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程序員行業的一句話 : 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

童年654321


程序員行業的這句話「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很多人都知曉,可以看成是碼農界的一個槽點。下面就我的切身體會談談我對這句話的看法。

大部分初入該行業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工作中大部分都在重複,特別是做純業務的,工作中根本沒有用到什麼高深的東西,慢慢會發現自己只是一個熟練工。如果自己沒有意識提升自己,而工作中又沒有遇到挑戰性的工作,之後跳槽時,就很容易碰壁。給面試官的感受是:工作有幾年了,寫業務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基礎不紮實,原理性的基本不懂,沒有什麼亮點。而你自己面試下來的感受是:面試的題目,工作中從來沒遇到、沒用到過,很多東西網上一搜就出來答案了。甚至很多大廠給的面試題會超級有挑戰。所以,這會給人「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的感覺!


基礎牢固、底層知識牢固的人,對工作中遇到問題會能更快、更好的解決


舉一個我真實遇到的例子:我有一個下屬,做 Android 開發的,他有幾年的 Android 業務經驗,寫一般代碼完全沒問題,開發效率也很不錯,但對底層知識瞭解很少,所以,他對這點也不理解。有一次開發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問題,他排查了很久,網上也查了很多資料,未果~於是他找我幫忙看看(我對 Android 只是學習過,並沒有開發過實際項目),我看到現象後,給他指了個方向,很快問題就解決了。現在他對「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有了很大的認知變化。


所以,自己掌握足夠多的知識,原理性的知識,當遇到問題時,會有更正確的判斷,這不是熟練寫業務能獲得的。其實這樣的問題,在高中數學時,成績優秀的人應該會比較有感受,別人會問:為什麼你會往這個角度考慮,我怎麼沒想到從這個角度出發思考呢?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實在沒法直接回答,一般會說:基礎掌握牢固了,多思考,以後自然就會往這方面思考!


區分出優秀人才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雖然批評高考制度的人不少,但高考選拔人才,總體上還是比較公平的。面試也是如此。


其實,大部分的工作,很多人都能勝任。但是,兩個都能勝任目前工作的人來面試,如果面試題都平平常常,兩個人都回答的很好,你該選誰?高考大家都是滿分,怎麼決定上哪個學校?所以,面試造火箭,一定程度上也是來區分、篩選人才。一般來說,火箭都會造,擰個螺絲不會有啥問題,更何況,將來業務可能真的需要一個「造火箭」的人,這時候就有人直接用了。


總結


以上是我對「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的理解。程序員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行業,

工作可以是擰螺絲,但你不能只會擰螺絲,你得會造火箭,否則你是沒有競爭力的。


Go語言中文網致力於Go語言知識分享以及經驗交流,歡迎關注我!


Go語言中文網


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還真就是出自以為程序員朋友之口。

今年6月份的時候,他在沒有選擇好下家的情況下,直接從公司離職,準備試水行業市場,看看自己到底值多少錢。

他的運氣還不錯,沒過兩天就收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試邀請,理由是他們看中了我朋友特別有想法這一點。

面試的過程非常正規,先是面試,然後提問題,最後是手寫代碼,他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在那一刻,是多麼的被重視。

更重要的是,那些面試題全都是當下最火的技術,最前沿的框架,在一個勉強算是二線的城市裡,能有這樣想法,問出這樣的技術問題,別提他有多高興了。

而且無論是面試官,還是架構師和項目經理,說話彬彬有禮,問題都非常有學術範兒,這讓他的內心迴盪起兩個字:穩了。

事實的確是穩了,他進入了這家公司,薪資待遇也不錯,可是工作卻和他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樣。

沒有使用新技術、沒有前沿的框架,更沒有各種關於創新和項目想法的頭腦風暴,有些技術甚至還不如他的前公司。

於是他和我說出了那句讓我倍感經驗的臺詞:

“面試造火箭,上班擰螺絲”

在倍感此話的精闢至於,其實細細品一品,這話還真有點意思。

“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這不是職場中的個例現象,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公司似乎都把面試包裝的非常漂亮,然後回到實際工作的時候,卻是一些和當初描述不相符的工作內容。

企業為啥要這樣做呢?實話實說不好麼,弄的這麼“高大上”,顯然是在欺騙應聘者啊!

