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媽媽”為孤殘兒堅守廿載,開創“茂名養育模式”幫更多人

1996年,醫學專業畢業的李蘭,放棄了到大醫療機構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了沒有人願意分配去的市社會福利院當一名普通醫生,一干就是23年。在茂名市社會福利院,孩子們親切地稱李蘭為“院長媽媽”。茂名市社會福利院院長李蘭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媽媽,我明白這些孩子的心情,願意讓他們叫我媽媽。希望通過我的努力,每個孩子都可以健康快樂地長大。”

“院长妈妈”为孤残儿坚守廿载,开创“茂名养育模式”帮更多人
“院长妈妈”为孤残儿坚守廿载,开创“茂名养育模式”帮更多人
“院长妈妈”为孤残儿坚守廿载,开创“茂名养育模式”帮更多人

將全院200多名孤殘兒童的情況牢記在心

23年前的福利院,破爛不堪,雜草叢生,孩子們居住在低矮陰暗的平房裡,沒有人願意分配到這裡工作,尤其是醫生,因為缺乏必要的醫療保健,當時孤兒、棄嬰的死亡率較高,條件可謂惡劣。

福利院的工作又苦又累又髒,面對的全是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孤殘兒童,需為其倒屎、倒尿、餵奶、餵飯、換尿布、洗澡等等,每一個工作人員負責十多個小孩,一天下來,真是腰痠背疼,與李蘭同時期分配過來的大學生都因為受不了這個苦而先後選擇了離開,只有李蘭堅持了下來。

有一天,一個小孩走過來,抱著李蘭的腿,怯生生地叫了聲“媽媽”。看著眼前這個可愛的孩子,李蘭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淚水忍不住地往下流。自那以後,她更加堅定了留下來的信念,“一定要盡力給這些孤殘兒童一個溫暖的家。”

23年來,福利院成了李蘭的第二個家,她對全院200多名孤殘兒童和將近100名老人的情況瞭如指掌,每一個服務對象的特點和需求她都記在心裡。

多年來,每逢遇到寒冷空氣來襲,她總是頂著寒風第一個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每逢有派出所初送到院的特殊棄嬰需要搶救,無論是白天還是夜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安排人員送醫院搶救。這些因為重大疾病遭到父母遺棄的孩子,再次獲得新生。

打造“茂名養育模式”惠及更多兒童

茂名地處粵西,經濟相對落後,一直以來,李蘭都在努力探索經濟落後地區如何改進兒童福利工作的做法,希望創造一些模式經驗,惠及更多的孤殘兒童。

1999年,由於當時全國福利機構棄嬰、孤兒死亡率很高 ,絕大部分孤兒生長髮育都不能達到正常孩子的標準。茂名市社會福利院在全國率先開展嬰幼兒科學養育試點工作,她作為該項工作負責人,一改傳統的養育模式,整整一年時間全部精力都投入試點工作中,使棄嬰的存活率大大提升,成為全國名列前茅的送養大戶。

2001年全國送養會議現場會就在茂名市社會福利院召開,該套養育方法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及推廣,打造了“茂名養育模式”,被國內多家福利機構採用。2007年她受聘於美國半邊天基金會在福利院開設項目顧問,僅用9個月時間將茂名點項目打造成全國優秀點,為福利院取得“半邊天”資金支持和長期的合作打下了基礎。

她創造的祖母+護理員融合模式在2007年半邊天基金會全國院長年會上作經驗分享。2012年,她負責省居家養老服務茂名示範點的工作,又摸索出具有茂名特色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為粵西地區居家養老工作起到了示範推動作用,被廣東省評為居家養老服務示範單位。6年多來,免費為社區老人服務超過10萬人次。

2011年,茂名市社會福利院被民政部列為“全國‘明天計劃’腦癱康復訓練示範基地”,負責粵西地區17間兒童福利機構腦癱兒童康復訓練及培訓指導工作。李蘭親自帶領康復團隊到各間福利院篩查、評估指導,研究康復治療方案,共有300多名腦癱兒童進入基地康復,經康復後可以行走的孩子達到112名,康復有效率達100%。

在她的影響帶動下,茂名市社會福利院這個90%都是女性的單位,先後獲得了多項榮譽。2017年,茂名市社會福利院被列為省級康復定點醫院(廣東省僅有兩家福利機構),該院獨創的“針刀療法+石膏矯形”治療先天性馬蹄足,屬國內福利機構首創。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李宛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