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控制漢獻帝,派一個女兒就夠,為啥三個女兒都嫁過去?

龍波基尼


這正是曹操的高明之處,如果只派去一個,搞不好會支持漢獻帝,時間一久就有可能將曹操給除掉,曹操的目的是為了讓這三個女兒互相監督,互相牽制,以此斷絕漢獻帝除掉自己的想法和可能,使自己能集中精力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業,為曹丕將來接班掃清障礙,畢竟當時忠於漢室的勢力還是大有人在,曹操不得不防。





妙評天下


曹操之所以連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劉協,有六條原因:

第一:曹操是權臣,漢獻帝是傀儡皇帝。傀儡皇帝必須聽權臣的話,否則權臣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所以,別說曹操嫁三個女兒了,就是嫁十個女兒,漢獻帝也得接受。


第二:曹操連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既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的誠意,表明自己對劉漢是忠誠的,也為了彰顯自己是名副其實的外戚,吸引其他人來歸順與攀附自己。在古代,有很多外戚握有軍政大權,絕世高手楊堅就是外戚中傑出的代表,曹操心嚮往之。

第三:曹操連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是防止別的大臣也嫁女兒給漢獻帝,跟他搶外戚的名號。


第四:曹操連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所生的兒子將來有一個肯定能成為太子,萬一曹家篡位不成功,至少外孫也能成為下一任的皇帝,繼續保曹家榮華富貴。

第五:曹操連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是為了更好控制漢獻帝,使得漢獻帝在自己的監視和掌控之中。

第六:曹操是太監的孫子,出身低賤,為了彌補,和皇帝通婚三次能夠大大提高自己的高貴,從而爭得士大夫的支持。

因此,曹操嫁三個女兒要比嫁一個女兒,更能確保萬無一失。


見賢超齊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瞅著這題目,這要擱一般人身上,感覺這事賠了,賠大發了,一個傀儡皇帝,曹操咋就砸進去三女兒。一個女兒您是皇帝的老丈人,三女兒他還是皇帝的老丈人,這身份也沒有因為多嫁兩個女兒見漲啊。

可這老話說過樹老根子多,人精點子多。曹操?大華夏地頭上的一代梟雄啊,人家能做賠本買賣嗎?顯然不能,這是走一步瞅三步的主不是。

那會雖然女人在社會的地位不高,但那也是曹操的骨肉,而且作為政治聯姻,一個女兒可就是一條聯盟關係。所以這事很明顯,曹操這麼幹,應該有他的政治目的。

那麼接下來,咱不妨把這事揉碎了嘮叨嘮叨。

咱先說說漢獻帝這人吧。

話說漢獻帝,已經是東漢的末代皇帝了,他這人和他的王朝一樣,起起落落,坎坎坷坷的。

當年母親王美人肚子裡有了他的時候,害怕被何皇后害死,用墮胎藥想把他弄死。這要是擱一般人身上,也就瞅不見這世界的光明瞭,但命不該絕啊,這墮胎藥心許是過期了還咋的,沒起作用。

這漢獻帝就呱呱落地,話說這世界是公平的,你的命留下來了,那就得用別人的命來代替,而代替漢獻帝的恰恰就是他的母親王美人,一把毒藥就這麼一命嗚呼了。

後來他的小命在他奶奶董太后的關照下,總算是被留了下來。

按說東漢的皇帝帽子壓根和他沒有關係,但架不住那個時候,局勢比較亂,他爹靈帝一死,就把皇位留給了漢獻帝的哥哥漢少帝(這是遵循漢朝立嫡立長的原則)

但這事就被後來那不著調的董卓給攪和了,這就是個好事不做,天下的壞事做絕的貨。

為了錢啥都幹,刨皇家的墳頭,掘皇家宗廟府庫,為了取樂,一股腦把趕集的老百姓全抓了,男的全剁了腦袋,女的擄走全賣了,對外邊人說自己打仗,大獲全勝這是戰利品。

咱就說見過不要臉的,就沒有見過這麼不要臉的。所以這種人壓根就沒啥底線,廢帝的事扣著腳丫子就能做出來。

這不順手就把漢獻帝丟了上去,這叫時也運也命也。

至於董卓,他這壞腦殼壞的都能冒出黑水來,應了那句老話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正義這東西有時候來的晚點,但他從來就不缺課。

