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就是一個抽絲剝繭的過程—對地方政府25萬億投資的正確解讀

梳理了一下本週的重要新聞,本週最重磅的利好消息莫過於媒體廣泛報道的十幾個省份準備上馬的基建投資項目總規模累計高達25萬億,消息一出,網友一片歡騰,對比2008年金融危機我國也才推出了4萬億,現在光地方政府就25萬億,那還有什麼跨不過去的坎,現在疫情也接近尾聲了,25萬億一出,之前2個月種種困難憂慮豈不是頃刻間一掃而空,全部小case。

投資,就是一個抽絲剝繭的過程—對地方政府25萬億投資的正確解讀

25萬億基建項目還處在申報階段

其實,我們只要稍稍細究一下,就會發現這裡面有媒體標題黨的行為:

  1. 首先,25萬億隻是各個省份上報待審的項目,是要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之後才能立項的。發改委對地方政府上報的項目一向審慎嚴謹,不可能全部通過,即使適度放寬,也是“適度”,我們不能把還在意向書階段的上報待審項目直接當成馬上要開工項目;
  2. 即使審批通過了,項目實施也是分階段進行,不會在一年之內全部完工,也就是說,對經濟拉動是平攤到未來幾年裡,比如說,最後審批通過了10萬億,但是要分3個階段,每個階段1年來完成,那平攤到每年實際效用是3萬億;
  3. 這些項目即使開工了,如果配套資金不到位,實施過程中也會被叫停,比如2017年包頭地鐵項目被叫停,就是中央認為300億的鉅額融資資金(地方政府負債)與包頭財政收入規模不匹配;

我們堅定認為基建投資在當下情況下肯定是起主導作用,但是並沒有媒體宣傳那麼超乎想象,搞定所有。剝開標題黨的外衣,會發現實質並非如此。回溯歷史數據,基建投資佔固定資產比重很少超過25%,一般都在20%以下。相反房地產項目,倒是一直穩定維持在20%-25%。


投資,就是一個抽絲剝繭的過程—對地方政府25萬億投資的正確解讀

新基建,新未來不同以往主推鋼鐵煤炭的“傻大黑粗”

每當我們經濟遇到困難時候,民心思“項”,期盼有大項目,大基建一把搞定目前困難,這是可以理解,但是做具體分析時候一定要獨立分析,實事求是,不能人云亦云。

2009年金融危機,我們通過“四萬億”迅速擺脫了危機,“四萬億”的實質是通過需求側拉動經濟增長,優勢是力道猛,見效快,但就好像只要是槍炮都有後座力,需求側拉動經濟的後遺症也很明顯,後面我們基本上用了5年(2010-2014)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桿(負債),“三去一降一補”;我們克強總理上臺後,力推是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就是通過提升供給側品質,激發需求,推動經濟穩步上升,比如餐飲業把食品做得更精細,把服務做得更到位,使得你去餐廳次數由原來1個月1次增加為1個月2次,3次,經濟逐漸繁榮。並且供給側改革後遺症沒有那麼多,但不足就是見效慢,要一步一步實現,需要時間。如果說需求側拉動是一副“猛藥”的話,那麼供給側改革更像

“小火慢燉”的煎藥。相信兩種方案放在面前,大家都會支持供給側改革,支持本屆政府。

投資,就是一個抽絲剝繭的過程—對地方政府25萬億投資的正確解讀

2009年4萬億具體流向

對於這趟疫情造成的困難,我的看法是客觀看待,積極應對。我們要相信我們看到的問題,領導人都看到了,之所以沒有立即推出方案,那是因為化解危機要從源頭做起很多事情一環扣一環,還沒到合適的時機。比如說現在疫情警報還沒完全解除,鼓勵大家上餐廳,去電影院的優惠措施就不會推出。普通人看問題總是把當下的困難或者眼前收益看得過重,所以散戶喜歡

做短線,博刺激,至於一年到底賺多少錢,是否從年初開始就把全年交易計劃規劃好,很少有人會做。

每一回危機來的時候,普通人剛開始的反應就是我知道這麼個事,但別太把它當回事,該幹嘛幹嘛,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事。但是危機臨近尾聲,卻又畏首畏尾,反應過度。比如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不肯戴口罩,覺得麻煩;現在人人都戴口罩,可以說我們的空氣質量,衛生情況比年初好的多得多,(街上車少,大街人少,消毒又徹底),但很多人還是覺得外面很危險,不敢上街,不敢出門,不敢上班,更別說幹其他了。這都是不可取的,是情緒代替了理性。這樣的人做投資,那就是韭菜啊。

投資,就是一個抽絲剝繭的過程—對地方政府25萬億投資的正確解讀

散戶不做韭菜,要做頑強的小豌豆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獨立思考,沉著,冷靜,堅韌,果斷,相信政府,管好自己。

不管後市如何,上漲還是下跌,小宛都會陪伴您面對資本市場風風雨雨。  (每天碼字很辛苦,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的話,請多多點贊,轉發,收藏,小宛在這裡拜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