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年級的孩子注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哪些?

T哥孃親


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個習慣主要由老師在課堂上訓練完成。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不要給帶孩子帶一些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特別新穎的學習文具。小孩子自制能力差,如果學習文具特別新奇,他會在上課的時間經常擺弄,影響聽課效果。

二、放學後及時寫作業的習慣。

從孩子上學第一天開始,就要和孩子商量好,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作業寫完後再進行其他的活動。這個習慣一定要持之以恆地堅持,孩子經過半年的訓練,回家就寫作業會成為自覺的行為,家長會特別省心。

三、認真書寫的習慣。

從一開始,就要求孩子要把字寫工整。剛開始孩子可能寫得慢一些,家長不要心急。要對孩子多進行表揚,練習的次數多了,孩子會越寫越好,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四、要養成親子閱讀的習慣。

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從一開始,就要每天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剛開始的時候時間可以短一些,如:每天讀課外書10分鐘,然後逐漸增加閱讀時間,增加到每日讀課外書半小時就可以了。如果每天能堅持讀課外書半小時,對孩子以後的學習,會非常有益。

一年級是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把孩子的習慣培養好,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漫步在微風中


我是一名工齡20多年的語文老師,帶過好幾屆一年級,下學期沒有特殊情況會再接手一年級。

剛剛送走六年級的孩子,深深知道好習慣對一個孩子的重要性。同樣,壞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我們班有幾個孩子一直就有不良習慣,這幾年我一直在糾正,卻改變不多,讓人十分頭疼。而這些不良習慣,大多帶有原生家庭的影子,比如丟三落四、書桌凌亂、做事拖沓、懶惰……老師的激勵,同學的監督,班規的約束否只能短時間改變孩子。要聲明的是教育孩子,督促孩子,不是老師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必須要有家長朋友的配合。那麼一年級應該養成那些好習慣呢?

1.規範整理東西。

教這麼多年書,早就發現整理東西規範的孩子做事比較有條理性,也不容易丟三落四,而那些書桌、書包零亂的孩子容易丟東西,容易找不到書本,剛發下來的本子可能很快就找不到了。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規範整理東西,形成條理性,從整理書包和書桌開始。每天晚上家長要指導孩子整理書包,到學校來,老師要指導孩子整理書桌。

2.做事專注的習慣。

人不管做什麼事都詞語認真,孩子從一開始學習時養成專注的習慣更為重要。家長個老師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比如,看電視半小時不能東跑西跑,看書半小時不能開小差,寫作業半小時不能說話,甚至靜坐半小時都是很好的訓練方法。在訓練之前,讓孩子做好準備工作,上好廁所,削好鉛筆,喝好水,吃好水果,拿好東西,開始訓練時,切記中斷。

只有養成專注的習慣,上課時才能認真聽老師講課,與老師互動,思考、回答、朗讀……

3.良好的書寫習慣。

書寫習慣包括正確的握筆姿勢、書寫姿勢和書寫質量。家長和老師從一開始就要讓孩子以正確的姿勢握筆,書寫,做到“三個一”,寫字之前可以讓孩子背誦書寫姿勢,書寫時隨時提醒孩子注意。

從開始學寫字時,就應該讓孩子寫好每個筆畫,注意間架結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家長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示範、教寫、檢查、規範、評價一系列活動都是不可缺少的。

4.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一年級以朗讀為主。我們要訓練孩子捧著書本朗讀的習慣,做到“頭正、肩松、腳平”,做到不指讀、不唱讀,不錯字、不漏字、不添字,字正腔圓。每天一定要有大聲朗讀的時間。

在課外,老師和家長要指導孩子看課外書。老師和孩子要有晨讀、午讀,孩子回到家後,家長要與孩子有親子閱讀。

5.做事不拖沓的習慣。

拖延症是非常麻煩的,從一開始,確切地說從孩子一兩歲時就應該訓練孩子做事迅速,想好了就做。

孩子上小學後,家長朋友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很小,讓孩子自由發展。儘管孩子沒有書面作業,也會有朗讀、手工等作業。放學路上,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交流,回到家孩子洗手、吃水果以後,家長應督促孩子完成作業。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個習慣主要依靠家長朋友完成。孩子上小學了,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收拾書包,自己背書包,自己刷牙洗臉,自己穿衣服鞋襪,還可以訓練孩子自己洗襪子……

家長朋友愛孩子,這都可以理解,千萬不要因為你的愛而毀了孩子。

總之,一年級孩子的習慣非常重要,家長個老師萬萬不可忽視。只有孩子在短時間裡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後孩子的教育才會得心應手。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有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而且我自己家的孩子也剛小學畢業不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年級的孩子注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那麼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哪些呢?