後來這董卓就被人給點了天燈,肚臍眼裡插了一根燈芯,一傢伙就燒了三天三夜。

打這裡開始漢獻帝就過上了漫長的傀儡生涯,您要說這漢獻帝是個沒啥才能的人,這您可說錯了,這人也有才,可架不住他身邊的人胳膊腕子比大腰子都粗,他們信奉暴力可以解決一切,所以就沒有他說話的機會,這也造就了他心裡也有一定的野心,逮住機會就想翻朵浪花。

這不,最後兜兜轉轉的就被曹操給挾持了,話說曹操這人不僅胳膊腕子粗,腦瓜也好使,就把這漢獻帝給壓的死死的。

接著咱說說,漢獻帝的反抗。

話說漢獻帝這人自從當了皇帝之後,他基本上就沒有行使過皇帝的權利。您要說這事擱一般人身上,對方好吃好喝好招待的,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可人家漢獻帝才能還是有的,他不甘心啊,所以這就想著,啥時候能把曹操給掀翻了。

他私下裡盤算盤算自己手中的資源。話說東漢時期,引領這政局的變換,其實就是兩個,一個是宦官,一個是外戚。

漢獻帝瞅瞅身邊一個個陰陽怪氣的宦官,這幫子玩意不監視他就不錯了,還利用他們,這得傻到啥程度才成。

所以漢獻帝其實面臨的選擇就只有一個,利用外戚。

那麼漢獻帝的老婆當時只有三個,董貴人,大老婆伏皇后,還有一個宋貴人。

這三人中宋貴人可以忽略不計,畢竟宋貴人的家世,就一個老爹僅僅是個常山太守,這在曹操的手裡邊壓根就翻不起浪花來。

那麼他的選擇又進一步的縮小,只剩下董貴人和伏皇后。

漢獻帝首先選中了董貴人,為嘛是她呢?

因為她老爹是董承,官職車騎將軍,受封列侯,地位不可謂不重。而且最為重要的是,董承還是自己奶奶也就是撫養自己的董太后的大侄子。

親上加親,董承能辦這事。

所以一個衣帶詔可就下去了,董承領頭,拉了個劉皇叔作為拉拉隊,搖旗吶喊。結果這事沒整好,劉皇叔借盾溜了,董承沒跑,結果被滅了三族,不可謂不慘烈。

當時漢獻帝想要以董貴人懷有身孕保董貴人一命,結果曹操壓根就不搭理這茬,還是弄死了董貴人。

這事按說應該消停了,但伏皇后瞅著這事,心有不平,這就給自己的老爹伏完寫信,通篇寫了曹操不是和暴行,想要讓她父親秘密的搞掉曹操。

伏完這可是個老謀深算的主,瞅著胳膊腕子比自己腰還粗的曹操,這就慫了,就當啥事都沒有發生過。

話說但凡發生過的,必然會留有痕跡,九年後,當伏完走完了自己的一輩子,兒子伏典繼承了他的位子,又過了五年,這事可就發了。

一家老小兩百多人的宗族可就被曹操滅的啥也不剩,包括伏皇后以及伏皇后所生的倆娃娃全部被殺。

後來的事

按說這應該消停了吧了,但曹操這人生性多疑,走一步看三步的主。漢獻帝擱到腦袋上,這始終是一個禍害。

但他不能真的拿刀子把這漢獻帝給剁了,畢竟他心坎裡還有道義倆字,他想當皇帝,這輩子是不可能了,只能等他的兒子來完成這項任務了。

回頭瞅瞅漢獻帝,他的後宮裡邊就只剩下一個宋貴人,雖然這人不會給曹操找太大的麻煩,但架不住過去是個男人就要納個三妻四妾的,這要是後宮空虛了,再把別人家的女兒弄進去,這還是會給他找麻煩的。

所以他乾乾脆脆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獻帝,讓他女兒把漢獻帝給看管起來,外戚這條路也就能掐死了,漢獻帝也就只能成為孤家寡人了。

但曹操這人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絕了,他感覺一個女兒壓根就看不過這漢獻帝,所以乾乾脆脆的就嫁進去三,就算你以後還有其他女人,你能幹的過三姐妹?再加上他這個老丈人,這就是鐵打的堡壘,一般人就攻不進去。

