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飢餓使人長壽,飽食使人生病”,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A猜猜馬迷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專注體重管理和疾病營養治療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這話有一些道理,但是非常容易讓人誤解。中國有句老話,“要想身體好,飯吃七分飽”,意思就是不能吃得太飽了。但是飢餓使人長壽就有問題了。我來說說這裡面的學問。


關於飲食對壽命與健康的研究很早之前就開始了。比較有名的實驗是用小鼠做的,忘記發表在哪家學術期刊了。同一個年齡的小鼠,隨機的分成兩組,一組可以隨意的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另外一組則限量供應配合飼料。結果吃限量配合飼料的小鼠壽命明顯的比隨意吃喝的小鼠壽命要長得多,也健康得多。

也許小鼠和人類相距甚遠,於是國外有一組科學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了跨世紀的研究。這次研究對象是人類近親恆河猴,由於猴子本身有二三十年壽命,所以研究的時間跨度就非常長,直到2017年才在《NATURE》的子期刊上發表了研究結果。吃猴子應該吃的蔬菜水果和堅果,而且控制總熱量的猴子,更加健康強壯並且長壽。其中一隻更是活到了43歲,這是恆河猴最長壽的記錄。而隨意取食的猴子衰老的快壽命短,關節炎、高血壓、心衰等各種疾病明顯增加。


這些實驗都證明了飲食管理對健康和壽命的重要性。然而,千萬不要把實驗結果簡單的理解為健康就要節食捱餓。所有這一類實驗中,限制總熱量的同時,都是給予了實驗動物最適合的營養。也就是各種需要的營養元素不多不少,比例合適,也就是我經常提倡的均衡營養。絕對不是簡單的節食捱餓。

所有動物包括人類,都會本能地多攝取高熱量食物,儲存脂肪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饑荒。這種本能是物種延續的基礎。然而現代人類社會,想要獲得足夠的食物太容易了(貧困災荒地區例外),我們面對的是過多的高熱量食物,同時卻又營養不均衡。這就是我常說胖子都是營養不良的原因,因為胖子只是吃的熱量多,有些必須的營養元素缺乏,例如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


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飲食這塊就是要記住營養均衡四個字。基本原則是: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體重,避免高脂高糖高鹽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用粗糧雜糧代替部分精細主食,奶製品、豆製品、蛋類、魚蝦、白肉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每天吃一點點堅果。這也是各國膳食指南給出的飲食建議。具體食譜可以私信“減肥食譜”四個字,這個食譜不但可以減肥,也是絕大部分人適用的健康飲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