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草子
種田不僅僅是一種職業, 它更是一種高尚的職業!我國農業人口眾多,吃自己種的糧食無論如何也比國外進口的安全,對健康也更有保障。戰爭年代,農民曾推著小車把自己種的糧食送給子弟兵、送到前線,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實現在農村依然可以大顯身手,只是太多太多的人看不到潛藏的機會,現在的人已經忘記了勤勞樸實、循序漸進,只想一步登天、急功近利,想一下子就成為富人。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國家有好幾億農民。但是,卻很少有人願意讓自己的下一代“子承父業”再當農民。我們有些人由於目光與世界觀問題,把種田看作低人一等是不正確的,我們要提倡勞動光榮,種田光榮,農民光榮,真正讓種田人成為光榮人家。
咱家三妹
結論:農民種田,是通過個人的勞動,生產出物質資料,為社會提供了服務,同時也是農民生活的主要來源。所以農民種田算是一種職業。
1、我的父母就是農民,一輩子的農民。
可就是這兩個農民,用他們的勤勞,撫養了我和我弟弟兩個大學生,走出偏僻的山村,在城市裡立足。那一畝三分地就是他們在社會上生存唯一的依靠。
他們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每天勞作的時間超過12個小時;
他們沒有節假日,一年四季都在田地上忙碌;
他們沒有五險一金,經常生病能忍就忍;
那時信息通信不發達,信息不對稱,更沒有輔助機器,他們用他們的身軀扛起所有的體力活。
他們辛苦了大半輩子,如今兒女都已長大,他們終於可以退休了,雖然沒有養老保險,但有兒女們給他們“退休工資”。
2、工資沒有貴賤之分,每一個人都應該尊重農民
離我們村子10公里處有一個場鎮,場鎮上有一個很大的煤礦,這裡聚集著所謂的“工人”。附近農民栽種的蔬菜、糧食便會背到場鎮上銷售。這裡的“工人們”可神氣了,尤其是一些中老年女性,佔據著很大的心理優勢,嫌貧愛富,瞧不起農民。但農民也有夢想,農民也很努力。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一代人造就的,而是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賽。所以不公平一開始就註定了,但是每一個農民都沒有放棄,他們仍然在很努力地工作、奮鬥,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重。
3、對農民的科學文化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今年的兩會上,三農問題依然是熱點。近年來,國家的各種扶持政策讓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我的家鄉,公路修通了,農民種地也用上了農耕機,產品運輸也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富裕了不少。
但是,文化活動方面,城鄉差異還是特別大。農村裡基本沒有“文化活動”,農民閒暇時光都是在麻將桌上渡過的。這會逐步磨滅農民的奮鬥精神,也會對下一代的教育帶來不利。希望我們的鄉村文化建設能夠更快的完善起來。
最後,祝願所有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越來越好,城鄉差異越來越小,大家共同富裕起來,一起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瓶小柒
農民算得上一種手藝,因為生活和家庭重擔,無有選擇的偉大職業,最喜歡擔重擔,最喜歡負擔責任,最喜歡幫助鄰里他人,最敢生願死的人群,最似能掙扎向前的個體,農民不錯,並沒有錯,也不會犯錯,直接的,老實的,但有一個缺點,不太乾淨美觀,有一個不太理想的習慣,抄近路,踏草地。
可能原始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小學生學習方法必讀,細研。
農民現在沒有了,都是居民,嚮往城市群,家有稻穀,番薯,土豆,壘牆一角,想想不去,在家吃穩,出門要本。
不願去那裡,消費不簡單,也消費不起,農民不算,農民不算職業,不能算職業,農民算草蟲,農民算番薯蟲,農民算土豆蟲,農民算稻蟲,農民自已不是在除蟲嗎?
不好,不能用蟲,應該用蟲王。
想一下不對,蟲王沒有蟲來扶持那能……。
為王這事還是小兒理想,暫時不提。
農村還是農村,熱愛農村的人喜歡出生地,有對山川感情,有對小溪流水的熱爰,有想離,但是離不開,離不了,有人拖住。
農民還是農民,一輩子當農民夠意思,當初立志也是當農民,只要身強力壯,有朝一日孤獨自為王,一村一人。
user2787251952304
農民種田算是一種職業嗎?
農民這份職業是偉大的,光榮的,我們要為農民這職業感到自豪。種地當然是職業,不過這個職業目前收益最低,又累還有苦,年輕人是不願意從事一分工作的。
沒有農民,城市的生活是從哪裡來?前些年,農民種田是需要交公糧的,每當糧食收成之後,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交給國家徵糧庫,我國農民從2006年開始不再需要向國家繳納農業稅(公糧)了。想必30歲以上的農民對此項制度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瞭解。
公糧分為徵糧和購糧兩部分,徵糧相當於交農業稅,購糧是按每畝交多少,有國家指定的價格收購,但是,在結賬的時候要扣除農業稅,農田水利費,教育附加費等等,基本就所剩無幾了。一般情況下,每畝地的公糧是50斤,一半用來抵繳農業稅,一半上交給國家。
城裡人都有養老保險,農民種地每年交農業稅,交公糧並不能算作交社保,所以,對於農民的醫療和養老保險,還需要另外再繳納。
農民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農業戶口,從事著農業的工作;他們生活在農村,工作在又苦又累的田間,是他們的汗水養育了我們,教我們怎樣做人,教我們怎樣做事,供給我們上學。讓我們走出農村,融入城市的生活圈。
以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伯伯講述,謝謝各位關注!
