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你會說或者聽到“你是大的,應該讓著ta”類似這樣的話嗎?感覺如何?

傻楠楠是天才


很高興參與討論“家裡你會說或者聽到你是大的,讓著點他”類似這樣的話嗎?感受如何?這一話題的討論!

這句話小的時候我是經常聽父母說,現在我也經常對我的孩子說。

首先就是小的時候我們兄妹多我又是最小的,在八九十年代那時候不管是吃的、穿的還是玩的都不像現在這麼好,那時候既沒有現在各式各樣的零食,也沒有現在琳琅滿目的玩具。小時候有兩件事讓我記憶特別深刻,有時候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的這兩件事不知道該說小的時候自己是天真還是傻。

第一件事就是小時候地裡種了好多的辣椒,沒時候爸媽都領著我們去地裡面摘辣椒,隔幾天摘個幾百斤然後我爸用板車推著去附近的收貨商那兒買去,偶爾摘得少的時候我爸就趕大集擺攤賣,有一天我爸中午賣完辣椒的時候在大集上給我們買回幾個甜瓜差不多一人一個吧,回到家洗完之後一家人坐在電風扇下面吃著甜瓜心裡那個美啊,那時候因為我小吃的慢,我姐吃的快她吃完之後給我說,弟弟你把你那個給我包裡還有一個那個給你,我樂呵呵就把我那個給我姐我去包裡拿,當我打開包一看包裡啥也沒有我再回頭一看我那個讓我姐吃了好多了,我就哭了我姐給我我也不要,我也會說你大了讓著點弟弟。最後還是我爸把他那個沒吃的給我了這事算過去了。


第二件事就是因為我和我哥我兩年齡相差兩歲,所以小的時候我倆老是因為吃的和玩的東西而打架,我們那兒男孩子都喜歡玩摔元寶,我哥我倆的都分開放著,記得有一次我和同村的小夥伴玩摔元寶我把我的都輸完了我就拿我哥的元寶和他們玩,我們玩了沒多大一會我又輸了好多最後不玩了,晚上我哥回來了一看他的元寶少了好多就問我是不是我拿他的了,然後就給我要我說下午我輸了,沒說兩句話我倆就打起來了最後我媽把我們倆分開問清楚咋回事之後最後同樣給我哥說,你大了,他是弟弟你讓著點他,那時候我就覺得爸媽最疼我,也最向著我,現在想想兒時自己的所作所為真不知道該說是天真還是說傻。

現在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因為我的兩個孩子也是相差三歲閨女兩歲正是好動而且不懂事的時候,玩具放著沒事只要我兒子玩什麼玩具我閨女就過要,一個要一個不給沒一會就把閨女給惹哭了,這時候我也會對我兒子說,你是哥哥你大了你讓著點妹妹,因為妹妹還小。有些時候兒子也挺委屈的,我心裡也清楚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畢竟兒子相對與女兒來說要大三歲,所以一般我都會對我兒子說“你是大的,你讓著點她”這句話。都是哄著兒子讓著妹妹。


最後就是兒時的我們可能不理解“你是大的,你讓著點ta”這句話的含義,可能兒時的我們都會認為父母偏心,不疼我疼弟弟或妹妹而感到不公平的,現在當我們已經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候,對自己的孩子也會說同樣的話,對於父母來說沒有偏心誰不疼誰,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的還有哪有不疼的哪。其實有時候想起兒時自己的所想、所做、所為真不知道該說是天真還是說傻。

我是鄉村大許,以上僅是個人想法,也是自己兒時所經歷的難忘的兩件事的一個回憶。大家還有什麼感受可以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學習,謝謝!


