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驅逐“疫癧之鬼”


中華民族的除夕傳承了幾千年,年年過除夕,許多人卻不知道除夕背後的故事。除夕的來歷流傳著多種說法,一說是上古時代歲末除舊佈新、祭祀祖先習俗,一說是驅逐“疫癧之鬼”。那麼民間除夕的來歷是什麼呢?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除夕 驅逐“疫癧之鬼”


除夕的來歷

除夕是中國人最盛大傳統的節日,也是國人舉家團圓的日子。西晉周處撰著《風土記》中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俗稱小年夜,除夕則被稱之為大年夜。現代除夕是臘月30日,由於陰曆曆法原因,也有可能是臘月29日。除夕除舊佈新、祭祀祖先這一說法源自上古,是最為久遠的說法,而在民間除夕的來歷流傳著一種最為時興的說法。

除夕 驅逐“疫癧之鬼”

在民間除夕夜,萬家燈火通亮,那麼明間除夕的來歷是什麼呢?在《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說除夕源自驅逐“疫癧之鬼”,而在荊楚大地的湖北一帶,每到除夕夜都會以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記得小時候是要帶上臉盆,如果家裡有銅鑼,則是要打著燈籠、擊鼓敲鑼,驅逐“疫癧之鬼”,場面十分壯大熱鬧。

驅逐“疫癧之鬼”

除夕 驅逐“疫癧之鬼”

相傳疫癘之鬼面目猙獰,被稱為“魌”,史書 《周禮》中所載:”四時皆有癘疾“,《左傳》中載:”天有菑癘“,《素問》中也有記載載:“厲大至,民善暴死”,也就是說,疫癘出現,代表著死亡。百姓們都十分的害怕疫癘之鬼,所以每到除夕,就要進行驅趕。很多地方,現在還存留這個舊習。

《呂氏春秋》記載,春節前夕驅除疫癘是一個十分重大的儀式,人們對此十分的重視。從自宮廷到民間,驅除疫癘都屬於嚴格的禮制,還有史書記載,驅儺之事雖原始於黃帝,也就是說,春節前夕驅除疫癘起源非常早,黃帝時期就已經有了。為了驅除疫癘,這個習俗被流傳至今。民間流傳最多的則是除夕的來歷源自驅逐“疫癧之鬼”,很多地方數千年一直都流傳著這種古習,未曾改變。

2020年的這個除夕,寓意深刻,武漢1100萬人民全力抗擊冠狀肺炎疫情,驅除“疫癧之鬼”,除舊迎新年。

天佑武漢!天佑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