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繹(一):華封三祝


堯,又稱唐堯、帝堯,約前2188年—前2067年,姓伊祁,號放勳,古唐國人,今屬山西臨汾堯都區人,系帝嚳和慶都之子,中國上古時期方國聯盟首領、“五帝”之一。 十三歲封於陶,今山西襄汾縣陶寺鄉,輔佐摯。十五歲,改封於平陽,今山西臨汾,號為陶唐氏。二十歲,堯代摯為天子,定都平陽。七十年後,堯禪於舜,後二十八年薨,葬於谷林,今山東省鄄城縣。

成語釋繹(一):華封三祝

堯帝在位時,有一天心血來潮,決定西行,過黃河到華山一帶的封地去巡視。估計堯帝在山西蹲久了,也想到華山去遊覽一下,爬爬山放鬆一下身心。那時的華山叫太山,弄清楚了不是泰山。

成語釋繹(一):華封三祝

堯到達華山之麓,當地的頭領及野老聞說來了官家,都國攏上來,夾道歡迎,高呼:“大契主!大契主!”堯帝選一高崗之地立定,正待講話,不料有野老搶前一步,說起祝福的詞來:一祝您萬壽無疆;二祝您富如東海;三祝你多子多孫!堯帝謙遜地擺擺手說,老人家的祝福,我不敢領受!為什麼呢?因為啊,壽則多辱,富則多事,多男子則多懼!

這就是“華封三祝”了!

成語釋繹(一):華封三祝

下面的是記載於《莊子·天地》中的關於“華封三祝”的原文:

“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聖人。請祝聖人,使聖人壽。’堯曰:‘辭。’‘使聖人富。’堯曰:‘辭。’‘使聖人多男子。’堯曰:‘辭。’封人曰:‘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獨不欲,何邪?’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故辭。’”

成語釋繹(一):華封三祝

你看,先賢的人生觀與現代人是有區別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現代人為長壽,什麼都敢吃!山上跑的,天上飛的,泥裡鑽的,海里遊的。就差著吃人了!為了發財呢?更是不擇手段!坑、蒙、拐、騙!貪汙受賄,以權謀私。為了錢可以把事做絕,把臉丟光,不懼鬼神,不怕果報!多子多孫,小戶人家都是這樣想的,何況高門大戶的!

成語釋繹(一):華封三祝

“華封三祝”傳到後世就走了樣,變了味!變為專門祝頌多富多壽多子孫之辭。亦有據此典故繪成圖案的,後成為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一。通常是以竹或天竹諧“祝”字,配上其它兩種吉祥花卉,湊成“三”數來表達“三祝”寓意。或者因“竹”與“祝”諧音。畫三棵竹,也可寓意“三祝”。此外,還有一種用佛手、桃和石榴組合的《福壽三多》吉祥紋圖,也含“三祝”之頌,以“佛”寓多福,以“桃”寓多壽,以“石榴”寓多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