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後,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為何如此著急削藩?

孤客生


歷史上朱允炆就是因為削藩,從而逼反了燕王朱棣,最終丟掉了皇位。

關於朱允炆為什麼上臺後就急於削藩這件事,我個人認為削藩時必須的,但是削藩的方法不對,最終導致了朱允炆朝堂上的力量對比失衡。以至於朱棣起兵造反後,各路諸王幾乎沒有相應中央,甚至還在或明或暗的幫助朱棣。


那麼就來看看朱允炆為什麼這麼急於削藩,並且最終失敗了。

首先,先從朱允炆時期各方政治勢力來看。洪武皇帝朱元璋稱帝后,設計了一套帝王平衡之術,結果到朱允炆手裡,政治力量失衡,最終導致朱棣的靖難之役成功,奪得皇位。

這套帝王之術就是,皇帝、藩王、功勳、官僚,主要就是這四股政治勢力。皇帝高高在上,掌控全局,藩王、功勳和官僚階級相互制約。

本來這是一套非常好制衡的帝皇之術,但是偏偏意外就是發生了。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而這時朱元璋選擇了另一個繼承人,也就是朱標的次子,皇太孫朱允炆。朱元璋為了皇太孫朱允炆能夠順利繼位,開始大殺功臣,為繼承人鋪路。朱元璋這麼做的最終結果就是功勳集團基本被朱元璋搞廢掉了。功勳集團下臺之後,朝堂上就只剩下皇帝、藩王和官僚了。


這時我們要注意朱元璋的淮西功勳集團的背景。這群人都是陪著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戰功赫赫,有能力、有威望,所以朱元璋為了平衡這一部分勢力主要就是派遣宗室藩王鎮守四方。(明初,剛從元朝的鐵血統治下走出來,文人的地位還未顯現出來,缺乏勢力和根基)這一手很好的平衡了各方的勢力。

但是朱元璋把淮西功勳集團搞殘了,皇帝、藩王和官僚三方力量就失去平衡了。以前的政治勢力為,藩王鎮守地方,功勳在中央,皇帝居中平衡,扶持官僚。現在變成了中央失去功勳集團後,力量遭到了削弱,地方上鞭長莫及,藩王一家獨大,所以接下來削弱地方藩王就成了必要之舉。


朱允炆作為皇帝肯定知道政治勢力的平衡之道,於是開始著手削藩,但是朱允炆削藩學的太急、太狠,最後逼反了燕王朱棣,其他藩王都是在觀望狀態,甚至還有的藩王私下裡給予朱棣援助(朱元璋十七子寧王跟著朱棣靖難,十一子朱椿給朱棣供應物資)。

那麼來看看朱允炆削藩後的藩王下場吧。

朱允炆五叔朱橚,朱棣同母弟弟,也是第一個被削藩的,下場就是被流放雲南。

十二叔朱柏,為了證明自己沒有二心,直接自焚而死。

七叔朱榑,十三叔朱桂,十八子朱楩被削爵,圈禁南京。

朱允炆對這些叔叔都絲毫不顧及情義,幾乎就要全部圈禁,這怎麼可能會有藩王支持他嘛。也可以想象活著的藩王基本就是保持中立,或者是支持朱棣。


朱允炆開始削藩時,也是小心翼翼的。但是在他輕而易舉的削了幾個藩王之後,可能有些飄飄然了,開始加快削藩的力度,但是卻沒想到會爆發出如此強大的阻力。

當然還有就是文官集團的慫恿,在中央的功勳集團失勢後,文官集團迅速崛起,他們不能忍受地方上不遵中央的號令,所以極力的鼓動建文帝削藩,而削藩削的越狠、越快,爆發出的力量也就越大。以至於朱允炆在削藩時,基本失去了朱氏宗室的支持,所以才有了朱棣靖難的成功。


一個剛坐上皇位的年輕皇帝,外加一個不成熟的官僚集團,倉促的開始了削藩之路,最後卻葬送在這一條路上。

要是朱允炆能夠慢下腳步來,等皇位徹底的穩固以及文官集團真正的崛起,再徐徐圖之也許能夠成功。


這個歷史很正


創業難,守業更難。朱元璋從一個要飯的草根,赤手空拳逆襲成大明的開國之君,勵精圖治,守業30餘年。而他的接班人皇孫朱允炆,不僅沒有守好爺爺給的皇位,連自己的性命都沒有守住。他一上臺,就急急地開始削藩,給自己埋下了禍根。

朱允炆為什麼要否定爺爺布的局呢?

