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們看不懂《新喜劇之王》,我卻看一次哭一次?

軒116244631


《新喜劇之王》這部電影不至於看不懂呀,挺好理解的,只是缺少了共鳴。

記得周星馳說過,我拍了很多悲劇,你們卻說是喜劇。應了那句話,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下面有幾個情節是挺感人的。

一、父親見到女兒如夢要盒飯被斥責,便替她去向巨人場務要盒飯,他拿啤酒瓶子砸自己的頭,擊碎,接著欲劃傷自己,自殘。小人物如此極端的行為,目標卻並不高,就是為了一份盒飯,為了換回女兒的自尊心。

表面上從二樓扔下女兒的行李箱、衣物,宣稱斷絕父女關係的父親,卻一直暗暗地跑到豎店影視城,觀察並幫助女兒。父親雖不是演員,但義無反顧時,“演技”卻很高。所謂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一大淚點是父女親情。

二、男友查理和如夢在簡陋的宿舍彈吉他,共唱一首歌曲。

男唱:共你雙雙對,好得瑟好得意,地裂天崩當閒事,就算起風雨,只需看到你,似見陽光千萬裡。女唱:有了你真開心,啥都稱心滿意,鹹魚白菜也好好美,我與你永共醉,分分鐘需要你。

一首粵語歌曲,唱出多少社會底層的戀人、夫婦的相濡以沫和風雨同舟。

我們以為查理是如夢的精神勵志導師,誰知情節反轉,它卻是一個專職飾演“合約男友”的騙子。

表面上幫助我們、激勵我們、誇獎我們的人,有時卻是心懷叵測的騙子。原來騙子都是“演技”很高的人。

三、龍套李洋向如夢表白,愛一個人,如此關心、用心、傷心。

在如夢飾演被吊刑者時,拍攝間歇,輕輕託一託她。在導演斥責如夢時,好語安慰。對如夢一直好,好到最後,好到拒絕,好到拒絕時發自內心地對如夢讚美,你有一顆美麗的心靈,好到雖然遺憾卻還是笑臉。這裡其實已經是悲劇悲情,李洋卻能笑著告別。也許李洋最美好的回憶是兩人共演《喜劇之王》“我養你”的橋段,李洋的默然、低頭、抬頭、喊話,神韻俱足,那是真愛。

那些幫助關心我們的人,有時卻是我們討厭的追求者,果真他是上輩子欠你的情債?人家那麼愛你,你愛一次人家會死呀。如夢脾氣爆發時,唯一罵的人竟是奉自己為神的李洋。

四、父親在女兒頒獎現場,看女兒被打的影片片段時暗自流淚,與旁邊笑的人形成鮮明對比。他一定回憶起以前的一幕又一幕。那是你們眼中的壞人,你們大笑解氣,可那人的飾演者卻是我至親的女兒,父親看了心疼,無聲地流淚。致敬那些龍套、替身、群演,你們敬業,你們不易,辛苦了。

五、如夢的人生經歷。你看如夢如此善良,如此好脾氣,如此好好說話。她傷害過誰?主角沒有說的話,讓配角說,父親替她質問導演,欺負羞辱那麼認真演戲的人,不怕遭報應。李洋說她心靈美。她跑龍套,做替身,送外賣,用心賣力。送外賣時兩次騎車摔倒,一次在雨中,仰起頭承受風雨,多麼艱辛不易。周星馳表現一個職業,幾個畫面、細節,就精準到位,如夢就像中國的阿甘。

我為70後,和90後的內侄交流,他說這些地方也很感動,卻沒流淚。電影是一面鏡子,觀影也有年齡人生經驗身份角色在裡面。

畢竟是《新喜劇之王》,笑點太多:誤會碰瓷老人,踩的是導演,按大猩猩整容等等,大家自行去看。能讓你笑,能讓你哭,能讓你過目不忘,並泛泛思考其中的道理,電影亦大矣。

其實最讓人驚歎的天才情節是——如夢演自己的生活時,演技爆棚。她反串飾演騙子男友,接著又飾演自己,後者是想象中的。一如尹天仇抱著垂死杜鵑兒哭訴。鄂靖文真的是有演技,嘴唇,眼神,絕妙至極。