說實話,企業這樣做,也是出於許多無奈,而且這種行為只能說是一個小小的“套路”,也稱不上是騙,待你看過了下面的分析,你就會明白企業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01.企業為了包裝自己,讓自己顯得更加正規

其實如果你從企業的視角去看問題時,你一樣會發現很多競爭,特別是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很多小公司在面對大公司時,會天然的陷入劣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騰訊和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都在招人,而且要求都差不多,那麼面試者會更傾向誰呢?

毫無疑問,肯定是想要加入騰訊的人更多,因為人家的名氣和規模擺在那裡。

而小公司怎麼和大公司競爭人才的競品呢?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把自己“包裝”成大公司的樣子。

其中最容易包裝的環節,必然就是面試了,這些小公司通常會模仿大公司的面試流程,以及面試中會問到的問題。

即便自己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那麼多高級的東西,但是該說的、該問的也一樣不會少,這個目的很簡單,其實就是為了吸引應聘者。

畢竟只要應聘者踏進了公司的這個大門兒,條件什麼的再談也不遲。

02.崗位競爭激烈,方便篩選人才

當然了,看待企業行為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只看到一個點,還要看到這個行為能夠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和影響。

這其中最大的利益,就是能夠幫助企業節省應聘人員的篩選成本了。

當一家企業的某個崗位競聘人員較多時,如果企業一個一個的去深入瞭解,恐怕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工作量,而且效率也會非常的低,達不到想要的結果。

而若是在面試環節就設立一些門檻的話,這樣在篩選人才的時候,就會容易的多。

比如說故意拿出一個比較有難度的問題,在面試的時候,對不同的面試者進行發問,肯定就能檢驗出面試者的能力水平。

這樣一來,誰的能力強,誰的水平高,便可以一眼就清晰的看出來,從而幫助企業節約很大的人才篩選成本。

03.儲備人才,給企業未來的發展留出一定的空間

很多企業的老闆都知道“未雨綢繆”的道理,可能有些工作企業現在不需要,但這並不代表未來不需要。

就拿“面試造火箭,上班擰螺絲”這句話來說,也許今年公司停留在擰螺絲的階段,然而發展好了後,明年就會研究推進系統,後年就會研究發射。

到時候現去到市場找這樣的人才,可能根本來不及,但是如果在面試中發現了這樣一個人才,將其留住作為後續的人員儲備,這樣不也很好嗎?

當然了哈,以上三點只是主要原因,或許也會有很多面試官願意“炫技”,就是純粹的愛顯擺,把自己懂的那點東西曬出來,這也可能是一小部分原因,但在這裡,我們主要是從企業的角度,來分析這種行為有哪些利益。

可是如果再回到面試者的身上,那麼這種行為可能真的說不上友好,畢竟誰都想要找到一份和自己匹配的工作,這樣工作起來,才能稱心如意。

所以說,作為面試者,在面試的過程中,一定要儘可能的做到以下三點:

01.問清楚自己的日常工作內容

最好的套路其實就是沒有套路,當你絕對對方可能是存在“面試造火箭,上班擰螺絲”的情況時,不妨直接一點,問問面試官,我的工作到底是做什麼。

直接發問是最有效的辦法,我曾經就是靠這樣的方法,避開了面試陷阱。

所以說,面試是一個雙向瞭解的過程,有什麼不清楚的,該問就問,等到上班再問,那可真的什麼都晚了。

02.詳細瞭解公司的信息

當然了,我們也不排除面試官會說謊的可能,當你覺得面試在說謊時。

不妨從公司入手,詳細的瞭解一下公司,可以從互聯網、論壇以及和麵試官交流等渠道和手段,儘可能的瞭解公司的信息。

因為從一家公司的規模、業務模式、市場份額上,是能夠看出這家企業,對於某些高級工作,是否有必要的。

03.在面試前多做一些準備

不管是最終是否錄用,也不管最終的工作是不是“擰螺絲”,在面試前多做準備,總是沒有壞處的。

我始終認為,面試是一個人能力的另外一種表達,能不能把自己的經歷和強項講好,也是需要鍛鍊和學習的。

所以說,面試前多做一點準備,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看一看很多沒見過的東西,另一方面也是戰勝面試官最好的辦法。

