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提到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曹操、劉備、周瑜、諸葛亮等等的這些人。可是小編認為還有一個人是我們不能夠將他所遺忘的,這個人就是袁紹。袁紹是東漢末年的軍閥,也是漢末群雄之一,袁紹的實力也是較為的強大的。袁紹曾封鎖了宮門誅殺了宦官,之後又被推舉為了關東聯軍的首領,領兵征討董卓。因此袁紹是受到了俠義之士紛紛歸附的,所有的人都以袁紹為尊。因此袁紹當時是坐擁了幾十萬的軍隊的,勢力達到了頂峰。

一、人物生平

袁紹自出生起就是一個衣食不愁的人,袁紹出生在一個官宦的世家,他的一家從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就有五人官拜了三公。而袁紹的父親袁逢也是官拜了司空一職;他的叔父袁隗也是官拜司徒一職;其他的伯父也是官拜了左中郎將等重要職位。不過袁紹出生的那個時候,已經是東漢統治日趨黑暗的年代了,宦官的專政也是愈演愈烈,宦官殘酷迫害官僚士大夫和太學生的情況也是日益的加深。

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雖然袁紹表面上自稱自己隱居不見世人,不與他人進行來往,尤其是朝堂上的人更是不與之往來的。但其實袁紹在暗中結交黨人和俠義之士,如張邈、何顒、許攸等人就都是袁紹在當時所結識的黨人。因此在後來黨錮之禍中,也常常有人私自入洛陽與袁紹見面去商量對策,幫助黨人避難。所以長此以往的袁紹就與黨人還有曹操,結成了一個以反宦官專政為目的的政治集團。

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對於袁紹的這一支政治集團自然是會引起宦官們的注意的,所以當時的趙忠就憤憤然的警告說:“袁本初抬高身價,不應朝廷闢招,專養亡命徒,他到底想幹什麼!”於是袁紹的叔父袁隗就斥責袁紹說:“你這是準備要滅我們袁家滿族嗎?”雖然袁紹也知道自己此舉如果失敗的話,必定是會讓自己的整個家族因此而喪命的,但是袁紹依然不為所動,一直堅持自己心中的大義。

二、誅宦官、討董卓

於是在黃巾起義爆發以後,東漢的朝廷就被迫取消了黨禁,大赦了天下的黨人。而袁紹這時才應大將軍何進的辟召入朝為了官。雖然黨人被大赦了,但是宦官的實力依然是較為強大的,依然在朝堂當中起著決定性的位置,還是隻手摭天一般。所以在漢靈帝病重之後,對於皇位繼承的問題上,宦官就與外戚何進產生了矛盾,並且這個矛盾瞬間被激化了。

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對於皇位的繼承者,漢靈帝也是絞盡了腦汁的,但是最終沒有得到結果的時候漢靈帝就留下爛攤子走了。所以當時的宦官蹇碩就決定先將外戚何進殺掉,然後再立劉協。但是何進並沒著了蹇碩的道,在蹇碩邀何進進宮商談時,何進並沒有去,反而帶著重兵在宮外嚴陣以待。所以蹇碩迫於壓力,最後不得不將劉辯立為了皇帝。

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劉辯的繼位意味著,這是外戚和官僚士大夫對宦官的一個勝利。那麼宦官自然是不能夠允許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的,所以宦官們就打算謀殺何進,可是這一次的謀殺計劃卻讓宦官們自取滅亡了。在計劃失敗以後,何進並沒有對宦官斬盡殺絕,反而還放他們走了。但是袁紹認為不能有後顧之憂,所以就命令手下的士兵搜索宮內所有的宦官,不論老幼,男女全部誅殺,因當時被袁紹所殺掉的宦官足足有2000多人。

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正當袁紹在內宮大肆屠殺宦官的時候,董卓就率領著軍隊抵達了洛陽的西郊,並與當時的少帝和陳留王相遇。於是董卓就帶著軍隊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洛陽城對袁紹說:“天下之主,應該選擇賢明的人。劉協似乎還可以,我想立他為帝。如果還不行,劉氏的後裔也就沒有留下的必要了。”面對著如此狂妄的董卓,袁紹一聽當然是非常生氣的,所以袁紹直接懟了回去:“天底下強大的人難道只有董公你嗎?”

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袁紹說完這句話,橫握著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就揚長而去了。而回到家中的袁紹不敢久留洛陽,所以就把朝廷所頒的符節掛在了東門上,逃亡到了冀州。之後董卓立劉協為帝后,自稱相國,因董卓是一個性情極其殘忍之徒,所以他殘殺貴族,搶奪金銀,還放縱手下行兇。因此導致官僚士大夫們對其極其的憤恨,最後討伐董卓之聲開始掀了起來,而袁紹也成為了最後的獲利者。

三、袁氏的滅亡

當時佔據了四州之地的袁紹,可以說是已經成為了三國時期最強大的梟雄了。袁紹不僅有著足夠好的背景和出身、還有著雄厚的實力和財力、手裡的文臣武將也是有許多的。所以袁紹當然是會成為東漢末期最有可能開創新時代的人,可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袁紹在官渡之戰當中敗了,而且敗的徹徹底底,讓自己失去了奪得天下的機會。

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當初那個與袁紹交好的曹操,逐漸的成長了起來,並且成為了袁紹的勁敵,成為了後來的梟雄。在官渡之戰中,袁紹之所以敗,就敗在了袁紹不願聽從手下謀士的計謀,所以導致了謀士的流失和自己的敗北。兵敗的袁紹日日寡歡,最後因病而離開了人世。那麼袁紹的去世自然是讓官渡之戰中受到重挫的袁氏一族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和滅亡。而讓袁氏最終走向滅亡的一個最主要原因小編認為是,袁紹如漢靈帝一般,在死之前並沒有認定自己的下一個繼承人是誰。

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所以對於這個繼承者的位置自然就會產生一系列的鬥爭,而當時的鬥爭也是主要分為了兩派:一派是支持袁尚的,一派是支持袁譚的。在這兩個勢力的鬥爭當中,兄弟之間必然會產生嫌隙和忌憚,因此曹操就藉助這一次的機會去攻打袁譚。面對著曹操的大軍,袁譚自然是兵力有限,不能夠與之抗衡的。所以袁譚就向袁尚發出了求救的信號。可是袁尚對袁譚是有著戒備之心的啊,所以袁尚怕袁譚騙自己,就自己親自帶著大軍去支援了。

沒等曹操動手,袁紹的三個兒子自己先掐起來了,可把曹操樂壞了

袁尚的這一舉措對於曹操來說是開心的不得了的,因此還沒有等曹操對這兩兄弟動手,人家自己就開始了窩裡鬥,讓雙方的兵力大為損傷。最後袁紹的三個兒子中的長子袁譚也是在內鬥當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隨後袁紹的另兩個兒子也是在逃亡的過程當中被殺掉了。所以袁紹的三個兒子都在自我相殘的過程當中死去,是親手斷送袁氏一族的,而曹操只是添了把火而已。因此自相殘殺,兄弟不睦,是一個大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