我覺得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第一重要的習慣就是要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我們知道,現在學生作業問題是最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如果孩子在一年級時養成了好的寫作業習慣,就能在以後的學習中省心又省力。相反,如果一年級時養成了學習上的壞毛病,那麼今後糾正起來就特別困難。

就拿我自己的孩子來說吧,那時他在我所在的小學校入的一年級,那時我們老師需要坐班,學生放學後,老師還要再等半個小時才能放學。所以老師的孩子放學後都去辦公室找家長。我兒子剛上一年級時挺認真的,老師佈置的作業他放學後到我辦公室就開始寫。學的拼音也是認真地拼讀,還一邊讀一邊用手勢來比畫聲調,惹得當時辦公室裡的其他老師們都哈哈笑,覺得這孩子將來學習上不用操心。

可是同辦公室裡還有兩個其他老師家的孩子也是在上一年級,他們倆回到辦公室把書包一扔,就跑出去玩了,作業的事不等到回家之後家長催了又催絕不想去寫。當然,他們這種習慣養成了,整個小學階段學習上都需要家長操心,每天的作業都需要家長催著去寫,有時還會因此捱揍。兩位同事每每提到孩子寫作業的事就覺得頭疼,後來一位同事從孩子上三年級時花大力氣糾正孩子的作業問題,終於在孩子上五年級以後養成了自覺寫作業的習慣。由此可見,一年級的習慣抓好了,後面就省心了。否則今後還要花大力氣去糾正。

第二個重要的好習慣就是用眼衛生。現在中小學生的近視率逐年攀升,已經達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很多人都認為是現在小學生學習負擔重造成的。其實,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沒有控制好電子產品,說白了就是玩手機、看電視造成的。所以,在小學一年級階段,就要讓孩子遠離那些容易導致近視的電子產品。比如現在的小學生喜歡玩手機遊戲,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纏人,也想用一部手機打發孩子省事。這樣大人是省事了,可是孩子的眼睛往往就不好了 。

班裡有一個女生,聰明伶俐,剛上四年級也就十歲左右吧,前一段請假去治療眼睛,因為近視程度已超過四百度了,而且是一年內形成的。問其原因,家長說是因為最近一年父母忙著生意,疏忽了對孩子的管理,孩子經常趁父母不注意把手機拿過去玩。而且父母為了自己清靜也沒怎麼去管,暑假裡玩得更甚。一開學孩子就說坐在前排看黑板都不清楚,這引起了家長的注意,於是帶她去眼科檢查,發現問題很嚴重。除了近視還有其他眼疾。醫生說主要就是玩手機引起的,並讓她以後不要再玩手機了,電視也儘量少看。

當然,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需要養成的好習慣有很多,家長只要留心,就能發現問題。上面兩個好習慣是最緊迫而且最重要的,無論多忙都不能對這兩個問題疏忽,養成這兩個好習慣,今後無論在學習還是身體都有了保障。


大敏說教育


我小孩剛上一年級。昨天班主任在家長群裡發了兩則表揚的通知,恰好都是關於習慣的,一則是表揚“上課能做到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有9個小孩獲得表揚;一則是表揚“文明午餐,能做到吃飯不說話,說話不吃飯,午休紀律做得比較好的孩子”,有27個小孩獲得表揚。全班一共48個小孩。

這兩則表揚通知中,都有我小孩的名字。

我希望小孩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所以對這方面也特別注意引導。

針對您的具體問題,我認為對小學低年級小孩來說,好的學習習慣包括:1、早睡早起,上課不遲到;2、見到老師同學主動打招呼;3、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勇於提出問題;4、友愛同學,積極參加勞動;5、認真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6、回家後,家長孩子互相分享今天的事情;7、站如松、坐如鐘,注意閱讀、寫字姿勢;8、每天閱讀或者聽讀;9、自己收拾書桌、書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咋一看,上面說的好像有些和學習不直接相關,但是以我的經驗,上面任何一點做的太差的話,學習都會受到影響。或者說,我更在意小孩形成一個良好的品格。

