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限已婚男性回答。不想和公公婆婆住一起有錯嗎?

魯冰花1225


這個問題限男人回答很為難,養兒為防老,但是娶個媳婦看不慣老一輩衛生節儉嘮叨等等習慣,男人還工作掙錢養家,加板氣真不好受啊


大剛18204


不想跟公公婆婆住一起這很正常啊,我跟我老婆就是在過二人世界的日子,孩子再過幾個月也出生了,到時候我媽自己就會過來幫我們哄孩子,而我爸是不會來的,他自己在家弄桃園,還養了豬、羊。在我們山東我我們這一代八零後來說都很正常呀。如果公婆還非要住一起,那隻能說男孩太依賴他父母了,沒有獨立過就不會長大,很明顯跟公婆住一起會有很多不便,甚至也會有很多矛盾,這個時候男的不成熟就會表現的很明顯了,攤上這樣的公婆,你會生氣,但是攤上這樣窩囊的老公,你就受著吧!


空空0311


作為一名已婚男士,我想說的是,女人不願意跟公公婆婆住一起是很正常的。

我老婆只要跟我爸媽住一起,不超過三天,家裡肯定會不得安寧。我是又要給這個說好話,又要給那個說好話。

之後咬牙買了房子,作為兒子在外面買了房子,就想著把爸媽接來住一住,在新的環境中生活會不會吵鬧好點(說實話,把爸媽丟一邊自己生活,總感覺不孝)。

可是一旦住一起,那家裡又不得安寧了。搞滴實在是沒得法,不可能把老婆趕走吧,於是就做老爸老媽的思想工作。還好老爸老媽也不願意看到我兩邊受氣,也希望我兩口子過好,於是很痛快就回去了。

之後也只是偶爾來我這看看孫子,我事後問過我媽,她說現在有蠻好 ,在老家也不用看她臉色,過的又自在。

這是我的經歷。


源思擇己


作為已婚男人,我覺得不和雙方老人住在一起一點錯也沒有…好處我就不說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來說說但是吧…我們家的情況是這樣的 不和我的爸媽住在一起 也就是公公婆婆,但是確和丈母孃住一起,丈母孃幫忙帶孩子(我媽身體不太好所以丈母孃來幫忙),離她家遠,所以就住在我們這裡。我有時候也經常跟老婆抱怨,太不方便了,感覺一點也不自由,生活就像演戲一樣,每天都有點拘謹,但是又沒有辦法,畢竟要帶兩個娃 。 雖然跟老人之間沒有矛盾,都挺和諧的。但就是不自在!但是條件不允許呀,顧保姆得花錢吧,帶娃還不放心,所以該忍就得忍……也不知道你們傢俱體什麼情況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還是不建議跟老人在一起 畢竟有些觀念是不一樣的…或者讓你老公換位思考一下,讓他跟你爸媽在一起是什麼感覺 讓他體驗個幾天 他就會體諒你的感受了 ~……新人過任務 忘採納 關注一下 謝謝各位大大[祈禱][祈禱]


哇噻海飛絲


我已婚男士,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有對錯之說,只有合不合適,或者說融洽嗎,我認為大家做好三個事情,就可以相處的非常好。雖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但是還是分大家和小家,不能混為一體,彼此都要有自由的空間,這樣才能相處的和諧和愉快。我認為從一下幾點做起比較有利家庭。

第一點,從公公婆婆這一邊做,應該給兒子和兒媳生活上一定的幫助,比如照看孫子或孫女,三歲之前都可以,三歲以後送託兒所時,要看兒媳自己送好是需要老人送,這要分兩種情況,如果按照問題裡的情況兒媳需要自己送,作為公公婆婆就沒有必要再看管,可以回到自己家裡住。如果兒媳需要公公婆婆送,可以繼續照看,這樣大家都高興,就是老人家累一些。儘量不要做大家都不希望做事情,叫做出力不討好。老人家要增加自己的興趣愛好,鍛鍊好自己的身體,不給孩子增加負擔就是最大的幫助孩子。

第二點,兒子和兒媳應該這樣做比較好,自己能做最好,如果需要公公婆婆看護孩子需要和老人商量,如果老人在身體條件好的情況下願意幫助照顧孩子,那就最好了,畢竟現在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大,如果老人身體不好,或者不想照看孩子,也要理解老人,畢竟年齡和身體都是個問題,精力和體力都是有限的。