我是三少,為你答疑解惑。

朱元璋去世給朱允炆留下了一些隱患

朱元璋無疑是個很成功的皇帝,不管後世對他有多少的詬病。他的雄才偉略,他的深謀遠慮,都值得他的子孫後代學習。

晚年的朱元璋,不辭辛苦,努力為孫子朱允炆鋪路,鋪來鋪去,還是沒有把路鋪平。朱允炆的執政之路,荊棘密佈。有兩點最突出:

第1:朱元璋的幾個兒子,對父親把皇位傳給侄兒朱允炆,非常不滿,朱棣更甚。

也許男人對皇位本身的魅力,就格外地嚮往。作為朱元璋的兒子,如果說沒有對皇位有過曾經窺視的心理,怕是說出來,有人會笑話!什麼人啦?自己朱家的江山,想都不敢想?

所以呢,當太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的那些兒子們就開始蠢蠢不安起來,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當太子的可以能性有多大?父親會不會讓自己當太子?特別是燕王朱棣,滿懷期望。

但是,所有兒子們的希望都成了肥皂泡,太子的位置最後給了朱允炆。對於自己的父親,兒子們不能埋怨,也不能恨,但對朱允炆這個小子,他們還是敢恨的。

第2:朱元璋殺了很多開國大將,能帶兵打仗的幾乎沒有。

朱元璋赤手空拳創業的時候,有一幫出生入死驍勇善戰的兄弟,這些都是大明的開國功臣。但是,在朱元璋執政期間,因為各種原因,各種理由和各種藉口,很多人都被皇帝砍了腦袋。

這些被砍腦袋的,有一部分也許真的犯了大錯,必須砍。而有一些人不一定是真的犯了死罪,但是,朱元璋怕自己的孫子降不住他們,就找了些理由也把他們的頭給砍了,算是給孫子的皇位掃清障礙。

障礙是掃清了,麻煩也來了。

朱允炆看到了隱患,他不得不削藩

1398年,即歷史上的洪武31年,操勞一生的朱元璋,帶著對大明江山無限的牽掛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21歲的朱允炆在當年的6月即位,史為建文帝。

年輕的建文皇帝書生氣十足,又沒有治國的實踐經驗,他看問題的角度和層次自然沒法和自己的爺爺相比。等登上皇位最初的驚喜和新鮮過去後,他開始認真審視爺爺留給自己的江山,很有些不妙啊!

首先:自己的叔叔在各地就藩,勢力還不小。

原來,在1370年以後,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陸續將自己年長大的兒子分封到外地當王,叫做藩王。

藩王每年享有皇室豐厚的年俸,同時還享許多領地的特權,並且每人還有3支輔助管理藩地的部隊。當然,這個部隊的規模也是有限制的,人數不得超過1.5萬。說明白一點 ,這個藩王實際上可以說是小領域的自治。

朱元璋這麼做的目的,除了利用藩王來鞏固邊疆,國土,還避免皇子們都聚集在皇城串通鬧事。

在朱元璋的晚年時期,皇帝很有些力不從心,對藩王的官束越來越松,這個直接導致各藩王的勢力逐漸增大。

其次:自己的藩王叔叔根本就看不起自己。

史書有記載:有一次朱允炆正獨自在皇宮行走,突然四叔朱棣出現了。朱棣看見左右無人,就對朱允炆說:“不意兒乃有今日。”說這句話的時候,朱棣應該是還拍了拍朱允炆的肩。

這種語氣和行為,無疑充滿了輕視和挑釁,這對於將要繼承皇位的血氣方剛的青年朱允炆,如何受得了?

朱允炆年輕,書生氣,不會打仗,沒有治國的經驗,這些都是自己的藩王叔叔們輕視的根本原因。那些一個個做夢都想坐皇位的叔叔們,當然會輕視他。

朱允炆沒有真正看清隱患,削藩的方法用錯了

的確,在藩王的問題上朱允炆卻是看出了一些隱患,但是,他卻沒有用辯證的觀點來思考問題。

存在就有存在的客觀因素,爺爺為什麼要設立藩王?藩王現在的局面,看是有危機,在危機中給新上臺的朱允炆又帶來了轉機。這一點,朱允炆卻沒有認真考慮。

因為新執政的朱允炆,在軍事的戰鬥力上是弱項。自己的幾個藩王叔叔都擁有自己的小隊伍,讓他們暫時互相牽制,給自己一個緩衝不是很好嗎?