得咧,這麼一做,漢獻帝果然老實了,畢竟這三姐妹的外戚就是曹家人,那個曹家人缺心眼了會幫他漢獻帝?所以漢獻帝和外界的聯繫全給堵上了。

按說這末代皇帝他撈不到好,不是被人剁了,就是被人剁了,但這漢獻帝還是撈了個好,就因為他這三個老婆。

咱瞅三國的時候,曹操的女兒大罵曹氏貴戚,這幫子貴戚也只能受著,這要是一般人,敢罵第一句,輕了大耳瓜子糊上去了,重了這就的剁腦殼。

所以當曹丕當了皇帝之後,對這漢獻帝還是不薄的,至少給了個山陽縣安度了晚年。

大傢伙也知道曹丕這壓根就是個笑面虎,肚子那叫個黑,但始終沒有衝這漢獻帝下黑手,還不是因為漢獻帝這三老婆。

一個老婆就讓曹丕夠受的了,更加何況是三呢?三個女人還一臺戲呢?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準確的說,曹操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並不是為了控制漢獻帝,而是為了杜絕政治風險。

眾所周知,東漢時期,由於皇帝年幼,作為執政的太后只能依靠自已孃家的親戚,也就是外戚來掌權,才能控制朝政,因此外戚也成為東漢時期最大的政治勢力。



比如跋扈將軍梁冀和漢末大將軍何進,都是以外戚身份掌握權力,成為東漢著名的權臣,因此把自已的親戚嫁給皇帝,成為進入仕途的最快也最簡單的途徑。

如果是親戚能得到皇帝的寵信,那麼將來的榮華富貴和權力巔峰就有可能迅速實現,但必須要說明的是:外戚的權力來自皇帝,沒有皇帝或者皇帝去世,外戚的權力就消失或削弱。



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的情況是非常特殊的,曹操是靠自已打出來的天下,是自已爭取而來的權力,而不是皇帝給的權力,曹操嫁女兒給漢獻帝的原因就在於要杜絕政治風險。

因為曹操控制漢獻帝時期,所有的政治風險都來自外戚,也就是漢獻帝的皇后或妃子的親戚們帶來的。

比如董承,原本就是漢靈帝母親董太后的侄子,又是董卓女婿牛輔的部曲,因為護衛漢獻帝從長安到洛陽,為了永保富貴,因此將自已的女兒嫁給漢獻帝。



再比如伏完,原本就是漢桓帝的女婿,一直是朝中重臣,後來將自已的女兒嫁給了漢獻帝為皇后,因此伏完也成了漢獻帝的岳父。

而曹操在執政期間發生的政治風險都是來自於皇帝的老婆方面的外戚,也就是董承與伏完。

董承就是衣帶詔的始作俑者,因為女兒是漢獻帝的貴妃,又是護衛漢獻帝進入洛陽的功臣,擔是後來對於曹操的專權不滿意,於是以衣帶詔為手段,聯合了劉備、吳子蘭、王子服、吳碩、種輯等人妄圖誅殺曹操,奪取權力,可惜被曹操挫敗了。



還有伏完,漢獻帝的皇后伏皇后在看到曹操逼死了董貴妃後,覺得自已地位也不保,因此寫信給自已的伏完,希望他能起事誅殺曹操,可是伏完不敢,可是曹操知道這事後,還是誅滅了伏家三族,包括皇后。

經過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曹操意識到政治風險都是來自外戚,為了杜絕以後還會發生這種風險,於是曹操將自已的女兒嫁給了漢獻帝,並且一嫁就是三個,三女共伺一夫。



曹操與之前的外戚不同的是,他的權力不是來自皇帝,而是來自自已,皇帝只不過是曹操手中的一張牌而已,一張政治永遠正確的牌。

曹操即使不嫁女兒也能控制漢獻帝,從他迎立漢獻帝到他誅殺董貴妃及伏皇后時,曹操都是牢牢的控制著漢獻帝,他不需要通過嫁女兒來控制漢獻帝,但曹操需要通過退女兒來杜絕將來還會發生的外戚產生的政治風險。



曹操已經殺了漢獻帝兩個女人,怎麼也補還兩個吧,況且漢獻帝雖是個傀儡皇帝,但好歹仍然是個皇帝,皇帝有三宮六院很正常,但是之後漢獻帝想要什麼女兒,恐怕只有曹操同意了才能要吧。