養成好的習慣要趁早,從上幼兒園開始,家長就可以逐步的立規矩了。

最後分享一句我小孩班主任在開學第一天給家長們的一個警告,我很認同:“只要孩子低年級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孩子中年級才可以放手。(家長們)現在偷的懶,遲早要還的哦,說不定代價更高。”

最後再講一句,尊師重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老師的工作,因為現在孩子畢竟還小,有些事情需要家長協助,家校聯合才能產生更高質量的教育。同時,要在孩子面前講老師的好話,切忌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


蕭笙


我是小學老師,現在教的二年級。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最近我正在為班裡的一個女孩子發愁!這女孩子真的沒有好的習慣。

具體表現:

上課不認真聽講!總是歪著個脖子,東看西看,搞小動作!別人都開始投入到做題狀態,她連書都找不出來。手裡的小玩意不斷,不是摸這就是摸那!反正就是不跟老師同步,我有時候發現她又開始神遊,叫她起來後,一陣慌亂,一陣茫然,都不知道老師講到了哪裡!

做測驗時,也不抓緊做題,別人都要完成時,她還沒開始寫,孩子們都要交卷了,她還沒有做多少,按著自己的試卷,賴著不交試卷,然後可憐巴巴的大哭,說自己還沒有完成,我給過她幾次機會,後來發現,給了機會她還會有下一次,我也就不在給她機會,現在每次她的試卷都不會完成,考試屢屢不及格。

還有個叫老師最不能容忍的臭毛病,就是丟三落四,不是今天不帶書,就是明天不帶本,或者文具盒都不帶來,作業也屢屢不帶,不知道是沒有做還是真的沒有帶,別人在

看書、學習,她不是缺這,就是缺那,每每都是我給她向其他孩子借了,給她用,但是她光借不還,後來沒有孩子願意借給她。她就在那裡歇著不寫!

看著她我就頭疼,這孩子在一年級沒有養成好習慣,雖然那時候她的學習成績還算可以,數學和語文也能達到90多分,甚至還達到過滿分的好成績!也算馬馬虎虎也能跟上課!可是現在她的數學是班裡倒數第二,語文稍好點,也是中下游水平!

一年級的考多少分數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一年級孩子具備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要給孩子明確,現在孩子的身份已經由小朋友轉為了小學生!

孩子剛從幼兒園過渡到一年級,身份由幼兒園小朋友轉化為小學生。轉化的不僅僅是身份,要求也隨之提高不少!不管幼兒園時家長多麼的重視,孩子在幼兒園畢竟還是以玩為主!但是到了一年級還是對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孩子明確,這些是你一定要完成的,不能打折扣。

孩子上學最為關鍵的學習習慣是上課認真聽講,跟老師良性互動!

想要孩子在學業上走的長遠,就必須培養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這是所有好習慣中的基礎,重中之重。

課上認真聽老師講課,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參與回答!有的孩子覺得自己會了,這和孩子站起來有條理地表述出來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如果孩子上課對於老師新教的知識點,沒有學會,一定要孩子向老師或者家長表述出來。如果孩子小不能表述,家長在回家輔導孩子時,一定要輔導孩子把每天新學的知識點完全消化,融會貫通!

要培養孩子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學會總結的好習慣。

有句古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到頭來等於白學;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也會停滯不前,毫無收穫。

我們不管什麼學科,都有它學科的特點。所學的知識都系統的,要學會思考,勤於動腦,善於總結,這樣學會過的東西才可以達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有的孩子在學習時,不用心,不思考,同樣的題型練習過很多次,稍有一點變化就會出現錯誤。就是孩子只會埋頭做題根本不會思考、總結。而那些學習優秀的孩子這點就做的很好,什麼樣的題型練過幾遍後,就會總結規律方法,下次再出現,分分鐘就可以搞定。