第三點,作為兒子要做的就是,協調父母和媳婦的關係,使雙方的需求能夠得到最大的滿足,如果有沒有達到的要求和想法,也要做好雙方黨情感的溝通和心裡疏導,這一步非常重要,是家庭中的潤滑劑和調節劑。希望兒子一定做好。

做好希望所有的家庭和諧美滿,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大衛2019大衛


暫時沒錯,特別是他們年紀不算大,一切都能自理的時候,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確實非常不方便,對教育子女也不利,我深有體會。

我妻人善良,心直口快,有事說開就沒事了。而我父母卻不這樣,妻當面跟他們說了自己的看法,父母當時不說,背後跟我說讓我妻氣死了。

我們分居過的時候,相處比較好。我哥嫂和父母常吵架,父母覺得我妻子好。我們搬到城裡居住時,兩位老人跟我們住在一起了,矛盾就來了。

生活習慣不一樣,吃飯口味不一樣,父母做菜要熟過點,而妻吃要生一點。父母愛吃魚,妻聞著腥就嘔吐。老人喜歡大肉大魚,妻要清淡。

我們由於工作累,週末想放鬆一下,早上晚起床,老人不樂意了,嫌妻懶,飯都涼了不起來吃。妻愛時尚,常換衣服,父母嫌她不或日子。

父母慣孫子,無原則謙讓使得孩子好吃懶做,妻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就護著,為此妻跟父母沒少吵。

當父母在我面前哭訴時讓我非常難過,因為妻絕大多數情況下沒有錯,而父母不理解,他們常常生氣,我不能批評父母,妻生氣哭時我也沒有好辦法安慰。

我最後決定分居過,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家庭和睦,為了老人幸福。可我這樣做,父母怎麼辦說都不理解,罵我不孝,娶了媳婦忘了娘。

儘管分居時確實不好受,我為父母、妻子暗自流淚不知多少次。我覺得我做的沒有錯,就堅持下來了。

分居後,父母離我們不遠,我天天過去看他們,及時買生活用品,逢年過節在一起,我們做飯吃,一家和和睦睦。

分開後許多矛盾自然沒有了,等老人真正需要伺候照顧了再一起過。現在回想多虧了分居過,要不然我早就崩潰了。


日得人生


題主的問題敘述得相當清楚!你們的處境是有些難言之隱,屬於家庭性的矛盾問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

就你家的實際情況,公婆年齡50多歲,還算年輕並不屬於老齡化,二老還完全有能力自食其力,在農村搞點副業,或者外出務工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也未必不可。

再說,兒子一家三口住房八十幾個平方米,屬於小三居室內的小戶型房。一家五口渦居在一起確實是有些不方便,在這個問題上做公婆的最好體諒一下兒子、兒媳婦的感受。兒媳婦有些話又不好直接跟公婆講,有些問題只能是跟老公講,而老公又奈於父母情面,夾在中間兩邊都不好矛盾化,況且兒媳婦也提議就近幫公婆租一套房,這也是忙好的選擇,如果公婆打算長期在兒子家生活,還可以買一套房,這是相當不錯了,兒子、兒媳婦能有這樣的孝心,做公婆的也就再也沒有必要全家五口渦居一起了,理解兒子、兒媳婦的心情,畢竟兒子、兒媳婦工作也是辛苦,給兒子、兒媳婦一個空閒空間。

當然,做兒子、兒媳婦的不是不孝順父母,兒子、兒媳婦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贍養父母是子女們的責任和義務。兒子、兒媳婦只是從大局出發,考慮到小三房居住全家五口人是有些不方便而已,兒子、兒媳婦同意幫公婆租房或者買房,這樣大家都方便,公婆既照顧了孫子又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這樣的好事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敬請公婆不要太在意,兩個老人住進兒子、兒媳婦自租房或者是另買的房是比較恰當的選擇。




相識是緣78665661


作為一名已婚男性,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不贊同父母在身體尚可的情況下跟子女同住。

說真的,看了題主發的圖片,我真的特別同情題主,過的太難,太憋屈了。

在與不與公婆同住這件事上,大多數人都再指責兒媳婦的不懂事,不孝順。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拋開道德綁架,題主的公婆,年齡尚可,身體硬朗,更不需要人特別照顧,完全可以搬出去住,把更多的時間留給這剛組建的小家庭。

有時候我們不能一味指責做子女的不懂事,實際上,做父母的也要多多考慮子女的想法。

我能體會父母年紀大了,可能覺得孤獨無助,想留在子女身邊,有個依靠。

但是現在社會,年輕人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都與老年人格格不入,硬性的生活在一塊,只會帶來更多的爭吵與矛盾。