曹操為了杜絕風險乾脆一下子就嫁了三個女兒給漢獻帝,一方面是為了彌補他殺掉的兩個,另一方面也是堵上漢獻帝納其她女人為妃的途徑。



如果曹操有更多的女兒,估計也會嫁過去吧,三國演義就說曹操嫁了七個女兒給漢獻帝,說不定還真有這個可能,這樣一來,曹操就堵上所有可能的風險,漢獻帝也不可能有曹操七個女兒還敢納其她女人為妃。

再說了,從曹操的角度想問題,如果漢獻帝的女人全是自已的女兒,那麼將來無論是不是曹家取代劉家,將來的皇帝之後都有曹家血統,這可是一本萬利的好事。



最後,曹操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還有一個理由,就是與曹操寫《讓縣自明本志令》一樣的原因,就是堵上天下人罵曹操的嘴巴,看吧,我曹操把三個女兒都嫁了漢朝皇帝,我只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絕對不會篡奪大漢江山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操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實質就是為了控制漢獻帝,為什麼一嫁就嫁三個,這其中有曹操自己的算計,曹操又怎麼可能做虧本的買賣呢。

“衣帶詔”的教訓

在漢末,宦官和外戚是兩大政權,皇帝勢必要擇一為己所用,漢獻帝在被曹操控制以後,身邊的宦官勢力也被曹操清除得差不多了,留下的也都是替曹操監督自己的。

於是漢獻帝要想和曹操叫板,便只得尋外戚勢力了。

當時漢獻帝身邊只有伏皇后、董貴人、宋貴人,而其中只有董貴人的父親董承有實力,董承是封侯的車騎將軍,在漢官中較有威望。

所以漢獻帝一個衣帶詔來,董承就應聲而動了,聯合劉服勢要把曹操拿下。

當時曹操正處在官渡之戰的關鍵時期,要不是趙達、盧洪兩人高密,曹操真的是懸了。

所以要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就要切斷劉協與外界的聯繫,不能讓劉協再與外戚勾結。

讓自己成為唯一的外戚那絕對是最好的辦法,所以曹操才決定嫁三個女兒給劉協,十八歲溫婉的曹憲、十六歲活潑的曹節先入宮,十一歲的曹華待嫁。

為什麼要這樣安排,為堵住劉協充實後宮的所有藉口,賢惠大方的、活潑俏皮的都給你弄來了,將來不新鮮了,還有一個小的等著進宮。

一下子劉協就找不到任何的藉口納妃了,也就切斷了劉協與外界的聯繫,這是“衣帶詔”給曹操的教訓啊,為了以防萬一,曹操是走一步看三步啊。

漢臣的“道義”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僅是名副其實的權臣,還是皇權的掌握者。

但是曹操說了,決不竊取劉家天下,誓死做漢室忠臣。

所以儘管手下人、甚至自己的兒子都勸他稱帝,但是曹操還是沒有。

這就是一個讀書人心中的“道義”所在,絕不可讓天下人嗤之以鼻,靠著這點“執念”,曹操在完全有能力登上皇位的時候他沒有去做。

而且還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世人覺得他就是漢室忠臣,那麼把自己的三個女兒都嫁給皇帝,足以鞏固自己權利的同時,也是向外界表明自己始終是終於漢室的。

提高“身份”

在古代,很講究出身的,就算憑自己的本事打出了一片天下,如果出身不好,依舊會有人嚼舌根子,依舊會被那些士大夫所鄙視。

曹操最後憑自己打下了一片天,但曹操是太監的孫子,這樣的出身是很低賤的,難免還是有人會在背後嚼舌根。

曹操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獻帝以後,就成為了皇帝的丈人,就是外戚,身份自然高貴不少,也能得到士大夫的支持。

所以,曹操打的算盤是很精的,凡事肯定都是利己才去做的。


煮酒溫史


公元213年,曹操稱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同年讓三個女兒曹節、曹憲、曹華入宮,封為夫人。

公元214年,曹操廢除漢獻帝的皇后伏壽,逼迫漢獻帝立自己的女兒曹節為皇后,漢獻帝最終同意。

首先來看曹操把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的時機。當時曹操已經徹底掌控漢獻帝,也基本穩定住北方局勢,“稱魏公,加九錫、建魏國”這都是篡位之前的徵兆。

但是,在同一年曹操卻將三個女兒,嫁給了已經成為自己傀儡的漢獻帝,原因可能有幾方面:

