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應該怎樣學習?

abc楊楊楊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應該怎樣學習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學習重要的分水嶺。這個時期孩子的學習容易出現起伏,如果家長沒有重視三年級,到了四五年級,在三年級學習不穩定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學習滑坡。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幫助三年級孩子學習呢?

明確小學三年級學習的特點、擺正心態減少焦慮

之所以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道坎,主要是因為三年級各科學習難度同時加大:

1、語文:三年級開始正式寫作文了,這比一二年級只要求識字和寫一兩句短話來說,三年級的語文突然從語言表達、邏輯思維、文字組織等方面對孩子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數學:三年級的運算更加複雜了,比起一二年級,主要是單純的加減法或乘除法,三年級的數學要求孩子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力要有一個全面的提升,要克服思維定式,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運算方法。

3、英語:三年級開始要求書寫、背誦和閱讀了,比起一二年級英語還主要是預備或者活動等啟蒙為主,三年級英語的難度要求明顯加大。

4、老師要求:三年級老師對孩子的要求比一二年級更高,更全面,比如要求孩子要逐步自主預習、複習,歸納等。

因此,孩子面對突然整體學習難度加大,能力要求提升,會普遍出現學習壓力大或者情緒波動。此時,家長也容易因為孩子學習的上述變化而產生焦慮。這更需要我們理清三年級的學習特點,看到三年級現象是孩子成長的自然過程,擺正心態,用更加科學和健康的態度和方法,陪伴孩子順利走過三年級。

三年級的學習應該怎麼進行

第一、明確小學三年級學習的重點:持續培養“閱讀”和“聽說”兩大底層能力

小學三年級的學習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就不能純粹的站在三年級看三年級的學習,而要站在小學全過程視角,全景化的管理好三年級的學習重點。實際上,孩子學習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底層能力,而且是不能通過短期補習就能趕上的,就是

“閱讀能力”和“聽說能力”,需要我們持續關注和培養:

1、閱讀能力:

目前很多家長都很關注孩子閱讀,很小就開始親子閱讀。三年級,孩子已能夠獨立閱讀,這時閱讀的學習重點是:

(1)閱讀的內容:要有意識的增加科幻、推理類的讀物,藉此拓展孩子對思維和推理能力的基礎認知,為相關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礎。

(2)閱讀中要加強對關鍵字、詞意思的理解和運用:對孩子閱讀中不懂的字意,要與孩子一起猜測、查字典,幫助孩子能夠組詞、造句,對文章的主旨要有意識的口頭和書面複述,以強化孩子對文章的理解力。

(3)閱讀要注意資料的多樣性:不但支持孩子看喜歡的讀物,也要經常性的為孩子提供不感興趣、或未接觸過的讀物,從中發現孩子閱讀過程中的問題,進而幫助和激發孩子更加廣泛的閱讀和吸收。

2、聽說能力:

三年級孩子的作文,是三年級家長和孩子的說不出來的痛,經常看到孩子很愛閱讀,閱讀量也很大,但文章還是寫的流水賬,其實這關係到支撐作文能力另一個底層能力“聽說”能力,對此,我想通過以下三點交流一個小絕招:

1、聽說能力需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持續關注:如果一二年級沒有重視,三年級開始必須順勢補上,牢記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2、藉助閱讀鍛鍊聽說力:可以定期讓孩子把看到的有趣或者感興趣的內容,說出來,家長可以把孩子說的內容錄下並轉成文字,從和孩子對所說的內容進行評價開始,不斷髮現孩子的聽說表達的進步,進而演進到修改和優化所轉文字,增強孩子對文字駕馭能力。

3、讓聽說力的進步可視化:藉助以上將聽說轉成文字的方法,家長可以定期和孩子挑選部分所轉文字,仔細修改、交流修改思路和方法,並把修改前後的文字分類保存,定期給孩子展示,讓孩子聽說力的進步可視化,從而讓孩子更愛說,更會說、更敢說。