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要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作業要獨立自主的完成。可能在幼兒園開始,家長就過度地幫助孩子,就連幼兒園老師留的小製作等等要求孩子動手操作的,都是家長親自動手給孩子完成作業,獲得老師的好評,然後皆大歡喜。可是這就會造成孩子對家長的依賴,到了一年級後,家長一定要謹記,可以幫助孩子,但是一定把握個度,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他樹立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孩子認真細心地對待一切事情,切不可馬虎大意。

世界上做任何事就怕認真二字,只要你認真對待,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很多孩子不管是寫作業還是測試,都會出現不該出現的錯誤,就是因為孩子的馬虎大意造成的。讀題不認真,都沒有仔細看,就開始下筆寫,要求沒看清。數字看不對,造成最後答題錯誤,出現失分現象。所以一年級開始培養孩子認真讀題,仔細對待每道題的好習慣,切記馬虎大意。也學你的一個小馬虎,將來就可能令你的命運改寫。

要培養孩子自己整理書包的習慣

有的孩子回家寫作業,然後第二天該帶的作業沒帶,該帶的書沒帶,你說說這樣還能好好的學習嗎?所以一定要學會自己整理書包,把書包裡的文具書本和作業分門別類的整理好,不要隨意堆放,找起來也費勁。


要培養孩子的預習和複習的好習慣,整理好自己的錯題集。

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後,教孩子把今天所學的知識點加以總結複述,這就是個梳理複習的過程。也可以把第二天孩子要學的內容進行預習,不會的地方要做上記號,第二天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取自己不會的知識點,做到有的放矢,會事半功倍。尤其是孩子到了高年級,隨著所學的學科越來越多,預習和複習的好習慣一定會對孩子的學習大有裨益。

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難題,然後會出現錯誤,把這樣的題積累起來,經常翻看,溫故而知新,也是一種對於學習極有好處的好習慣。

要培養孩子多多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的好處,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但是強調一點,孩子開始閱讀時,不要給孩子限定讀什麼書,完成什麼樣的讀書筆記,達到什麼目的,這樣你會讓孩子覺得閱讀沒有趣味,反而是負擔。就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真正的讀進去,是有效閱讀就好。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然後和孩子交流溝通,叫孩子談談感受,不管孩子的觀點是否正確,家長都要給予鼓勵表揚,然後不動聲色的說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叫孩子去比較鑑別,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值得學習的,什麼是應該摒棄的。

只要孩子進行的是有效閱讀就好。慢慢地隨著孩子的知識的增長,閱歷的增長,他自會鑑別,也會去挑選自己喜歡的一些書籍來看的。

除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會孩子合理的安排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切記做什麼都在那裡磨磨蹭蹭。回到家簡單的整理後,就抓緊時間完成作業,不要拖拖拉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理自己的臥室的內務,洗自己的一些小東西,包括整理自己的書包。一個生活上啦咯邋遢,窩窩囊囊,沒有好生活習慣的孩子誰會相信他能夠把自己的學習治理的井井有條。

教會孩子制定計劃,並且制定後一定督促孩子根據計劃去執行,使計劃得以完成。

這個計劃可以是學習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還可以是閱讀方面的,馬上要放暑假了,可以叫孩子對自己的暑假做出計劃,切記制定的計劃沒有可行性,也切記制定計劃後沒有得以實行,家長一定起到監督的作用。

結語:

一年級的孩子學習成績低不可怕,但是在一年級沒有培養出好的學習習慣,那麼隨著孩子學業的加深,遲早有一天,他會敗於自己的壞習慣,就像我班裡那個女孩子,在一年級,她的媽媽只注重一點點知識的傳授,覺得自己的孩子考試得90多分,甚至是滿分,就覺得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其實你在看看這孩子的現在,如果家長不重視起來,那麼這孩子的將來是可以預見的。


聰明的友友們,你難道不想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前途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孩子學會多少不重要,就會孩子怎麼學很重要,在一年級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才是重中之重。

這是我的一點小看法,不知道手機前的友友有啥好的認知,期待友友們踴躍留言!