試想一下,如果在朱允炆削藩之前朱棣先造反,朱允炆的那幾個藩王叔叔會不會幫朱允炆打朱棣呢?

肯定會!因為如果他們不幫朱允炆,朱棣造反成功的話,皇位就被朱棣搶走了,他們離皇位就更遠了呀!

可是呢?朱允炆一上臺就削藩,先把自己幾個勢力小的藩王叔叔給削了,一年之內,連削了5個藩王叔叔,把他們給氣的不行了。

所以,後來,朱棣一發兵造反,他的那些被自己削了的叔叔就,站到了朱棣的陣地上,和朱棣一起來對付朱允炆了。

有儒家大臣的支持

朱元璋在臨死前,秘密召見自己的女婿梅殷,仔細叮囑梅殷輔佐新君。在實際的工作中,朱允炆卻把三位儒家老師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當做心腹,他們用不同的儒家思想來影響朱允炆。

黃子澄,在1385年舉進士中第一名,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儒家大師。也深受明成祖朱元璋的賞視,在明太祖期間擔任過很多重要官職。朱允炆上臺後,任命黃子澄為翰林學士,並參與國家政事。

有一天,朱允炆問黃子澄說到:

“諸叔各擁重兵,何以制之?”

黃子澄回覆說:

“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

到了最後,黃子澄以周亞夫平定七王之亂的典故,來鼓勵朱允炆。

其實,周亞夫的強項,正是朱允炆的弱項。以周亞夫的事蹟來鼓動朱允炆削藩,是不是有點紙上談兵之嫌呢?!

偏偏朱允炆本來就有削藩之意,老師的鼓勵更是加大了他消藩的砝碼!

唉……

三少說:

皇帝確實是個高風險的職業,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


三少yun


不是他著急,而是我相信任何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諸王的區域圖,都會支持朱允炆削藩,而且要及早削藩。朱元璋是歷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他英明神武,驅逐胡元,問鼎天下。但是人無完人,他最大的錯誤就是大量進行皇子分封。

朱元璋幼年孤苦,父母早亡,兄弟多餓死。所以,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兒子,在他二十多個兒子中除了幼子朱楠早夭,二十幾個兒子都被他分封到了國家的各大城市去做藩王。具體如下:

秦王朱樉,封藩西安。晉王朱棡,封藩太原。燕王朱棣,封藩北平。

周王朱橚,封藩錢塘。楚王朱楨,封藩武昌。齊王朱榑,封藩青州。

魯王朱檀,封藩兗州。蜀王朱椿,封藩成都。湘王朱柏,封藩荊州。

代王朱桂,封藩大同。肅王朱柍,封藩甘州。遼王朱植,封藩廣寧。

慶王朱栴,封藩寧夏。寧王朱權,封藩大寧 岷王朱楩,封藩岷州。

谷王朱橞,封藩宣化。韓王朱松,封藩開源。沈王朱模,封藩潞州。

安王朱楹,封藩平涼。唐王朱桱,封藩南陽。郢王朱棟,封藩安陸。

伊王朱㰘,封藩洛陽。

全國稍微重要一些的大城市幾乎都在藩王的控制之下,登基後的建文帝無異於周天子,所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恐怕誰都會選擇削藩以保江山。可惜,年幼的朱允炆畢竟不是年富力強正當年的叔叔們的對手,最終兵敗如山倒,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蹤。


經典守望者


這個故事還得從朱元璋開始說起。朱元璋不愧是精強力壯,從一個飯碗創業開始,建立了大明帝國,40歲登記,在位31年,生下了26個兒子。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將跟隨自己建功立業的功臣慢慢都除掉了,明初四大案就是明晃晃的鐵案。為了鞏固自己的帝國,就將自己的兒子一個個都分封出去。

其中23個兒子前到各地就番,太子朱標直隸應天。本來太子朱標是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太子朱標早掛,朱元璋死後由太孫朱允炆登基,這讓朱允炆和各位叔叔之間紮下了一根刺,朱允炆登基後也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割據的勢力。朱允炆儼然就是周天子,自己的政令不通,地方上只聽從藩王的安排,這不得不讓朱允炆就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帝位做不安穩,自然而然就急著削藩。

朱允炆是如何削藩的?