綜上所述,當我們能夠從企業的視角出發,看清楚很多問題,其實也就知道了問題的答案,到底應該怎麼處理。

每個人的青春都不容易,每一位應聘者都應該為自己的成長負責,面對企業這些打“擦邊球”的小套路,一定要擦亮眼睛,找對方法。


職男小凡


很多年前,部門頭讓我出題去考一個來面試的,好像有1、2年工作經驗。因為我們部門涉及面很廣,所以我就挑個4-5個方面,包括網絡、數據庫、開發等,每個方面寫了3道題,難度係數按257算,最簡單就是計算機專業大學畢業生該知道的內容。

我就直接跟面試的人說,這份題能做多少就多少,我想看看你的能力方向在哪裡。來面試的小姑娘回來說,“這有點難我做不出多少,但我會去學”。

我就跟頭說,這小姑娘不錯,誠實願意學。後來真的收了。過了一段時間做的很不錯,比原先的好幾人還要強。專業能力不說能有多高,但是人家願意學願意做,我覺得這個比混日子的好多了。


IT的老司機


大學剛畢業,現在還是實習階段,回想當初面試前端的時候,自己的的確確是個菜雞(現在也還是),在廈門的軟件三期一場春招去投簡歷。第一家是個外企,上來就問我閉包是什麼,當時我只回答了閉包有自己的獨立的作用域,至於做什麼,因為覺得以後都用vue,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學vue上面了,對js的理解並不透徹,面試官態度奇差,說我連這點東西都不懂不適合做前端開發,當時我就懵逼了,不懂難道不能學,再說你那什麼態度,想著以後要是跟這種人做同事估計也不會長久,所以當時也沒多想就直接走了,簡歷也沒留下。

後來進了下一家公司之後,這裡的同事還算可以,對於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我一個實習生還是沒有多高的體會,但是我見過組長面試新人(三四月換血比較嚴重),問了一大堆我聽都沒聽過的問題,或者說是框架,後來問了我的組長才知道,這些東西只是用來考驗一個人的能力,甚至在工作中並不一定會用到。

初出茅廬我不禁感慨,原來職場上有這麼多我之前不瞭解的東西,尤其是網上學完的vue入門,react入門,實際運用中用到的卻少之又少,前端要學的東西太多了,第一次接觸項目,連續加班三個禮拜,我甚至到現在都還在懷疑是不是不適合做程序員,腦子不太好使還是怎麼的,哎,剛出社會現在也只能堅持吧。

最後說一句,還是學校好啊!


葉saihu


早上催兒子上學,發現他穿鞋穿的很慢,遲遲拔不上去。

我上前一看,發現鞋子又小了,這小子長的太快,剛滿6歲,33碼的鞋子都很擠腳了。

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給孩子買鞋、買衣服,總是得留有一定的餘量,剛剛好不行,要不了多久就得扔。

所謂“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這句話說的太誇張,不過這也反應了某些程序員得了近視眼,只能看到眼前的一點東西,嚴重缺乏想象空間。

我就說一句:我們在學校學的那些東西都用上了嗎?我們在高考、在大學學的那麼多知識都實際運用了嗎?能實際運用上不過十分之一吧。

可我們說那些東西不該學嗎?別把學習的罪責再推到高考模式和考試導向上,這樣顯得我們的學習都是被迫的,是毫無樂趣的。

真要說造火箭,我們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不都是說造火箭、當宇航員嗎?可出身社會以後,我們還是得老老實實上班打工,這又怎麼說?你不能說學的那些東西是沒有用的,至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再說了,整個社會人的文化素質整體都提高了,那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整體也會提高不少,就有可能發展的更快。

所以從這個角度,你就能理解面試說的高大上、考察的全面深入一些,其實是很正常的,至少了解你的基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有思維深度等等。至少從這些點了解到你的可塑性和潛力如何,不要以為擰螺絲是很簡單重複的工作,可是你瞭解螺絲的材料構成嗎?有多少種螺絲?分別有什麼用處?擰螺絲的原理又是什麼?……如果你不能舉一反三,只是看做這是一種手工活,那你學的東西真的是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難怪蘋果落地你只想到是不是紅了、好不好吃,而人家牛頓就能從中受到啟發,發現萬有引力。這就是差距!

科學和知識的價值不在於你是不是會擰螺絲,而在於你懂得螺絲是怎麼來的,原理是什麼?如果讓你去造,你能不能造的出來?你不僅要知道是什麼,還要懂得為什麼?千萬不要眼高手低,什麼都看不上,那你的發展就會極其有限,很快就能見到天花板。

沒聽說過一句話嗎?取法其上,僅得其中。如果對自己沒有高要求,再加上目光短淺,估計真的只會擰螺絲,啥都不會了,那還談何發展呢?