淺淺的教育


”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注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是的,在學習中,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不僅在學習上不會遇到太多的困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認為的好的學習習慣有以下幾種:

養成先完成作業,再玩耍的習慣

對於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來講,大部分的孩子都還不習慣上課,不喜歡回家還需要做作業,會選擇回到家先玩耍,然後等到吃完晚飯才會開始做作業。

這是大部分的小孩子的特性,將自己不喜歡又必須要做的事情放在最後去做。

這一點是很需要改正的,孩子養成先完成自己的任務再去做自己的事情的這個習慣,不僅是在學習上有幫助,在其他事情上也是有幫助的。

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一年級的學習中,不同於幼兒園的學習。內容上難度增加了,那麼就會出現一些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出現不會做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在,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一部分的家長會選擇有耐心的教孩子,但是還是有一部分的家長會沒有足夠的耐心很容易出現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或者是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

這是不建議的做法,一年級的孩子本身還處於不習慣獨立思考問題的階段,家長應該做的是引導著孩子去思考,可以儘量的給孩子稍長的思考時間,不要去催孩子給出答案,更不要因為不耐煩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這樣是不利用使得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的。

其次,就是在課堂上的時候,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抄襲別人答案的習慣,這一點作為家長可以這樣對孩子說“遇到不會的題目,先要嘗試自己去算出來答案,儘量的做出來,但是如果真的不會做,那就先空著,告訴老師,就是萬萬不能去抄襲你旁邊的小朋友的答案,這是不正確的做法……”

養成提前做準備的習慣

我記得我之前上學的時候,會在每次做完作業後將所有的東西都整整齊齊的放進書包裡,第二天直接拿著去上學,但是我弟弟卻是不同的,弟弟每次做完作業都是隨意的放到一個地方,等到第二天上學的時候總是找好久。

這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出現的一個情況,不僅是學習的東西,其他的生活用品也是如此。

那麼作為孩子的家長就需要告訴孩子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放好,固定到某一個地方,這樣的話,在自己需要這個東西的時候就可以很快的找到。

其次,就是很多老師都會遇到在上課的時候,有些孩子會忘記帶課本、筆、作業等的情況。

這一點其實和東西放好可以一起做好的,那就是學會提前檢查,準備自己需要的東西。養成提前做準備的這個習慣同樣也是不僅可以在學習上達到事半功倍,還可以在之後的生活中為自己節省出來很多的時間。

養成提前預習,及時複習的習慣。

這一點事很重要的,尤其是針對一些在節奏上出現跟不上老師講課的情況,對於這樣的學生,如果可以做到提前預習第二天老師要講的知識點,就可以使得自己對知識點整體上有了瞭解,那麼在第二天的學習中,不僅可以更好的跟隨著老師的節奏,還可以讓自己提前知道自己在那些部分是需要格外認真聽老師講的。

而及時複習的習慣,可以使得我們對這一天的知識點鞏固記憶,不會輕易的忘記,其次就是一旦出現自己上課不是很懂的地方,可以在晚上的時候通過自己的複習去理解或者是通過父母的幫助去徹底的掌握。

總結: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得我們在學習上更加的輕鬆容易,那麼在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好的學習西瓜的過程中,家長需要一步一步來,不要給孩子太多的要求,不要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時候就直接批評孩子,要阿紫鼓勵中讓孩子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慢慢的去養成好的習慣。


