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文要求明示貸款利率 部分金融機構玩起“躲貓貓”

中國人民銀行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推進“明示年化利率”的工作,要求各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等必須在相關貸款產品中明確展示年化利率,幫助消費者瞭解真實借款成本。

近日,記者查詢多家金融機構APP發現,多家銀行都已經明示貸款利率。不過也有用戶對中新經緯反映稱,金融機構的年利率隱藏頗深,難以被用戶查看到,“明示”變成了“躲貓貓”。

明示年利率防止用戶被套路

過去一年中,我們接到不少用戶投訴,都涉及到金融機構真實貸款利率與宣傳利率不符合,也引發各類關於貸款利率的糾紛。

此前,不少金融機構慣用月分期手續費、日利率來代替實際年利率,容易造成利率錯覺。以為分期手續費率×12,就是年利率。實際上,計算真實貸款利率需要用到IRR內部收益率公式。消費者可以用EXCEL、WPS等軟件中的IRR公式計算。不過,很多消費者仍然不太清楚究竟怎麼計算。

近期,央行發文稱,為保護知情權,方便消費者,各金融機構提供信貸產品時,應同步清晰醒目展示年化利率。“清晰醒目展示年化利率可以幫助借款人清楚瞭解借款實際利率,綜合評估個人還款能力,防止被套路和出現逾期,影響徵信。此外,明示年化利率也可以減少貸後糾紛,降低金融機構被借款人到處投訴的風險。”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對中新經緯表示。

那麼,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執行情況如何?中新經緯記者隨機下載部分銀行手機APP發現,有的銀行已經在貸款產品頁面中顯示實際年利率。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消費者提供的信用情況不同,貸款利率不同。

記者在交通銀行手機APP“惠民貸”產品頁面看到,其產品惠民貸明確寫出最低年利率為8.64%。選擇貸款10萬元,貸款時間24期,還款方式為等額還款,每月應還本金和利息合計4599.97元,以IRR公式計算,實際貸款年利率為8.64%。

央行发文要求明示贷款利率 部分金融机构玩起“躲猫猫”

惠民貸產品利率展示來源:交通銀行APP

招商銀行APP“閃電貸借款”同樣也已經明示了貸款實際年利率。選擇貸款金額5萬元,貸款時間24個月,還款方式為等額還款。在還款計劃中顯示,還款總額54822.25元,年利率為9%,利息總額4822.25元,每月應還2284.24元。通過IRR公式計算,實際貸款年利率確實為9%。

央行发文要求明示贷款利率 部分金融机构玩起“躲猫猫”

閃電貸借款產品展示年利率來源:招商銀行APP

部分金融機構玩起“躲貓貓”

事實上,儘管央行要求金融機構在相關貸款產品中明示年利率,但仍有不少金融機構對此並不積極。

一位借款人向記者展示了馬上消費金融的手機APP,在借款申請頁面中看到,其仍未明示年利率,僅顯示借款日利率為0.0761%。實際年利率為日利率×365,即27.7765%。

央行发文要求明示贷款利率 部分金融机构玩起“躲猫猫”

馬上消費金融借款頁面來源:受訪者供圖

此外,記者在廣發銀行發現精彩APP中看到,其“普通財智金”產品僅顯示了手續費費率為0.44%,如借款42000元,分12期,每期需要還款3684.8元,以IRR公式計算,其貸款年利率為9.61%。

央行发文要求明示贷款利率 部分金融机构玩起“躲猫猫”

廣發銀行“普通財智金”貸款頁面來源:發現精彩APP

更有用戶向記者反映稱,金融機構所謂“明示”年利率實際操作隱藏頗深,不易被發現。以中信銀行為例,其借款申請頁面中要在選擇還款期數後,再點擊折算年化利率,之後才會展示。

央行发文要求明示贷款利率 部分金融机构玩起“躲猫猫”

中信銀行長期借款年化利率展示來源:受訪者供圖

此外,記者在交通銀行買單吧APP上選擇某借款產品時發現,只有點擊還款計劃後,跳轉至分期還款率明細,再點擊費率試算,才能找到真正的折算年化手續費率。

央行发文要求明示贷款利率 部分金融机构玩起“躲猫猫”

交通銀行某貸款產品來源:交通銀行“買單吧”APP

專家:展示年利率或影響部分金融機構業務量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部分金融機構不願展示年利率或是擔心影響業務量。“對於部分金融機構來說,明確展示IRR計算後的利率很可能會對其放貸業務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很多金融機構在明示貸款利率方面會顯得比較謹慎。”易觀國際分析師張凱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到。

“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信貸產品貸款利率較高,競爭力不強,但又希望留住客戶,多收利息,因此,更改展示頁面動力不足。”王詩強認為。

一位曾經使用過現金貸產品的用戶表示,之前部分現金貸平臺進行虛假宣傳、誤導用戶,如果知道真實的年利率,自己是不會在平臺上貸款的。

王詩強進一步指出,明示貸款年化利率對銀行影響較小,但是對信用卡中心分期業務、消費金融公司、現金貸平臺等機構影響較大。因為前者利率較低,開展的信貸業務基本上都展示了年利率,而後者實際年化利率較高,經常以分期手續費、月服務費率等方式展示利率,從而導致借款人低估實際借款利率。一旦展示實際年利率,借款人可能會放棄部門貸款利率較高機構的信貸產品,從而會增加金融機構的獲客成本和客戶流失率。

“對於一直進行合規操作的機構來說,影響應該不大。受到影響更大的還應該是之前通過只展示日利率或月利率、收取砍頭息等方式進行過度宣傳或違規展業的金融機構或貸款公司。”張凱表示。(中新經緯APP 魏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