也許周星馳想告訴我們,絕妙的演技,既要有理論——《演員的自我修養》,又要有經典影片,反覆練習其橋段,更要有自己的生活,是那些影響自己並印象至深,畫面感極強的生活,每句話,每個動作,每個眼神。要去提煉並昇華它。如夢的生活充滿痛苦和難題,這些反倒成了她的成長契機。如夢遇到了那麼多困難與障礙,她卻經由演戲找到了超越與昇華的力量。這一路這一年這一生,為你加油的人一直是你自己。當然,馬可、父母關鍵時又為她加了油,父親豪放地說,坐頭等艙去。

寫到這,覺得如夢身上還是有周星馳自身演藝經歷的影子,一如每部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轉。周星馳曾經卑微、樂觀、痴迷、執著、善良、努力、奮鬥,對否定羞辱壓力打擊一直不屈不撓,所謂不瘋不魔不成活。

如夢演傷害自己的人,演自己,如此天才的情節設計,影史上應該是第一次。

以上是個人感覺的,自己的理解。


宜家影視放映


新喜劇之王,又一次從小人物的夢想出發,一次又一次體現,表現出底層人民通往成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其實更多的是周星馳星爺十年龍套自己的親身經歷!

《新喜劇之王》跟1999年那部影響無數人的《喜劇之王》有何不同?重點就在於那個“新”字。為了讓觀眾在20年後能從這部影片中收穫全新的驚喜,周星馳在2016年就開始創作劇本,同時也在尋找合適的演員,直到一切都準備就緒,這才著手開啟這部他心心念唸的新片。

影片前期選角的時候,對演員的要求是背景有些鄉土。

影片講述了是關於跑龍套的故事,這與周星馳拍攝的《喜劇之王》是同一個方向,因此周星馳希望找位有過跑龍套經歷的演員參演主角,因此選擇了王寶強。

《喜劇之王》中擔任女主角的張柏芝,亦在《新喜劇之王》中擔任粵語版配音。

鄂靖文是龍套出身,面對突如其來的周星馳電影女主角機會,她一度不敢相信,誤認為是詐騙。直到副導演打了三次電話並給鄂靖文看了微信截圖後才相信。

鄂靖文進組後天天都要捱打,有一次摔完甚至覺得有點腦震盪。

周星馳認為,《新喜劇之王》的全“新”之處就在於,20年前的尹天仇努力奮鬥了很久,但結尾他還是失去了出演主角的機會;而20年後,《新喜劇之王》裡演員們的人生不會永遠跑龍套。

周星馳認為,陳百強演唱的《疾風》的歌詞耐人琢磨,比如“風卻沒理起始與終,它只知發力去衝”或者“如內心有夢便全力追蹤,好比天空疾勁野風”,唱到這兩句,大家就會想象出一個小人物全力奔跑的畫面,因此選擇了這首歌作為電影的主題曲。周星馳同時也認為,《疾風》也能夠給追夢的小人物一種力量,就好像拼搏的人都是疾勁野風一般。

為了契合這一主題,周星馳選擇了在選秀節目《創造101》中失敗的李子璇等7位女歌手組成疾風少女組合演唱該主題曲。

對於《新喜劇之王》的評價,正如李小龍扮演者陳國坤對於星爺的評價一樣:“懂他的人會感謝他,不懂他的人會罵他!”同樣,《新喜劇之王》,星爺大概只想給能懂的人看吧,不需要過多華麗,只想表達一些想法,一些情感!