不語姑娘


很重要的一個習慣:廣泛涉獵多個領域,接觸更多的信息,不要侷限在某一方面。
我們人類不像其他動物一樣,一生下來就已經做好了迎接新世界的準備。比如說斑馬幼崽在生下來的45分鐘就能夠奔跑,長頸鹿幼崽就幾個小時內就學會站立。可是這些動物在其他生態環境中卻不容易生存下來。相比之下,人類剛下來時,幾乎不具備任何生存能力,除了睡覺,就是享受外界送到嘴邊的食物。但是,通過學習成長,人類在後期卻能夠適應多種環境,比如說極寒的北極、乾旱的沙漠。溼潤的熱帶雨林。
這要歸功於我們人類的大腦,正因為大腦持續的發育,在這個陌生的世界中冒冒失失前進,不斷碰壁,從而積累經驗,才能具備如此頑強的生命力。
那這跟我們的孩子要注重培養的學習習慣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來看一項研究:
1989年羅馬尼亞的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政權垮臺時,羅馬尼亞孤兒院有17萬名兒童。
孩子們常年擔心受怕,在缺乏人類交往的環境中放聲哭泣。當你走向房間,一群素未蒙面的小孩就會擁上前來,他們想要坐在你的腿上,牽住你的手。
哈佛醫學院的教授——查爾斯·納爾遜開始研究:在這種環境下的兒童,其大腦發育的狀況如何?
結果發現,在收容機構裡,孩子們的智商只有60-80。他們的語言非常落後,還有嚴重的依戀情節。大腦發育存在不健全的跡象,他們的頭部較小,腦電波活動微弱,神經活動明顯比正常的兒童低。
納爾遜認為,當兒童缺乏接觸、刺激時,他們的發育就會遲緩。這是因為發育中的大腦時刻在探求信息和經驗,如果他們無從獲取的話,大腦就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連接和構建。因此,他們在智商測試與適應外界的能力上就要比正常的兒童差。
所以,在孩子一年級,或者說在兒童時期,孩子們應當注重的學習習慣是:廣泛涉獵多個領域,接觸更多的信息,不要侷限在某一方面。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1、幫助大腦更好的發育,鍛鍊他們將來適應變化多樣的外部環境的能力
2、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擅長和喜歡的領域,提前訓練,以便在未來具備競爭優勢。

有個思享


一年級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起始階段,而家長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年級孩子的家長們都牟足了勁準備大幹一場。在眾多的學習問題中,我覺得這個問題值得家長朋友們重視,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每次考試都是最簡單的做錯了”,其實這種失分是最令人扼腕嘆息的,因為不是沒掌握知識點,也不是沒有解題方法,只是失誤所致,但不管怎樣,終究導致了失分,如果是重大的升學考試,這種失分將直接決定能否進入理想的學校,所以,仔細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儘量避免這種低級錯誤,才是正確面對這個問題的態度。

孩子考試犯低級錯誤的原因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覺得孩子們考試犯低級錯誤的原因主要有這幾方面:第一、孩子對於簡單的題目掉以輕心,憑經驗主義解題,根本沒有認真審題,仔細分析,讀完題就用記憶中的解法下筆做題,殊不知題目已有細微的變化,在這種狀態下解題當然很容易犯錯;第二、簡單題一般出現在試卷的頭幾題,孩子在剛開始考試時情緒比較緊張,無法靜下心來認真審題,同時,孩子尚沒進入適度緊張的做題狀態,思維不夠活躍,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犯低級錯誤;第三、孩子沒有養成自查的好習慣,一般來說,做完試卷距離考試結束還有一段時間,很多孩子往往覺得無事可做,其實這是對整張試卷進行自查的好機會,在考試的緊張氣氛下,一次準確率通常不會太高,如果能充分發揮自查的積極作用,就可以有效減少低級錯誤。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減少低級錯誤

根據孩子考試犯低級錯誤的原因,家長可以從這兩方面來幫助孩子提高:

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從小學一年級起,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審題,教會孩子審題的方法,審題不等於讀題,審題也不是簡單地讀一遍題。審題時必須學會在題目上做記號,在關鍵詞上畫圈或者畫橫線,這樣可以提醒自己在分析解題時必須關注這些條件;審題必須通過反覆讀題來揣摩題意,不要擔心反覆讀題會浪費時間,只有反覆讀題才能發現題目考查的知識點,找準解題方向,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養成自查作業的好習慣

從小學一年級起,父母可以在孩子寫完作業後,帶著孩子一起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教會孩子自查作業的方法,自查一般有這幾種方法:第一、按原解題方法重做一遍,核對結果是否一致;第二、把結果作為已知條件進行推理,推得的結果是否會與其他已知條件自相矛盾;第三、多於有多種解法的題目可以換種解題方法做題,核對結果是否一致。孩子一旦養成自查作業的習慣,就能在考試中做完試卷後主動自查,從而發現那些低級錯誤。

結語

考試犯低級錯誤對於孩子來說非常可惜,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絕不是粗心,而是學習習慣,只有從小學一年級起就努力培養認真審題、自查作業的好習慣,才能攻克這個難題,徹底消滅這些低級錯誤。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1. 閱讀,一年級正是需要識字,增加理解能力的階段,這時候需要在閱讀中認字。