鄉村大許


是的,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小時候我媽我爸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我感覺如果兄弟姐妹之間如果互相讓著,家庭就能保持長幼有序,和諧相處。就說我吧,小時候,兄弟姐妹四個,我在外邊上初中,那個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有好看的衣服,姐姐妹妹都讓我先穿,他們穿舊的。吃的也是。那時殺雞是很奢侈的事情,一般不殺雞。可是我家養的公雞啄人,街坊鄰里都告狀,我媽只好痛下殺手,宰了它。煮熟之後,不遠幾十裡,給我送了一個雞腿。那時,我就想,一家子六七口人,只有兩個雞腿,卻給可我一個,我一定得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他們。於是,我的學習勁頭就更大了。去年,母親生病,臥床不起,我們兄妹四人,輪班守護。我和姐姐一班,都是姐姐接屎接尿,我跟妹妹一班,都是我擦屎接尿。姐姐說,伺候母親是女兒的事,兒子媳婦只要來回跑跑,送個東西啥的就行了,不讓他們幹這樣活。就這樣,老人臥床三個月,我們沒有為伺候老人鬧過,吵過,獲得鄰里好評。

吃飯時有句話,爭爭搶搶不夠吃,推推讓讓吃不了。什麼事都是這樣,家是溫暖的地方,在家裡,越讓,越和美,家和萬事興。曾看到這樣一首詩:家是什麼?

家是講愛的地方,

不是講理的地方。

家是和睦的相處,

不是衝突的戰場。

家是相互的包容,

不是彼此的猜疑。

家是幸福的希望,

不是痛苦的鳩巢。

願我們都有和諧美滿的家。


鶴舞清風16


不好意思,我是小的。[笑哭]

不過我兒子是大的,這種話我沒對兒子說過。我能理解這句話對於兒子來講就是要讓他受委屈。

哥哥比妹妹大四歲半,哥哥在一個以他為中心的位置,突然被妹妹取代了。

在兒子眼裡,這個妹妹跟她沒什麼關係,他更希望有個姐姐。

兒子脾氣急,不容許別人碰他的玩具,不容許別人吃他的零食,而這個妹妹太小,不知道規矩,常常會起衝突。

兒子在身形上佔絕大優勢,平時,我們不跟公婆住一起,但過年我們一起住, 疫情期間,我們一家6口在一起。

每當兩娃有衝突時,爺爺奶奶就讓哥哥要讓著妹妹,但勸說只能起反作用,兒子的脾氣更大,報復心更強。

其實很好理解,哥哥的利益受到損害時,自我維護是本能。

只要不傷害身體,我們一般不處理。叫大的讓小的不應老是掛著嘴邊。



路易遙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阻止,去哄一下滿心委屈的老大。沒生二胎之前,我也一直覺得我可以一碗水端平,生完二胎之後,我發現我做不到。

老大應不應該讓著小的,我覺得應該分年齡段。老大和小的年齡差再三歲以內,如果小的才一兩歲什麼都不懂,老大讓著他無可厚非。但是事後最好跟老大解釋一下你這麼做的原因。不要以為孩子小啥都不懂就糊弄了事,其實他們什麼都懂。我家老大經常在我解釋之後主動把玩具或者吃的拿給妹妹。

如果小的已經三四歲以上,已經懂事了。那麼老大就不應該無條件讓著老二了。畢竟老大也才是個孩子。吃的、玩具不夠可以買雙份,可以兩人一起玩一起吃。如果零食只有一個,可以分兩半,不能一個吃一個看。如果兩個孩子有矛盾了,誰的錯,批評誰。不能說什麼,你是老大,老二還小弄壞你東西怎麼了。

如果老大和老二年齡差較大。比如,老大比老二大四五歲甚至以上,那麼老大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讓著老二。畢竟老大已經懂事了,已經不需要你再強調老二是個孩子,你要讓著他這句話了。他會主動讓著小的,疼他弟弟妹妹的。

如果兩人有矛盾了,一定要問清楚。還是那句話,誰的錯,批評誰。因為如果兩人年齡差大,小的犯錯惹大的生氣的可能性較大。這個時候切記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向著小的,批評大的。