一文不名的瀟灑


《新喜劇之王》講述一個喜歡演戲的女孩如夢,在跑了十幾年龍套後,仍舊一事無成,經歷了被片場所有人嫌棄,與父母決裂,閨蜜無意中就當上明星,被渣男欺騙,最終獲得成功的故事。(獲得成功這部分應當是夢境,)。


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至少不差。它不是一部喜劇片,而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從如夢一出場,就註定了她的失敗。

如夢第一個鏡頭:一位老爺爺被車撞傷了,她卻一直認為他在演戲碰瓷。救護車來了,如夢才恍惚過來是真的受傷了。

此時的如夢,是一個跑龍套十幾年的人,可以說專注於演戲十幾年了,但卻連一個普通人受傷了,是不是在演戲都看不出來。這就好比從業十幾年的醫生,連一個普通人有沒有感冒都看不出來。

這個鏡頭說明了如夢從事演戲十幾年,演技毫無長進。

老版《喜劇之王》尹天仇的演技日漸成熟,對《演員的自我修養》仔細專研,對《雷雨》等名著信手拈來。觀眾看得到一個演員的努力和進步,為此而欣喜。當他放棄與大明星娟姐拍戲,選擇了普通人的愛情,我們在歡喜中又深感遺憾,彷彿看見了曾經的自己。


但《新喜劇之王》簡直就是“演技”的災難現場,從頭到尾,如夢毫無長進的演技,讓觀眾感到非常尷尬。最後,如夢居然大獲成功了,更是讓人鬱悶到生氣。可以說,是對“夢想”兩個字的侮辱。

滯後在90年代的、超前的星爺

如夢是一個熱愛演戲,但毫無天賦的人。

這種毫無天賦的“鈍感”,不僅表現在演戲,還表演在如夢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父親的生日宴會上,如夢為了“演戲”,畫了一個“死人妝”,直接對父親說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如果現在你死了,全身都硬了。”

對男朋友查理,其實他是一個“出來賣的”。他對如夢沒有任何感情,而如夢卻一直都沒有“感覺”,都說女人的第六感是最準的,但如夢很可能沒有這回事。


這是對人情世故的“低能”,表現在無法處理好生活中複雜的人際關係。但“藝術源於生活”,對生活看得透徹,演技才能變好。比如“憑一己之力淨化娛樂圈的翟博士”,演技沒得說,對規則也摸得很透徹。

雖然有些人表面看起來不會做人,但其實什麼都看得清,比如星爺。

星爺在《新喜劇之王》並不是講“努力就能成功”的雞湯,而是講“努力也不能成功”的毒雞湯。電影從如夢出場的第一個鏡頭,便充分埋下了如夢終將失敗的種種原因。


這個鏡頭很有表現力,一下子給出很多了信息,但同時也決定了觀影的高起點。對於在過年進電影院看喜劇的人來說,一部高起點的悲劇,是註定要遭遇洪水般差評的。

在如夢遭遇了被導演唾棄,被閨蜜瞧不起,被男友欺騙,與父母決裂以後,她絕望地看到了“命”。命中註定,她無法成為一名演員。絕望的如夢,在下雨的夜晚,選擇了自殺!後面所有的劇情,其實都是如夢的夢境。


具體細節,網友總結得很好,如下:

1、雨夜之後,如夢在餐廳當服務員,看到電視上的馬可,馬可說不認識如夢,但下一秒鏡頭一切換,馬可卻來到如夢家裡。

2、馬克告訴如夢,她入圍了周星馳導演的電影主角的競選。為何是馬可通知,而不是直接由製作方直接聯繫本人?

3、馬可拿出手機要把入圍的消息給如夢看,結果沒有網絡打不開,可如夢的媽媽卻瞬間就幫她訂好了頭等艙的機票。如夢立即就出發了。

4、如夢晉級成功後,推開的那扇光束門,像不像“夢境”?


