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同事小王2018年末看了羅振宇的跨年演講,看完後熱血沸騰。

其中關於長期主義那一段話,更是令他感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小王下決心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

於是,他在2019年初立下了各種flag,成為健身的長期主義者,成為自我成長的長期主義者,成為寫作的長期主義者。

他開始實行各種計劃,每天早上6:00起床健身一小時,每天寫作800字,每天睡覺前看書一小時。

小王下了很大決心,他把目標寫在自己的辦公桌前,讓我們都看見。

第一天小王精神抖擻,眼神裡充滿了毅力,果然按時按量的完成了任務。第二天也是如此。

就這樣過了一週,週一上班時我問他,你昨天有沒有完成你的目標?

小王有點不好意思,說昨天太累了,就想讓自己放鬆一下,只看了半個小時書。

再後來,早上起晚了一點,跑步也順理成章的沒有跑。又堅持了幾天,某天早上下雨了,他也順便睡了個懶覺,甚至比平時起來得更晚。

某天晚上我們一起聚餐,他也就順理成章的放棄了當天的看書和寫作。

小王立下的flag,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倒下,但是他不甘心,倒下後又重新立起來,間歇性的去強迫自己,來實現自己的長期主義。

小王變成了間歇性自律,持續性自虐的長期主義者。

有一天我們開玩笑的說,小王你的長期主義堅持的怎麼樣了?

小王說:“別提了,太痛苦了,每天都在逼自己,我經常看一些打雞血的書,和一些勵志的演講,看完我就會覺得有點力量,但是很快就那個力量就沒有了。”

“在累的時候呢,就是想去放鬆一下,就是想找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我覺得做這些事情太痛苦了,堅持長期主義真難啊 !”

有沒有一種方式是能不痛苦的實現長期主義的呢。

答案是:有!

那就是靠多巴胺去驅動著你,實現自己的長期主義目標!

01

多巴胺:快樂的源泉,人類行為的驅動力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遞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他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有各種上癮行為有關。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人的大腦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一旦釋放,人就會感覺到開心愉悅。

科學證明,多巴胺釋放後人的工作效率,記憶力,都會得到提升。而且,人對時間的感知也會變快,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說,快樂的時候,總是時光飛逝,而痛苦的時候,總是度日如年。

遠古時期,人類的戰或逃的行為就是由多巴胺或和杏仁核控制的

多巴胺主要負責產生動力,讓你感到快樂,去產生做一些事的慾望。

而杏仁核主要負責情緒,它讓你感到恐懼就會去逃避。

這就導致了人類總是趨利避害,這也是我們在地球上生活這麼多年所進化的本能。

為什麼說多巴胺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

人類趨利避害的本性。導致我們總是會去追求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大腦在數萬年進化中形成了一套系統。

它會判斷什麼是有利的事情,而我們一旦做了有利的事情或正準備做有利的事情,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使我們感到快樂

如果我們通過做某件事得到了多巴胺,我們對多巴胺的渴望會促使我們再次去做這些事情。

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吃飯,談戀愛,也就是食慾,性慾這些,都是靠多巴胺驅動的。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你肯定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感覺肚子很餓的時候,你的大腦中開始想,待會要吃什麼?想到要吃什麼之後,你光是想一想,就會覺得口水要流下來了,於是你就開始滿大街的去尋找,有這種食物的餐廳。

當找到這個地方飽餐一頓之後,你就會感覺心滿意足,大呼一聲真爽,這就是得到多巴胺獎賞的感覺。

飢餓向大腦傳遞尋找食物的信號,而尋找食物的想象,促使你分泌多巴胺,大腦對更多多巴胺的渴望,促使你完成尋找食物的目標。

當這個目標實現時,大腦就會釋放更多的多巴胺,使你感到滿足。

人類高級的需求,如創造,人際交往,實現目標等,也是靠多巴胺驅動的。

我們小時候都玩過搭積木。首先在你的腦海中想象你要搭成什麼形狀的積木,當你在腦海中構架好藍圖時,大腦就開始分泌多巴胺。

而當你一塊一塊的將積木按照你所設想的形狀放好時,大腦又會持續分泌多巴胺,這種持續分泌多巴胺的感覺,促使你一步一步的完成了搭好積木的目標。

最終在你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後,一種滿足感自豪感會油然而生,這也是多巴胺的感覺。

