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曾給予德國一次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

超級大國是指能制定規則的國家。

德國在二戰後埋頭髮展經濟,早已成為歐盟領導,但歐盟的規則不是德國制定的。歐洲安全依賴北約,歐洲在美國的控制之下,是美國給歐盟制定規則。

德國的經濟必須在美國製定的框架內發展。

只有在這個框架之內,德國才是安全的。

而德國要想自己主導一個秩序,目前來看沒有可能。限制德國的不是俄羅斯,而是美國,德國和美國的實力差距使之不可能決定自己的前途。德國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現有實力、等待美國衰弱。

歷史曾給予德國一次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


歷史曾給予德國一次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那就是1929全球經濟危機。德意志人有深刻的思辨能力和深厚的基礎科學,但因擴張情緒操之過急,使之失去了這次主導世界秩序的機會。

阿道夫選擇戰爭,並不僅有國內因素,我們應更多地把國際因素考慮進去。1929大蕭條的本質是產能過剩、資本無處釋放。當時全世界的資本家和工人階級都需要一次大規模的存量清零。那麼誰是負責這次清零行動的劊子手,歷史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內因更為合適的德國。德國迫切的需要解決國內就業問題,還有他對歐洲的仇恨,更驚喜的是他們還特別能打。

歷史選擇德國,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是溫吞窩囊的魏瑪政府,那麼突破僵局的薄弱點可能就不是德國。也許是美國,也許是法國,表現出來的也不一定是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是國內的階級鬥爭。如果蘇聯輸出意識形態,法國和德國很容易出現工人運動,而且會出現內戰。內戰到最後無論工人階級能否奪取政權,對於整個社會來講都是重建的開始。

歷史曾給予德國一次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


無論內戰還是世界大戰,無論階級鬥爭還是民族矛盾,都是為了創造需求,為了創造需求就得存量清零。王朝更迭就是土地承載和勞動力過剩的矛盾,解決辦法就是對外拓殖,沒有地方拓殖的話就必須減少人口勞動力清零。

帝國主義對外殖民就是產能過剩和消費不足的矛盾,解決方法就是對外強制貿易,碰到大清國這樣不肯貿易的就揍到他貿易為止。如果沒有地方能殖民,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就必須用戰火把存量消耗掉,再重新啟動產能,為生產力的釋放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假設阿道夫或者說德國不選擇戰爭,而是低頭髮展經濟,那麼只能進一步增加這個世界的庫存。如果清零行動出現在其他國家從而引發全球大規模戰爭消耗,德國能否藉助這個機會成為超級大國呢,我認為有這個可能性。畢竟英國就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成就了世界上唯一的規則制定者且長達二百年。任何一個民族都是因緣際會之下從小變大的,不能因為他現在體量小就說他永遠沒機會。我們不應該忘記漢族原來就是羌人的一個分支,但是現在變成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民族。

歷史曾給予德國一次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