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輝煌40載特輯丨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9倍

 40年前,沒有林立的商場,沒有琳琅的商品,更沒有“淘寶”、“網購”這些詞;40年後的今天,樓下超市就能選購“四季生鮮”,東西兩城各大商圈任意逛,坐在家裡點點鼠標還能購買全球商品。

大慶輝煌40載特輯丨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數字說明過去,美好就在當下。1980年,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8億元。40年間,全市商務流通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大型超市、商業綜合體、電商平臺等新興商業業態百花齊放,到201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59.7億元。40年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9倍,這是大慶商業發展最有力的證明。

2、為“中國飯碗 ”增添“大慶糧食”

  春華秋實四十載,百萬大慶農民持續不斷為“中國飯碗”增添“大慶糧食”。市農業農村局統計數據顯示:40年來,大慶的耕地面積從1979年的112萬畝,發展到2018年末的1134萬畝,增加10倍;糧食產量從2億斤左右提升到82億斤,增加41倍。

大慶輝煌40載特輯丨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從“看天吃飯”到追求產量,再到如今緊跟市場產業融合發展;從引入“43”型節能日光溫室,到玉米大雙覆和水稻大棚等新技術,再到榮創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以工業為傲的大慶,農業發展也讓人讚歎。

  “如今,全市農業機械化率達到95%,遠超國家標準。”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徐東偉表示,特別是近幾年,我市圍繞質量效益、優勢潛力、優質特色,深層次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打造“62111”工程,三年調減玉米206萬畝,減少到631萬畝,新增水稻19.3萬畝,達到198.8萬畝,糧經飼比例為90:9:1。

大慶輝煌40載特輯丨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3、1440個大慶孩子考上清華北大

 “沒有教材,鐵人就組織工人編寫;沒有體育器材,鐵人就從井隊揹回粗繩,給學生拔河……”5平方米的土窩窩、一頂帳篷,這是王進喜在大慶創辦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為大慶播撒的第一粒教育種子。曾經艱苦的教學條件已成歷史,如今教室窗明几淨,現代化教學設施先進完善,體育課也移步風雨教室,風吹不著,雨淋不到。

  大慶教育,如今全省出名,有的重點高中全國都有名號。40年來,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達標率100%;累計教育投入逾530億元,城區校舍全部實現樓房化,農村校舍全部實現磚瓦化;近25萬名考生進入高等院校。截至今年我市已有1440名考生考入清華北大……

從創建“高中城”到闢建大學園,從建設教育名市到走向教育國際化,大慶有很多全國拿得出手的教育名片:大慶市被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C)確定為“中國首個普思示範城市”;《鑄城市之魂育時代新人著力打造大慶精神教育品牌特色》被教育部評為優秀案例,並向全國推介;機關四小益智課堂研究與管理經驗在全國專題會上作介紹推廣……

到本期

大慶輝煌40載特輯文章

推送完畢

40載特輯結束

但我們對家鄉的愛與關注不會變

油城大慶

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深度大慶

期待您的持續關注


(文章僅供學習交流,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