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說到林則徐,其虎門銷煙的壯舉最令人影響深刻,自此成為了國人心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可以說是少年得志,13歲被選為佾生,19歲中舉,入仕途,官至湖廣總督。

林則徐並非出身官宦之家,初入仕途時雖文思敏捷並未受到重用,後被張師誠招為幕僚,才開始在仕途上展露頭角。

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

張師誠為何會招納林則徐為幕僚呢?有一說法是,張師誠在翻閱各地呈交給他的賀啟時,發現林則徐的賀啟寫得最好,書法功底深厚,字跡清秀,柔中帶剛,讓人眼前一亮。

今天我們就來論述一下林則徐的書法,自古官員都能寫得一手好書法,林則徐更不例外。原因有二:

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

其一,舉人走仕途,當筆下字從小熟練,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雙管齊下才有希望高中;

其二,官員給朝廷寫奏章,在當時必須具備好書法。

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

林則徐在所有的字體中,最擅長的是小楷,他筆下的小楷以歐體、顏體為宗,將兩者融合,並參考唐代的寫經體書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書法面貌,渾然天成,雍容大氣。

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

歐陽詢曾說過“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有餘”

寫大字宜緊密,小字宜寬疏。大字密,密處不使透風,要密中有密;小字疏,疏處可以走馬,要疏中見疏。

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林則徐臨皇甫君碑

而林則徐的小楷,疏朗分明、簡靜清晰,實屬難得。

不過,在書法界很多專家卻並不喜歡林則徐的書法,認為林則徐的書法屬於“館閣體”,“館閣體”是清朝考場通用的字體,特點是烏黑、光亮、方正,雖然典雅圓融,但是卻千篇一律,因而館閣體被扣上了“沒有特色”、“缺乏藝術性”的帽子。

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林則徐臨皇甫君碑

其實放下偏見,想要寫得一手好的館閣體並非是易事,沒有長年的書法功底是寫不來的,而林則徐的字體在所有的館閣體中又算是極致了,並非沒有藝術性。

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

正所謂“字如其人”、“人品即字品”,林則徐有勇有謀,性格剛正不阿,他的書法取勢,也是端重安詳,絕無矯揉造作的氣息字裡行間體現出一股中華民族固有的浩然正氣、凜然大義。

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

現在我們學習小楷,無非是從唐、晉兩處入手,而林則徐的小楷兩者風韻兼備,尤其是他的代表作《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林則徐臨皇甫君碑》,更是盡顯唐法、晉韻的風貌,我們大可以選擇此。

林則徐的書法,將顏體、柳體完美融合,被稱為“清朝最美楷書”

林則徐臨皇甫君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