5、在現實中完成不了的一切,在夢境中都是可以實現的。所以,跑龍套的如夢可以第一次有了選擇權(參加或不參加),可以“看到”父母的刀子嘴豆腐心,可以“看到”前男友過得並不好,“看到”功利的閨蜜見證光芒萬丈的自己,“看到”那個侮辱自己的導演給自己頒獎,“看到”宇宙毀滅後的自己。

6、雨夜之後,電影中展現的節奏極快,甚至出現快速切換,這又像是夢境的展現。

再補充兩點:第一,如夢在餐廳的時候,顧客問如夢:“有沒有見過李小龍?”如夢說她什麼龍都見過。在現實中,如夢是不可能見到李小龍的,但在夢境中是可能的。


在電影最後的頒獎典禮上,出現了李小龍擋住了想要套親近的閨蜜。

同時,頒獎典禮播放的不是如夢獲獎的電影,而是她跑龍套的電影片段,這是她生前留在屏幕上的唯一影像。

第二,電影至少出現了3次《天鵝湖》的背景音樂。第一次是如夢坐在顛簸麵包車上,第二次是如夢在雨夜自殺,第三次是如夢領獎,分別對應三個重要的時刻。

《天鵝湖》有悲劇、喜劇兩種結局。喜劇是王子和公主戰勝黑暗魔法,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悲劇是王子和公主雙雙殉情自殺。與電影有著驚人的一致,也是如夢自殺的佐證。

結尾的一切符合“努力就會成功”的雞湯設定:父母與她和解,渣男男友落魄,侮辱她的導演為她頒獎,閨蜜被李小龍擋住,喜歡的明星馬可意外爆紅,如夢功成名就。


星爺是一個表演大師,對這一切肯定是有意為之。2004年的《功夫》,是對一個男孩“武俠夢”的細緻闡述,最後用一個鏡頭說明“一切都是夢”。很多網友評價:《功夫》是一部嚴重被低估的電影。前幾年豆瓣評分只有7點幾,如今上升到8.3分,我個人覺得還有上升空間,它至少值9分。

《功夫》的例子足以證明,星爺拍“夢境”早有先例,《新喜劇之王》用3分之一時長講述一個夢,也就不足為奇。儘管已經2019年,但夢境在中國電影中,仍舊是超前的。如同一個普通觀眾看姜文的電影時,一頭霧水,一臉懵逼。


《新喜劇之王》的第一個鏡頭,就充滿了濃濃的香港90年代的畫風,構圖、色調、情景、音樂等等。全片的鏡頭都是如此。並且,生硬的植入廣告,對現在習慣了軟廣的觀眾來說,顯然是難以接受的。這又表明,星爺滯後在香港90年代。

一方面超前,一方面滯後,是星爺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尷尬。

致命的倉促

網傳,星爺拍《新喜劇之王》只用了一個多月。這種匆匆趕製的電影,有著許多致命的缺點,發生了許多細節方面的慘案。

電影前3分之二敘事緩慢,後3分之一敘事快速,在轉換的時候,沒有任何銜接,也沒有明確的暗示。


我只是一個影視愛好者,看不出後面的夢境很正常,但一個專業影評大號“Sir電影”,他在一篇《遠離周星馳(OK的)》的影評中,絲毫沒有提及這點。或許他和我一樣看不清,或許他也畏懼春節談悲劇。

第一次《天鵝湖》音樂響起,如夢坐在顛簸的麵包車一臉幸福地吃得撒來撒去的盒飯,其實她沒必要這麼尷尬,因為她有更加體面的選擇。


有網友提出,其實可以安排她獨自坐在樹底下享受盒飯的情景。既是卑微的小人物,又有不卑不亢的體面。

又比如,在雨夜被卡車撞死的那一場,細節可以再逼真一些。比如說被卡車撞飛以後,電動車毀了,但人卻若無其事地站起來。

雖然電影細節很多,但這種倉促則是一種粗製濫造。一句話,細節多,但不逼真。

兩場戲令人動容

雖然很多人批評如夢演技差,但其實有兩場戲演得特別好,也是全片最令人動容的兩場戲。


第一場,跟如夢一起跑龍套的李洋,原來是個富二代。在臨別之際,向如夢表白,如夢很乾脆地拒絕了,說她有男朋友了。這一幕很天真和純粹,就像小孩子一樣,或許只有一心追夢的人,內心才這麼幹淨純粹。


第二場,是如夢送外賣偶遇當明星的閨蜜和喜歡的導演,想要為自己爭取一個機會。直到宇宙毀滅都要爭取,但導演卻不給任何機會。閨蜜又告訴她,這是命。“我不想當明星卻當了,你非要當明星,但你就是個跑龍套的。”

除了努力和奮鬥,還有什麼?

