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内河航行载机7架 这样的“航母”却是苏俄红军大功臣

“公社”号诞生!

1917年11月7日,涅瓦河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揭开了人类历史崭新的一页。不过,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还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革命武装,红军的实力不是很强大。而被推翻的俄国统治阶级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组织起白卫军,妄图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当时,一大批有经验的飞行员投靠到了反革命力量阵营中,这对红军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新生的革命力量虽然有一些作战飞机,但可用的机场太少,而且由于飞机航程有限,活动的范围相对固定。为了使有限的空中力量能在对白军的作战中发挥作用,伏尔加河区舰队政委认为,可以找一些驳船来搭载水上飞机,这一想法立即得到广泛赞同。随后,红军找到了一艘驳船,经简单改装后成了一艘水上飞机母舰,该船后改名为“公社”号。


只能内河航行载机7架 这样的“航母”却是苏俄红军大功臣

“公社”号载机驳船在一周之内就完成了改装,可搭载7架水上飞机


实用装备就是好装备

“公社”号船长约140米,宽13.2米,排水量3100吨,虽然吨位不小但吃水较浅,适合在内河流域航行。应该说,将普通民用船只改为能够搭载作战飞机的军用船舶确实是很有想象力的。虽然在河面上使用“航母”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毕竟有了可以机动作战的机场。


只能内河航行载机7架 这样的“航母”却是苏俄红军大功臣

一些平甲板构造的驳船、客轮、拖船都可以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


一战前后入役的飞机一般航速较慢,而且飞行高度也不高。然而,打飞机的防空炮也没好到哪去,射速慢、精度差让军事专家和战场指挥官们都感到十分头疼。用当时人的话讲,防空炮简直就是摆设。后来,有人尝试给防空炮安装瞄准器,这样就能大致判断出飞机的飞行轨迹,然后再开炮射击。这种做法看似可行,不过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很大误差。于是,在防空作战时,通常是集中大量防空炮对着一个区域射击,最多不过是对敌机进行驱离,能蒙中一架就算是很幸运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空中力量的优势非常明显。

红色“航母”的威力

实际上,红军改装载机驳船搭载的飞机数量很少,而且飞机的载弹量和航程都非常有限。尽管这样,红军的“航母”还是在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18年,两架M-9型飞机从“公社”号上起飞,对喀山城内的敌军展开第一次攻击行动。其中一架飞机投下的炸弹击中了一艘白军的拖轮,该船很快沉没。随后的几次攻击行动也都较顺利,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另外,这些飞机还能为本方提供有价值的战场情报,并不断向白军投放传单敦促其尽快投降。


只能内河航行载机7架 这样的“航母”却是苏俄红军大功臣

红军曾缴获一些肖特-184型水上飞机,正好可以在载机驳船上使用


后来,红军又接连改装了几艘驳船,并将它们投入到了战场上。有了一定数量的“航母”之后,伏尔加河区舰队在日后的作战中几乎能在全程空中支援下对白军阵地实施攻击。从喀山到里海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都有载机驳船参战的身影,为红军最终夺取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只能内河航行载机7架 这样的“航母”却是苏俄红军大功臣

伏尔加河上有大量的驳船可供选用


当时,正是航空母舰这种新型装备刚刚兴起的时候,而苏维埃政权才成立不久,根本造不了航母。但红军在内河使用载机驳船确实是奇思妙想,应该说,它们是较早投入实战的一批“航母”,其战术和战略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整个战争期间,红军载机驳船上的飞行员们共完成了数百次飞行任务,有些人日后也成为了苏联海军航空兵的骨干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