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曹丕為何40歲就英年早逝呢?

密探零零發


在數千年的時間長河裡,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尚不足四十歲。其中英年早逝的帝王更是舉不勝舉,而曹丕會英年早逝,跟當時的政治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

1.魏文帝曹丕奪儲之爭。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時年33歲的曹丕如願成為魏王。曹丕比他父親曹操志向更遠大,上位不久就成功逼迫漢獻帝劉協退位。

曹操有兩個安命的兒子曹丕與曹植,其餘兒子均由於戰禍或疾病過早夭折,曹丕曹植兩人皆善詩文辭賦,只是文采各有高低。曹氏父子三人在當時又合稱“三曹”,曹植作為次子,文韜武略皆可圈可點。

在曹操被封為魏王后,諸位儲子之中必挑選一個作為其侯位繼任者,生於王侯世家,兄弟相爭這是命數也是局勢。曹丕弟弟曹植,才思敏捷,於所著詩文常見其大志,甚討曹操之喜。軍國大事之問又能對答如流,曹府謀士楊修、丁儀等人都舉薦曹植是最佳繼承者人。

二人各有所長,兄長曹丕雖在文采不及曹植,在政治鬥爭上的能力卻勝曹植一籌。他不僅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還積極籠絡朝中官僚,他還派探子探聽弟弟曹植的活動,收買了不少曹植府人,曹植舉動皆其掌握於心。

曹丕的重要謀士是賈詡,曹植的謀士則是楊修,在曹操心中曹丕的地位本來就沒曹植高,這時謀士賈詡諫言讓曹丕忌心浮氣躁,靜觀其變以見招拆招。遂曹丕待身邊之人漸寬厚仁慈,更是勤勤勉勉,兢兢業業的處理著軍務,曹操對曹丕的印象逐漸改觀。

在曹操出征臨別之際,曹植以一篇華麗至極的散文稱讚了父親的功績,曹操大喜,讓曹植飽受稱讚。這場爭鋒對曹丕來說失了先機,此時謀士吳質提議曹丕流露出流涕傷懷不捨惜惜之狀。待到曹操行軍出發之際,曹丕片語未言涕泗橫流,悲痛難以自已,邊哭邊拜祈禱祝願父親及諸位將士首戰告捷,凱旋平安。曹操以及左右部眾感動不已。

如此,曹操和左右較之能說會道華而不實的曹植,更偏喜寬厚待人,身心實誠的曹丕。在曹植“闖司馬門事件”徹底激怒曹操之後,曹操終定曹丕為太子。

2.曹丕的帝王生涯。

篡漢稱帝后的曹丕,宏圖偉業的志向更加強烈,他既有達成夙願而竭盡心力的誠心,也有強國興兵的志向。曹丕順從父親遺志,他對外極力主張征伐統一天下,曾兩次興師重兵討伐東吳,無奈各種因素下都無功而返。

時光荏苒,原曹操舊部中一批得力干將,如曹仁、夏侯惇、等人先後離世,曹丕手下兵卻多將寡,可用之人有限。如此堪憂局面下,曹丕可謂是心力交瘁,身體也每況日下。

曹丕曾逢見一仙風道骨的相師給自己算命。相士直言曹丕貴不可言,曹丕更關心自己有多長的壽命。相士說卻說他有八十年壽命,但在四十歲時會有災難,度之則基業守成。後來果然曹丕因重病半壽而終。

當了皇帝后所有重大軍務都須曹丕親力親為,又在各種戰事煎熬下曹丕於是積勞成疾,在之前的伐吳期間他又不幸染上風寒,久治不愈。偏偏君王短命皆無不脫得了美色,曹丕繼位後將父親曹操在銅雀臺養的諸多女姬,據為己有。

為了滿足私慾,又擴建後宮,網羅四下美女,無事之時就去寵幸一番,而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最後曹丕在洛陽由於病重,遂辭人世。魏文帝曹丕的早逝也成了後來曹魏政權不穩的開端。


大國布衣


曹丕是三國時期魏國的第1個皇帝,他是曹操的兒子。在曹操死後,他逼漢獻帝禪位給自己登上了皇位,可惜他在位的時間非常的短,導致曹魏王朝很快就滅亡了。

曹丕在位的時間只有6年,至到40歲就去世了。如果他能夠活的時間長一點,多活10年的話,可能就沒有司馬懿什麼機會了,所以歷史上很多人都討論,為什麼曹丕會那麼早就死去。我想這是諸多原因的,首先就是因為曹丕在和曹植爭奪王位的過程中,一直處於比較壓抑的狀態。要知道在很長一段時間,曹操都是屬於曹植,並不怎麼喜歡曹丕,曹丕後來能夠勝出,是因為諸多意外因素導致。

