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主席蘇士澍:書法家應該少一些功利之心,多一些文化修養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這是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先生所題,也是他所倡導的,這對於傳統書法文化是個福音,尤其是蘇士澍先生前兩年提出的取消四年一期的書法國展,讓展覽體再無市場,讓那些迎合展覽體的書家面臨窘境。

蘇士澍,滿族人,1949年3月出生於北京市,自幼酷愛書法篆刻藝術,少年時拜著名金石書法家劉博琴先生為師,中青年後師從當代書壇泰斗啟功先生。

蘇士澍現兼任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 、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名譽社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研究所名譽所長 ,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 ,西泠印社理事等。

他的書法兼習諸體,擅長雞毫作篆隸,饒有特色;行草流暢,韻味極濃,篆刻宗秦法漢,寓己意於古風之中。

蘇士澍先生善篆、善隸、善行,他從小學習書法時,就是學的小篆,所以,他的篆書寫的非常好的。由於有堅實的篆書功底,他寫起隸書和行書來也是得心應手的。

當然,作為中書協的主席他的書法不用做太多的評價,沒有紮實的功底也成不了。當然,作為書協主席不僅僅是自己的書法好,而是更應該帶領和制定政策引導中國傳統書法發揚光大,這應該是一個書協主席應該發揮最大作用的地方。

取消“國展”就是一件深得人心的好政策,大家都明白,國展就是四年一屆的“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已經舉辦了十一屆的國展,是我國書法界四年一度最高規格的綜合性展覽,被譽為書法界的“奧林匹克”。

這十一屆“國展”,每一屆都是書法界千萬書法人翹首以待的豪門盛宴。凡是,獲獎者或者入展者,不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可以名利雙收。尤其是利,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故而,“國展”對於任何一位投稿者都變得如此意義非凡,終生期待。

當一個大家熟知的活動成了圈錢牟利的手段,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看看近年來入展的書家,那些字讓人看了反胃、噁心,就是那樣的字,還有名家能評出“花”兒來,有名的為沒名的背書,書法圈利益與利益的分贓點,權力與權力的搏殺地。書法變成了一些非文人和假文人謀權謀利的道具。


很多人都知道,“國展”的評委就那麼幾個人,成千上萬的書家要想獲獎只有迎合這些人的口味,要獲獎,只能如此。長此以往,傳統能走向何處?

蘇士澍先生取消了國展,必然就堵截一些投機鑽營“假書法家”謀財之路。取消“國展”,會讓一些人少一些功利之心,多一些文化修養,同時,讓更多的人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蘇士澍先生書法作品

關注書畫類資訊城市書畫,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