朱允炆21歲登基。年輕的建文帝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缺乏自信心和堅強的性格。他的性格為他的最終結局埋下了伏筆。建文帝本應加強自身實力然後逐步削弱藩王的實力,但是建文帝聽從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儒家師傅的建議,開始硬性削藩。但是硬性削藩也得先把最強的解決掉,非撿軟柿子捏,給朱棣他們以警鈴。最終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奪取帝位。

朱允炆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出家為僧,作為一個皇帝他顯然是不及格的。


不務齋


老朱留下的隱患

一切對皇室有威脅的人和事,都得剷除,這是朱元璋的人生哲學。因此,為了永保大明江山,朱元璋一手製造了“胡惟庸案“、“藍玉案”,兩案一共牽連數萬人。

當年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哥們“或者對皇室有威脅的大臣,幾乎都在這兩場”大屠殺“中喪生。剩下的幾位,也是人人自危,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這下好了,異性”王“們都被剷除了,留下的就只有”同姓王“了。朱元璋這麼做,的確是保證了皇室的安全,卻給未來的繼承人朱允炆留下了隱患。

原來,朱元璋這麼做是為了給太子朱標掃清障礙。而朱標號稱是歷史上”最具權勢“的太子,朱標不死,那幾個藩王是萬萬沒有造反之心的。然而,朱標命不長,年僅37歲就薨逝了。

朱元璋削減群臣的勢力,同時也抬高了皇子們的地位。若朱標不死,這一切都是合理的,然而朱標一死,朱元璋反而弄巧成拙。

原來皇子們想爭取皇位,但是沒有時機現在最大的威脅沒了,一個個紛紛活躍起來。當然,其中最活躍、也最不活躍的就是朱棣了。

朱允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

朱元璋不是沒動過重新立皇子為皇儲的心,說白點就是立朱棣為太子。但是,此時朱棣的二哥和三哥仍健在(而後皆先於朱元璋死去),若是朱元璋越過二人立朱棣又會違背自己所堅持的宗法制。萬般無奈之下, 朱元璋只得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這麼做,的確是符合了朱元璋自己的一套標準,也順便穩定了政局。可是,朱元璋自己也清楚,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終究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這種威脅主要來自於兩方,一方是剩下的那些功臣,另一方就是自己的兒子們了。

為了讓朱允炆日後“高枕無憂”,朱元璋加大力度打擊功臣集團,同時限制諸王的權利,並且費盡心機去培養接班人。可是,這終究是不遂人願。

幾個躍躍欲試的藩王是消停了不少,但最重要的一點朱元璋並沒有限制——兵權。朱元璋大肆分封自己的兒子,目的就是讓他們替自己來保衛江山。

尤其朱棣,戰功赫赫,是抵禦蒙古人的“頂樑柱”,朱元璋怎會痛下狠手解他兵權?

朱允炆的擔憂

朱允炆年紀雖小,但並不代表他是個傻子。那幾個藩王這麼大陣勢,一個個爭著“建功立業”“恭順孝敬”的,是為了什麼?至高無上的皇位啊。

早在朱元璋在世時,朱允炆就曾表達過對叔叔們的擔憂。一日,他問朱元璋,“胡虜不靖,諸王抗禦防備;諸王犯上不靖,誰又去抵禦他們呢?”

朱元璋反問他,“如果是你,你打算怎麼做?”朱允炆說出了一套先禮後兵的方法,朱元璋無奈地點了點頭。是啊,諸王犯上,朱允炆年紀還輕,也只有這樣是最合適的了——打。

而朱元璋在世時,他就幫孫子剷除了朝堂上的障礙。不過對於這眾位藩王,朱元璋遲遲沒有下手,也不好多做處理。眼瞅著皇爺爺的身體每況愈下,朱允炆也不好麻煩皇爺爺幫忙削藩。

削藩就這麼擱淺了,但這件事始終是朱允炆的心腹大患,在即位以後更是如此。

開始削藩

這藩必須得削,然而朱允炆卻操之過急。即位之初應該做什麼?安撫人心。

可朱允炆卻反其道而行之,第一年就開始狠狠地削藩。甚至,他還創下了一個月削3王的記錄。

在這幾位藩王裡,朱棣的實力當是最強,然而他也是隱藏最深的一個。朱允炆最擔心的就是朱棣,然而又因沒什麼把柄不好下手。

後來,他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先從好下手或者說是真正有問題的王下手。

周王是燕王的親弟弟,朱允炆自然不會放過他。然而,削他的理由竟然是他年僅十歲的兒子告她謀反。

更神奇的是,朱允炆就真的以這樣的理由把他抓起來了。如此胡鬧,人心能不浮動?

