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孩打疫苗,医生问话妈妈插不上嘴,旁人纷纷赞叹不已

3岁女孩打疫苗,医生问话妈妈插不上嘴,旁人纷纷赞叹不已!

今天带女儿去打疫苗,碰到一个3岁的小萝莉,排队的时候我就听她跟妈妈在那聊天,语言发育得非常好。轮到小萝莉的时候,医生问什么基本都是她自己回答,妈妈根本插不上话,而且她回答问题用词准确,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妈妈说她大便有点干燥,不怎么爱吃青菜,医生说小朋友要多吃青菜便便才会通畅。她转身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给我吃青菜呢?”这甩锅本领引得周围人哄堂大笑。

医生跟她聊天聊到她刚过生日,问她生日蛋糕上有几根蜡烛,小萝莉回答“蜡烛不是蛋糕上长的,而是妈妈插上去的,插了三根。”这思维也太缜密了。

聊到最后,医生也是很喜欢这个小丫头,笑着说:以后来就不用带妈妈了,自己打车来就可以了。

周围的人都对这个伶牙俐齿的小萝莉伸出了大拇指,这情商和表达能力实在令人称赞。

3岁女孩打疫苗,医生问话妈妈插不上嘴,旁人纷纷赞叹不已

李开复曾经预言,以现在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未来20年内50%的工作都可能被机器取代,不能取代的是人类的情感,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以故事力为内核的职业

一个人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就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故事力”。有社会调查表明,表达能力良好的孩子和成年人,往往都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影响力,会转化为职场上的突出优势。

3岁女孩打疫苗,医生问话妈妈插不上嘴,旁人纷纷赞叹不已

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做才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呢?

1. 跟孩子进行大量的沟通和阅读输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表达能力突出的人具备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词汇量丰富。词汇量越大,描述事物就会越生动,表达也会越准确和完整。

我们平时跟孩子进行的交流,和孩子进行的亲子共读,以及孩子长大后自己的阅读量,都会汇聚成他们脑海中的词汇库。

80年代初,认知社会学家调查研究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与父母的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地位关联不大,主要取决于婴幼儿时期父母语言输出的多少。父母与孩子交流得越多,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越好

平时与孩子交流的时候除了正常的指令式对话,应该多跟孩子聊天,聊天的过程中多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还可以引导他们回答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创造一些互动式的沟通模式。

3岁女孩打疫苗,医生问话妈妈插不上嘴,旁人纷纷赞叹不已

2. 要注重观点和逻辑性

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平常就是个小话痨,他们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有的没的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叽叽喳喳个不停。可能有人会认为,话多的孩子表达能力强,算是会说话了,实则不然,有人虽然很能说,但是条理性并不强,表达的时候常常是词不达意。

表达的条理性是能够适当进行训练的,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

  • 家长描述法:孩子的学习很多时候是通过模仿习得的,他们有着大人无与伦比的模仿能力,当父母向孩子描述事物时,要注意逻辑性。我们可以多使用关联词,比如安排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回家先洗手,然后换衣服,再写作业,最后可以看会儿电视。
  • 复述法:复述能够很好地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复述自己讲过的故事或者读过的绘本,完整的复述需要阐述明白故事的前因后果。


3岁女孩打疫苗,医生问话妈妈插不上嘴,旁人纷纷赞叹不已

3. 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创造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书或者故事改编成“剧本”,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来分配角色,还有助于培养其领导力。

儿童绘本中有大量的经典图画,读绘本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看图说话,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编造故事。对于绘本中隐藏的一些细节,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和描述,当他们提出问题时,也要认真作答。

3岁女孩打疫苗,医生问话妈妈插不上嘴,旁人纷纷赞叹不已

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语言的学习需要在生活和环境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只要父母用心去引导和探索,孩子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表达能力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