1、為了彰顯自己無心篡權的態度

其實曹操“漢賊”之稱讓其極其不滿,為了表明自己無心篡權稱帝之心,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漢獻帝,這是一種表現自己不謀逆的態度。

而且,從漢獻帝和曹節之後的結局,曹丕讓華歆去逼迫漢獻帝讓位,身為漢獻帝皇后也是曹氏女兒的曹節,怒斥華歆。由此可見,當時曹操當初將女兒嫁給漢獻帝,可能真得沒有什麼特殊的交代。

2、控制漢獻帝,避免漢末外戚等謀逆情況

如果曹操真的是靠三個女兒,來控制漢獻帝,那麼大概也真如《三國演義》當中的橋段一樣,伏皇后有心想要除掉曹操,被曹操知道後,把伏氏族滅。

而如果是真如演義當中的情況存在,那麼曹操將女兒嫁給漢獻帝,並且廢伏皇后,便是有著避免漢末外戚干政的出現。

需要知道的是,伏皇后做了漢獻帝的皇后二十年,出身也較為顯赫,在三國亂世之中,如果有心勾結,不利於曹操對漢獻帝的控制。

甚至,即便是慫恿漢獻帝脫離曹操控制,聯合東吳或蜀漢等勢力,也是對曹操極大的威脅。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曹操讓女兒佔據後宮之位。

3、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的探究:政治婚姻代表的意義

對於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的原因,並無具體史料解釋,但結合當時的情形看,漢獻帝的幾個妃嬪當中,除了伏皇后,另外的董貴人也並不簡單。

董貴人是大臣董承之女,董承曾經稱有漢獻帝衣帶詔討伐曹操,事敗之後被殺,董貴人也被曹操處死。

由此來看,對於當時後宮之中,勾連外戚等勢力,反抗曹操的情況,在當時並非完全被杜絕。即便是曹操在基本平定了北方之後,面對依然覬覦自己的蜀漢、東吳勢力,曹操不斷外出攻伐的過程中,並不想漢獻帝這位傀儡皇帝,因為後宮外戚等原因,威脅自己的後方。

並且,結合漢獻帝將兩女嫁給曹丕來看,曹氏與漢獻帝之間通過姻親緊密聯繫,三女同一女其實在性質上並無不同,只是在態度上的程度不同而已。或許,將三女都嫁給漢獻帝,更能體現曹操自身並不想稱帝的決心和態度而已。


最後

其實曹操將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和漢獻帝將兩個女兒嫁給曹丕,都是政治上的形式而已。即便曹節甚至能為漢獻帝呵斥曹丕,但也改變不了這場政治婚姻的性質。


亭安讀書


有一個回答提到了三個女兒互相牽制,很對,另外還有一點,我覺得曹操是希望女兒能儘可能多地生下漢獻帝的兒子。


關於三個女兒互相牽制的問題。如果只嫁一個女兒給漢獻帝,確實難保那個女兒會不會倒像漢獻帝。因為婚後,女子重視丈夫超過父親恐怕也是常事,尤其是帝王家。設想一下,曹操的女兒成了漢獻帝的皇后,如果曹操要篡位,那個女兒會幫漢獻帝還是曹操?漢獻帝是皇帝,她就是皇后,曹操做了皇帝,她只能做公主。皇后和公主,哪個地位尊貴?這誰都會算,顯然皇后地位更高。所以後來曹丕篡漢的時候,作為漢獻帝皇后的曹節就不顧曹丕是自己的兄弟,怒斥他將來必然不能長久,這就是自己的地位使然。而有三個女人同時在漢獻帝身邊的話,一個如果倒向漢獻帝,另兩個還是可以為曹操提供幫助,使曹操更好地控制漢獻帝。


然後說說第二點,希望女兒儘可能多地為漢獻帝生兒子。由於曹操在世時根本沒有篡位,所以我們不容易推測曹操的本意究竟是做“周公”還是“王莽”。或許曹操根本沒想過要篡位,也不想讓兒子曹丕篡位,又或許曹操本來準備自己做皇帝,只是最終沒有勇氣走出那一步。但不管什麼情況,有一點可以肯定,曹操希望儘可能多地控制皇帝,以確保自己及自己的後代能夠保持足夠的權力。如果曹操心中是一個長期的計劃,那需要的就不僅是控制住漢獻帝,更需要在漢獻帝之後還有一個聽話的小皇帝,那這個小皇帝如果是自己的親外孫就最好不過了。