朱允炆太想穩穩地當個“太平天子”了,然而他的不成熟卻又讓他註定坐不長皇位。

參考資料:《朱允炆》、《建文永樂傳》


小豪說歷史


有一次,朱允炆在東閣門外唉聲嘆氣,正好被經過此地的黃子澄看見,他便上前問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說了實話,他擔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們,萬一將來要造反可怎麼辦才好。沒想到黃子澄聽後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擔心,他說:“諸王的兵力只能用來自保而已,如果他們敢造反,朝廷發兵攻擊他們,一定能夠取勝!”然後他又列舉了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的故事來鼓勵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亂一定會被平定。

朱允炆聽見這些話,頓時大感安慰,他把這些話記在心中,並感謝黃子澄為他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

這又是一個典型的脫離實際以古論今的例子,試問周亞夫在何處,你黃子澄能帶兵打仗嗎?

總結以上三人,有幾個共同特點,都是飽讀詩書,都是文人,都有遠大理想,都是書呆子。

書生誤國,並非虛言啊!

建文帝登基後,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為翰林侍講,並提升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翰林學士,這三個書生就此成為建文帝的智囊團。

當朱允炆正式成為皇帝后,他找到了黃子澄,問了他一個問題:“先生,你還記得當年東閣門所說的話嗎?”

黃子澄肅然回答道:“從不敢忘記!”

那就動手吧,朱棣遲早要反,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的判斷沒有錯,他一定會造反的!


空山新雨


凡事都講究前因後果,事出必有因!我們就來朱允炆要這樣做的原因!

太子朱標於1392年5月去世,朱元璋在悲慟之後認真的思考了皇儲人選,最後越過所有的兒子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繼承大統。


朱允炆還在做皇太孫的時候,就時常感到一種無形的威脅和壓力:他害怕那些傭兵塞外的叔父藩王們!


朱元璋還沒死的時候,朱允炆就曾問過他這樣的問題:

“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若不靖,孰能御之?”

朱元璋無言以對!


後來他用同樣的問題問身邊的伴讀黃子澄,黃子澄卻說“此不難處置。”然後給朱允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諸王雖有護衛之兵,僅足以自守。朝廷軍衛,犬牙相制。若有事,以天下之眾臨之,其能當乎?”
“漢七國非不強大,而卒底滅亡者,蓋以大制小,以強制弱,勢必不支。”

然而黃子澄的這番說辭卻正好成就了靖難之役失敗的根本原因。因為黃子澄不過是一介文儒,對傭兵塞外的諸王實情並不瞭解。特別是當時的燕王軍力早已超過幾千名護衛,雖然他手上沒有足夠的軍權,卻因為長期在北方領兵打仗,在軍、士中早已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到後期起兵之時很容易一呼百應。很顯然,黃子澄低估了朱棣的能力!輕敵是他最大的錯誤!

朱元璋死後的第六天,朱允炆便登基做了皇帝。安葬完朱元璋,朱允炆便連同自己的心腹大臣黃子澄和齊泰商量著削藩之事。


齊泰主張擒賊先擒王,而燕王為藩王之首,只要把他除掉了,其他藩王就不足為患了。


而黃子澄卻認為要先除掉燕王的羽翼才能順利除掉強大的燕王。而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岷王在先帝還在世時,就多有不法之舉,現在可以利用他們的不法罪名削掉他們的藩王之位。特別是周王和燕王同父同母,可以先從他下手!


最後朱允炆採用了黃子澄的建議。


周王是第一個被處分的藩王,被禁錮在京師的高牆之中;其次是代王、齊王、岷王被先後貶為庶人,只有湘王是自焚而死的,因為他被人告發之後,無法自證清白,最後只有以死證清白。


所以,看完前面的經過,我們便容易弄清楚朱允炆急於削藩的真正原因:是想先除掉能力較小的藩王之後再慢慢的瓦解勢力強大的燕王,從而清除自己的危險,以保皇位之穩固!

實際上朱允炆的這種做法笨透了:他一登基便削掉五位藩王,這是明擺著為自己樹立更多的敵人,把“團結”的主動權推到了燕王手上!他要除掉的是燕王,結果把其他藩王都得罪了!主角卻好好的在一旁看戲,同時利用這個“空擋”操練軍事,強大自己的勢力!朱允炆如果從一開始就應該採用齊泰的建議直接除掉燕王,然後籠絡其他勢力小的藩王,這樣就不會得如此悲慘的下場了!