如果一味的袒護小的,大的心裡肯定會不好受。甚至因此產生嫉恨心理,與家人疏遠。

不要以為老大已經十幾歲懂事了,可以自立了就一味的袒護小的,忽略大的。

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她比弟弟大十三四歲。就因為小的是個男孩,她家裡人不問對錯一直袒護她弟弟,導致她覺得自己在他家裡可有可無。剛開始是通過叛逆,早戀來引起家人的注意。後來發現家裡人對她失望,對她弟弟更好之後,她就墮落了,抽菸、喝酒、輟學、泡吧、夜不歸宿、換男友如流水。現在她媽媽每天都以淚洗面。

誰能想到現在紋著花臂,抽著煙的她以前是看到男生臉紅的單純女孩。現在面對她媽媽的眼淚,爸爸的嘆息無動於衷的她,以前是一個考試進步都會向父母炫耀的孩子。

她曾對我說,她覺得自己不是親生的,他弟弟才是。她覺得弟弟是全家人的希望,她是這個家可有可無的存在。我勸過她,也勸過她的父母。可終究是沒能挽回。

最後說一句,並不是所有的大的都應該無條件的讓著小的。他年齡大,就應該無條件讓著小的嗎?就算是小的做錯了,他也應該為小的的錯誤買單嗎?憑什麼?這是道德綁架!!

以上均為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諾與蘭萱


這個經常聽到,現在我們家有了老二,我跟夫人做出的決定是:一定不要說這句話。

老大既然是第一個來到這個家庭裡的孩子,那麼他就有了很多先天條件,他確實會比老二多享受兩年的親密關係。但這並不能說他就應該讓著小的,至少兩個人一定是平等的。如果他們有爭執,那麼可能是父母分配不均,而不是他們不懂禮讓。

夫人懷著老二的時候,我們就決定,老二出生那天,我們要送老大一個禮物,就是要告訴他:恭喜你當哥哥了!而且,因為要照顧老二,夫人無暇顧及,我就用最大的努力讓老大也感受到寵物的愛。尤其是過年在家這一個月,我們的關係真的有了質的提升。朋友們也很有心,夫人坐月子他們來看望,一定會買份很好的禮物給兒子,讓他不會因為妹妹的出生而感到失寵。

作為哥哥,兒子的責任感很強,不用我們自己說,他都知道要照顧妹妹,他最喜歡的就是棒爸爸媽媽一起照顧妹妹,每天都要親妹妹好幾下。這些真的不用教的,作為大孩子,他自己就懂。我們如果反覆教他怎麼樣,他反而可能產生逆反心理。

目前來看,一切都很好。路很長,但我們準備好了,盡最大的努力來平衡。哥哥讓著不讓著是我們大人的想法,我想有些東西他自己懂的。不用我們刻意教。



書生夢話


父母說姐姐應該讓著弟弟,弟弟打姐姐不能還手,憑什麼呢?孩子同學家狗狗生了小狗,我就想著去抱一隻來養。剛到地,看到同學的媽媽在皺著眉頭,孩子哇哇大哭。問怎麼了?孩子同學的媽媽說:“我剛才把孩子的遊戲給關了,不高興就往外跑,我哄著他回家他不聽,這不姐姐就追了過去,好好說話也不聽,姐姐就哭著揍他說你不知道媽媽有病啊?”去年這個媽媽患癌症做了手術,不能生氣。所以看到他不聽話姐姐上去就揍。她家孩子和我家孩子一樣八九歲的年紀不懂事,亂髮脾氣,惹媽媽生氣。這位媽媽笑著告訴我早上說:“姐姐也病了胃腸感冒。看著姐姐崩潰的情緒,倆孩子都哭的樣子,很揪心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針對孩子同學家的這件事,我們先做一個分析。我們可以從姐姐入手,也是唯一可以入手的方向。弟弟的無理取鬧是他還小不懂事,理解能力相對來說不強,且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你跟他講大道理他不但不懂,還有可能會叛逆,在內心還會有心理偏向問題,這樣反而對以後成長有影響。姐姐是一個明事理的人,懂得體諒母親,照顧弟弟,對弟弟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處處為家著想,也可以稱之為大小人了。