如果只嫁一個女兒給漢獻帝,且不說漢獻帝本有伏皇后,就算如後來發展的那樣,輕易把伏皇后廢了,自己的女兒成為皇后,萬一她沒有生下皇子,而漢獻帝又駕崩,或者因為不聽話必須要廢掉,但曹操本人還不具備篡位的條件,那就必須要再立一個小皇帝來繼續做傀儡。如果小皇帝不是曹家人所生,那就會產生新的外戚。東漢素來外戚專權,縱觀漢獻帝一朝,先有董貴人之父董承,後有伏皇后之父伏完,都要謀害曹操奪取大權。如果最後小皇帝不是曹操女兒生的,那豈不是又培養了一家外戚給曹家造成麻煩?

所以,曹操把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就是希望更大可能生下皇子,從而可以立做新君,做好完全準備。


伊耆角木


兩漢統治時間接近四百年,曹操在建安元年“挾天子以令諸侯”,到了建安十八年才打包嫁女給漢獻帝劉協,第二年才發生了伏皇后伏誅一案,又過了一年,曹操的二女兒曹節入替了位置,被冊立為後。

漢獻帝娶了曹操三個女兒,一位皇后兩位貴人,在後宮的地位都是很高的,曹操之所以將女兒嫁給漢獻帝,一個方面時候因為曹操的女兒確實比較多,大概有七個,所以嫁給漢獻帝也是比較好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後宮和朝廷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曹操將自己的女兒嫁入後宮之後,就能避免其他出現外戚當政的情況。

曹操還是很在乎自己的名氣的,要不憑他的實力,要硬來,皇帝之位恐怕早就是他的了。不能說曹操不想稱帝,到了曹操那種實力誰都會想著稱帝,但曹操始終邁不出去那一步。

曹操一生始終沒有稱帝,不管是什麼原因,多少有點對漢室的尊重。而漢獻帝也沒有被曹操殘害,甚至在曹丕稱帝后,被封為山陽公,帶著曹操的女兒偏居一方,直至病死。



九條德萊文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點。在古代的大家族聯姻中,女人從來就只是工具,是一個換取利益的籌碼。曹操連嫁三女給漢獻帝,其實僅僅只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

歷史上曹操有史可考的女兒共有六位,其中曹憲、曹節、曹華三位被曹操一同嫁給了漢獻帝劉協。

建安十八年,操進三女憲、節、華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十九年,並拜為貴人。及伏皇后被弒,明年,立節為皇后。(《後漢書》)

建安十八年,是個什麼時候?那已經是赤壁之戰後,曹操放棄南征,專心經營北方,逐馬超、破韓遂,將北方基本是定下來了,在朝中其聲勢達到頂峰,上朝時“參拜不名、劍履上殿”。此時的曹操對於漢獻帝的需求顯然沒有之前征伐天下時來得那麼緊要,而且漢獻帝已經三十多歲,曹操在這時候選擇將三女同嫁一夫,到底是為了怎樣的利益?正如題目中所言,一個就夠了嘛,意思意思就行了,一下嫁三個就有點誇張了。

因為從提升地位的角度來講,嫁一個和嫁三個是沒有任何區別的,都是國丈,曹家都是外戚。甚至於曹操想以此來為後面自己或者兒子稱帝鋪平道路,也是一個就夠了。

但是如果再深究一下後面的事情,其實你可發現,曹操此舉,其實也頗有道理。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穩定漢獻帝這個“不穩定”因素。

眾所周知,漢獻帝這個人雖然頗有些懦弱,但那是時局所限,其實他很有野心。在成為曹操傀儡之後,他一直心有不甘,處心積慮的想要逃脫囚籠,比如什麼董承“衣帶詔”事件、伏完密信事件。而這些都直指一個地方——漢獻帝后宮。

首先“衣帶詔”事件的帶頭人是車騎將軍董承,劉備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從犯,而且早早的就逃之夭夭了,並沒有像《三國演義》中那般大義。而董承則是漢獻帝的大舅子,他妹妹董貴人是漢獻帝的寵妃。所以這是一場外戚作亂!