第二、小學三年級學習的關鍵----培養思考力和思維力

小學三年級學習一個重要的改變是即要學習知識又要掌握學習的思維和方法。因此不論語文還是數學,掌握學習的工具、方法和思路十分重要。比知數學學習,三年級剛開始一定要使孩子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要先思考再做題。思考注意“三問”。

1、一問:這個題是什麼意思,找出並劃下題目關鍵詞;

2、二問:這個題的解題方法是什麼,主要解題步驟是什麼;

3、三問:這個題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解決

不要怕這樣做麻煩或者耽誤時間,一旦方法內化,形成思維能力,孩子根本不用大量刷題,也會很好應對各種數學學習問題。併為今後的學習積累持續的動能。

總之,孩子三年級的學習是一個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過程,這個階段學透知識背後的方法、工具和思維方式十分重要,這將為孩子以後高年級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怕慢,不要怕麻煩,不要因為一時孩子的分數有波動而過份憂慮,知道了孩子三年級真正應該學習的內容,我們和孩子才能更加淡定從容的走好三年級的學習歷程。


月媽說育兒


我兒子也是小學三年級,我來分享幾個我個人的觀點:

1、三年級確實是個分水嶺,我看到好多朋友也提到了這個,我想補充的是小學三年級的年齡,孩子從心智成熟方面也是一個分水嶺 ,孩子從兒童身份開始往少年身份上轉變。孩子不再一味的聽從父母,而是開始有自己獨立的認知。

2、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這時的學習應從一二年級的家長管理式的被動轉變到孩子自己主動去學習,孩子主動去想辦法解決自己面對的困難。這裡包括,獨立完成作業、能思考並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能主動的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等。

3、培養孩子成長性思維,德國的德韋克教授通過研究發現,孩子們面對困難時的思維模式最終決定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具有成長性思維(認為人的能力是通過努力可以改變)時,孩子們在學習中更主動,並且是迎難而上。當孩子具有固定性思維(認為人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不可改變)時,孩子們在學習中表現的更多是保守,面對困難是退縮的。可喜的是,像我們鍛鍊肌肉一樣,思維也是可以“鍛鍊”的。我們的思維模式是可以通過培養而改變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培養孩子的成長性思維!


積極教育


三年級在小學階段有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是指經過了一二年級的適應和初級習慣的養成,啟下就開啟以後的四五六年的深度學習再打基礎。

應該怎樣學習呢,雖然每科的學習內容不一樣,但是學習方法,學習行為習慣和思維卻是很重要的。

第一,要合理安排利用時間。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製作時間表,之後要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執行。放學回家可以先吃水果或者其它墊肚子,畢竟身體健康是第一位。寫作業時一定不能邊玩邊寫或者邊看電視邊寫,這樣不但影響作業質量而且很拖延學習時間,是無效的學習。與其拖延時間還不如集中時間學習然後騰出時間痛快的玩,當然時間也是固定的。三年級的孩子睡覺時間做好控制不少於九小時,這對於身體大腦發育都是有利的。堅持每天執行,孩子逐漸的就會形成時間段觀念。

第二,培養孩子專心學習的習慣。學習時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才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在家中要為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在在學習的時候家人不能大聲說話,更不能開電視,其他娛樂活動更應該停止,以免引起孩子好奇心無法集中精力學習。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這時家長不能問孩子學校的情況,又或者一會給孩子倒杯水一會批評書本沒放好等,這些都會轉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這時家長應該看書讀報紙或者去其它房間小聲做其他事情。孩子慢慢就會形成定時,專心的學習習慣。

第三,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有的孩子寫作業時家長會全程陪伴,看到孩子哪裡卡殼了隨時進行指點,其實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這樣孩子既沒有獨立的思考空間也不利於學習責任的養成。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寫作業需要自己獨立完成,完成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檢查作業,遇到錯誤時和孩子一起糾正,這樣既讓孩子知道自己怎麼錯的也加深知識點的學習。所以,三年級一定要養成獨立完成學習的習慣。