一般來說在爭奪皇位這種壓力下,人們往往都感覺壓力山大對身體並不是很好。其次在登上皇位之後,曹丕可能有些放縱,廣納嬪妃,導致身體很快垮下來。當然曹丕還是想做一個有作為的皇帝,所以他登上皇位之後很快就出兵攻打東吳,而在對東吳的幾次戰爭中都遭到了失敗,他本人也感染了傷病,留下了病根,導致後來早死。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曹丕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為了籌集軍費,所以挖了很多皇帝諸侯的陵墓。一般這種帝王的陵墓都會加上一些詛咒之類的東西,挖這類陵喜肯定容易遭到一些報應,有時候會應到自己後人身上。而曹丕和曹睿兩代皇帝早死,不知道有沒有這方面的因素。畢竟這種東西和鬼神之說產生了關係,並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導讀:多思傷脾!好色傷腎!多憂傷肺!常恐也傷深!曹丕可謂是五毒俱全的一個可憐蟲。

1:多思傷脾

曹操的幾個寶貝兒子中,老么曹衝過於早慧夭折了,老大曹昂被曹操坑死了(因為曹操強搶張繡嬸嬸被張繡亂箭射死),曹植又是個書呆子,只有曹丕心機深沉算真正意義上得了曹操真傳,不過那曹操何等人物豈能看不出曹丕是個心機深沉得人,所以曹操素來不喜曹丕,而曹丕從小生活在父親的威下之下,對權利充滿極度的渴望,於是心理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加上思慮深沉,

有句話叫做多思傷神,而心情壓抑帶來的就是身體上的無節制的放縱,而曹丕為了權利為了得到支持自然不敢在其他方面過於放縱。那飲酒或者熬夜就成為很好的選擇,熬過夜的朋友應該很清楚這都是很傷神傷身體的,何況此人被壓抑了幾十年,到34歲才熬死了曹操,加上此人雖然聰明早慧,不過他的軍事才能不及其父曹操,心機要比曹操更深更狠,想要超過其父的功績給他肯定也造成了精神上的壓力!



2:好色傷身

曹丕這哥們兒非常好色,也是得了曹操的真傳吧,曹丕好色到了什麼程度呢?曹操剛一過世,曹丕就馬上派人把曹操在銅雀臺養的美女搶了過來,根本就是不孝之舉,他母親問他如何處理那些女子,曹丕說“母親不必擔心,父親一去世,兒子就把她們接到了兒子房內照顧”,惹得其母罵他豬狗不如,死後畜生都不會吃他,可見曹丕好色程度,


這還是曹操死後,曹操死前曹丕都明目張膽的和父親搶過女人!曹操官渡之戰大敗袁紹,曹丕得知袁紹兒媳十分漂亮,於是趁著曹操忙於清點收穫,趁亂跑提前跑去袁府強姦了袁紹兒媳,曹操得知生米煮成熟飯沒有辦法,只能把甄氏賜給曹丕為妻,要知道甄氏可是已經婚配過的,曹操此舉也是侮辱了曹丕,有藉此懲罰曹丕打壓曹丕的意思,可見曹操肯定不是特別喜歡自己這個兒子,等到曹丕34歲熬死了曹操,老爸死後曹丕成為實際上的三國權利最大的男人,天下間再沒有人可以約束他,想想那銅雀春深鎖了多少嬌媚的女孩子啊!按曹丕被壓抑了幾十年得人物性格來說,必然會在色字頭上吃了很大的虧!

3:多慮傷肺

再來說曹丕死於公元226年,此時他剛剛繼位6年,可以說早逝了,而同時曹丕逼得漢天子退位也是是魏朝的開國皇帝,就是在他稱帝不久孫權和劉備才敢稱帝他也可以說是為三國敲響建國鐘的人,曹丕心機雖然深,可是才能還是弱於其父曹操,不過他在位期間魏國國力不減反增,不管是前人的遺留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看他在位期間打擊專權的宗族勢力,支持司馬懿為代表的新政的實施,對外多次擊敗羌胡、鮮卑等少數民族的來犯,這些都是在說明曹丕是一位勤勞的皇帝,不過曹丕一生組織徵吳三次,每次都搞得損兵折將一無所獲,勤奮帶來的結果就是身體得勞累,伐吳的失敗帶來得就是精神上的低落!


