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俗語: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來源:網絡,只做學習分享,宣傳家鄉,不出於任何商業目的,特此鳴謝原作者辛勤付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我們立即刪除)

客家人特別敬重“舅公”(即舅舅,包括母舅、妻舅),將“舅公”的地位與天上的大神雷公等同起來,足見“舅權”在客家人心目中的至高無上。可以這麼說,在所有親友之中,“舅公”的威望最大,所受到的尊重也最多。


客家俗語: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客家人不管做好事,還是喪事的頭等桌的第一個座位必然是舅舅的,舅舅落坐了,其他賓客才能坐下去。


客家俗語: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及父系氏族制早期存在於舅甥之間的一種權利和義務。在母系氏族制時期,舅舅是甥兒、甥女最親的男性長輩,與姊妹一起承擔撫養、教育下一代的職責和義務,年老後則由甥兒、甥女供養,社會職位(酋長、祭師等)和個人財產也由甥兒、甥女繼承。舅權在母系社會從屬於母權,在父系社會里卻只是一種母系制度的殘留,然而客家人卻在許多人生儀禮中,仍把“尊舅”的傳統傳承了下來。


客家俗語: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在客家的婚姻儀式中,外甥結婚,舅舅是當然上賓。在舉行婚禮這一天,舅舅要在舉行婚禮的廳堂顯眼處掛上一塊牌匾,上書外甥的名號以及諸如“百年好合”、“龍鳳呈祥”之類的吉祥語。掛匾時,舅舅口中還需不停誦唸吉祥祝詞。這一儀式俗稱“掛號牌”。其中榮譽唯有“舅公”方可享受得到。


客家俗語: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在客家人嫁女兒的送嫁隊伍中,最重要的角色是“送嫁舅”,也就是新娘的弟弟(一般是最小的弟弟),這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如果沒有親弟弟,就要請與自己最親的堂弟去。“送嫁舅”是嘉賓中的嘉賓,貴客中的貴客。新郎要對他特別敬重和熱情周到地服侍,不敢有任何的怠慢。無論“送嫁舅”有多麼頑皮、耍性子甚至無賴,新郎和男方家人都必須忍耐和禮讓,絲毫不敢含糊或怠慢。


客家俗語: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每逢擺酒席,每張八仙桌上,只要有舅舅,都是必須坐上席的。這種表親關係在客家地區是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的。


客家人多禮好客,凡事循規蹈矩,不偏不倚。如果哪天被人指出“冇【mǎo】規矩”,無論是否屬實,都是一件很不體面的事情。這種情形之下,人們首先連連道歉,接著自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斷然少有周圍辯解,企圖逃脫干係的。


客家人每天講的就是一個“規矩”。圓規方矩,既是事物的本來形態,也蘊含著事物的內在本質。做事有板有眼,嚴格按照規程、套路行事,這是客家人為人處事的顯著特點。自幼接受“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的教導,讓客家人都養成了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客家俗語: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客家地區至今仍然是人多地少,生存環境緊迫,資源十分有限,因此各種內部矛盾、爭執、衝突在所難免。但客家人無視王法,集體性“鬼打鬼”現象卻少有發生。小打小鬧的,由鄉村、宗族長者主持公道,曉之以禮,動之以情,最後按鄉規、鄉約促成雙方和解。如問題性質嚴重,鄉規、鄉約無法調停的,則交由國家執法機關辦理,並給予全力協助。


另一方面,既不拜雷公,也不尊舅公,凡事隨心所欲,這種人自在倒是非常自在,卻也經常到處碰壁,鼻子上不是血就是灰。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古今中外皆然。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語意:凡事講究章法,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勸諭人們按規程行事,切莫隨心所欲。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錯漏,敬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