面試不僅要看你是否會操作,也要看你的可塑性和發展潛力,否則錄取你幹什麼呢,真的是擰螺絲,你未必能比一個大爺乾的好。

再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有些東西用不上,那照樣可以體會到思維的樂趣,只有一個無知又不想學習的人,他才不會有好奇心,也體會不到這其中的樂趣,豈不悲哀!

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關注我瞭解更多。(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我就是程序員,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這句話就是程序員找工作面試時的真實寫照。

面試時的高標準、嚴要求,實際工作是修修補補、捉捉蟲子(改bug),這是IT行業多少年來的怪象,而且愈演愈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一.面試官無聊的炫技心理

我曾不止一次遇到這種面試官,張口就是“你談談怎樣實現類似於淘寶高併發的秒殺系統”,我的內心是奔潰的啊喂,這哪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再說這是淘寶多少工程師、多少年經驗的積累集體智慧的效果,我真能做出來我還來你這?更過分的是,我是做前端的啊喂,我寫個秒殺的界面在行,讓我設計秒殺系統,這不是相當於讓我騎著共享單車上高速嘛,雖然單車也有輪子。

二.行業從業者多,崗位競爭激烈

這也是近幾年的現實情況,由於IT行業相比薪資水平較高,自然有很多人眼紅了。培訓機構流水線般的“生產”,只要什麼技術方向火起來,不出一年就有大量速成的從業者進入行業。如此這般,職位的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作為企業,這麼多人等著被翻牌子,能用擰螺絲的錢招到造火箭的人才當然最開心啦。所以程序員面試時經常是“一頓提問猛如虎,一問待遇一千五”!

三.自嗨型的創企老闆愛做夢

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催生了一批創業公司,創始人個個以為自己是喬布斯,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做個垃圾沒人下載的app就以為自己是下一個微信,張口閉口三年會上市五年成龍頭。這就是我說的自嗨型創企,這些以為自己是喬布斯的人招人怎麼可能要普通人?

綜上所述,程序員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的現狀短期內不會有所改變,除非互聯網再出現一次巨大革命。


我是夏桑小嘍囉,喜歡的朋友點贊關注下哦,有想進入IT行業的朋友也可以留言討論下,我作為入行七年的“老鳥”能給你提供一些真實的建議。


夏桑小嘍囉


  入職現在這家公司之前,我看了一下招聘啟事,其中提到要有SQL性能優化經驗,對於大併發有要求。正好我之前幾份工作都有這樣的工作內容,而且對於性能優化、大併發很感興趣,於是就跑去應聘了。

  然後就是與面試官的交鋒,SQL運行順序與優化方案、悲觀鎖與樂觀鎖、REDIS和CACHE過期策略與區別、請求分發軟件、消息隊列軟件……與面試官聊了兩次,每次兩個鐘頭。看面試官這麼重視大併發、性能優化,感覺進來必定大有可為,然而……

  公司裡面記錄最多的一張數據表只有10萬條,而且還是不常用的,而常用的數據表基本上都是隻有不到一萬條數據。只有近期有個同事在做SQL的時候把語句寫得太複雜,我就過去幫了下忙,然後就再也沒有這方面的事情了……

  之前在一家公司待著的時候,技術部經理跟我們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面試時就是要找一些偏難怪的題目,最好是那種永遠都沒人用的東西。工作多年的人很容易被這些東西問倒,等他感覺自己淺薄的時候,你就可以壓價了……


黑屋2


不僅是程序員行業,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是這樣的,面試的時候,要求這,要求那,要求英語6級,進去根本不用英語,如此種種,實在太多例子了!


一、如何理解“ 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

(一)、淘汰簡歷作假的人!這些人過分誇大自己能力

還記得之前,打工皇帝唐駿的假“學歷”門嗎?一樣的道理。現在很多人還是在簡歷上會作假的,不管是誇大自己的學歷還是把別人的工作經歷移植到自己上面。明明只工作了一年,卻寫工作三年,只會入門的東西卻寫上精通這些東西。

面對“作假”,面試官也學聰明瞭,面試的時候就把要求提得很高,這樣子可以提前篩選掉一些過分誇大自己能力的人。

(二)、一樣是“壓榨”,為什麼不選擇一個更有料的,可以為公司貢獻得更多!

