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還有十天就六個月了,發現冒了兩顆牙齒,該添輔食了麼?

Shawna悟空


作為一個過來人,覺得還是有點經驗的,畢竟孩子從出生到現在,我都是儘量親力親為,孩子的身體也還不錯,也得益於飲食方面我比較注意科學。

嬰幼兒一般是4-6個月左右就可以添加輔食了,輔食最開始也是最常見的就是米粉,隨著時間循序漸進再添加別的食物,我的經驗是有幾個方面要注意:

1、次數由少到多。添加輔食不要一下子就添太多,一餐一餐的來。比如我當時就是先上午添一頓,觀察下孩子喜歡不,過敏不,等過個三天孩子適應了可以下午增加一頓。當然這時候還是以喝母乳為主。

2、種類由單一到多樣。在早期添加純米粉,適應一段時間比如一週或者半個月後可以試著添加蔬菜泥,像胡蘿蔔泥、南瓜泥、土豆泥等,還有蘋果性溫,也不傷害寶寶腸胃,是很好的。等到7-8個月以後,可以適當增加點魚鬆,包括蒸好的嫩嫩軟軟的鱈魚肉,9-10個月以後,牛肉鬆、豬肉鬆也可以添加了,總之要一樣一樣來,觀察孩子的腸胃適應不適應,有沒有拉肚子、過敏等症狀,如果沒有那就是適應了。

3、形狀由流質-半固體-固體。寶寶的腸胃嬌嫩,不適合一開始就固體的食物,所以在流質的米糊餵養一段時間後,可以考慮給孩子喝點稀粥,北方喜歡習慣喝的“小米粥”,熬得爛爛乎乎的,“米油”還特別有營養。而孩子也需要半固體的食物促進萌出牙齒,所以半流質的各種蔬菜水果泥就是很好的選擇,如果孩子的咀嚼能力得到鍛鍊,那麼是可以很快萌出牙齒的,(像我家孩子在八個月的時候已經八顆牙了~)一歲以後可以適當蒸點軟點的大米飯,配以稍微細膩的蔬菜,注意千萬別太細太碎了,那樣反而不利於孩子咀嚼能力培養。

4、關於放鹽的問題,我想說,一歲之前,所有的輔食都沒有放過鹽,一歲後到3歲這段時間,孩子的菜也是放一丁點,嚴格控制,有的老人可能覺得沒味,不好吃,可是別忘了,小孩子的味覺是沒有“鹹淡”這個味覺的,不要一開始就給吃多鹽,味覺給培養“重了”,一定要慎之又慎的放鹽。

大約想到這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