曹丕:寡人一生情緒上經歷過五毒俱全,活到四十歲不算早逝!

總結:按老龍來看曹丕此人一生少年早慧,中國有句古話早慧傷神,不是長壽之像(此為迷信沒有科學依據),曹丕青年時期其父曹操的不喜歡和對權利的渴望都帶給他精神上的的壓抑,這也給他身體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加上此人心機深沉,多思嘛必然傷身,為人又十分的好色,好色嘛肯定傷腎,腎主又精氣神,傷腎也傷命,為君後政務上又十分勤勞,林林種種的原因讓他的身體積傷成疾,當然考慮到當時的醫療條件,惡性疾病也有可能突然奪取他的生命,如果排除惡性病變的原因,老龍認為曹丕在226年回到洛陽後就開始一病不起,終年四十歲的原因可能來自以上原因!


夏慈史


曹丕英年早逝得從性格上說起:曹操性格多疑,曹丕更甚。


繼承人之爭猜疑嫉妒

1、曹操長子曹昂聰明勇敢,十分優秀,從小就被當做繼承人培養,曹丕為曹操次子,能力才幹比之不及,雖心有不甘亦無可奈何。曹操徵張繡,因為好色奪人張繡的嬸嬸,遭到張繡反擊,長子曹昂為救父親,同典韋斷後,一同喪生宛城。

曹昂死後,曹丕形同長子,野心也見漲。可是兄弟之中,曹植善文,曹彰善武,曹衝神童,聰明才智皆不下於曹丕,曹操自己也在立世子這件事上猶豫不決。曹丕心中危機重重,心怕哪個兄弟奪了他的位子,所以年紀輕輕,諸多猜忌,損傷心神。


2、曹衝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

世人皆知“曹衝稱象”,曹操與環夫人之子,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這給曹丕帶來了強大的危機感,大哥逝去,又有弟弟相爭,日日心情鬱悶、惴惴不安,對別人懷有敵意、處處提防的人內心承受更多的壓力。後來曹操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有野史說曹衝為曹丕所毒害)。曹操曾對曹丕說:“曹衝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


3、曹植成為最強對手,一度佔盡優勢

曹營形成兩個黨派,各自擁護曹丕和曹植。各顯奇招計謀、製造輿論傾向,爾虞我詐,互相傾軋。擁護曹植“弘農楊氏”楊修智謀過人,又身為曹操的主簿,消息特別靈通,對曹植十分有利,幾次佔盡上風。後來曹植行為任性,過於放縱自己,終於惹怒曹操,繼承人的位置終於落在了曹丕身上。如此兄弟相爭,怎會不勞心勞力,時時刻刻焦慮緊張的心情,生怕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曹丕生性多疑,輕易不肯與人交心。如此緊要之事,沒有人可以傾聽訴說,一直壓抑在心中,會憋出內傷的!


曹丕體弱多病,還生性好色

曹丕其實從小身體並不康健,一直是靠藥物維持,但曹操並不知道,否則絕對與繼承人無緣。曹操好色眾所皆知,曹丕完全繼承了,攻破鄴城時,迫不及待納了袁熙的妻子甄宓。當上皇帝后,不但建立了三宮六院,而且沾了庶母。


曹丕稱帝后,政務纏身,身心勞累

史書記載:曹操稱帝后,迅速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則擊退鮮卑,平定了邊患,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了大漢在西域的部署。立國的皇帝一般需要長時間的部署國策方針等等,曹丕在位前後七年,改革官制,集中皇權,整肅官方。

經濟方面繼續發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穩定社會秩序。魏國國庫充實,累積鉅萬,基本解決戰爭造成的通貨膨脹問題。同時,採取戰略防守,恢復生產。輕關稅,輕刑罰,與民休養,北方繁榮。文化方面恢復了太學,收集傳播經學典籍,注重文化發展,制禮作樂,修孔廟,興儒學……

種種舉措,在幾年內頗顯成效,可見曹丕的付出,勵精圖治,也算是個不錯的皇帝了!


曹丕的一輩子,身體累,心更累,英年早逝也不足為奇!


