宦官在明朝發展到頂峰,如果這是一個壞的制度,為什麼每個朝代離不開宦官,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宦官的權力

明朝之前哪怕宦官勢力最強大的東漢以及唐朝,他們的活動範圍也只侷限在皇宮裡,比如東漢末年發生的十常侍亂政,當時有十幾個宦官想殺掉大將軍何進,按道理說十常侍已權限已經非常大了,但是還是需要假傳太后的旨意把何進誘騙到宮內,殺掉何進後,隨之而來的是何進軍隊大規模報復行動,十常侍無一倖免。

可是到了明朝,宦官的不但活動範圍擴大了,權限也放大了,涉及政治外交、軍政監軍等各項職能。比如我們熟悉的宦官鄭和,很多歷史記載為了尋找朱允炆下落,實際上是明成祖朱棣的一次外交之旅,利用“朝貢”貿易打通海上各邦交的關係,鄭和在這次下西洋壯舉之中,充當既是軍事統領又是外交家,在第一次遠航的途經麻喏八歇國時候,便參與了部落衝突,西王誤殺了鄭和的船員,但是鄭和本著外交策略,予以軍事的剋制,這就是外交家的冷靜。

宦官干政的原因

在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朱元璋特別害怕出現漢朝宦官專權的情況出現,因此禁止宦官讀書認字,不得干政,那麼為什麼明朝宦官還擔任這麼多角色呢?這就要從明成祖朱棣說起。

朱棣原來是駐守在北方的燕王,這裡是防範蒙古等遊牧民族邊塞要地,那個時候朱元璋為了保證自己的子孫能夠穩固統治,把能打仗的將領已經殺的七七八八了,因為朱棣駐守邊境要塞,因此沒有動他。但是他手裡的軍事力量已經是建文帝的心頭大患,於是朱棣先下手為強,率兵南下奪取政權。

朱棣幕僚裡有好幾個能幹的宦官,他們從事戰爭的情報工作,其中包括我們的航海家鄭和,朱棣能夠獲取戰爭的勝利也是因為宦官的幫忙,當時在建文帝那兒逃過去幾個宦官,把當時南京的防守空虛的情報報給了朱棣,於是朱棣避開主力部隊,突襲了南京,獲得成功。

宦官不像儒家是大夫,他們沒有道德束縛,看到朱棣在北方節節勝利,而且給予待遇豐厚,於是主動倒戈朱棣。朱棣也沒有虧待他們,在他即位以後重用了這批宦官。

宦官的不可替代

除了宦官有恩於朱棣,宦官的作用也是當時朝廷之上無可替代的,朱棣通過造反上位,經過傳統儒家教育的儒家士大夫肯定不服,於是朱棣就拿他們祭刀,對他們進行血腥的屠殺。但是屠殺不能永無止境呀,為了防範這些大臣,於是利用宦官監視文武百官,特別是軍政大臣,從此宦官也叫著“太監”。

最為著名的監軍太監就是十二團營,朱棣組建14萬精兵部隊,命名為十二團營,統領他們的居然都是宦官,於是宦官有了正式編制,最高權力機構司禮監,從此取代了以前的兵部。

除了監軍,為了監督文武百官,朱棣發明了一個新的機構,東廠。東廠實際是戰爭期間宦官情報機構演變而來,主要負責監視武將的,後來延伸到監視文武百官甚至百姓。

我們在《新龍門客棧》、《錦衣衛》經常看到,東廠與錦衣衛混淆在一起,其實東廠是錦衣衛的監管部門,錦衣衛作為紀檢部門,有對百官的司法審判權力,為了保證錦衣衛的絕對忠誠,因此東廠首領都有宦官擔任。我們今天去北京東安門附近東廠,還能看到一塊“朝廷心腹”大匾,裡面供奉的是岳飛,這能反映出東廠的本質,絕對效忠朱棣。

後期,東廠權限越來越大,對百姓言論也進行監管。尤其到了明朝末年,東廠對於民眾言論的監控到了登峰造極。話說一天晚上四個人在屋裡喝酒,其中一個人趁著酒精作用,開始大罵魏忠賢,其他三個人就靜靜的看著,還沒等他罵完,東廠的人就進來了,把他們帶到東廠,罵魏忠賢的當然被處死,而其餘三人早已嚇的魂飛魄散。

