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蓄意謀殺的董卓,一步一步的陷阱


被蓄意謀殺的董卓,一步一步的陷阱


輪迴式的殺戮

東漢的中心權利支柱中,外戚,宦官、宗室、士族、武將,這個順序中最大的是外戚,最小的是武將。

東漢外戚問題的由來可能和皇帝的身體不好有關(開個玩笑),不過也確實是這樣,東漢皇帝只有三個成年人繼位,其餘都是小孩繼位,10歲的和帝,13歲的安帝,11歲的順帝,2歲的衝帝,8歲的質帝,15歲的桓帝,12歲的靈帝,9歲的獻帝。這樣就導致皇帝的母后必須臨朝,母太后很自然地依靠自己的母族,所以外戚力量很強大。但皇帝長成,就要奪回執政權,皇帝長在深宮,身邊最可信任的人就是每天廝見的太監,皇帝和太監一起把外戚打倒。外戚倒了,太監居功自傲,勢力又會龐大。東漢的一大景觀就是宦官和外戚每過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搏殺一回,生死搏殺,這一次是太監張讓和十常侍打勝了,外戚何進也就是這樣玩完的。


被蓄意謀殺的董卓,一步一步的陷阱


董卓抓住了時間

不過這一次有點不同的是,外戚和宦官同歸於盡了,袁紹為何進報仇殺盡宦官,但僅僅西苑校尉的官職並不能主持大政,中央權力出現了暫時的真空,沒有一個德高望重,團結上下並能左右政局的人出現。其實擁有最雄厚實力的是士族,士族是一個以道德理念相通而親近的鬆散團體,佔有道德制高點是最大優勢,並以此藐視任何人。往往這個時候也都是士族群體出來收場,但董卓腳很快在士族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就站到了權利中央。


董卓並不完全是一個壞人

董卓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嗎? 可能不是,我們看到的是被士族"黑化"的董卓。董卓是個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當然不是當亂臣賊子,他的理想我們現在聽上去比較搞笑--復興漢室,其實董卓可能真的想復興漢室,因為他的治亂之道是準確的針對了漢朝的弊病。

從董卓在洛陽乾的事可以看到他的內心。



被蓄意謀殺的董卓,一步一步的陷阱


第一件

立獻帝,廢黜少帝劉辯引起軒然大波,這在當時確屬大逆不道,一個過去遠離中央權力的邊將竟然廢立皇帝,當然引起了人的警惕和敵視。廢立皇帝證明了董卓的魯莽和沒有政治經驗,但一個英明的皇帝還是一個遲鈍的皇帝哪個對漢朝更有利? 很多史料證明,幼年的漢獻帝確實顯露出了比少帝更多的才華,更適合當皇帝。董卓可能並不想獨霸朝綱,否則他應該找一個笨的易於控制的皇帝而不是聰明的皇帝才對,留下少帝對他最有利,他廢除了少帝反倒證明他其實並沒有篡奪或者架空漢朝的長期打算。

第二件

袁紹和袁術的叔叔袁隗向董卓提出了一個建議,"廢黜黨錮",董卓很快接受,他確實認為曾經的做法對大漢是個傷害,也有他自己根基太淺需要更多人支持的考量。他很快把那些曾經遭受過黨錮之禍的人外放到州郡當長官,包括他比較欣賞的袁紹和曹操,還有韓馥、劉岱、張邈,劉表。可以對比的是,在西涼跟隨了董卓很長時間,二三十年的董卓部下卻幾乎沒有人進入到權利中央,李傕、郭汜,李肅等等,董卓的處理並不偏私。

被蓄意謀殺的董卓,一步一步的陷阱


第三件

是改革幣制,董卓想通過幣制改革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漢朝經濟,第二是自己的軍需問題,(董卓的軍需問題很嚴重,洛陽無法提供他從西涼帶來的士兵的軍需,這也是後期縱兵擄掠的原因)

董卓盡收長安及雒陽銅器,以充鼓鑄,並熔燬五銖錢,更鑄小錢。董卓鑄造的五銖徹底破壞了漢代的經濟,幣制改革最終因為幣值設計的縮水引起大通脹,引發洛陽一帶民眾的強烈不滿。

大通脹是董卓變成亂臣賊子的重要一環。這個幣制改革的方案是誰提出的? 以董卓的見識不可能是自己想出來的,按照流程,往往需要有人提出,掌權者再決定。這個環節中有一個人很重要。也無論如何脫不了干係。這個方案的提出者或拍板者很有可能就是權利中央的王司徒---王允。不為人知的是,王允曾經擔任過大司農,時間很短,大約只有七--八個月,和幣制改革的時間段基本吻合,東漢末的大司農雖然權利被壓縮,屬吏減少,但仍然主要負責錢穀等國有資財的管理事宜,我們似乎可以看到王允的蓄意。


被蓄意謀殺的董卓,一步一步的陷阱


董卓的嗜殺

史書中董卓動否殺人,縱兵擄掠。第一董卓本身就是軍閥出身,性格粗暴,並不是洛陽開始的,第二董卓殺戮大臣的時間點是在關東聯軍兵臨城下以後次數暴增的,董卓對別人的重用並沒有換來忠心,他最信任的袁家成了反董卓的盟主,還有一點,以我們今天的視角來看,董卓太壞了,但在沒有法治的那個時代,軍閥殺人並不是一件很少見的事,很多人做的比他更厲害,比如曹操屠城。

我們探究董卓的心理,改革者的失望與失落,關東軍的進逼,(攻打董卓的就是董卓提拔的人)和對士族陰謀的憤怒及絕望(築眉鄔以自守),在這種--無路可走,"無力報國"甚至無法自保的心理糾葛中,董卓變得更"嗜殺"。


有關呂布

呂布被王允拉上了船,呂布比《三國演義》中的呂布更可悲。董卓引誘呂布殺丁原,吞併丁原的軍隊。但誰又真的信任呂布呢? 呂布是個完全沒人支持的傭兵,(呂布最光芒四射的時代就是佔領徐州)士族和寒族都看不起呂布,董卓也不會真心支持他(董卓讓呂布做侍衛也有考察呂布的因素),他不是董卓的親信,董卓真正信任的是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李傕郭汜一群人。以呂布的慾望和自身的力量,根本沒有到更高的層階任何可能。恰好,大名鼎鼎的士族首領王允和自己聯繫,王允家族應該說是東漢末最大的家族,遠遠超過汝南袁家,弘農楊家,清河崔家,呂布上了王允的船。


被蓄意謀殺的董卓,一步一步的陷阱


士族為什麼幹掉董卓?

士族有道德制高點和非常大的粉絲群體,所以有很大的固化的強大無比的心理優勢。董卓的突然到來,徹底改變了權利支柱中,外戚,宦官、宗室、士族、武將這種結構。對權力真空,太監和外戚的消失,最覺得應該上位的是士族自己。士族不認同董卓,開始時士族,宦官,外戚都把他當制衡別人的棋子,但外戚和宦官一塊玩完以後,他就是一個嚴重的異類分子,他是被士族鄙視的最後一類。所以,東漢的大士族們從鄙視發展到不斷地給董卓下套,忽悠,設計,最終把董卓逼到了一個亂臣賊子的位置上,再謀殺了董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