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寧陪呂布一塊死,為什麼不願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一起生?

大馬哈魚12


陳宮是東漢末年時期呂布賬下重要謀士。他本來原是東漢的一個縣令,那時董卓亂政、禍亂朝綱,曹操就決定刺殺董卓,但因事敗而被追拿。之後曹操在逃走的路上路過陳宮那裡被抓住。

陳宮因感曹操忠義為國,所以就棄官不做追隨曹操而去。但是曹操為人猜疑心過重,在他們路過曹操之父故友呂伯奢那裡,曹操因猜疑而接連殺了呂伯奢一家。

這時陳宮覺得他輕信於人,他本來覺得得曹操是忠義之士,沒想到卻是奸詐之人,於是就有了後悔之心,當曹操睡著之時,他本想殺了曹操,但又覺得如此做不仁,他也不忍,於是就獨自離開了曹操。後來陳宮幾經波折,成為了呂布賬下重要的謀士。

而曹操後來迎漢天子,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曹操以天子之名征討四方,其勢力越來越來。

後曹操和呂布交戰,呂布雖然勇武過人,也有陳宮輔政,但是呂布卻不聽陳宮之言,又慢待屬下,其屬下決定反叛呂布而投曹操,而他們在反叛時還把勇武的呂布擒住了。當然呂布兵敗的同時,亦陳宮等人亦一同遭擒。

呂布本想歸順曹操,但他為人過於反覆、見利忘義,結果還是被殺。而陳宮曾經是追隨過曹操的,他們之間也算有一段情義,曹操本想勸陳宮歸降,無奈陳宮一心求死,曹操只得處死陳宮以全其名。

那陳宮寧陪呂布一塊死,為什麼不願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一塊生呢?

首先,陳宮本來曾追隨過曹操,但後來因不恥曹操的為人而離開。其之所以離開曹操,就是不滿曹操猜忌、奸詐的性格。

他一則不滿曹操性格,二則曾經離開過曹操,陳宮頗重信義,當陳宮和呂布被擒後,陳宮又怎麼會在歸順曹操呢!他也會覺得對名聲不好,畢竟忠臣數次投注畢竟名聲不好。

故而陳宮歸一心求死,而曹操雖想讓陳宮歸順,但也只得全其之名。

其次,呂布雖然最終失敗,他也是一個過於反覆之人。但是對於陳宮而言卻不同,呂布是一個勇武之人,其性格雖然有時反覆、過於多變,但陳宮覺得呂布卻不似曹操那樣奸詐。

這一點是陳宮所頗為欣慰的,畢竟他曾經輕信錯投於奸詐的曹操,遇到呂布這樣的,他也只好善始善終了。

最後,曹操雖然那時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天子之名征討四方威震天下,但在很多人眼裡,曹操卻是欺壓天子,他專權跋扈,雖名為漢丞相,但卻是漢賊。

陳宮當初寧願棄官不做也要追隨曹操,是因為他那時覺得曹操刺殺曹操是忠義為國,但此時曹操雖然威震天下,但他是否真心中興漢室,對於此時的陳宮而言卻難以相信。

所以在呂布並敗時,陳宮寧願和呂布一塊死,也不願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一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