第四,養成複習和預習的好習慣。首先每天覆習當天學習的內容,哪裡掌握不熟練的可以鞏固加深理解。其次預習第二天將要學習的新內容,對於不看不懂的知識在老師上課的時候更要著重聽講。另外每週複習上週學習的全部內容,這樣可以將先後學習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家長掌握以上三點,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順其自然的讓複習預習也成為一個習慣。

第五,養成廣泛閱讀習慣。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根本就不喜歡看書,其實,有的時候是我們家長內心就沒有看書的意識。其實讀書不一定就是讀指定的作品,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觀察,比如你家孩子喜歡玩汽車,那麼我們可以試探的問孩子有關汽車的問題,當孩子答不上了,可以引導孩子上書上去找答案,這樣孩子就會很自然的去讀有關汽車的書。或者家人一起約定一個讀書時間,到時間了,我們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書讀,三年級孩子還是比較依戀父母的,看到父母都在看書,潛移默化的自己也會願意讀書,至少有個氛圍的影響。一旦養成廣泛閱讀,將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

三年級的孩子一般是在九歲左右的年紀,正是兒童期向少年期轉變的一個階段,在生理和心理上也有明顯變化,這個時期學生應該由被
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同時也是一個培養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意志品質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長,一定多花時間精力陪伴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跟隨成長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三年級是孩子學生時期的重要階段,家長需要重視。

“三年級效應”,是指孩子入學後面臨著重複教學,課堂上極易走神、不注意聽講,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升入小學三年級後學習成績急劇下滑,同一二年級時的優秀表現有著天壤之別,這種“小學化”的危害被稱為“三年級效應”,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來源於搜狗百科)

學習難度開始變化

相比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三年級的學習難度開始加大。數學開始涉及萬位的加減運算、幾何基礎、分數、單位換算等內容;語文的知識面也更加廣,主要是考查閱讀理解的能力和作文的起步練習;有部分地區是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有別於一二年級的基礎學習,三年級的學習更要求孩子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靈活應用,科目有所增加,作業量也會明顯加大。有些孩子會表現出來明顯得不適應。

教孩子不畏難

面對明顯得學習難度的增加,要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要孩子樹立克服困難的決心。三年級的考試內容開始不僅限於課本知識,孩子要在課外大量汲取知識,補充課內所學,要善於觀察生活,從實際生活中找到知識點幫助記憶、理解。

孩子首先要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並且學會舉一反三,掌握知識規律。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時,要分步驟給予指引,不要一次性告知答案,要孩子主動思考。家長對孩子的成功、突破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產生獨立思考、解決難題的積極性、滿足感。這樣堅持培養,就能幫助孩子克服對難題的恐懼感。


培養閱讀習慣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語文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語文又是對平時積累要求很高的科目,所以孩子的閱讀習慣的培養特別重要。

閱讀要有合適的閱讀環境,並且要讓孩子深度閱讀,讀懂並有所思考和收穫。最好要孩子開始寫“語文知識積累本”,可以涵蓋好詞好句,多音字、近義詞、反義詞、成語等。積累知識的習慣最好一直堅持下去,內容可以跟隨學習內容的推進,難度、覆蓋面逐漸擴大,會對孩子以後的語文學習非常有利。


豐富表達能力

寫好作文的基礎是孩子對事物的表達能力的提高,家長平時跟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可以有目的性的引導孩子對景色、人物、事件做出描述,逐步讓孩子的表達從簡單到有細節到有複雜詞彙的應用。