以上為頭條號“晴空莽莽”的回答,頭條App搜索關注“晴空莽莽 ”與您分享更多文學、詩詞、歷史趣聞。


晴空莽莽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個人能活多少歲,真的是沒有任何人能說的清的,哪怕是皇帝也是如此,這就是命運。

曹丕只活了四十歲,嚴格來說,超過了當年的平均年齡,並不算英年早逝,古人30歲就能稱老夫,四十歲當爺爺的都不在少數。



我們先來看一下三國時期名人的壽命:

曹仁活了56歲,曹純活了41歲,程昱活了80歲,郭嘉活了37歲,荀攸活了58歲,賈詡活了77歲,張遼活了54歲,孫權活了71歲,陸遜活了63歲,呂蒙活了42歲,周瑜活了36歲,魯肅活了46歲,孫皓活了43歲,劉備活了63歲,劉禪活了65歲,諸葛亮活了53歲,馬超活了47歲,法正活了46歲,漢獻帝活了53歲。



如果按自然死亡(非他殺)來看,曹丕去世的年齡只能排到倒數第三,僅僅比郭嘉和周瑜活得長一點而已,這樣看,曹丕在三國名人中活得並不長。

再來看曹丕的家族壽命情況:

曹丕的父親曹操活了66歲,接下來看曹丕的弟弟們,曹彰活了39歲,曹植活了41歲,曹鑠活了58歲,曹衝活了13歲,曹據活了51歲,曹宇活了79歲,曹林活了57歲,曹袞活了46歲,曹玹活了61歲,曹峻活了60歲,曹矩活了40歲,曹幹活了40歲,曹上活了31歲,曹勤活了40歲,曹乘活了31歲,曹整活了39歲,曹京活了22歲,曹均活了40歲,曹棘活了21歲,曹徽活了31歲,曹茂活了43歲。



曹操的25個兒子中,除了生卒不詳細及戰死,或被殺等非正常死亡之外,比曹丕活得長的只有8個人,由此可見,在曹丕的兄弟中,他的壽命算是中等偏上。

曹丕的死因是因為南征東吳失敗後,歸途中感染了風寒,在那個得了感冒就有可能送命的年代,風寒絕對是會要人命的,因為沒有抗生素,在現在看來很微不足道的病,就可能導致喪命,雖然曹丕是皇帝,可以享樂最高醫療條件,但這不是條件好,就能挽救生命的。



因病去世是曹丕去世的直接原因,但是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曹丕去世也與他的性格有關,曹丕的性格無論在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中,總給人一種憂鬱陰沉的感覺,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的憂鬱,非常的陰沉,非常的不開心。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操似乎沒有喜歡曹丕,之所以將曹丕立為繼承人,只是曹丕是最合適的人,但並不是曹操最喜歡的兒子,曹操最早喜歡的是長子曹昂,曹昂在宛城之戰為了救曹操而戰死,之後曹操喜歡的是曹衝,曹衝是個神童,非常聰明,可惜英年早逝,13歲就因病去世。



再後來,曹操更喜歡曹植,曹植文采出眾,為人正直豪爽,曾經有過一小段時間,曹操想立曹植為繼承人,但由於曹植喜歡喝酒誤事,這事就做罷,於是曹操只能理智的造反曹丕作為繼承人。

一個不被父親喜歡的兒子,內心肯定是非常憂鬱的,因此曹丕也養成了憂鬱的性格,他努力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希望變成父親喜歡的樣子,這是每個少年在兒時的夢想,但最終沒有得到父親的寵愛,長期的壓抑感,讓曹丕的性格養成了憂鬱陰沉的性格,一個不開心的性格是不會長壽的。



曹丕很有文采,如果看到曹丕的文學作品,就會發現曹丕的作品大多細膩清越,纏綿悱惻,這就是感情細膩的表現,也是性格原因,再加上曹丕當上皇帝之後,數次南征東吳都沒有成功,曹丕其實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胸有大志卻無法實現,僅僅只當了六年皇帝便去世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誰讓曹丕要篡漢呢?既然篡漢了,就繼承了東漢皇帝短命的魔咒。

