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大批中國內地優秀青年響應國家號召,到邊疆地區支援建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支邊青年,簡稱知青)。一批批支邊青年背井離鄉,用他們的知識、智慧、汗水以及鮮血為邊疆各條戰線補充了新鮮的生命力,為邊疆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是知青們激情燃燒的歲月,也是令人難忘的歲月,它們轟轟烈烈的去到鄉下、去到邊疆,義無反顧,無怨無悔,為邊疆的建設豎立起一座座了不起的豐碑。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在新疆烏魯木齊的柴窩堡,曾經便有三批來自江蘇如皋和上海嘉定、南匯、寶山的265名知識青年於1966到1968年之間相繼奔赴新疆支邊,來到當時人煙稀少、氣候惡劣的柴窩堡,他們在茫茫無垠的戈壁灘上,抗風沙、戰嚴寒、鬥酷暑,克服種種困難,親手營造了573公頃防風林,造就瞭如今綠樹成蔭、果實累累的場景。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據工作人員介紹,邊疆缺乏專業人才的信息傳到內地後,支援邊疆、建設邊疆一時成為優秀青年的時髦口號和時尚選擇。1966年,通過報名、篩選,江蘇、上海的265名青年帶著憧憬,一路高歌,來到了遙遠而又陌生的新疆柴窩堡。當時,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22歲,年齡最小的僅有14歲。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他們帶著憧憬,於1966年的秋天來到新疆,一下火車就趕上了下雪天,這一場鵝毛大雪給他們帶來了無窮樂趣,同時也意味著一段艱苦歲月的開始,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支青們掄上農具,抗風沙、戰嚴寒、鬥酷暑、忍飢渴,克服種種困難,使荒漠變成了綠洲、幼苗結滿了碩果。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可以想象的是,當時他們都是剛從校園裡走出的知識青年,要乾的卻大多都是體力活,男孩子們打土塊,女孩子們就揀石頭,對他們而言並不容易,日復一日的勞動中,他們原本柔嫩的小手結滿了老繭,健壯的身體患上了風溼病,但他們無怨無悔。當時沒有細糧也沒有油,經常吃的是玉米麵加清水煮野菜。生活上的艱苦還可以忍耐,遠離親人,對親人的思念成為支青最大的苦楚。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後來,這些知青有的已經回到了故鄉,有的卻自願留在了這片土地,不過現在也早就過了退休的年齡,知青已經成為了一段歷史,但他們不畏艱辛營造的573公頃防風林卻留了下來,現在已經成為國家溼地公園,而他們當年用辛勤的雙手在戈壁上建起的生活區,則已經開闢成為柴窩堡湖“知青苑”,成為見證那段歷史的紀念館。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柴窩堡知青苑主要由知青宿舍和大禮堂組成,共計16間房間,佔地1580平方米。這裡的建築均為上世紀土坯牆木樑,葦子頂、木窗、木門,原滋原味的保持著它本來的模樣。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我們在當時他們生活的地窩子看到,房間非常的簡陋,條件極為艱苦,很難想象十幾歲的青年,也就是現在讀書初中、高中的孩子,他們遠離自己的親人,沒有電腦、沒有電視、沒有玩具,每天干著繁重的農活,餓了就吃著粗糧饅頭,困了就睡在這樣的土窩子,想想都讓人心疼。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他們在這裡一干就是二十年,把最寶貴的青春都奉獻給了這片熱土,有的人在這裡結了婚、生了小孩,據說這是當時的一間婚房,裡面唯一值錢的是一個錄音機,除此之外,再無一樣電器,裡面唯的裝飾就是牆上貼了兩張牆紙,頂上貼了幾張報紙。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整個知青苑,有他們住的土窩子,做飯的廚房,學習的教室以及放置工具的雜物間等,漫步其間,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充滿年代感的物件,有的早已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淘汰,但在當時卻是他們的常用品。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工作人員說,現在的知青苑只經過簡單的修繕,然後多渠道收集了那個年代的物件,包括當年知青使用過的物品、家書、期刊、票具等,現在免費對遊客開放,是烏魯木齊的新十景之一,也是當地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什麼是知青精神?265名上海知青在新疆柴窩堡用青春寫好了答案

五十多年過去了,當時的少男少女,如今都已是步履蹣跚、滿臉滄桑、年近古稀的老人。據說為了懷念那段青春歲月、那段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歷史,當年的知青們還曾來到這片曾經戰鬥、生活的地方聚會過,而這座知青苑的建立無疑是對他們那段生活最好的紀念,他們無反顧地為國家、為人民揮灑熱血、奉獻青春的豪情,他們堅韌不拔、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