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耕地面積比中國大得多,為什麼糧食產量不如中國?

焦點數據


40億畝vs18億畝,為何美國糧食產量反而不如我們?

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很多人以為是美國,其實美國的耕地總面積已經被印度超過。按照世界銀行最新數據,目前印度耕地面積為15646.3萬公頃。而美國為15226.25萬公頃。

可是,另一數據顯示美國國土總面積為96291萬公頃(合962萬平方公里,美國自己的數據,明顯誇大了),其中耕地達19745萬公頃,佔世界耕地總面積(150151萬公頃)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也就是說,美國的耕地面積大約在1.9億和1.5億之間。大家比較認可的是1.5億這個數據,因為我們傳統的講1.9億,指的是可耕地面積,包含了美國的後備耕地面積。美國退耕還林還牧,耕地面積更有彈性,耕地質量更有保障。

(美國農民40%收入來自於補貼,這是美國農業碾壓世界的殺手鐧)

我國耕地有多少呢?我們都知道一個18億畝紅線。沒錯,我們的耕地面積只有18億畝多一點,換算成公頃(除以15)就是1.2億公頃。而美國的可耕地面積,換算成畝,可能接近40億畝。這樣的耕地面積,不僅比不上美國和印度,還被俄羅斯超越了。

總之,在農業上,我們絕對稱不上地大物博這四個字。

有同學說了,我們至少人多啊!

也不對,美國只有350萬農民,這些都是成熟的農業產業工人,熟悉各種現代化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而我國農業人口,絕不是某些人說的八九億人,目前我國農村人口5.7億人,超過一半人在戶籍在農村,工作在城鎮,實際上已經城市化。現在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業人口,實際上只剩下了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和留守兒童,就是人們說的389961人員。

世界上農業人口最充裕的國家,當屬印度。印度現在擁有13.53億人口,其中80%從事農業,就是10.8億人。

不管是耕地面積還是農業人口,我國都不佔優勢,為何能獲得世界糧食產量第一?

我國糧食產量世界第一,世界上總產量25億噸的糧食,有6億噸由中國生產。中國用世界不足十分之一的耕地面積,生產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糧食。這是中國人對世界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最自豪的地方。

即便如此,中國還在大量進口糧食,因為,人均500公斤每年的糧食,不足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每年1億噸的糧食進口量,正好是中美糧食生產的差額。

毋庸諱言,美國糧食生產商確實有很多優勢,如高度的機械化水平、高額的糧食生產補貼、專業的農業生產貿易公司。可是,這些可能並不一定適合我們。

我國目前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排世界第16位,每公頃土地出產穀物5520公斤,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3563公斤每公頃。

中國農業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原因有三:

1,中國人精耕細作的傳統。中國人有6000多年農耕歷史,眾多的人口讓精耕細作成為唯一選擇,直到現在,中國農民依然加倍愛惜土地和種子。

2,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改革開放以來,化肥、良種、殺蟲劑、農業機械等科技廣泛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在農民的精打細算中,這些農資都發揮了最大的效用。

3,市場作用的充分發揮。農業要面向市場而生產,這是提高農業產能和效率的主要經驗。現在我國的蔬菜水果越來越成為出口大宗農產品,這正是面向市場調整種植結構的主要結果。

可是,我們也要警惕一些不好的趨勢。比如,美國研發轉基因作物提高單產搶佔市場,我們卻因為無腦公知不敢研發不敢推廣,已經失去了先機。再比如,農業生產過於依賴某國市場(如日韓),以至於這些國家故意找茬狙擊,造成巨大損失。

向以色列學習農業科技化,向日本學習農業市場化,農業人口轉移到工業服務業,中國農業現代化應該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