曹丕活了40歲,以今天來看是短命,不過,倘若以東漢、魏的歷史來看,他幾乎可以算是比較長壽的皇帝。我們來看看,從東漢到魏的皇帝們都活了多少歲。

東漢總共有十四個皇帝,活過四十歲的只有三個,分別是前兩任皇帝光武帝(六十二歲)、漢明帝(四十八歲)與末代皇帝漢獻帝(五十三歲)。其餘十一位皇帝,沒有一個超過三十五歲,甚至有三個嬰兒皇帝,沒活過三歲。短命皇帝之多,在中國各個朝代中堪稱第一。在我們的想象中,皇帝吃穿不愁,還有一大堆宮廷御醫不時望聞問切,就算不長壽,也不致於連續十一任皇帝都活不過三十五歲吧。


曹魏帝國繼承東漢的遺產,把皇帝短命的魔咒也繼承了。

曹丕活了40歲,曹睿活了36歲,曹芳活了43歲,曹髦活了20歲,曹奐活了47歲。其中曹芳、曹奐都被廢了皇帝,因此多活了幾年。在皇位位上去世的,曹丕還算活得最久了。

從上面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皇帝不是一個好職業,儘管風光得很,但命都不長。究其原因,多半是酒色的誘惑,宮中美女那麼多,縱慾無度,最後精盡人亡。

皇帝的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曹丕早亡的原因之一,就是長期處於神經緊張的狀態,在其後期,已經出現歇斯底里的症狀。

曹丕三次南征東吳,全都無功而返,對其自尊心產生極大傷害,人變得疑神疑鬼,不可捉摸。

其中一個最荒唐的事就是殺掉鮑勳。鮑勳犯的過錯簡直微乎其微,就是一個朋友在軍營行走時,沒有按照指定的路走,鮑勳沒有舉報這個朋友。這算什麼大事呢?按照當時律法規定,鮑勳的過失,就是判個罰款。但是曹丕對鮑勳有偏見,廷尉高柔違心地判處鮑勳五年有期徒刑。然而,曹丕竟然一意孤行,把鮑勳給砍頭了。

接下來是曹洪案件,也是無厘頭。曹洪是曹丕的堂叔,以前曹丕曾向他借錢,曹洪小氣不肯借,曹丕就記仇了。後來曹洪的一個門客犯法,門客犯法,曹洪就算有過失,也不足以致死。但曹丕卻執意要判處曹洪死刑,要見此時的曹丕,已經到了內心狂亂的地步,出現了精神錯亂的症狀。

因此,曹丕之死,跟他氣量狹窄,睚眥必報有關,多半是死於精神錯亂。


君山話史


在咱們現代人看來,40歲人生可能正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還要努力拼搏奮鬥!可是換到古代,尤其是1800年前的東漢末年,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曹丕畫像)

都知道我們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了70歲,可是在古代,由於醫療水平和條件都極為有限,因此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是很低的,大概只有30多歲,而如果能活到50歲,幾乎都可以認為是高壽了!

據統計,夏商時期平均是18歲,周、秦大約為20歲,漢代大約22歲,唐代約為27歲,宋代大約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期約為35歲!如果換成皇室的話,由於相對於民間來說,有更好的醫療條件與生活環境,平均壽命可能更長一點,但是平均也就30歲左右(有兩位1歲的和一位兩歲的),因此來說,其實曹丕活了40歲肯定是活過了平均線的,應該不能算短命!

(曹丕劇照)

既然題主問到為什麼曹丕“英年早逝”,那我們也來大致研究研究。

一、性格多疑、憂慮鬱結於心

曹操一直是不太喜歡這個兒子的,而比較欣賞他的弟弟曹植,他即使在坐上世子之位後,也常常是朝不保夕,就怕一不小心惹怒了自己的父親曹操而被廢。因此曹丕常年處於一種猜測、憂慮和擔心之中,過多的心理活動給內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潛移默化中對曹丕的身體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二、勤政操勞過度

現在很多人對於曹丕都有一種誤解,覺得曹丕是一個善於陰謀詭計的小人。而正是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使得曹丕的勤政而被忽視了。其實拋開這些個人因素,無論曹丕是為了向曹操證明他選自己沒錯還是本身就是如此勤勞,至少曹丕作為帝王還是一直勤勞政事的,想要做一番事業,最終也有點過度操勞,也使自己身體有些被透支。


(曹丕劇照)

三、縱慾過度

因為爭儲的原因,曹丕對於自己的情感一直都比較壓抑,而到了終於坐穩帝位後,再也沒有曹操所施加的壓力了,情感方面的多年壓抑也終於釋放了出來。曹丕有兩位皇后,14位嬪妃,這其中甚至有曹操當年的後宮佳麗,而他的母親卞夫人甚至親眼目睹了這番場景,不過她也拿曹丕沒有辦法。這個也在一定程度上拖垮了曹丕的身體。

(曹丕劇照)

四、感染風寒

曹丕在討伐東吳的時候感染了風寒,這對身體本就羸弱的曹丕來說是致命的!可能風寒對於現代人來說,這不就是一普通感冒嘛,吃點藥就好了。其實不然,在古代,風寒是非常致命的,體質不好、醫療條件差都使得風寒難以治療,死亡率很高的!