兩者相比較,前者得到多巴胺更為容易。而後者分泌多巴胺持續的時間更久。

而現在社會,將這一方式徹底的改變,你獲得了無數可以將大腦充斥多巴胺的機會。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比如玩遊戲,看視頻,購物,刷社交軟件等。

連做飯都成了重體力勞動,因為點的外賣更美味。你獲得多巴胺來源慢慢地只剩低層級大腦——消費和刺激。

以消費的方式產生的多巴胺,會劫持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的大腦順從於這個感覺,極度的渴望再次尋找這種感覺。

這被稱作多巴胺劫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上癮。

所以我們有時會有這種感覺,明明覺得做這件事不好,但是卻極度的想要這個快樂的感覺,就像大腦被劫持了一樣,這就是你的高層級大腦在和低層級大腦作鬥爭,最終妥協給了低層級大腦。

這就是現在社會所充斥著的誘惑。

02

長期主義:讓當下走的每一步都是最重要的一步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羅振宇在2018~2019的跨年演講上說,長期主義不僅要堅持你想做的事,而且不能中斷你在做的事,還要持續的不被誘惑,一旦中斷,前功盡棄。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

注意,老羅的演講詞中有三句關鍵的點,1.想做的事,2.在做的事,3.不被誘惑。

1.想做的事也就是你的長遠的目標。

2.在做的事,也就是,你當下為了完成目標,所做的努力。

3.不被誘惑,就是指在外界的干擾下,你依然能去堅持你當下所做的事,站在未來去看現在。

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我們的努力,會在時間的推動下,成為複利的積累,量變引起質變。

但是,前提你得不去中斷它,而且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幹擾。

都說長期主義好啊,老羅說的沒錯,只要按照一個方向勇敢的前行,心懷目標不受干擾,那麼一定能成為時間的朋友。

然而我們人並不是機器。

只有機器能在設定一個程序後一直朝著程序運算的方向行進,除非遇見BUG,否則不會受到任何干擾,計算出每一步,直到得到最終結果。

如果說世界上誰是最厲害的長期主義者,我覺得是智能AI,AlphaGo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當年AlphaGo用圍棋擊敗世界冠軍李世石,使世界都為之震驚。

智能AI為什麼能擊敗人類呢?

因為AlphaGo所下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最終的勝利,所計算出來推導的結果。

仔細想想,AlphaGo是不是滿足了老羅所說的3點。

想做的事:戰勝李世石得到最終的勝利。

要做的事就是不停地運算去走好當下所走的每一步。

外界的喧囂和質疑,不會再不會對正在下棋的阿爾法狗造成任何影響,也就是AlphaGo不會被誘惑而偏離自己的目標。

當年alphago對戰李世石第一局的第37步,它下出了出乎意料的一步, 在當時看來那是一步爛招,以至於人們都認為這局alphago輸定了。

然而隨著棋局一步步推進,那一步的優勢和意義逐漸顯現出來,直到最後奠定勝局。

如果說人生就是一盤棋,那麼AlphaGo就是最大的贏家。從最終的勝率,倒推到當下所走的每一步,使當下的每一步,都是最優解。

換句話說,AlphaGo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餘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喬布斯,比爾蓋茨,《哪吒》的導演餃子都是最好的例子,他們都是實質的長期主義者,在人生的關鍵節點,做出了對自己最重要的選擇,而不是在旁人看來最重要的選擇。

喬布斯推脫掉商業演講,認識到他一生的愛人勞倫,後來我們說,勞倫給了世界一個更好的喬布斯。

比爾蓋茨大二從哈佛主動退學創業, 創辦微軟成為世界首富。

餃子在得到多項動畫獎項提名之後,毅然閉關修煉3年,後來創作出轟動全國的口碑佳品《哪吒》。

他們都是在做當下最重要的事,最終成為了長期主義的獲利者。

03

享受長期主義而不是堅持長期主義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約瑟夫坎貝爾


約瑟夫坎貝爾,在1929年紐約股市暴跌引發經濟危機的時候,隱居到森林,一呆就是5年時間。

他將一天的時間分為4個時間時間段,每個時段4個小時,他在其中三個時間段看書,另外一個時間段自由活動。

就這樣5年如一日的保持,雖然日子過得很辛苦,但是他內心富足,心情愉悅地享受每一天。

一出森林他就帶著他的神話學著作被莎拉勞倫斯學院聘為文學院教授。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電影星球大戰。都受到約瑟夫坎貝爾的影響。

