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孩子而不想離婚,但是已經心中無愛了,該怎麼做?

Kimi-Dan


父母婚姻出現裂痕,最無辜的受害者就是孩子,這是很多夫妻想要離婚時,猶豫不決、反覆思考的問題。

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又能讓自己擺脫婚姻的束縛,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總結,我覺得有下面三種解決方式:

1.現在果斷離婚

如果孩子年齡較大,已經能夠理解父母感情的話,此時,若心中無愛,就果斷離婚,別再拿孩子當擋箭牌。

離婚之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只是分開住,對他或她的愛一點兒都不會少,以後還會一起玩、一起吃飯等。

在離婚後,要妥善處理好孩子撫養,生活,上學等事宜。

比如我們單位的一位離婚母親,她和前任撫養孩子的方式是一週輪換一次,週末一起帶孩子出去玩。孩子現在看起來也非常開朗、健談,絲毫沒有收到父母離婚的影響。

2.繼續培養愛情

茫茫人海,找一個人,並生兒育女,並非易事。能在一起,就不要輕易談別離。

愛沒了,還可以繼續培養,關鍵在於彼此的努力程度。你向前邁一步,他向前邁一步,彼此之間的距離就又近了。

婚姻的意義還在於陪伴,或許剛開始,你有朋友、父母的陪伴,你不覺得孤單。倘若父母離去,朋友結婚生子,有了自己要陪伴的人,那時候,還會有誰經常來看你,陪你。

伴侶的作用在剛開始發揮的不是很大,你覺得可有可無,一個人也很好。但等你年齡大了,深夜為你到一杯水的人是他,為你取一片藥的人還是他。

所以離婚之前,嘗試著挽留一下婚姻,畢竟曾經深愛過,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牽絆,夫妻還是原配好。

3.等到孩子自立了再離婚

有這樣一個現象:高考後,當孩子跟高中告別時,父母也掀起了一陣離婚的熱潮。於是便有“高考後,離婚潮”的說法。

很多父母,包括題主,在問題婚姻中掙扎,煎熬,思考了無數個夜晚,久久沒有離婚,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孩子還小。

他們愛孩子,害怕家庭的突變,會給孩子幼小的心理你帶來不可彌補的創傷。所以在孩子面前,假裝在一起很恩愛,在孩子看不見的地方,多的是嘆氣與淚水。

此時,我覺得若是捨不得傷害孩子,就再等等。像眾多高考後離婚的夫妻一樣,等孩子相對大一點兒,懂事一點兒,再說明一切,獲得孩子的理解與諒解後,再離婚,此時對孩子心靈的傷害也會小一點兒。

幸福的婚姻需要用心經營、彼此包容。多點兒理解,少點兒責備。能在一起,就別一拍兩散。

多少人的婚姻,在湊合的日子裡開出了花。婚姻不易,且行且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