三年級是孩子學習的重要階段,習慣的培養和樹立非常重要,家長要督促、指引並幫助孩子,要孩子樹立信心,找到學習的樂趣。


元寶爸爸聊育兒


你家孩子還比較小,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成長上,因為每一株參天大樹曾經都是一株幼苗,切不可拔苗助長。小學重興趣,初中重方法,高中重努力,並且三者是一個疊加的關係。在這裡談一下興趣,興趣並不是喜歡就學,不喜歡就不學,興趣是可以被引導和培養的。

那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學習興趣其實就是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樂趣。

(1)變換一下學習方式,把枯燥的學習內容變成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喜歡;

(2)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多表揚和少批評,因為孩子很容易把這種情緒體驗形成條件反射,想想巴甫洛夫那條狗的實驗就不難理解了;

(3)根據孩子的基礎適度調整學習難度,太容易了會讓人感覺乏味,太難了會讓人望而卻步,把難度調整在孩子可以接受還略高的位置,這樣孩子會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會有興趣;

(4)我一般不太主張給孩子上太多的補習班,但孩子如果確實跟不上,那大人就要上心了,否則會越掉越遠,最後實在跟不上了就自暴自棄了,這是厭學的本質;

(5)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讓他們自主安排,大人可以監督,但不可大包大攬,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有責任感,才會更有成就感。


愛之慧家庭教育


三年級學的知識還不算太難。

平時多注意課前預習,上課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後認真寫作業就可以了。家長也行還去抽出時間去陪伴孩子,陪孩子寫寫作業,對孩子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


用戶96763724258


我以為你的問題是不對的:不是小學三年級,而是學生從一年級,甚至更早就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這要靠家長對孩子從小進行學習方法的培養。

學會學習,孩子的一生就不用家長擔心了。


王西海高效學習法


小孩子英語學習重視聽力,讓孩子多聽英語音視頻資料,現在可以學習下音標和自然拼讀,這樣孩子記憶單詞就不會那麼困難,如果已經學過了,那就可以閱讀一些英語書籍了,培訓孩子的閱讀興趣。


艾妮英語


三年級,重點是培養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

課程安排上,能夠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

按時完成老師的作業!

課外,多讀書,

發散孩子的思維和興趣,

廣泛涉獵各種書籍,

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眼界!

打開更加廣泛的視野,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Veeyn


《禮記·中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句話告訴我們,凡事要有計劃的去執行,否則很容易失敗。當然,孩子的學習亦然。

針對不同年級的孩子,需要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家長們應該根據不同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重要時間節點來幫助他們做好規劃,從而獲得一個更好的學習效果。


1、一年級規劃

一年級的孩子剛經歷了從幼兒園升至小學的階段,無論是行為習慣還是知識技能的學習,都有了不同的需求。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們度過這個關鍵期呢?

首先,要讓孩子喜歡學校。在開學前,可以事先了解有沒有與孩子同齡校友,相約一同上學,讓孩子儘快融入新環境。

其次,孩子們初入小學校園,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們要和孩子多溝通,及時疏導孩子的情緒以及處理出現的問題,

最後,要從小習慣著手,引導孩子學會自立。幫助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以適應新學校的作息時間。


2、二年級規劃

小學二年級,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所以該階段最重要的是習慣的培養,以及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各位家長們都知道,小學三年級是小學課程轉化的一個重要年級。所以孩子如果想要在三年級保持好成績,那麼二年級的時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小學二年級,家長要更加註重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與學習習慣培養,使得孩子在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心態上得到全面發展。


3、三年級規劃

小學三年級學習的科目和難度都有所增加,所以家長們也要注意,給孩子制定的計劃需從培養學習興趣轉向大量知識系統性的學習。

孩子如果不能及時地消化吸收所學到的知識,就會出現知識點遺忘、理解混亂等問題。

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話,那麼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就可以更加輕鬆的去應對激增的課業。並且孩子也會在良好習慣的驅使下,漸漸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節奏,為接下來的求學之路打好堅實的基礎。

好啦~ 今天就先給大家介紹這麼多,想看其他年級的孩子學習該如何規劃嗎?那就明天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