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工人晉升無望,每月到手工資只有3000,該怎麼辦?

左西右東


看到題主有說到:“每月到手工資只有3000,還要買房,結婚,生娃養娃。”從這點上來看,說明題主目前還很年輕,現在就能考慮到今後的人人生規劃,也證明是個有責任感的人。

跟題主簡要說下我一個學員的經歷吧:

他出生在一個三四線城市,畢業於一所二流院校,踏入社會後成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程序員,每天重複的生活和無節制的加班讓他把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丟在了一旁。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覺醒了,重新提起了照相機,沉醉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能“自拔”。後來,他憑藉這個副業順利轉型,目前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攝影師。

說這個例子是想讓題主明白一個道理:誰的青春不迷茫?

一、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常心

不要羨慕他人自己亦是風景,國企的員工意味著“穩定”、“福利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題主不能只看到崗位外的“風景”。

說個殘酷的事實,外面的企業薪資待遇不一定見得比你現在的好。人類的趨利性很容易讓我們傾向於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同時也會被“利益”矇蔽了雙眼,忽視了背後的“風險”。

在做出重大決定前,一定要經過綜合考慮,既看到好處,也要重視背後不好的地方。

二、做好職業目標規劃

如果題主覺得實在是不能忍受現在的處境,認為非離開不可。那麼,就要提前做好自己的目標規劃。

包括自己今後要從事什麼行業,什麼類型的公司,哪個崗位等等因素,這些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不知道選擇什麼行業和崗位?這裡給題主一個建議:去挖掘自己身上的優勢和興趣點。

1. 在擅長的崗位上工作,不僅可以給自己增加更多自信心,還能夠進行更深度的創作;

2. 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題主可以先從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做起。

我們很多學員加入自媒體行業之前,都是在從事和這個行業毫不相關的崗位。但正是因為本身對文字和分享的熱愛,才有了後來跨行全職做自媒體,並靠它實現了比之前薪資翻幾倍的結果。

三、行動才是關鍵

基於職業目標的制定,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行動起來。很多職場人士為什麼會有和題主一樣的焦慮?原因就是想得多,做得少。

年輕人想法多不是壞事,但如果光想不做,難免會陷入到“空想”的狀態,最終也只能一事無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此,行動起來才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關鍵,一旦我們比之前進步了,就會形成“越努力越幸運”的良性循環。

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來說,題主如果下定決心要轉行,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戰略。具體來說,先去嘗試瞭解要去的那個行業目前的基本情況,意向公司處於什麼發展階段以及崗位是否適合自己等等問題。利用業餘的時間去接觸這個崗位,最後在慢慢轉到那個崗位,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迷茫不可怕,最怕的是你渾渾噩噩度過一輩子。希望題主早日走出迷茫狀態,過上想要的生活。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