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易經》融入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易經》是百科之源泉,在中國流傳幾千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首要代表,蘊涵著豐富的哲理觀念和樸素的辯證思想。《易經》闡述了天地變易大規律以及人如何知變、應變的大法則,是人類行為的規範,也是各類管理的根本法則,蘊含著豐富而深刻餓管理思想。隨著其不斷被詮釋,其管理思想越來越豐富,以至於今日成了中國乃至西方管理科學研究和借鑑的寶貴典籍。本文將從用人之道、管理過程中的人際關係處理、績效管理之激勵管理、團隊合做幾個方面談《易經》中揭示的人力資源管理哲學。


人力資源管理

用人之道

“巧借”是大智慧的體現,而“巧借智慧”則是大智慧的最高體現。俗話說“求人不如求自己”,然而一個人的智慧畢竟有限,於是如何做到巧借自己企業員工的智慧,便成了優秀企業家首先考慮的問題。


《象》:“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

在《易經》哲學中,把自然與社會人事符號化,可以說,它是世界上唯一完整的符號經,符號代表表象,也代表數,象徵天地萬物等物象,《易經》是從象數的變化來推演宇宙與人事的,它將無限的世界、無限的變量、無限的信息、無限的數字化繁為簡,九九歸一,萬事萬物皆歸於一,這個“一”就是“太極”。在管理學中,一個企業的獨立存在也是一個“太極”模式。企業管理涉及許多方面,從管理流程上看有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營銷管理等;從管理方式上看有情景管理、柔性管理等。但是無論哪一種管理,最終都要簡約為“人”。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綜合。企業管理中的任何管理最終是人的管理。

人世間的烏合之眾與勇猛之師都是由人組成,然二者的戰鬥力以及其它社會活動卻有著天壤之別,其原因在於人之間組織結構不同。“易經管理模式”講述的管理之道,是在揭示了天、地運動規律的前提下,闡述處於天地間“人”的變化規律;是在把握“人”的內、外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昭示管理智慧的用人之道;因而更能體現對員工智慧的巧借。比如面對一次重要的貿易談判,如果我們感到周密的應對之策也無法保證順利成功時,可選一位“成功運”正處最佳且商貿談判應變能力很強的人做主帥,再選擇一個最適合他能力發揮的“時空”(談判的具體時間、地點和室內環境等),再派一名能“沖剋”對方談判主代表的人員隨往,則談判成功的把握十拿九穩。


《象》: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穿鞋是為了趕路,然而路上的千難萬險有時卻不如鞋裡的一粒沙石令人感到苦不堪言。對於一個企業而言,面露的管理機制,或稱“看得見的管理”,猶如我們走路的鞋子;除此之外,還應有一套內隱的管理機制,或稱“看不見的管理”,相當腳與鞋子之間的東西。只有做到徹底解決鞋內進沙石的問題,才能真正面對鞋外的坎坷艱難,而要讓這些“內隱管理”真正發揮做用,巧借員工的智慧工做必須做到家。

管理過程中的人際關係處理

陰陽是《易經》哲學對事物內部矛盾的認識。陽代表積極向上的一面,陰代表消極向下的一面。就陰陽關係來說,有陰陽統一、陰陽對立、陰陽互限、陰陽轉化、陰陽相推五組關係。正是由於陰陽的關係不同,所以事物才呈現了各自的特殊性。也正是由於陰陽兩種勢力的互動關係,才推動了事物的發展。

易理陰陽強調事物對立統一兩方面的思想,對管理者任何處理與被管理者的關係,是很有啟發意義的。在企業內部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處,產生既相對又互補的運動觀,一物之進必是一物之退才能產生均衡中和。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共同參與的中道管理,這種管理概念,稱之為中庸管理,它是現代最實用的管理法。太極陰陽原理體現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容忍、進退。不要以達到最大利潤做為經營管理的唯一準則,而忽視人類本身的自尊感和價值觀。而是承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個太極,他本身是融合的,待人要因人而異,始終維持其自尊,使組織充滿和氣,像大家庭一樣,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都稱心如意。這種中庸管理既不同於以人事為中心的管理,也不同於以生產為中心的管理,它是採用易經“致中和”原理,符合乾卦的“安人”概念。

激勵管理

平衡是“陰陽”的核心觀念,意思是自然的和社會的很多事物的運行規律遵循“陰陽平衡”的規律,否則,事物的發展就會出現問題。在管理中,也要如此。


物質的需要是任何一個人所必需的。因此獎賞是激勵的基本和重要的一個手段。現代管理者借鑑傳統文化中的激勵思想,就必須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把員工和企業納為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使企業在職工心目中成為自己切身利益的代表,從而關心企業的生產經營,安心本職工做,獻身於企業的繁榮昌盛。

對企業領導來說,要把握陰陽平衡需要一種高超的技巧和管理能力,因為從本質上說,管理能力就是對他人的情緒進行管理的能力,並不是一項邏輯化的、理性的或者與智力相關的能力,而更多的是一項社交性的、人際的、與情感有關的能力。剛性技巧過重就意味著邏輯化的理性的工做,而交流的能力很弱。其後果就是團隊的內部矛盾很重,效率下降。相反,如果柔性技巧過重單純的依靠有形激勵來管理團隊,也就是靠“薪資、職務、福利”的調整,並且以此形成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其後果就是團隊凝聚力下降。


從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看,多種需求可同時存在,共同發揮激勵做用,不但要根據不同需要層次的個體水平設置相應的激勵措施,而且要注意到人的各種需要的並存性,能最大限度滿足員工各種層次需要的活動或者工做對員工有更大的極力效果.對於在接受有挑戰性和風險性的工做中受到挫折的員工,適當地滿足他們低層次的一些需要,有助於他們得到心理平衡,更好的激發工做熱情。

團隊合做

《易經·乾卦·象》:“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太和”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太和是一種和諧、統一、兼容的自然境界、社會境界、政治境界。也是管理者追求的目標。《易經》六十四卦所象徵的各種矛盾事物,錯綜複雜,包容與一體,達到一定的和諧統一。管理者在管理與被管理、勞與資、上與下等矛盾激化時要儘量克己安人、多行退守、和平相處。

要善於運用離合、異同法則,異中求同,離中求合。在正邪之間也要採取寬大包容態度,化異己力量為同己力量。實際上,凡是企業內部團結、上下關係融洽,其企業一定成功。

結語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間競爭的關鍵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正確選擇和使用是一個企業生存的根本。企業要“因能授職”,最大程度地優化對人才的使用。

其次,將《易經》64卦與經營管理的64個領域一一對應。這種模式,不但為我們進行快速準確的企業診斷提供了方便,也為我們實施行之有效的決策管理奠定了基礎。

比如,從宏觀來講,64卦方陣猶如一座大廈,只要我們保證“四根柱子”對應的四個管理領域不出問題,則企業大廈就會巍然屹立;64卦方陣猶如一個車輪,只要我們做到“車輪軸心”對應的四個管理領域運轉正常,則企業車輪就會滾滾向前。。。。

《易經》博大精深,我們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從中學習。


(四川正源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