大家都知道,其實對一般的普通崗位而言,不需要很厲害,只需要能夠完成基礎的工作即可。

能幹活的人太多了,那麼應該選誰呢?一般來說連火箭都會造的人,要擰螺絲就是輕鬆的事情,更何況如果公司真正需要一個很厲害的造火箭的人,那不是剛好嗎?反正都是一樣的工資。

(三)、故意誇大公司形象,以便在薪資上壓你一頭。

有些HR會故意把工作內容說的很高大上,以此來抬高公司的實力和形象,這個時候很多的面試者就會比較的自卑,這時候HR就可以獲得主動權,可以在薪水上壓你一頭,對於HR來說這也是一個業績。

二、遇到“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的工作,怎麼辦?

其實我的建議特別簡單:

(一)、認真努力的螺絲,爭取去大公司造火箭。

(二)、如果實在受不了那螺絲,那麼幹脆自己去創業造火箭也不是不可以。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你進入公司後,有這樣的感覺,那其實證明了一件事情——這其實是一個一般的崗位。

因為真正重要的崗位,是實打實的要給公司出成績的,比如很多外聘的總經理,是要對公司業績負責的,不是在那邊隨便喊一喊就可以的!而一般性質的崗位只要能完成基礎的工作即可。

雖然說這句話,很多人看了會生氣!不過,這就是事實~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你覺得怎麼樣???歡迎留言評論~

作者:小皮老師,每天分享職場經驗、10套PPT模板免費下載!

PPT精選


這是我剛入職現在的公司時遇到的問題,項目是go的同事邊學java邊寫的。他們從go轉java的理由是,go的很多庫都是從github上引入的個人庫,維護和安全都不符合公司的利益。所以項目有很多問題,如果是試水的項目,那能用就行。如果是一兩年垮不了的項目,如果不夠標準,後繼者只能陷入無休止的盲目補救之中。

你想,如果造火箭的人打磨一顆螺絲,你覺得他能差到哪裡去。前不久看,就說谷歌他們面試就比較難,其實所有人都知道,他們高薪招來的人,大堆人其實就做著公司最普通的業務,但是他們相信,高水平的工程師總體上要做的更好。

年初找工作,還去頭條面試,當時給了兩個題,讓我寫個單鏈表排序,可能排序數組,現在大家都能徒手寫下來。平時都做業務,很少去排序鏈表,排序樹,突然交換節點沒交換對,就結束了。面試官就說,其實我們都知道,你們做公司業務都不會有問題,但是我們還是希望你能徒手寫算法,懂各種高可用,甚至就是個dba,運維,雖然這些東西你真來公司,一輩子都用不上,但我們希望你都懂。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就是這個道理吧。



有骨有度


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哈哈,這屬於程序員界甚至職場的黑話了,而且是老一輩的程序員。

下面就分享下,咱這頭頂“燈泡”老程序員的經驗。

一、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

這是程序員面試時的“狗血黑話。”

試想一下,在2020年1月的某天,身為程序員的你投了份簡歷,很快便收到回應。

電話裡,女經理通知你,週五去面試。你也很爽快的同意赴約。

週五,你來到面試公司,你會發現一切和你想的都不太一樣。

HR並不是美女,而是刁難你的“野獸”啊。

她們會先問你:“您的工資預期是多少呢?”(這很重要)

你答:一個月,10000元。

接著HR們會為你準備筆試大禮包,從布爾值、字符串再到邏輯運算。

這裡說一下,倘若是職場小白真的會以為,天吶這家公司就是厲害啊,這筆試題有造火箭之勢啊。

崇拜歸崇拜,倘若你筆試題有錯誤,她們就會說:“您這技術還差點,不如這樣吧一個月7000元,我們這裡可以讓你突飛猛進得學習…你看怎麼樣”

同意,當然同意啊。

後來你會發現,什麼所謂的面試題全是扯,跟工作沒多大關係。

而職場老油條們更是會悟出一個道理,所謂的面試根本就是自己與HR的砍價環節。

最後送程序員小白們一個錦囊,找工作問預期一定要多說一些,防止HR們殺價。

while 故事:(循環)

HR:“請問您的預算是多少?”

小張:“2000元。”

HR:“行小夥子不用答筆試了,直接錄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