如夢用盡一生努力都沒能成功,反而是眾叛親離。這告訴我們:即使你拼命去為熱愛的事情奮鬥,你也照樣會失敗到底。

《新喜劇之王》除了一句乾巴巴的努力和奮鬥之外,還有什麼?


“人生啊,就兩個字,如夢。”除了一份對夢想的堅持和熱愛,人生還有什麼?

名聲、錢財和權勢嗎?這些就像夢幻泡影,轉眼即逝。

除了努力與奮鬥,還能說什麼?

尹天仇和如夢最大的差距就是天賦。這種與生俱來的東西,決定了兩人截然不同的命運。

我們能說,憑你的天賦,就算努力一輩子,也比不上別人隨便學學嗎?(比如如夢和她閨蜜)

沒有天賦,所有的努力都是平庸的;沒有興趣,所有努力都是痛苦的。


空時光


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雖然評分很低,但當時都說欠星爺的電影票。這個梗也用了幾次了。想了想喜劇還是看星爺的吧。哭不哭,懂不懂也只有自己知道。或許是沒有相同情景的共鳴或是經歷或是夢想。

人生如夢!如夢女主角的名字。

人活在世上,還是要有點夢想的,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一種美好的經歷,這樣的人生才做到無悔。

個人理解,影片充分的表達了希望社會多關注小人物,多給小人物和普通人,草根人一些機會,讓他們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也多社會病態做出批評和批判,冷漠,無情,勢利,不尊重他人。也對成功學批判。夢想不是隻要努力奮鬥就一定會實現的,但是隻要不投降,就是成功!

因為星爺電影的命題就是以小人物勵志形式來講述經歷的。而且大部人都是小人物吧,這樣你就可以在電影中找到你自己。

但是我認為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父母對如夢的愛!如夢的父母雖然表面上很反對如夢的工作。但是他們總是在暗地裡保護著如夢,在影片最後如夢的父母看著自己的女兒被人打,被人罵,在觀眾眼裡大笑不停,而在如夢的父母眼裡再也忍不住淚水了。在名利下,在金錢下都輕而易舉的擊垮友情和愛情。只有父母的愛是永恆不變的,也是最真實。那你看完是否會想到你的父母呢,在你失意或者沮喪的時候,誰會站在你身後,也說明了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真的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



青春是條流浪的狗


周星馳導演的《新喜劇之王》。

不僅宣傳曲啟用綜藝《創造101》裡的新人,宣傳內容也極其“任性”,只有一張簡單的海報和一個看不出任何劇情高潮的預告片。

這部電影去年10月中旬開拍,11月26日殺青,11月29日便宣佈定檔大年初一,這樣看來2個月的時間裡做完剪輯等工作,確實很趕。

預告片和第一波審片後,影片的口碑開始兩極分化,有人吐槽為了趕上大年初一這塊大蛋糕,炒冷飯炒舊IP,毫無新意,也有的人一直支持星爺。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星爺自始至終都是最懂觀眾的」。他曾說,“電影,你不把它做到最好,你就是跟不上觀眾”。

他懂小人物從底層無依無靠追逐夢想的艱辛,也懂人人都渴望的樸實真摯的愛情;他還懂如何將“人生如戲”合理地誇張,變成大家喜歡的「無厘頭」...