約瑟夫坎貝爾是踐行個人成長的長期主義者。

在森林裡物質匱乏,和外界聯繫也不多,在那幾年,似乎完全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但坎貝爾卻並沒有跌入谷底,也沒有放棄自己。他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規劃——看書、看書、看書、做其它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沉浸在文字帶給他的快樂裡,像一個吃到糖的小孩子,每天不覺生活苦累。

雖然沒有物質的快樂,但是他的精神得到了滿足,能享受更高層次的快樂。

約瑟夫坎貝爾這5年過的並不痛苦,相反他很快樂, 他通過享受看書與創作來獲得快樂的獎賞,也就是大腦帶給他多巴胺,這種快樂持久而深邃,帶給他了無限的動力。

約瑟夫坎貝爾就是多巴胺驅動的長期主義者。

通常我們會陷入一個誤區,叫做堅持長期主義。

如果你一直抱著一顆戰勝痛苦的心,去做一件事,而不是從中找到樂趣的話,是非常難長久的,除非你有超人般的鋼鐵意志。

堅持本身沒毛病,很多事情開始都是困難的,但是堅持了很久,還是靠意志力去苦苦支撐,那就有問題了。

任何需要靠意志力去做的事情,都不大可能長久,因為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當你強迫自己去做一件事情,意志力枯竭的時候,放棄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間歇性自律,持續性自虐,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你想要真正的做到長期主義,必須要利用人類行為的自發的動力,也就是多巴胺來驅動你做當下最重要的選擇。

雖然說多巴胺在我們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更多的作用是用來享受當下的快樂,但是我們幸運的進化出了前額葉,於是有了對未來的概念。

我們可以通過對未來的渴望來抑制當下的衝動。去控制多巴胺,來推進你的目標。

用你有限的意志力去抵抗誘惑,而不是去強迫自己做痛苦的事。

用多巴胺驅動自己做當下最重要的事。

04.

如何利用多巴胺驅動,實現真正的長期主義


  • 1.前額葉奪回大腦的控制權。

前額葉區域涉及規劃複雜的認知行為,個性表達,決策和調節社會行為等複雜的認知功能。它處於腦袋前額頭後面部分的大腦皮層區域,這部分區域是靈長類生物進化中變化最大的部分,靈長類進化到人,大腦容量增加了一倍,而這增加的部分主要體現在大腦前額葉變得越來越大。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前額葉的功能涉及目標規劃和信息整合,它就像大腦中的信息樞紐,每當與多巴胺有關的信號產生時,前額葉就會將這個信息整合並做出決定是否釋放這種信號。

各種多巴胺的信號就像參加競賽的選美小姐一樣,而前額葉就像評委,他會選出一個最美的信號讓她贏得比賽。

那麼前額葉選美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前額葉對未來的美好想象。

如果前額葉覺得,某次多巴胺的釋放不利於未來。那麼,它就會抑制該多巴胺的釋放

但如果前額葉對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規劃,或者某次信號中多巴胺的表現過於活躍,那麼多巴胺就會佔據上風。

要明白我們作為長期主義者最終目的是要實現什麼。

其次分解這個最終目標,你需要通過補充哪些方面來實現它?