富農聚焦
我們現在的孩子從小就要入託兒所,需要幼兒老師的指導,進入學齡階段就需要接受教育,需要人民教師,傳授他(她)們知識,教他(她)們怎樣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用的人,教育他(她)們要愛自己的祖國,不要做違背倫理,危害社會,有損祖國顏面的事。
這就是人民教師,她(他)們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育好下一代,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棟樑之才,這也是她的職業。
我們的祖國的國泰民安,國民的安居樂業,這些都離不開我們的軍人,他們嚴守邊疆,抵禦外寇的侵擾,有的還付出了生命,換回了祖國的安寧,國民的安居生活。
他們那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那裡有困難就往那裡闖,這就是我們的軍人,他們的職責是保衛我們的祖國,讓國民安居樂業。
農民的職責當然是種田,這也是農民的職業。
農民的職責是種好田,要做到國有餘糧,民有蔬菜水果,因為人的生存之源就是糧食,沒有吃的怎樣生存?“古往今來,國與國之間的交戰,都是糧食為先,掐斷了糧食不打之必敗。”只要我們有充足的糧食,不管在什麼時候,國家的腰桿是硬的,國民的笑容是燦爛的。
所以,農民種田也是一種職業,它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社會分工不同,需要不同,各其所能,各幹其事。
以上只是個人的觀點,不代表什麼,有不同觀點的評論區裡討論。
我是桃園榮姐,謝謝大家的拜讀。
桃園榮姐
肯定是職業啊,農民就是以種田為職業,農民的職業就是種地,這個毋庸置疑,但是現在的農民也不是單一的種地,現在種地成了第二職業,農民現在主要是打工,因為打工比種地強。
現在真正種地的大都是留守老人,年齡一般70歲以上,稍微年輕一點都去打工了,年齡大出不去了,沒有辦法只有種地,再說老百姓也不捨得土地荒蕪,農民種地根本不考慮利潤,他們一直認為種地是一種責任。
老百姓種田是一種本分,身為農民不種地幹什麼,首先把地種好,然後再去幹點其他的,即使農民外出打工,收麥季節個收棒子季節都會回來,忙完再外出,一直都是這樣,大家也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
農業是根本,我們一直說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況且我們還是農業大國,所以農業在我國一直是重點,國家也比較重視,相繼出臺了很多惠民政策,老百姓確實得到了實惠,種地有補貼,看病有醫保,現在的農民就是城裡人的生活。
千百年來我們一直靠土地繁衍生息,養活了我們世世代代的人,沒有農民什麼都不是 ,是農民的辛勤勞動保證了國家發展,所以農民的功不可沒,只是現在打工的多了 ,農業被冷落了,但是國家一直幫扶農業,所以越來越多的農民對土地引起了重視。
現在的農民屬於半工半讀,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農業生產,未來土地扭轉,農民就會解脫出來,成為新型農民,農民種地就是職業但是也是本分。
大海傳媒
你好!農民、種田、職業的區分是:農民是職業、種田是工作。
下面就就具體說一下:
什麼是職業?
職業又如何分類?
農民身份是象徵還是職業象徵?