我們是看著星爺電影長大的一代人,從他的不少電影中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人生起落,嬉笑怒罵,有的人稱之為共鳴,有的人說這叫情懷。

01

“人們稱我為喜劇演員,

但實際上我根本不是那麼搞笑”

星爺的電影裡塑造了很多另類英雄,“無厘頭”是他的一貫作風。一改以往的固定思維,他使人物角色充滿了矛盾,看起來荒誕可笑卻又處處反應了現實,笑著笑著就哭了。

第一次看《喜劇之王》,還是初中呢。那時候客廳裡一塊大涼蓆,一碗冰鎮西瓜,一個有CCTV6頻道的古董電視機,就是我們的“私人影院”。

臨近上學,和朋友一起做完暑假作業,想抓緊時間找點有趣的事情做,於是這部《喜劇之王》拯救了我們百無聊賴的下午。

後來也不止一次的重溫過,以前只記得他的有趣,現在卻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底層的掙扎,對夢想的執著和渴望逆襲的心情,每一幀畫面裡都彷彿看見了我自己。

周星馳說,他的電影一直是小人物的故事。

一個無名小輩開始備受奚落鄙夷,後來通過奮鬥(或是意外)領悟到生活真諦,然後反敗為勝一舉成名。

他把小人物都塑造成“平凡的大英雄”,平凡到如柳飄飄這樣的一個舞女,也會為了心中所愛的那個人忍受屈辱和毒打。

也許生活本就是一場悲劇,為了愛,為了夢,甚至為了活,因過度樂觀而被旁觀,這才成喜劇,我們在影片裡看到自己的影子,一邊苦笑著過往人生,一邊憧憬以後的完美結局。


愛恨交加情仇世家


明明是喜劇卻看哭了

努力之路的辛酸不易有太多共鳴

比如現在大年初一的晚上我正一個人在離家幾千裡的舍友都回家了的宿舍發微博

還是逼自己堅持下去吧

總會看到彩虹的

電影院裡真的淚目了,邊笑邊哭,星爺的電影就是這樣,在搞笑的同時也要把你弄哭。 真的把我媽媽看哭了,看完心裡五味雜陳,人生太難了,有很多時候放棄真的就希望有個人能在旁邊支持自己,太年輕看不懂周星馳,看懂時歲月已經老去

很多觀眾都說看新喜劇之王,連自己都不知道是笑哭了還是哭著笑了,這就是星爺作品特有的魔力吧!

每個人都為奮鬥而生,奮鬥是一生的功課,即使經歷無數的風雨和寒冬,也不曾想過放棄,不輕言自己不行。有時候竭盡全力,都不知道自己我多大能力,別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

小編覺得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就像有些歌你剛開始不知道什麼意思只是單純的覺得好聽。可等你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回過頭來再聽的時候你才真正的把這首歌聽明白了。


小管影視劇


《新喜劇之王》在萬眾期待中於2月5號上映,截止目前總票房6.19億,相比星爺前幾年的電影和對於這部電影票房的預測來看,票房並不理想,而且豆瓣評分5.5分,星爺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自嘲自己已經過氣了。

大家懷著被爆笑的心態衝進電影院裡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發現怎麼沒那麼好笑了,貫穿電影始終的帶著一種壓抑的悲傷,這些悲傷星爺都讓演員用尷尬的表演方式掩蓋掉,觀眾以為這是星爺無厘頭的搞笑風格失敗了,覺得星爺江郎才盡了,小編覺得並非如此。

星爺對這部電影寄予厚望,儘管在路演中飽受爭議,還堅持路演到最後,票房大跌後出席見面會,自嘲自己已經過氣,滿臉的焦脆憂鬱讓很多人心生嘆息。《新喜劇之王》延續了星爺一貫拍小人物的故事,女主人公如夢希望通過努力演戲讓自己受到尊重,變得富有,但事不隨人願,沒有人願意重用她,家人也不支持她,唯一的男友是她支撐的力量。