因此在我看來,曹丕“英年早逝”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最後的風寒感冒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小祁說歷史


曹丕,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三國時期魏國開國皇帝。曹丕,八歲能提筆為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詩、賦、文學都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魏文帝在位六年,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建置。不過,曹丕三次徵吳,均無功而返。伐吳期間染上風寒,曹丕回到洛陽後一病不起,臨終前託付曹叡於曹真、司馬懿等人,終年四十歲,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樹不墳,葬於首陽陵。

“七年春正月,將幸許昌,許昌城南門無故自崩,帝心惡之,遂不入。壬子,行還洛陽宮。三月,築九華臺。夏五月丙辰,帝疾篤,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並受遺詔輔嗣主。遣後宮淑媛、昭儀已下歸其家。丁巳,帝崩於嘉福殿,時年四十。”《三國志》
















曹丕為何英年早逝呢?

一、性格問題,積勞成疾

曹丕性格比曹操還多疑、暴躁、心胸狹窄,許多事情不能釋懷,和兄弟之間的隔閡恩怨不能很好處理。防兄弟跟防賊似的。他三次伐吳皆無功而返,心情自然不順;因此才會積勞成疾。

曹操在世時,曹丕裝腔作勢,矯揉造作,夾著尾巴做人。曹操去世後,曹丕逼漢獻帝劉協禪位,自己登基為帝后,曹丕露出了廬山真面目,滿腦子都是算計與權力,還要整日都要處理繁雜的政事。時間一長,曹丕處於亞健康狀態。亞健康就是介於健康與生病之間,只要稍有刺激,曹丕馬上就會身患疾病。


曹丕稱帝后,天下局勢不容樂觀。西南角有蜀漢政權時刻準備躍躍欲試,東南角有孫吳集團時常陰奉陽違,魏國內部統治也不穩定,曹丕對內政進行了很大的整頓,終日操勞而不得閒暇,曹丕難以獲得很好的休養。還要時時監視以曹植為代表的勁敵,處處遏制大臣權力,以防威脅到自己的皇權。   

算計來,算計去,人就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下,本就心胸狹窄的他不免會使淪落為一個疑神疑鬼的過分敏感者。從“奪嫡之爭”不難看出曹丕工於心計對於權力的渴望難以自拔。



二、舊病未除

據說:曹丕在爭奪奪嫡之爭時,便已經患有肺病,只是一直隱匿病情,怕的就是萬一曹操得知此事後,會影響自己的奪嫡之爭。後來曹丕繼位,可病情並未根除。

三、縱慾過度

曹丕即位之後,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擴建後宮,大肆網羅美女,私生活方面毫無節制,甚至可以用“淫糜”來形容。曹丕素有大志,且頗具謀略,只是他與自己的父親曹操一樣,對美色毫無抵抗力。按史書記載,曹丕更登基時,便將曹操的一批小妾一併攬入懷中,在男女之事方面毫不節制。 曹丕患病,其母前去探望,見他與庶母們攪在一起,不禁氣得開口大罵。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宮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後出看疾;太后入戶,見直侍並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邪?”雲:“正伏魄時過。”因不復前而嘆曰:“狗鼠不食汝餘,死故應爾!”——《世說新語·卞太后鄙視曹丕》

曹丕寵幸曹操的小妾使得自己的生母都看不下去,以至於詛咒他死後連野狗和老鼠都嫌其屍體噁心,躲得遠遠的。另外,這條史料更是指出,魏文帝曹丕生病時,身邊還有許多美女侍奉,就足見他私生活非常混亂。


結語:

曹丕的身體原本就不好,又承擔著繁重的工作壓力,加上性格多猜疑,心胸狹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同時,縱慾過度毫不節制,勢必會影響自己的壽命。