對於姐姐的所作所為來說,其實是不對的。雖然出發點是對的,但還是不提倡孩子打人的行為。我們要做開導,不要讓她太擔心自己的母親,減輕自己的內心壓力,這樣姐姐才能心平氣和的開導弟弟。一是對姐姐的認可,認可姐姐的正確的出發點。二是讓姐姐能正確的處理姐弟關係,讓姐姐知道事情是不可以通過打架來解決,尤其是自己的親弟弟。慢慢的告訴弟弟自己家的事情,畢竟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點點的開導。

教育弟弟,雖然年紀還小可能還不懂事,但不是還在的理由,也不是父母給孩子該找的理由。每個人都有童年嘛,天真無邪的年紀,內心沒有那麼多顧慮,同樣也是很自私的,自己想要的東西搶都要搶過來,我們可以做開導,但是不能偏激於誰,還是要讓姐姐慢慢去引導他。不能上來就先動手,應當是先解釋,教導才是正確的。

其實,只要是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我估計幾乎每家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只不過有時候是姐姐打弟弟,有時候卻是弟弟打姐姐。像我家因為是同齡孩子,是弟弟打姐姐。這裡也牽涉到男孩與女孩發育早晚的問題。小女孩發育明顯要比男孩的發育早。像我家的姐姐能說會道,弟弟的表達能力沒有姐姐強。遇到問題的時候,弟弟說不過姐姐,一著急就會動手打她。這時候姐姐就會過來找大人哭。我一般都會抱起來孩子,先安慰她。等過後再跟她一起縷清楚發生了什麼。

小孩子之間發生爭吵無非就是因為搶吃的、搶玩具、或者玩鬧的時候不小心產生爭執。如果雙方力量懸殊太大,我建議還是把兩人分開比較好。當然年齡相差太大的應該就不會在家有打架這樣的事發生了。每次力量薄弱的一方都是弱勢群體,打完無非就是哭著找家長,傳統家長的做法是安慰弱勢的一方,然後訓斥強勢的一方。其實這樣子對孩子之間並不公平。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然後再去判斷誰對誰錯。做錯的一方,即使是捱打的一方,也應該指出他錯誤,而不是一昧的去訓斥打人的一方。當然打人肯定是不對的,我都會跟他們講,不管怎麼樣,誰先動手打人,即使之前沒做錯在打人之後也是做錯了。所以,你們之間可以產生爭執,但是不可以動手打人。

每次動手打人的孩子,大家可以一起孤立他一段時間(時間不要過出長,第一次大約是在2個小時,第二次半天)。並且告訴他,沒有人喜歡跟動手打人的孩子一起玩,在外面不允許,在家裡面也不允許,只要是別人滅沒有欺負你,動手打你,你不可以動手;如果別人欺負你動手打你,可以動手,不要吃虧。等到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錯誤,真誠的跟對方道歉之後,我們才會再一起跟他玩。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我不喜歡就會不高興。平時看到周邊有人動手打別人,孩子記到了心裡,到下次他就自己動手打別人了。我們父母要做的事做好引導和教育。而不是說你是姐姐,你是老大,要讓著弟弟妹妹,這又是憑什麼呢?我一直認為這句話都是父母不作為、自私的話。





啟真晨


這句話描述的內容我自己就親身經歷過。

我家是兩兄妹,我是妹妹,比哥哥小1歲。每次兄妹倆吵架,不管什麼原因爸爸媽媽總是罵哥哥。並且總是說,你是大的,不應該讓著妹妹嗎?妹妹不懂事,連你都不懂事嗎?爸爸媽媽強迫哥哥謙讓,委屈了哥哥無數次。

記得有一次,哥哥從大伯家得了兩顆糖,已經分給我一顆了,但我想兩顆都要,就去向爸爸哭訴,最後,爸爸強迫哥哥都給我,還數落哥哥一通。兒時的我,總感覺哥哥不喜歡我這個妹妹,可能是因為我搶了父母的愛吧。