而伏完密信事件,則是在董承失敗被殺之後,伏皇后為了幫丈夫翻盤,寫密信給自己父親伏完。伏完在當時也算是大佬一位,德高望重,可以說是曹操控制下的漢臣集團中領頭人。這個人很聰明,他知道肯定鬥不過曹操,雖然有心殺賊,但為了大局,他隱忍不發。因為一旦失敗,一定是滅族之禍。

不過,雖然沒有動手,並不代表曹操不知道,只不過當時曹操還在四處征戰,不會輕易地撕破臉皮。所以伏完安度晚年,而伏皇后可就沒那麼好運了,遭到了曹操地秋後算賬,自己與孩子盡數被害。

而這一切地根源,其實就在於漢獻帝,如果他無心反抗,身邊地女人們定然也不會豁出命去為他。

說到這裡,其實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了。曹操嫁女,其實就是為了取代漢獻帝地後宮。

如此一來,都是自己女兒,漢獻帝不至於能挑動她們來謀殺親爹吧。而漢獻帝好歹是個皇帝,雖然談不上佳麗三千,那怎麼也得多幾個老婆吧。所以嫁一個,顯然起不到作用,於是就嫁三個。

所以我們在後面看到,曹操在清算伏皇后之後,緊接著女兒曹節就當了皇后,其他兩女也都是貴人。漢獻帝一生有六個女人,除了曹家三女以外,還有就是因為漢獻帝搞事情被殺地董貴人和伏皇后,至於宋貴人,史上記載不多,父親只是常山太守,沒有什麼家族勢力,翻不起風浪。所以漢獻帝地後宮就成了曹家的一言堂了,漢獻帝自然也就作不出什麼么蛾子了。

不過話說回來,曹操為何要用這種看似安撫的方式去對待漢獻帝呢,他完全可以粗暴一點嘛,沒有必要去犧牲女兒的幸福。這個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其實也是很正常的。

首先古代是男權社會嘛,女性本來地位就低,甚至於是政治工具,曹操沒有必要過多去考慮女兒的幸福。

而且話說回來,多女嫁一夫在當時本就是合理合法,而且你嫁的還是皇帝啊。雖然這個皇帝是傀儡,但他仍然是名義上的天下之主,受萬民敬仰。哪怕是她們老爹曹操,公共場合見到漢獻帝也得行禮。

所以,曹操絕對是沒有虧待女兒們的。

而對於曹操來說,漢獻帝依然是他需要借勢之人。對外,師出有名啊,況且當時曹操幾乎是徹底平定了北方,下一輪計劃便是平定孫劉。所以才有了後面的南征孫權,以及與劉備在漢中的宿命之戰。

而進行這些戰爭前,都是需要準備動員的,糧草、兵員甚至於無形的士氣,那都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那麼此時就是漢獻帝的工作了,為天子納糧,為天子當兵、為天子戰鬥。曹操可以調動的力量絕對會因此而大幅增加,而且有漢獻帝,曹操在陣前與劉備孫權罵街都顯得更佔理啊。

所以,他有必要去安撫漢獻帝。就算漢獻帝心如明鏡,但是天下人不知道啊。她們只會看到漢獻帝娶了曹操三個女兒,從此曹操就是國民岳父了,妥妥的一家人。他自然會得到更多的支持,漢獻帝倒是無所謂,反正發不了言。

這就是政治作秀,曹操最為拿手的,類似的事情曹操做的可不少。舉個栗子,比如曹操對關羽,無論是在演義還是正史中,那都是出奇得好。在關羽身在曹營那段時間,加官進爵,給錢送馬送女人,處處噓寒問暖,甚至於最後還放虎歸山。

為什麼?真的因為曹操喜歡關羽嗎?作為一代梟雄,曹操應該沒那麼矯情吧!他其實做這些就是為了做給身邊的武將謀臣們看,我曹操是有多麼的愛惜人才。關羽能因此被收服當然最好,即使沒有,那我曹操也不虧,至少身邊的武將謀臣們對我更加的死心塌地,這個目的也就達到了。

對於漢獻帝曹操也是如此,漢獻帝如果因此真心待我當然最好,如果他依然不服,那也沒有關係,至少天下人和那些漢臣們看到了我曹操是怎麼對待主子的,“忠臣”二字絕對跑不了。