一、職業:
職業是指從業人員為獲取主要生活來源而從事的社會性工作類別,農民符合這個定義。
職業須同時具備下列特徵:
(1) 目的性,即職業以獲得現金或實物等報酬為目的;
(2) 社會性,即職業是從業人員在特定社會生活環境中所從事的一種與其他社會成員相互關聯、相互服務的社會活動;
(3) 穩定性,即職業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規範;
(4) 規範性,即職業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規範;
(5) 群體性,即職業必須具有一定的從業人數。
農民符合以上特徵,種田只是實現報酬的方法
二、職業分類
職業分類是以工作性質的同一性為基本原則,對社會職業進行的系統劃分與歸類。所謂工作性質,即一種職業區別於另一種職業的根本屬性,一般通過職業活動的對象、從業方式等的不同予以體現。職業分類的目的是要將社會上紛繁複雜,數以萬計的現行工作類型,劃分成類繫有別,規範統一,井然有序的層次或類別。對從事工作性質的同一性所作的技術性解釋,要視具體的職業類別而定。而職業分類體系則通過職業代碼、職業名稱、職業定義、職業所包括的主要工作內容等,描述出每一個職業類別的內涵與外延。
我國職業分類的基本結構
我國的職業分類結構包括四個層次,即大類、中類、小類、和細類,依次體現由大到小的職業類別。細類作為我國職業分類結構中最基本類別,即職業。《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將我國社會職業歸為8個大類,66箇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職業。
八個大類分別是:
第一大類: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
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大類: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
第四大類:商業、服務業人員;
第五大類: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
第六大類: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
第七大類:軍人;
第八大類: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
三、農民以前是身份,將來會變成職業
新中國成立,這也是一次大翻身,打跑了侵略者,奪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讓我們有尊嚴地活著。打翻了大地主,讓我們有了生產的資源,保障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隨著國家政策的指導,科技和教育得到了很大發展,並取得很不錯的成就,讓我們的土地增產增收,也使我們的生活富裕起來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和城市的差距擴大了;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及第二產業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人民的收入也是差異巨大。這些差異和矛盾日益加劇,農民也開始了外出打工,尋求更高的回報,導致農村土地拋荒;還有就是為了社會和市場的穩定發展,農產品價格也是如蝸牛般的增長。互聯網的出現,給解決這些問題帶來了希望。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移動互聯網越來越普及,再加上5G的發展普及,即將打破行業格局,目前正在朝這個趨勢發展。因移動互聯網和5G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民投入到了自媒體行業,這些自媒體人也有農民,農民加入自媒體會越來越多,為了使農產品商品化,農業種植的方式會發生改變。農業走向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品牌化種植,不僅是互聯網需要,也是社會需要,因為這些可以解放勞動力,更好服務第二第三產業。從新中國成立迎來的第二次翻身就是從農民的身份象徵轉變為職業。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越胖的豬越哼
當然算了,不過這種職業有其特殊性,屬於自己給自己打工,在工作中一人分飾兩角,即是員工又是老闆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一斤糧食沒有一瓶礦泉水貴,現在的農民越來越少,願意選擇農民職業年輕人的也是逐漸減少,不少都選擇外出打工,在家裡種田的都是老一輩,主要原因就是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在外面打工沒這麼累,但是賺的錢可是種田的好幾倍
以後農民這個職業不知道會不會消失,畢竟種田吃糧有時候算算不如出去打工賺錢買糧吃,現在有不少農民已經把田改種其它收益高的經濟作物了,用錢的地方太多,單純種田很難滿足物質生活的需要
大輝AMOY
職業的定義是什麼?職業是人們在社會中所從事的作為謀生手段的工作,在為社會和他人創造價值和利潤的同時,也體現了自身價值,同時自己也得到了應得的報酬和利潤。
農民種田種地是一種職業嗎?應該是的,經歷過人民公社的人一定記得,那時農民種田種地都是以上下班形式,一起上工一起下工,每天按大夥評定的工分,給每個人記工分,吃飯時集體吃公共食堂,分糧分油分報酬時按公分分配,那時可以說把農民這個職業體現的相當明確。
後來,人民公社解散,實行包乾到戶,農民把種田當成是自己的事,糧食產量提高了,肚子溫飽解決了,但農民的收入卻與國家社會的發展越拉越遠,農民們迷茫了,老式的種田種地的辛苦和結果帶不來相應的收入,自己吃不完的糧食卻換不來改善生活和家庭發展的需要,所以人們都在懷疑種田是個職業嗎?所以很多農民都選擇把打工當成職業,被荒棄的田地越來越多。
民以食為天,糧食和吃的是一個國家的命脈,農民這一職業永遠不會消失,目前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田地劃分方式,落後的農村管理制度,已經不適應現代農業農村的發展。
種田只是農民職業的一項,就像工廠流水線裡的一個工種,種植養殖加工運輸服務等等都是農民職業的一種,但現代農民更講究技術專業信息科技,絕不是以前的農民那種自產自食,它是一種產業,農民會更職業化。
農村振興農業發展正在探索的路上,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凡人農夫
農業是第一產業,民以食為天,二產工業,農業是基礎,工業是脊粱,三產,服務業,喝小酒,奔小康三產功不可沒。
現在把種田不當職業,第一次知道有此說,中國農業人口,由八億,佔三分之二,現不也超過半數,城鎮化40%,上升,很難,不種田幹什麼?都去種田,人多田少,收益少,內侄老四承包一百多畝田,淨收入20萬,比老大,小包工.頭,估計50萬,老二,打工,瓦工,很辛苦,也就是10萬。
農民掙錢少,地位低,這是暫時的,美歐等發達國家,想當農民,難度有多大,首先有地,,還得有農業院.校文憑,才能當農場主,有資格證.,國家才給你優惠政策。
農業人口銳減,農業機械化是方向,有田種了,收入不少,又享受田園風光,城裡人想下鄉,難啦,現在有很多農村進城打工的,買房安家,就.是不走農村戶口,三姐家老二,內侄老大,都在無錫,崑山買房安家,就是不遷戶口,兒子還得回安徽上大學,己畢業。不願遷走戶口,證明農村還有很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