張全蛋飾演的男友說了很多話,很多網友說到,聽著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雖然這個男友最後傷害瞭如夢,但這些話並不是所謂渣男的話,我覺得是星爺的心聲,他藉著唯一支持如夢的男友說出了自己對如夢這樣的人的話,夢想是要堅持的,儘管飽受阻礙,被別人嘲笑不信任,也要積極的面對,用微笑告訴別人自己的堅強。最後如夢出名了,對女粉絲說了同樣的話,也印證了我的說法。

我們很多人在拼搏的時候都相信,越努力越幸運,而星爺的電影裡拍的是血淋淋的現實,如夢想當演員但沒人重用,同宿舍的女友卻意外獲得機會,在星爺的電影裡你可以直觀的看到原因,其他人直接了當的表達如夢很醜,她當了替身,被嫌棄沒有肉感,所有的話都直戳戳的跳進耳朵,觀眾享受了淋漓盡致的乾脆,而現實是小人物無可奈何的悲涼。

當如夢為了湊夠男友的啟動資金,卻發現他正在陪著另一個女人逛街,張全蛋飾演的男友用無所謂的態度告訴如夢自己是服務的,是收費的,怪如夢動了真情,太蠢,那些曾經鼓勵她的話都是騙她的。如夢最後的支持也沒了,還深深的傷害了她,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人物同樣的悲哀,如夢用所有努力真情換來的還是欺騙,就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你不知道原因是什麼,不能怪命運不公,也不是自己不夠努力,不管你怎麼做,怎麼希望,當傷害來臨,能做的就是星爺那般無厘頭的搞笑,哈哈哈大笑,看起來尷尬,實則是為了掩飾脆弱,最怕別人嘲笑。

如夢心灰意冷的騎著電動車在下雨的路上,搖搖晃晃閉上了眼睛,而電影在這一刻有了明顯的分界,如夢被髮掘,被重視了起來,成為了大明星。好多網友在看到這兒的時候更多的覺得是如夢已經出了車禍,在彌留之際的幻想。

但這樣未免太過悲傷,我覺得更多的小人物最終還是停留在沒有夢想成真的階段,繼續堅強的苦笑,努力的生活,但作為電影我也很希望在過年的這個時候能看到有一個好的結局,儘管這樣,星爺也堅持把現實和堅強進行到底,主持人是那個曾經說自己永遠出不了頭的人,那個嫌棄自己的女友也主動告訴別人她是如夢的朋友,這兩個畫面不能說不是無奈,你能做的就是和他們站在一塊微笑,不然要真傻嗎?

很多人說王寶強飾演的馬克太多無厘頭,仔細看來其實折射出了星爺的脾氣,星爺在拍《武狀元蘇乞兒》的時候和張敏大發脾氣,很多人表示和星爺合作一次就不想合作第二次,星爺的確這麼做的,每次星女郎都不一樣,王寶強飾演的馬克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主持人說,你是不是鹹魚翻身了,馬克突然生氣了,問到我死了嗎?主持人匆忙微笑掩飾尷尬。

看到這一段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魯豫在採訪星爺的時候,說到,我看了《長江七號》真的好搞笑,星爺面無表情,好似質問,說“好笑嗎?”,魯豫說“好笑”,星爺說“我不覺得好笑”,魯豫說“只要你演的就好笑”,很多看過這期的觀眾都表示從屏幕裡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尷尬。而你如果看過柴靜採訪星爺的那一期,你就會感受到星爺的內心,他突然遇到一個懂他的人,他是多麼願意說話,願意分享自己的內心。





軍少影視


首先看這部劇最好不要以專業的眼光去評判優劣,誠然這部劇不是星爺的巔峰之作,人們對他的期望過高,有了失落感在所難免。劇中也有不少不完美不通暢不銜接的地方,用一部劇來演示一個人從落魄到輝煌顯然說服力是不夠的,主演也不是真正的演技派演員,我們看到的更多的不是演技而是努力。到目前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大片,無論好片還是爛片,能有幾個導演可以給新人一次主演機會,我想沒人敢冒這個險,從這個角度我們理應給星爺一個贊