同時也是通過閱讀提升理解能力,後期的學習能力。

理解能力好了,後面老師講的課才容易領會才容易變成自己的知識。這樣到了初中高中才不會越學越累。

一年級相對後面來說學業很輕了,這時候才有時間多閱讀。這個一定要重視,不能錯過。


2. 課前預習,課上專心聽講。

課前預習瞭解主要講什麼知識,大概有些瞭解。

上課專心聽講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不浪費時間,這樣可以節省課後學習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其他方面。


3. 課後複習

我們都知道記憶曲線的道理,剛課堂上學習的東西當天複習忘記得少,不然越往後記住得越少了。


4. 寫作業方面的良好習慣:寫字認真,寫作業專注,自己檢查

低年級壓力小作業少好好練習寫字,認真寫,後面高年級作業多再認真寫字就靜不下心來了。見字如見人,字的工整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作文。


寫作業的時候要一直寫作業,不能一會吃東西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這樣培養不了專注的習慣。工作以後都知道專注的重要性,從小養起。


作業要自己檢查,養成對自己負責,不依賴父母的習慣。小時是寫作業,長大就是工作了,可沒有人在外面幫他們檢查了,所以也要從小從寫作業開始養成自己檢查的好習慣。


5. 準備錯題本,把作業做錯的,考試做錯的整理在一本“錯題本”上面。

這樣可以對自己的知識點查漏補缺,針對性補習。


6. 正確看待考試分數,認清考試是檢查階段學習情況,注重學習過程,不能只追求分數。

為長遠發展奠定正確的學習動機。



寶媽分享育兒知識


重要的問題強調三遍:一切從自己孩子實際情況出發太重要了,一切從自己孩子實際情況出發太重要了,一切從自己孩子實際情況出發太重要了!我想說,很多人把習慣這個詞大而化之了,泛泛而談的習慣根本不適合所有的孩子,好的學習習慣不一定跟學習本身成正相關,而且我們必須清楚的是,每個孩子應該重點強調的點也是不一樣的,換句話說別的孩子可能使用某種方法有效果,但是你的孩子也培養這樣的習慣就是多此一舉!

如果你的孩子坐不住:那專注力就是首要的需要培訓的習慣,方法有很多,比如舒爾特方格;比如拿一副撲克牌隨便挑出四張撲在桌面上先讓他看到每個數字,然後把牌倒扣在桌面上,讓他去判斷哪一張是哪個數字;陪他做專注力的遊戲,比如在紙上依次寫出三位數、四位數、五位數直到越來越多,讓他記憶,看看他能多長時間記住!


如果你的孩子是理解能力差:那你就應該培養孩子概括分析歸納總結的好習慣,比如一起看新聞的時候一定看完之後讓孩子總結一下看完以後的感想;比如孩子看完一本書,一定要讓他講給你聽,要讓他學會用一段話總結整本書的意思;比如聽一首歌,一定要讓孩子描述一下他聽完這首歌的感想;領孩子外出旅遊、購物,都一定要讓他在回來的路上進行總結和歸納一天的感想與想法!


如果你的孩子做題容易粗心、粗枝大葉:那你應該培養的是孩子把握細節,以小見大的能力,比如買那種視覺大發現的圖畫書,跟他一塊尋找差異,孩子一定高興的不得了,不知不覺當中,細節把握的能力就上來了;讓他學會觀察,比如鑰匙在哪裡放著,哪個東西不見了,放學回到家發現家裡有什麼變化,媽媽今天的髮型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等等,習慣一定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看到有關孩子習慣培養方面的話題,一定會看到很多人的長篇大論,什麼這習慣那習慣的東拉西扯一陣子,然並卵,家長看到沒用啊,因為這樣的文章太多了,關鍵在於自己的孩子缺什麼我們就要補什麼,就像我們去看醫生,什麼病?胃病?好,那就六樣藥,然後再來一個病人,什麼病?胃病?好,還是那六樣藥,那這樣的醫生你說捉急不捉急,那還要你這醫生幹嘛,我自己開藥不就得了?所以各位親愛的家長,孩子教育大意不得,不要看廣告,一定要看療效,自己的孩子一定是你自己最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