經過多次的強迫“謙讓”後,哥哥終於爆發了,哭著問爸爸,為什麼每次和妹妹爭吵,不管對錯,你總來訓斥我,憑什麼我就要讓著她,難道我不是你們親生的嗎?小時候不理解哥哥的委屈和淚水,現在長大了理解了,其實哥哥也只是個孩子,僅僅大我一歲,憑什麼都要讓著我呢?他也需要得到爸媽的呵護和寵愛。

哥哥或姐姐再大,也只是個孩子,大讓小,應該是在公平的基礎上,孩子的自願行為,父母不應該強迫謙讓。如果一味的要求哥哥或姐姐忍讓,強迫放棄應有的權利,這樣孩子之間相處的不會和睦,反而讓哥哥或姐姐覺得父母偏心,徒增無數的失落和委屈。

現在的很多孩子會覺得如果有了弟弟或妹妹後,會搶了本該屬於他們的愛,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愛就會打折扣。因此,對於有不止一個小孩的家庭,父母更應該注重哥哥或姐姐的情感需求,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大讓小。想要孩子們和睦相處、相親相愛,最重要的前提是父母能公平公正的對待孩子,要不斷反思,不斷學習,爭取做合格甚至成功的父母。

我是@ff人生如若初見,如果認為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ff人生如若初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家姐弟三個,我是老二,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小時候家裡就是永遠媽媽在重複一句話,你是姐姐,讓著弟弟,有時候跟我弟弟說,你二姐脾氣不好,你讓著二姐,其實只有大姐最委屈,媽媽從來不會讓我和弟弟讓著姐姐,因為姐姐確實比我們大,第二姐姐脾氣確實很好,從來不會爭什麼跟我倆,現在長大了,忽然能體諒母親的用心,又體會姐姐的不易,母親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姐姐當時大幾歲也是孩子呀,也需要關心和愛護!我們家小時候特別窮,五天一個集,媽媽買點蘋果第二天就能吃完,最後剩一個,絕對是我和弟弟切開,姐姐也不計較,我當時特別自私,小時候估計窮怕了,有好吃的從來不會分享,自己偷著吃都不夠,弟弟那時候比我長的矮,他不聽話我就揍他,現在想來,自己自私了半輩子,在單身以後這些問題反省了好多,現在也知道體諒父母,維護姐弟關係,畢竟除了父母,最親的就是兄弟姐妹了,希望大家都能理解父母那句,他小,你讓著她!謝謝大家


清風小伊的生活紀實錄


家裡有弟弟妹妹的肯定不止一次聽到,或許在小的時候可能不一定理解,或許根本不願意去對弟弟妹妹好,也或許不知道要怎麼對他們好。

我小的時候對妹妹感覺挺懵懂的,感覺不知道要怎麼對對妹妹,總是對她使壞。最厲害的一次是妹妹要坐凳子,我偷偷的把凳子拉走,害的妹妹一屁股坐地上,還磕著了頭,雖然最後我也捱了頓揍,但是這種傷害妹妹的事情對長大的我來說一直保留記憶。

長大了才懂什麼是親人,什麼事愛,什麼是緣分,什麼是心裡永遠的惦記。

現在成家了,有了兩個小孩,最近由於疫情,一直在家待著,倆孩子的玩樂,交流也多,當然吵鬧,生氣也就多了。我也總是說你多讓著妹妹。不愛說話的大寶有次竟然說不要妹妹,妹妹總是跟她爭東西,還總是有吵鬧的時候說她多說妹妹少,這真的是一個問題了。孩子大了,有些時候對待兩個孩子的教育一定得注意,均衡點,不能偏,不要讓他們內心產生了太多隔閡。希望他們一直相親相愛,姐姐多讓著妹妹。一直到永遠。

小的時候或許不太懂,長大了才懂。所以好好對你的弟弟妹妹,你會因為他們而驕傲,他們會因你而自豪。



擁抱天空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