所以這一招,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那都是血賺不虧。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漢獻帝雖然被曹操殺了董貴人和伏皇后,兒子也死了。但是曹操賠給他的這三個女人,其實待漢獻帝不薄。後來曹丕稱帝,漢獻帝能夠在在山陽縣安度晚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幾位夫人。畢竟其與曹丕乃是血親,在漢獻帝失去了威脅的時候,曹丕這個腹黑男也就沒有暗下殺手了。


白話歷史君


眾所周知,東漢的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是位悲催的皇帝,他只有皇帝之名,卻沒有皇帝之權,甚至連正常人的自由也沒有,成為別人手中的一顆棋子和玩物。他弱冠之年被推上皇位後,先後遭遇董卓、李傕、郭汜、曹操“四大惡人”的挾持和掌控,一直過著“寄人籬下”,忍辱偷生的日子。

特別是到了曹操時,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幾乎將漢朝的忠臣斬除殆盡,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饒是如此,曹操對漢獻帝劉協還不放心,還使出了一絕招——政治聯婚。

據《魏志·文帝紀》記載,曹操一生共有31個孩子,其中有25個兒子,7個女兒。舍不孩子套不住狼,為了套住漢獻帝,曹操不惜動了老本,先後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了他。一開始為了漢獻帝能全力支持自己,而且防止宮中出現流言蜚語,就用聯姻作為籌碼,向劉協獻出了三個女兒,順理成章的獲得了漢獻帝的信任,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在建安十八年的時候,曹操的女兒曹憲、曹節、曹華三姐妹同時入宮中,封為夫人。

這三姐妹到劉協的宮中後,剛開始只是以夫人相稱,一年之後,這三姐妹被同時封為了貴人。三朵金花的橫空出世,讓劉協的第一任皇后伏壽很是不安,本原本就已年老色衰的她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伏壽決定先下手為強,她寫了封信給自己的父親,讓父親想方法剷除曹操,還自己一個清平世道。

結果很不幸,這封信沒能突破曹操的“警戒線”,被曹兵劫獲並交給了曹操。曹操當即亮劍了,先是威逼劉協廢掉了伏壽,然後把她打入冷宮。伏壽怎麼能忍受冷宮的打擊,很快便鬱悶而死。

通過這件事,曹操覺得得讓一個得力的女兒來為自己“分憂”,於是他把女兒曹節推向了皇后的寶座,並寄希望於曹節能當好“間諜”,控制好了漢獻帝,確保內部的穩定。

總之,曹操想借著曹節等女兒來控制劉協。但是這個曹節登上皇后之位後卻被漢獻帝感化了,她竟然由“間諜”,變成了漢獻帝的“死粉”。

曹操去世後,曹丕接替了魏王這個位置。結果野心家曹丕可沒有曹操那麼“含蓄”,繼位沒多久,便亮劍了——派華歆去逼迫漢獻帝讓位。

結果手無縛雞之力的漢獻帝任由為之,只有用苦笑和搖頭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無奈。然而,關鍵時刻,曹節卻站出來了,她對著華歆就是一頓怒罵,只罵得華歆毫無招架之功,只好悻悻而歸。

當然,曹節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很快,蠢蠢欲動的曹丕三番五次地派使者進行威逼。後來,曹節知道這回“罵功”不管用了,但她還是不屈服,於是做出了雙管齊下的驚人舉:一方面怒而將印璽擲在地上,另一方面泣罵了10個字:“天若有眼,絕不讓你長久!”使者驚慌失措的撿起沾上灰塵的印璽。

”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曹節為山陽公夫人。景元元年,曹節病逝,仍以漢朝禮儀合葬於獻帝的禪陵,諡號獻穆皇后。曹節和她的名字一樣,高風亮節,至死都沒有放棄與黑惡勢力鬥爭,種種事蹟受到後世的讚揚,在民間廣為流傳。

隨後曹丕登帝,封獻帝為山陽公。

之後,曹丕終於取而代之成了皇帝。而漢獻帝則被廢為山陽公,曹節也被降為山陽公夫人。漢獻帝和曹節情投意合,二人雖然淪為布衣,無權無勢,無富無貴了,但依然恩愛如初,兩人相伴終老,死後,兩人合葬於禪陵,而曹節諡號獻穆皇后,其高風亮節和種種事蹟受到後世的讚揚,在民間廣為流傳。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所說的10詛咒最後字字應驗。後來,魏國的統治只存在了短短的四十五年,就被司馬家族竊奪去了,的確沒能長久,是巧合還是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