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產建同步”扶貧項目促增收

3月3日,裕國(銅仁)香菇生產加工項目種植基地,一輛裝滿菌棒的大卡車上,10多名工人正忙著卸載菌棒,將其運往大棚內。

搶時間,補損失,項目建設方正全力以赴加緊施工搶進度,力爭按原定目標完成食用菌種植大棚建設。“現在是種植食用菌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抓緊時機,彌補被疫情耽誤的工期”裕國(銅仁)香菇生產加工項目承建方項目經理趙英男說。

據悉,裕國(銅仁)香菇生產加工項目總投資3.5億元,分為香菇菌棒生產、香菇種植、香菇加工三個組成部分,項目佔地3262畝,建設食用菌大棚3000個,總建設工期為兩年。

碧江:“产建同步”扶贫项目促增收

原計劃3月底完成400個大棚建設,現已經建了220個,施工人員220人左右,正式復工將加派人員,機械設備已增加到31臺。

與此同時,為了利用香菇種植時機,在已建設好的大棚內,碧江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正組織人手將培育好的菌棒上架。按照生產要求,邊培訓邊上架邊生產,目前已經上架了24個棚,近23萬棒,餘下的50萬棒爭取在20天之內完成。

隨著復工復產的號角吹響,碧江區積極動員搬遷群眾進入基地就業。在相關部門的動員下,去年從沿河縣官舟鎮新場村搬遷到碧江區打角衝安置點的陳軍,成了香菇種植基地的第一批大棚租賃戶之一。

“技術上有指導,我們沒有風險,就是提供勞力,一年承包一個大棚有4萬元以上的收入。”碧江區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陳軍說。

截至目前,已有191戶易地扶貧搬遷戶、30餘戶土地流轉戶與公司簽訂了大棚租賃協議。

為了讓項目儘快發揮更大效益,帶動更多群眾就業增收,碧江區成立了技術、生產、建設等專班進駐項目基地,統籌和協調項目建設及香菇生產。按照規劃,將在年底完成3000個香菇種植大棚的建設任務。

產業發展是確保群眾持續增收的重要支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推動重點扶貧項目復工復產,並組織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進入香菇種植基地發展生產,力保搬遷群眾增收,全力實現產業發展、脫貧攻堅鞏固提升雙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