婚後,我們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們完全可以把跟父母的相處方式,變成串親戚式的聯絡方式。平時多走動,勤走動,這樣既滿足了父母想多呆在子女身邊的心願,也給了子女充足的自由空間。

結了婚,男人們就是另一個家庭的丈夫,爸爸,跟父母或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兩個家庭。不要一味的想著融合,更多的時候也要照顧妻子的情緒,不要一味的當媽寶男。

有些時候,在某些事上,父母也是孩子,一味的忍讓與縱容,只會讓父母更變本加厲,到頭來,傷害的就不單單是自己的妻子那麼簡單了。

end


碎影流年


我男,已婚,但還未生娃,也沒和公公婆婆住一起。

但看了你的描述,我彷彿看到了未來的自己的下場。

其實這件事你們幾方都沒錯,錯的是你們幾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以致根本無法形成統一效應,越過越差。

1.先說你——我想你應該是個挺強勢的女人吧。能認清公公婆婆對你們的幫助卻不大願意接受一起入住,這說白了你是個渴望私人空間,比較追求獨立的一個女性。這種性格碰上細碎的公婆,那真的是火星撞地球,家無寧日啊。

但請你想想,既然選了你老公,是不是就表示著很多事情你們應該早就瞭解了呢?難道以前你不知道婆婆的為人,老公的性格嗎?試著去發現彼此的真善美,而不是從心底裡就以厭煩的心態去看待事物的發生。心態如果崩了,哪看的到對方的閃光點。

2.然後是你公公婆婆——長輩真的是很難處理的一種存在,更何況是這種會賣慘的長輩。你當時的內心肯定是極度崩潰的吧。人老了就越來越愛嘮叨了,碎碎唸的確實讓人心煩。但我相信他們心思並不壞,只是想和兒子兒媳孫子一家團團圓圓的過著。兩個人哪有5個人熱鬧,越老越怕孤單。你可以體諒這種感受嗎?

3.最後就是你老公——身為這個家最重要的一環,他起了個壞頭,兩邊都沒照顧到。其實,我感覺他更像是對你隱瞞了一些必然會發生的事,比如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不知道為何,他心裡早就認定你不肯和他爸媽一起住,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他是在逃避拖延的。

這就造成了你現在的心態和境況。我覺得你老公應該這時候站出來和你坦白心裡的想法。既然想一起住,那麼是否有和你交心的談過這個問題,我相信你不是個不講理的女人。但問題既然存在了,就要由你老公來籤這個頭去解決,而不是由你來想該怎麼辦。

相處的問題還是好解決的,人心都是肉做的。一家人有什麼過不去的。但若是你一個人唱單簧對上齊心的家人的話,那你就難了。 感情的事需要磨合的,也總得有人犧牲,如果覺得值得就好好的過吧。頻繁的爭吵對孩子的教育環境也不是很友好。

不考慮換個大一點的房子嗎?89平畢竟小了。努努力買個120以上的四房吧。

我就是初心的李,一顆平凡的初心。請多多關注。


初心的李


作為一名已婚的男性,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對於你的處境,我十分理解,你的公公婆婆年齡50多歲身體英朗,這樣完全可以自己生活,雖然是你老公的親生父母,但是畢竟不是你的親生父母,這裡多少有些隔心。不是什麼話都能說,也不是什麼事都能不迴避,五口人生活在80幾平的樓房裡,確實有諸多不便,尤其在夏季更是不方便。

我覺得問題還在你的老公身上,他有些不理解你,認為你不能接受公公婆婆一起生活。這裡也許是你表達的沒讓他明白,或者是他根本就不理解。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是最難處的,況且還有年齡差、文化教育差、地域差等,多方面的差異,你與婆婆不好相處,時間長了矛盾會越來越激化,甚至到後來有可能影響你們的婚姻。

你的老公是這個問題的核心,他的想法決定著這個問題的解決情況。你可以看看他的想法,是想讓父母一直在這住下去,還是孩子大了就走了,如果孩子大了就走了,你就再忍一忍。如果決定長期生活下去,那麼就要想想辦法了。個人認為,最好辦法是在你的附近,鄰居、樓上樓下,或者一個小區,再買一個樓,就說給公公婆婆買一個樓給他們養老用,這樣應該是最好解決辦法了。

要不即使他們回去農村了,以後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了,早晚還是要來和你們一起住的,現在先給他們預備一個樓,這樣未雨綢繆,以後也省得麻煩了。

這只是我的個人建議,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