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受爭議人性實驗:小孩讓夏令營變戰場,參與者至今仍有陰影

我們知道,人的本性是一個爭議上千年的話題。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戰國時代便對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問題進行探究,並以此為起點,創立治世學說,如儒家和法家,便是因為對人性的看法不同,而衍生出了不同的管理理念。

到了上世紀中葉,有一個美國科學家,為了研究群體中人性善惡的問題,竟然不惜欺騙一群孩童的家長,以利用他們的孩子做了一個關於人性的實驗,最終揭露了戰爭的本質。可是事後,這位社會學家的觀點和行為卻引發了外界的批判和否定,惹人爭議。而這位做下這個實驗的科學家,便是社會心理學創始人穆扎弗。

史上最受爭議人性實驗:小孩讓夏令營變戰場,參與者至今仍有陰影

話說回上世紀50年代,距離二戰結束不久,年輕的穆扎弗從土耳其到了學子們心中神聖的求學殿堂——哈弗大學學習心理學。然而當時這位天才認為把老鼠作為實驗對象太過侷限,於是他竟然想把人類當作實驗對象。事實上,把人類作為實驗對象在現代社會看來有悖人倫,然而穆扎弗心中求知的慾望卻讓他難以停下自己的步伐。

1954年,穆扎弗帶領著他的團隊來到了俄克拉荷馬州羅伯斯洞實州立公園,開展了一項關於人性的實驗。為了避免事態超出控制,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他決定以兒童為實驗主體。於是他憑藉自己的名聲在俄克拉荷馬州挑選了24個家庭背景相似,但彼此完全陌生的孩子作為實驗對象。

史上最受爭議人性實驗:小孩讓夏令營變戰場,參與者至今仍有陰影

同時,穆扎弗欺騙孩子的父母,這次實驗只是一場培養孩子合作能力的夏令營,旁邊有專門的看護人員。孩子的父母們對這位學者沒有過多懷疑,可他們卻不知道,這些"看護人員"實際上是穆扎弗的研究團隊,而這些孩子不過是他們眼中的實驗對象。

實驗一開始,這24男孩便被分成兩組,彼此之間不知道大家的存在。在實驗第一階段,穆扎弗便讓兩組孩子在各自指定區域玩耍活動,為了增進隊伍內部的感情,穆扎弗還會給他們設定既定任務,讓他們通過合作解決。

很快,小組內部的孩子之間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和默契,組織內部的分工也因每個人能力不同而趨於明晰。兩個有社會性的小組就此建立,孩子們也為自己的隊伍賦予名字,兩支小隊分別叫做"老鷹"和"響尾蛇"。

史上最受爭議人性實驗:小孩讓夏令營變戰場,參與者至今仍有陰影

一週以後,穆扎弗看見兩個隊伍之間已經較為團結,能夠在活動中各司其職,有著集體歸屬感,於是他便決定進行第二階段實驗,製造兩支隊伍之間的摩擦和衝突,想看看兩支隊伍的成員對對方隊伍的奇妙反應。

通過簡單的互相介紹,兩支隊伍之間有了一個模糊的瞭解,但是兩隊之間的成員們似乎有著某種隔閡,讓他們各自玩耍,涇渭分明。緊接著,穆扎弗便設立了一系列諸如棒球賽之類團體性的激烈競爭運動,讓他們之間產生摩擦。只要是勝利的小隊,不僅能夠得到榮譽獎盃等值得誇耀的獎賞,還會有著豐富的獎品報償。

史上最受爭議人性實驗:小孩讓夏令營變戰場,參與者至今仍有陰影

在比賽還未開始,兩支隊伍之間便開始了對峙的情緒,隊員們在此時表現出對自己隊伍高度的集體榮譽感。當比賽分出勝負以後,兩支小隊甚至還會給對方隊伍起一些蔑視性的外號。到了後來,彼此間甚至發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唱著侮辱對方的歌曲,甚至拒絕同屋吃飯。

此時穆扎弗意識到第三階段實驗條件成熟了,此階段的研究論題是如何讓彼此對立的兩個實驗小組進行和好。首先,研究團隊試著讓兩隊一起參與一些沒有對抗性的活動,比如看電影和放鞭炮等等,但是這群遭受煽動的孩子並沒有因此而對對方表現出善意。也就是說,研究人員通過獎賞和優待並不能換取孩子們對彼此的互相原諒。

史上最受爭議人性實驗:小孩讓夏令營變戰場,參與者至今仍有陰影

於是,穆扎弗開始為兩個小隊製造相同的困境和危機,切斷他們的水源供應,並告訴他們供水系統出現了問題!缺乏水源對於一群在野外生存的孩童而言,無疑是一個致命的問題。可是如果此時兩個小隊各自行動去尋找水庫四個區域,那將會人手嚴重不足。

但是最初兩個小組的成員都沒有放下對對方的成見,可隨著水源愈發匱乏,彼此之間逐漸放下偏見,被逼走向合作。很快,他們逐一排除故障,發現原來是水庫閥門被一堆岩石壓迫。於是他們分工明確,形成一條搬運鏈,將閥門周圍岩石全部半開。通過合作,彼此之間的隔閡逐漸消減。

史上最受爭議人性實驗:小孩讓夏令營變戰場,參與者至今仍有陰影

但是這次合作並不能徹底消除兩方矛盾,不久後雙方又因口角而互相投擲食物。此時穆扎弗又現身了,他通過利用他們想去金銀島看電影的想法,再次設下難題。在去金銀島的路上,兩個小隊乘坐一輛卡車,可是在半路時卡車拋錨,需要尋找一些配件才能啟動。

為了不錯過看電影的機會,兩隊的孩子們又重新走到了一起,他們不僅一起合作找到了配件,重新啟動了卡車,甚至還找到穆扎弗故意藏起來的零食。當卡車重新啟動時,雙方之間的隔閡已經化為無形,彼此之間快樂地分享食物。

史上最受爭議人性實驗:小孩讓夏令營變戰場,參與者至今仍有陰影

通過這次實驗,穆扎弗得到了他想要的實驗成果:

一是衝突會使得群體內部增強團結,而且還會讓彼此之間紀律更嚴明,分工更明確,最終使得以遊戲為主的非正式群體轉變為以工作為主的正式群體;二時衝突使得群體與群體之間對峙,產生更多侵犯行為,以至於彼此之間缺乏溝通進而對對方的印象收到歪曲和偏見,看不見對方優點,而對己方更為認同,以加劇衝突。另外,當外部危機來臨之際,彼此對立的社會組織將會放下成見而合作解決危機。

這個理論也揭露了千百年來的戰爭規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人類之間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衝突和競爭,進而引發戰爭。可是當戰爭爆發時,一旦出現一個所向披靡的敵手,原本對立衝突的兩個社會組織又會走向合作。因為但凡是人就有著人性的本質,無論成人還是孩童,所以這個關於人性的理論也能普適於戰爭。

史上最受爭議人性實驗:小孩讓夏令營變戰場,參與者至今仍有陰影

羅伯斯山洞

作為現代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奠基人,穆扎弗雖然的確為後人留下了研究社會群體的寶貴文化遺產,但他的研究成果卻仍舊備受人們爭議。

一方面,他為了避免出現失控因素,便以男童作為實驗主體,並不能還原最真實的人性反應,所以他的理論存在著種種缺陷;另一方面,他的實驗雖然儘量避免造成孩童的人身傷害,卻讓他們過早地陷入激烈的社會性競爭,以至於有實驗者在數十年過去,成為老人以後,仍舊不喜歡湖泊、營地、帳篷等場景,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了不可修復的創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