接下來制定一個計劃,從一個月,到一週,到一天,每個階段都要有目標。

目標越清晰,越具體越好,其次再把這個目標,逐步細細分解為當下你需要做的事情。

列出你可能會遇見的誘惑,並想好對策,這樣在誘惑出現時你的大腦前額葉就能第一時間警醒,防止被多巴胺劫持。

寫出一個對未來的清晰規劃,認真思考你最重要的事情,並寫下你可能會遇到的各種誘惑。

每當誘惑出現時,用你的對未來的想象權衡利弊,去抑制多巴胺的分泌。


  • 2.反覆確認目標,隨時看見目標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你需要確認一個可以實現的,不是太遙遠但是又有點難度的目標。

就像打遊戲一樣,我們經常會查看遊戲的任務欄,如果有沒有完成的任務,我們就會想辦法完成它。

而如果任務欄是空的,多數時候就是無所事事殺著小怪,閒逛地圖。

看不見目標,就像相機失去焦點,失焦的狀態是非常可怕的。

一旦陷入失焦狀態,人就會漫無目的地去做眼前最容易的事,而不是正確的事。

記住你的目標,讓自己隨時可以用眼睛看見它,看見目標就是對自己的暗示。

讓自己隨時保持向期望的路線前進的狀態。


  • 3.利用期待機制,去想象目標完成的狀態,使自己興奮。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

在去參加某種比賽前,你經常在腦海中幻想,你在臺上拿到獎牌的樣子。

一想到那個時候你就興奮心跳加速。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的大腦正在分泌多巴胺。

去設定一個目標,想象你完成它的樣子。對這個目標有所期待,這股期待會變成動力,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

比如你想寫一篇很長的文章,於是你想象,你在寫完這篇文章之後,發表到什麼知名的刊物上得到了多少稿費,越想就越興奮,那麼開始工作後你的精神會更加的專注。

4.搭積木工作法,享受創造到實現的過程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回憶一下自己兒時搭積木的過程,是不是有一種動力一直推動著你搭完最後一塊?

現在我們把工作當成一個搭積木的任務,一旦開啟你的任務,你就會進入一種創造到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大腦會持續分泌多巴胺。

我們在裝修新家時,當空蕩蕩的家裡,一點一點的按照我們心裡所想,刷牆,鋪地板。增添各種傢俱,是不是感覺到身心愉悅並沉浸於其中呢?這就是多巴胺的驅動力量。

為自己制定一個創造一些東西的目標,在創造的過程中,全身心投入進去,去享受它,你會發現,這樣的快樂遠比物質帶來的快樂持久,也更能驅動你。

5.不斷更新任務,刺激多巴胺分泌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多巴胺遵循邊際效應遞減原則,如果一直重複做同一個任務,多巴胺的分泌會減少。

形象一點就是,多巴胺最討厭一成不變的東西,它喜歡新奇,有挑戰的東西。

對於長期主義者而言,我們的方向,應該是清晰明確的,但是每天的小任務,可以是不同的。

一旦你完成了一個任務,一定要設置一個更難的目標,向著更難的目標去挑戰,這樣才會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比如你要做健身的長期主義者,那麼你可以把每天的計劃定的比自身的水平稍微高一點,然後努力實現它

如記錄下來你每天所跑的公里數,計劃挑戰更長的距離。

給自己設置一個力量舉重量的目標,一旦你達到重量,就立即更新一個新的目標。

6.建立微小的習慣,利用多巴胺驅動習慣

讓我們興奮快樂的多巴胺,如何成為長期主義的驅動力?


習慣的迴路機制是暗示,行為,獎賞。

而驅動這個迴路的就是多巴胺,利用這個機制培育一些習慣,幫我們節省精力。

比如你想要做寫作的長期主義者,那麼你可以養成每天晚上睡前讀一個小時書的習慣。

我是這樣做的,先建立一個暗示機制,我會打開一段手機的鋼琴曲,鋼琴曲一開始播放,我就會拿起書本,開始看書。

看書就是構成了行為,看完書之後,我會吃一點自己喜歡的食物,或者自我鼓勵,今天又完成了你的目標,你真棒,這就構成了獎賞。

後來只要一放鋼琴曲,大腦中就會響起愉悅的回憶,那麼大腦對這份愉悅的渴望,就會促使我們分泌多巴胺,使我們產生看書的行為。

最後總結一下,多巴胺是讓我們產生各種行為的驅動力。長期主義者需要對未來有清晰的目標規劃,同時集中精力做當下最重要的事。

用快樂的心態去做當下最重要的事,就是我們成為長期主義者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