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的用筆和結體有什麼特點?

別江書法藝術


張遷碑歷來都是大家學習的好範本,在中書協的歷屆展覽中,評委都是很重視的,當代隸書創作者取法張遷碑的也是很多的,幾乎沒有不學張遷碑的,所以,在這裡,我也談談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張遷碑的筆法特徵

1、篆籀筆法

這個也是隸書的慣用筆法,作為篆隸不分家,就是說篆隸筆法一致。這裡所說的是大篆筆法,一句話總結:裹鋒行筆,抑揚頓挫,用筆講究澀進,含蓄內斂不事張揚。

2、方圓並用

張遷碑不用於曹全碑,曹全碑主要用圓筆。張遷碑更注重方圓並用,起筆常做切邊翻鋒行進,這一點與鮮于璜碑有共同之處。

二、張遷碑的結體特點

1、端莊朴茂,大巧若拙

其實,我個人感覺,張遷碑結體的特點,只能意會,他的特點就是看起來沒什麼特點。憨憨的,拙拙的樣子,如果我們單純去學形,很難理解和把握。這也是年代和風化使然,給我們一個不清晰,不具體的感覺。

2、扁方為主,因字立形

如果偏要去總結出點特點,那我覺得就是,結構大多扁方,這也是隸書的基本特徵。

另外,張遷碑因字立形,很多字完全放任自然,不用於一般的漢碑。

3、重心偏下,內鬆外緊

這一點上,和曹全碑、禮器碑是相反的,曹全碑講究中宮緊結,張遷碑一般更重字的外空間,內部看似鬆弛,外線收緊。這也形成了張遷碑厚重的書風特徵。

張遷碑的主筆常常含蓄內斂,曹全碑主筆常常極盡開張之勢,這也是張遷碑內秀的具體表現。不張揚,講含蓄。

最後,我感覺,學張遷碑要多去理解,去感悟,不要陷入筆畫和字形的簡單描摹。這也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純手打,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關注作者學更多書法知識。


壹點書法


《張遷碑》古拙雄強,大巧若拙,力量感強,是漢碑中的精品,清代孫承澤《庚子消夏記》稱此碑:"書法方整爾雅,漢石中不多見者″。

此碑用筆,結體有什麼特點呢?

一,方筆為主。

二,書寫帶有篆意。

三,橫不平,豎不直。

四,重心偏上。

五,結字多取橫勢。

六,縱勢的字收斂。

七,高低錯落。

八,平正中有奇趣。(見圖一)。

歷代書家有以下幾位臨過《張遷碑》,他們取法此碑,臨出了自己的風格面貌。

伊秉綬臨《張遷碑》,(見圖二)。質樸渾厚,氣勢雄強。

梁啟超臨《張遷碑》,(見圖三)。方整爾雅,古拙遒勁。

林散之臨《張遷碑》,(見圖四)古雅有拙趣,凝練而流暢。

何紹基臨《張遷碑》,(見圖五)。如屈鐵枯藤,古樸拙硬。

楊峴臨《張遷碑》,(見圖六)。老辣古拙,變化多端。

學習《張遷碑》,可增強筆力,體驗古樸雅拙,將這種感覺融入行書,會增加高古格調。








神韻軒書法


在漢碑中,《張遷碑》的筆法和結體最為獨特,尤其形質上的獨一無二,受到諸多學隸書的追捧。它風格和用筆上有以下典型特點:

一是筆力扛鼎,它的筆力不像《禮器碑》、《乙瑛碑》的韌勁,也不像《曹全碑》的遒麗,它的力是遒健而剛硬。這種筆力,看似方,實乃圓,看似拙,實藏巧。

二是氣勢內斂,它不具《石門頌》那樣氣勢磅礴,也沒有《禮器碑》那樣勁瘦氣銳,而是把十足的筆勢裹在點畫結體之中,呈現即將迸發之狀。

三是結體緊繃中藏奇巧。字的外廓看似松,實乃緊;字的內宮,看似密,實乃巧。你仔細看“帝”字,彷彿受到某種外力擠壓,而又遇到字形的強烈抵抗,形成一種極具張力而充滿奇趣的結體。

以上這些特點,我們在臨帖時如不加以理解,是很難把握其精髓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筆力上務必堅持中鋒用筆,既不能輕飄,也不能過於蠻力,以免不把毛筆當筆使,盡失筆鋒之力,那不是真正的筆力。

二是氣勢來自於正確的筆法,筆法不對難成筆勢,切勿依靠“造勢”,或通過機械的拼疊成勢。

三是結體的張力和充滿奇趣,皆是自然天成,不可一味模仿。要明白《張遷碑》本質上於漢隸一脈相承,我們在臨習時,先求工整,再追奇趣,否則,得不償失。







如石書藝


一、用筆

古拙、厚重、率真,如錕(優質鋼刀)

刀切玉,斬釘截鐵。

二、結體

(1)方正高古,拙中藏巧。如帝、良。

(2)直曲結合,方勁沉著。

(3)因字立形,端莊大方。

(4)錯綜變化,對比明顯。如幕





別江書法藝術


一是筆力扛鼎,它的筆力不像《禮器碑》、《乙瑛碑》的韌勁,也不像《曹全碑》的遒麗,它的力是遒健而剛硬。這種筆力,看似方,實乃圓,看似拙,實藏巧。

二是氣勢內斂,它不具《石門頌》那樣氣勢磅礴,也沒有《禮器碑》那樣勁瘦氣銳,而是把十足的筆勢裹在點畫結體之中,呈現即將迸發之狀。

三是結體緊繃中藏奇巧。字的外廓看似松,實乃緊;字的內宮,看似密,實乃巧。你仔細看“帝”字,彷彿受到某種外力擠壓,而又遇到字形的強烈抵抗,形成一種極具張力而充滿奇趣的結體。


寒松筠


《張遷碑》刻於東漢。現存於山東泰安岱廟。是漢隸名碑之一。碑中字型方正,其用筆稜角分明,具有齊、直、方、平的特點。而且字體中還大量滲入了篆體的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