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40萬趙軍為何寧被坑殺也不反抗?471年後曹操透露玄機

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一場左右天下格局的大決戰,經過長達3年的拉鋸,趙國的軍事能力被摧毀,山東六國中再無一國有單獨抗衡秦國的能力。

據《史記》記載:“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坑之”。長平之戰3年後,白起被秦昭王賜死,在臨死前,白起曾感嘆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

長平之戰,40萬趙軍為何寧被坑殺也不反抗?471年後曹操透露玄機

司馬遷父子生活的年代距長平之戰僅僅過去100多年,可以見到西漢官方收藏的先秦史料,所以,後世在記述長平之戰時,都以司馬遷的《史記》為準,認為白起的確坑殺了趙國40萬士兵。

但由此就會產生一個疑問,在冷兵器時代,坑殺40萬壯丁絕非一件容易的事。電視劇《亮劍》中楚雲飛曾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74軍,5萬多人,剛打了3天就垮了?就算是5萬頭豬,共軍抓3天也抓不完”。

長平之戰,40萬趙軍為何寧被坑殺也不反抗?471年後曹操透露玄機

趙軍投降是為了活命,但如果投降後要被坑殺,那趙軍又豈肯束手就死?然而奇怪的是,史書中既沒有趙降卒被捆縛的記載,也沒有趙軍反抗的絲毫記錄。

那麼40萬趙軍究竟為什麼寧可被坑殺也不拼死一搏呢?471年後,曹操的一段對話意外透露出了玄機。

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河間縣的田銀、蘇伯謀反,曹操居府長史國淵率兵平定叛亂,然而在收到國淵上報的斬首數字後,曹操曾詢問:“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你為何不遵慣例呢?國淵回答說:“夫征討外冠,多其斬獲之數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聽也……淵竊恥之”。

長平之戰,40萬趙軍為何寧被坑殺也不反抗?471年後曹操透露玄機

曹操的這段對話透露出古代戰爭的數字玄機,即殲敵數字往往是以一當十,誇大十倍以宣揚武功,而且這並非漢末才有的,而屬於歷代“舊例”。

這個“舊例”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呢?《周本紀》在記述武王伐紂時提到“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逸周書》的記載更是嚇人,說周軍“馘磨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光抓俘虜就抓了3億多人。

長平之戰,40萬趙軍為何寧被坑殺也不反抗?471年後曹操透露玄機

可見,在兩週時代,誇大戰績是習以為常的事。

《孫子兵法》曾總結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秦國作為長平之戰的獲勝方尚且出現“秦卒死者過半”的情況,又如何做到圍困40萬趙軍長達46天並悄無聲息的詐而盡坑之呢?

考古發掘也證實了這一點。長平古戰場位於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城北7公里丹河谷地一帶,上世紀90年代起,丹河附近的永錄村先後發現大規模的戰國屍骨坑,出土趙國刀幣顯示,這裡就是當年白起“坑殺“趙卒之地。

長平之戰,40萬趙軍為何寧被坑殺也不反抗?471年後曹操透露玄機

然而,在對永錄村1號屍骨坑進行考古發掘後,卻發現趙軍屍骨軀首分離,死亡原因均為石塊或鈍器導致致命傷,未見有活埋跡象。顯然,趙軍的大量傷亡是在與秦軍決戰時造成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秦國出現“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的情況。直到數次突圍未果,主帥趙括陣亡,剩餘趙軍才選擇投降。

那麼投降的趙軍又有多少呢?

長平之戰,40萬趙軍為何寧被坑殺也不反抗?471年後曹操透露玄機

《太平寰宇記》記載:省冤谷(永錄村所在的谷口)東西南北各六十步。考古專家實地考察後發現谷口比記載的略大,但也僅能容納數萬人,考古學家張頷在親自查看長平古戰場後也認為:“我所見的谷口,地方很小,不只容納不下四十萬趙卒,即使幾萬趙卒也容納不下”。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回到上文曹操所提到的“以一為十”慣例,把趙軍被圍人數還原為原來的十分之一,即4萬人,上述謎團就都解開了。

長平之戰,40萬趙軍為何寧被坑殺也不反抗?471年後曹操透露玄機

首先,白起用於截斷趙軍後路的奇兵為2萬5千人,這點兵力去阻擋40萬被逼上絕路的趙軍顯然不可能,但如果阻擋4萬人卻綽綽有餘。

其次,40餘萬趙軍在與秦軍攻殺3年後,又在趙括統率下對秦軍壁壘發起攻勢,被圍後又先後經歷“皆內陰相殺食”和5次自殺式突圍,如果秦軍都折損了過半,那麼被圍的趙軍只剩數萬也在合理範圍,這也具備了兵法所云的“十則圍之”的可能性。

長平之戰,40萬趙軍為何寧被坑殺也不反抗?471年後曹操透露玄機

當然,趙軍降卒兵力為4萬恐怕也屬高估,考古至今未發現大規模坑殺活埋跡象,反倒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趙軍戰死者居多。如果趙軍降卒只有數萬,那麼20萬秦軍在極短時間內未等趙軍士兵發現群起反抗而迅速殺降也就成為了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