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為什麼又叫如來?


佛教源於古印度,但其發源地屬於今天的尼泊爾境內。

它的創始人喬達摩屬於釋迦族人,牟尼的意思是隱修者,因此就很自然的被稱為釋迦牟尼。

他出生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也就是我國的春秋時期。他的家境非常好,出生於王室,他的父親淨漢王對他有很高的期望,也希望他可以繼承王位。但是他的母親在他出身不久後便去世了,所以他從小由他的姨母撫養長大。

這個人天資聰慧,知識也很淵博,使他養成了一個善於沉思的習慣。在他幼年時期,他周圍的很多事情都引起他的思考,他看著在烈日下農耕的人,拖著大量工具犁地的牛,因親人去世痛苦的人,便想著怎樣才能幫人們解決痛苦。

釋迦牟尼為什麼又叫如來?

然而,他從小讀的書並不能幫他解決這些問題,他決定放棄王位準備出家。

他經歷苦行生活六年之久,然而一無所獲,最終他一個人走到一棵樹下,盤坐下來,閉眼思索,最終頓悟成佛。

關於他真正成佛的年齡,說法也不一,有的人認為是三十歲,也有人認為是三十五歲。關於他成佛的地方,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為菩提場,那顆樹也被人們稱為菩提樹。

但他事業後期卻是很不順利,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一是在他晚年,他手下已經有許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他的堂弟提婆達多,走上了和他對立的一面。

二是當時釋迦族被敵國吞併,釋迦族人幾近滅絕。為了保命,他逃到了摩揭陀國的王舍城,在他將死之際,他還想回到故鄉迦毗羅衛看看,然而在返回的途中不幸去世了。

在他死後,他被人們稱為佛陀,中國人尊稱他為如來佛祖。

“如來”是佛的十大稱號之一,所以任何的佛都可以被稱為“如來”,音譯過來就是多陀阿伽,漢語“如來”通俗的講就是像來了一樣,無時無刻都在,他也是無處不在的一種真實存在。

釋迦牟尼為什麼又叫如來?

如來只是佛的十大稱號之一,為何人們偏偏把釋迦牟尼叫如來佛呢?

首先是在中國神話故事中,佛教的最高領導者被叫如來佛,因此他就自然而然被稱為如來佛。

其次是與如來這個詞真正包含的意義有關,《金剛經》裡面就有釋迦牟尼和菩提長老的對話,這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佛經,其中裡面就談到了如來的真正含義。“如”是指佛陀是為解救凡人而來,是靜態的,而“來”才是動態的,意味著成佛之後是動靜不分的,佛陀就是為了解救普度眾生而來,所以才被稱為如來。

但如來並不只是對釋迦牟尼一個人的尊稱,還有阿彌陀佛等人,他們之間都是平等的地位,沒有高低之分。 雖然我們更習慣將釋迦牟尼稱為如來佛,但這種說法並不精確。

不管是如來還是佛,都是對佛的一種通稱,二者實為一個意思。但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為何還要堅持呢?

一個原因是因為釋迦牟尼這個名字讀起來比較拗口,而且在中國人的心中,他就是如來佛祖,長期以往,這種叫法就流傳下來。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名著《西遊記》的影響,在書中把他稱為如來佛祖,眾所周知,這本書影響太深遠了。

釋迦牟尼為什麼又叫如來?

總的來說,釋迦牟尼被稱作是因為國人的習慣,但不管怎樣,佛教的教義本身就是一心向佛,人人平等,他對人類世界的意義是無價的。

相比之下,人們對他稱謂的變化演繹,也就顯得無比渺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