其次我覺得這部電影並不適合所有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際遇,每個人的想法也不同,不能強迫所有人都喜歡這部電影,更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這部電影。星爺拍這部電影是拍給那些可以看得懂的人去看的,也包括他自己

正在奮鬥路上的人

按照現行的貧困人口標準,截至目前中國還有3000萬貧困人口,這是一個顯性的數字,但在中國,還有很多為了生活溫飽用度而奔波的一大批人,這批人在貧困線以上,或許吃穿不愁,但只要一不努力就會沒有了生活的著落。車貸房貸奶粉錢等等,你稍微一懈怠,就會造成整個家庭的困頓。所以大街上數不清為生活忙碌著的人,在中國的比例真的太多了。

許為了生活我們放棄了曾經的夢想,或許這個夢想存在心裡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你也從來不敢告訴過任何人,但不能否認這個夢想是實際存在著的。你行走在前往成功的道路上,抑或你已經轉換了方向,像另一部同期上映電影《飛馳人生》中,張弛做起了大排檔。有時候問一下自己,當年的雄心壯志真的磨滅了嗎,如果有一次機會擺在你的面前,你是否像如夢一樣再次一往無前的向前衝,而不去管未來的結局?


流年剪影


最近才在手機上看了新喜劇之王,之前聽很多人的評價並不高,結果衝著喜劇看的,竟然全程看哭。如果你把他當作經過悲劇後的勵志片,真的會覺得是個好片子。有人說星爺在炒冷飯,有人說他江郎才盡,以後再也不會看他的片子了,但是我看到,這部電影星爺已經不再迎合大眾,而是展現內心的歷程和感受。徹底放棄了取悅於人的逗樂式表達,成為一曲理想主義者的絕望悲歌,它更在詛咒成功學踐行者的同時,浸透著嚴肅的人生思考。一定是有所經歷過才能看得懂吧,但是希望你永遠都看不懂,那樣的你一定很快樂。如夢試鏡的時候,演著那個雨夜騙子男友對她所說的一切。試鏡的時候,如夢不是在表演,而是在演她真實的人生。這種表演恰恰是演員的自我修養中所提到的:”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中,發掘和體驗每個角色經歷的情感瞬間。“對於這次重拍,不可避免有一些影迷認為是炒冷飯。但我覺得,這真是《新喜劇之王》的巨大誤解,其實題材無所謂新舊,兩部影片在創作方法和思想上存在很明顯的不同,二十年後的周星馳,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他自己,這一切都需要回到電影文本來討論。周星馳在訪談中表示,《喜劇之王》是一部勵志電影,拍攝《新喜劇之王》的重要動機之一是鼓勵一下打拼的人。這當然是一個非常真誠和善良的出發點,但實際上,電影本身也是非常殘酷的。“看,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後便會很美的。


宅老re盤點


或許是你與《新喜劇之王》的劇情產生了共鳴吧!

至於我們看不懂,應該不至於吧

只是說還沒達到你那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程度。

說說《新喜劇之王》的劇情吧

它的劇情主線基本上還是很勵志的,一個群演女主,為了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不怕辛苦,不怕嘲諷,不怕犧牲,最終一步步成為了一名真正家喻戶曉的超級大明星。

當然有人說你前半段說對了,後半段其實女主已經在車禍中失去了生命,後半段的成功不過是導演以一種誇張的手法在表達包括女主在內所有群演的一種理想和抱負。

但是理想歸理想,抱負歸抱負,現實的世界還是具有它一定的殘酷性的。

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夠被實現,也不是所有的抱負都能夠展開。

沒錯!

你們說的都對,我一開始就說了,我是再說這部劇的主線劇情很勵志。

而後面它所運用的誇張手法,應該就屬於隱線劇情了。

但是不管主線,隱線,這部電影都可以說中規中矩了,也算是對的起一張小四十的電影票價了,畢竟導演和演員都有付出的嘛!

你們都說了,女主很慘的嘛!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不喜勿噴!

喜歡的可以加個關注,一起討論下電影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