【小編寄語:我是心恬澹,喜歡我的小夥伴,關注加留言,大家一起探討歷史的真相。】


心恬澹


皇帝雖然高高在上,但卻並不好當。在兩千餘年的時間裡,歷代皇帝的平均壽命尚不足四十歲。如果以平均壽命來衡量曹丕,或許他也算不上特別短命。當然,平均壽命的得出,摻雜了不少被暗殺或廢黜的君主,在正常死亡的帝王中,曹丕的壽命並不算長。

曹丕之所以早亡,大體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曹丕的身體原本就不算好,患有肺疾。年長些的朋友或許都清楚,在幾十年前的北方地區,患有肺病的人還比較普遍。這既有環境的因素的影響,也與相對落後的衛生醫療條件有關。

曹丕在爭奪世子之位時,便已經患有肺疾,只是一直隱匿病情,怕的就是萬一曹操得知此事後,會影響自己的奪嫡之爭。後來曹丕繼位,可病情並未根除。

其次,終日操勞而不得閒暇,使得曹丕難以獲得休養。如果說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無冕之王,那麼曹丕則是實打實的皇帝了。魏文帝曹丕的才幹與野心毫不遜色於自己的父親曹操,而做了皇帝的曹丕,自然也比曹操更累。

繁重的政務皆壓在自己身上,自然不得清閒。原本就身體不算健朗的曹丕,始終處於高壓之下,自然難以得到休養,身心俱憊之人很難長壽,這與後世清世宗雍正頗為相似。只是,曹丕比雍正更為短命。

再者,歷史上的曹丕在私生活方面毫無節制,甚至可以用淫糜來形容。曹丕素有大志,且頗具謀略,只是他與自己的父親曹操一樣,對美色毫無抵抗力。按史書記載,曹丕更登基時,便將曹操的一批小妾一併攬入懷中,在男女之事方面毫不節制。

曹丕患病,其母前去探望,見他與庶母們攪在一起,不禁氣得開口大罵。此事在《世說新語》中記載的頗為詳細: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宮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後出看疾;太后入戶,見直侍並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邪?”雲:“正伏魄時過。”因不復前而嘆曰:“狗鼠不食汝餘,死故應爾!”——《世說新語·卞太后鄙視曹丕》

曹丕的作為,使得自己的生母都看不下去,以至於詛咒他死後連野狗和老鼠都嫌其屍體噁心,躲得遠遠的。另外,這條史料更是指出,魏文帝曹丕在生病時,身邊還有許多美女侍奉,足見他私生活之混亂。

歷史上好色之君長壽者並非沒有,諸如武則天、宋高宗、乾隆等人,都算是非常長壽的了。可是,曹丕的身體原本就不好,又承擔著繁重的工作壓力,同時對男女之事毫不節制,勢必會影響自己的壽命。另外,曹丕的兒子曹叡,在美色方面比曹丕更甚,更比曹丕短命。這不能不說是曹氏一族的“通病”。


史海爛柯人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古代,40歲就駕崩的皇帝,已經算是不錯了。據統計,在中國歷史上200多位皇帝裡,平均年齡大約在30歲左右,而魏文帝曹丕在30歲以上,算是比較不錯了。當然了,和那些七八十歲還在世的皇帝比較,肯定是落了下風。


所以不能用英年早逝來表示曹丕,雖然如此,曹丕在位的時間比較短,僅僅只有七年。這可能跟他沒當上皇帝之前有關吧。

眾所周知,曹操的兒子不止他一個,也就是說,曹丕一開始並不是魏世子的人選。除了很早之前就死掉的長子曹昂外,也就只有曹丕、曹植和曹彰有資格繼承曹操的政治遺產。在這三個兒子當中,曹操是最疼愛曹植的,因為他最有文采,不過有文采不代表會治國。

而曹丕呢?說實話,論才學,他比不上曹植;論武功,他也比不上曹彰。但是,偏偏最終由他繼承了父親的政治遺產。在這過程中,曹丕過得非常的憋屈的,大家都知道曹操是多疑的人,即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他也會懷疑。

所以曹丕在曹操生前,是戰戰兢兢,生怕惹父親不快,甚至是猜疑。一旦讓曹操猜疑了,這世子之位就離曹丕遠了。等到曹丕繼承魏王之後,也已經是33歲了,這年紀在古代算是中年了,經過七年的執政,以前的病根也就凸顯出來,皇帝不好做,勤政的皇帝更不好做,雍正就是個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