宦官的其他用處

明朝宦官權限之所以這麼強大,背後都是皇帝的支持,他們是為了皇帝服務的。除了替皇帝監管文武百官,很多太監還負責替皇帝打理私有財產。沒錯皇帝也有私有財產,明代皇帝有很多私有田產,這些田產都是由宦官打理。比如嘉靖皇帝在湖北安陸府就擁有很多田產,總面積達到了一萬多頃。

我們會很好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麼皇帝還有私田。可以給你個形象比喻,就好像這個公司你的,但是所有對公的賬目都需要走財務,而且如果你是上市公司,還要接受審計,所以這些錢雖然是你的,但是所有用途是對公的,使用非常不方便。

明朝皇帝掙錢的方式很多,有上面講的田產,還有開礦,包括金礦、銀礦、銅礦等,這些也都是讓宦官去負責的,這些宦官還被稱為“礦監”。比如萬曆時期礦監陳增,常年在山東開礦,受到當地官員與群眾的多次舉報,因為他經常指著一家房子說:“你家有礦呀!”老百姓就不得不搬遷,可是萬曆皇帝對舉報充耳不聞。

我們看過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裡有一名宦官楊金水,他其實就是替皇帝開展海外貿易的,把蘇州、松江一帶的紡織品,賣到國外,並與洋人進行談判,生意做得非常好,據統計明朝時期類似替皇帝做生意的有上千人之多。

我們後來看到經常拿道德去評判這些宦官,其實這些宦官只是皇帝的代理人,為皇帝監軍、監理文官,甚至打理私家財產等,是皇權的附庸。古代文人士大夫不可能去討伐皇帝,所以矛頭便指向宦官。

宦官裡有沒有好人

《蘇三起解》里名句“洪洞縣裡無好人”是對一個群體發洩式的抨擊,宦官也一樣,這樣一個群體裡,有壞人也會有好人,而且很多宦官在大臣和皇權之間起到很好的橋樑作用。

比如明孝宗時期的李興,當時黃河決堤,皇帝朱佑樘先是派工部侍郎陳政去鎮守河堤,結果陳政累死在黃河大堤之上,於是皇帝委派了劉大夏接任陳政前去治理黃河,這個劉大夏是誰呢?就是那個一把火把鄭和下西洋所有資料燒掉的那位,理由是勞民傷財,當時還得到了皇帝大加讚賞。

可是這位劉大夏,為人正直,不會變通,在地方上根本吃不開,朱佑樘於是派李興去擔任抗洪總指揮,當李興到地方以後,地方官員十分配合,而且還能夠從皇帝腰包裡拿到2萬兩白銀,朝廷還從別處抽調12萬人,參與搶險工作,在李興的統一指揮下,洪災迅速得到緩解,可見這次洪災當中,宦官起到的關鍵作用。宦官代表的是皇權,能夠調動皇家的資源,甚至能打破士大夫之間的部門利益,所以宦官就相當於欽差大臣。

宦官也不全是壞人,比如正德三年,在一次早朝的過程中,竟然出現了攻擊當時大宦官劉瑾的匿名帖子,劉瑾很惱怒,罰群臣在烈曰底下暴曬,有的人因此中暑了,最後甚至死掉了。當時的一個宦官叫李榮,是司禮監太監,實在看不下去了,給群臣送去了冰鎮西瓜,又對群臣說是帖子寫的都是為國為民的事情,誰做的幹嘛不承認?這是好男兒應該做的事情。李榮這番話,讓劉瑾很生氣,被劉瑾發逐到南京去了。

正德時期,文官集團稱圍繞在明武宗旁邊的八個宦官叫"八虎",其實即使"八虎"本身,內部也有很多矛盾,張永借藩王以誅劉瑾為口號,發動叛亂的契機,在武宗面前告了劉瑾一狀,說他要謀反了,武宗才把劉瑾處死了。而張永這個人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不僅平滅了安化王的叛亂,而且當江彬等人誣陷王陽明的時候,還替王陽明辯解。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宦官,大都是通過影視劇或者歷史小說裡塑造的形象,這些形象已經被後世文人給惡意抹黑了。這些人常年受到程朱理學儒家忠孝文化的影響,如果公開指責皇帝,會揹負不忠的罵名,因此他們把矛頭指向了宦官,於是我們看到了宦官沒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