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女孩打疫苗,醫生問話媽媽插不上嘴,旁人紛紛讚歎不已

3歲女孩打疫苗,醫生問話媽媽插不上嘴,旁人紛紛讚歎不已!

今天帶女兒去打疫苗,碰到一個3歲的小蘿莉,排隊的時候我就聽她跟媽媽在那聊天,語言發育得非常好。輪到小蘿莉的時候,醫生問什麼基本都是她自己回答,媽媽根本插不上話,而且她回答問題用詞準確,邏輯清晰,條理分明。

媽媽說她大便有點乾燥,不怎麼愛吃青菜,醫生說小朋友要多吃青菜便便才會通暢。她轉身問媽媽:“你為什麼不給我吃青菜呢?”這甩鍋本領引得周圍人鬨堂大笑。

醫生跟她聊天聊到她剛過生日,問她生日蛋糕上有幾根蠟燭,小蘿莉回答“蠟燭不是蛋糕上長的,而是媽媽插上去的,插了三根。”這思維也太縝密了。

聊到最後,醫生也是很喜歡這個小丫頭,笑著說:以後來就不用帶媽媽了,自己打車來就可以了。

周圍的人都對這個伶牙俐齒的小蘿莉伸出了大拇指,這情商和表達能力實在令人稱讚。

3歲女孩打疫苗,醫生問話媽媽插不上嘴,旁人紛紛讚歎不已

李開復曾經預言,以現在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未來20年內50%的工作都可能被機器取代,不能取代的是人類的情感,豐富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以故事力為內核的職業

一個人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就意味著具有良好的“故事力”。有社會調查表明,表達能力良好的孩子和成年人,往往都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影響力,會轉化為職場上的突出優勢。

3歲女孩打疫苗,醫生問話媽媽插不上嘴,旁人紛紛讚歎不已

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那麼如何做才能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呢?

1. 跟孩子進行大量的溝通和閱讀輸入,豐富孩子的詞彙量

表達能力突出的人具備的第一個要點就是詞彙量豐富。詞彙量越大,描述事物就會越生動,表達也會越準確和完整。

我們平時跟孩子進行的交流,和孩子進行的親子共讀,以及孩子長大後自己的閱讀量,都會匯聚成他們腦海中的詞彙庫。

80年代初,認知社會學家調查研究發現,孩子的語言能力與父母的教育程度以及社會地位關聯不大,主要取決於嬰幼兒時期父母語言輸出的多少。父母與孩子交流得越多,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越好

平時與孩子交流的時候除了正常的指令式對話,應該多跟孩子聊天,聊天的過程中多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還可以引導他們回答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多創造一些互動式的溝通模式。

3歲女孩打疫苗,醫生問話媽媽插不上嘴,旁人紛紛讚歎不已

2. 要注重觀點和邏輯性

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平常就是個小話癆,他們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有的沒的不分時間不分場合的嘰嘰喳喳個不停。可能有人會認為,話多的孩子表達能力強,算是會說話了,實則不然,有人雖然很能說,但是條理性並不強,表達的時候常常是詞不達意。

表達的條理性是能夠適當進行訓練的,可以嘗試以下兩種方法:

  • 家長描述法:孩子的學習很多時候是通過模仿習得的,他們有著大人無與倫比的模仿能力,當父母向孩子描述事物時,要注意邏輯性。我們可以多使用關聯詞,比如安排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回家先洗手,然後換衣服,再寫作業,最後可以看會兒電視。
  • 複述法:複述能夠很好地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複述自己講過的故事或者讀過的繪本,完整的複述需要闡述明白故事的前因後果。


3歲女孩打疫苗,醫生問話媽媽插不上嘴,旁人紛紛讚歎不已

3. 角色扮演、發揮想象力創造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書或者故事改編成“劇本”,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來分配角色,還有助於培養其領導力。

兒童繪本中有大量的經典圖畫,讀繪本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看圖說話,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編造故事。對於繪本中隱藏的一些細節,可以引導孩子去發現和描述,當他們提出問題時,也要認真作答。

3歲女孩打疫苗,醫生問話媽媽插不上嘴,旁人紛紛讚歎不已

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語言的學習需要在生活和環境的方方面面進行滲透。只要父母用心去引導和探索,孩子體會到語言學習的樂趣,表達能力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