羊妹的歷史


首先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之舉是沒有錯的。正常一個君王在上位之後肯定是要進行收權加強中央集權的。更別說朱元璋表面上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執政環境,但實際上朱元璋把朱允炆也坑害的不淺。朱元璋這個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非常的缺乏安全感。朱元璋認為,大明朝的就需要個弟弟藩王來負責拱衛。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曾下達了一道詔書,其大意為“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意思就是說老朱家的天下還得自家人來守衛。所以藩王制度就誕生。

而且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也不僅僅是為了明朝的國家安全考慮。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朱元璋想給老朱家的子孫找一張長期飯票。朱元璋曾經說過“朱姓子弟天下人共養之”。也就是說老朱家的子孫後代都要爬在去明朝百姓身上吸血。從朱元璋開始,在洪武年間就冊封了二十多個藩王。這些藩王不僅有封地可以作威作福,而且朝廷每年需要給藩王們分發祿米。朱家這些子孫後代其他能力不是很強,繁殖能力倒是不弱。從明朝建立到最後明朝滅亡。朱姓子弟足有上百萬人。而每個人朝廷都需要分發不同數量的祿米。據有關數據統計,明朝宗室祿米佔據了整個朱明王朝祿米的三分之一。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朱元璋賜予了藩王大量的田地。而藩王的田地只需要交非常少的稅。所以很多小地主和自耕農把自己的土地投靠到藩王名下,以逃避稅收,或者藩王們主動去兼併一些耕地,最終導致國家能夠徵收稅收的耕地越來越少,國家收入也就越來越少,最終導致入不敷出。在這種情況下就由不得朱允炆不削藩了。因為朱允炆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脅。如果朱允炆不削藩的話,長此以往下去,中央勢必會被地方藩王所壓制。到時候藩王尾大不掉,那他這個皇帝可就危險了。所以朱允炆迫切的削藩是有據可依的。

除此之外,朱元璋時期屬於國家開創時期,所以朱元璋會賦予地方藩王很大的獨立自主權利,來讓他們負責守衛中央。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他沒有足夠的威信鎮壓地方藩王。而且因為朱標死後分封他而沒有分封其他朱標的兄弟,已經使得藩王怨氣不小了。朱允炆自然不會允許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存在。況且加強中央集權也是勢在必行的工作。

朱允炆削藩有兩大敗筆。其一就是朱允炆繼位太短無可用之將,導致朝廷大軍數次征討朱棣不利。其二就是朱允炆下達的一道很奇葩的命令。朱允炆下令軍隊不允許傷害朱棣。這就導致下面軍隊作戰畏畏縮縮,士氣受到很大的影響。反觀朱棣大軍則士氣高漲。此消彼長之下朱允炆焉能不敗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已經把他認為存在威脅的功臣們一一清除乾淨,相信他在臨死之前肯定是帶著微笑離去的,心裡必然想著將自己認為的大好局面交給自己的孫子,那麼整個明朝的發展必將相當順利。他應該自認為整個明朝的政局被他處理的跟鐵桶一般,這樣的穩固江山交給自己的好孫子去坐,那麼他很有可能會成長為一個難得的明君。

事實上,剛剛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內心肯定是相當沉重,雖說自己的祖父已經將那些功臣通通處理掉了,進一步的鞏固了皇權的威嚴。但是那些被分封到各地的叔叔們手握重兵,反而成為了對他最大的威脅。特別是被封到邊境的那幾位叔叔,他們坐擁,強兵術萬可以說的上是兵強馬壯,特別是寧王朱權,連最精銳的蒙古騎兵都要讓他節制,無限膨脹的藩王集團,已經有了威脅皇權的趨勢,誰也無法保證這些藩王哪天會不會跳出來跟自己打對臺。

對古代的人來講,能夠當皇帝,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隻要是人,誰都想坐上那個位置去試試,這跟你這個人有多大的實力,有什麼樣的抱負沒有任何關係,只要當你的實力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層次之後,就會冒出這種想法,而這種想法跟你姓什麼也沒什麼關係,主要是看你有沒有這個實力。但歷史證明,往往那些天皇貴紂們對於這個位置的熱衷程度更高,他們都想去嘗試一下,坐在那個位置上,都能給他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所以說,剛剛登基的朱允炆非常擔心,如果這幾位手握重兵的叔父造反,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跟漢朝初年發生的七國之亂一樣,烽煙四起天下動檔。一旦出現這種局面,那麼這位年輕的皇帝根本應付不來。而這樣的局面,顯然不僅僅是年輕的建文帝已經發現了,甚至在他的心腹大臣黃子澄等人眼中,有權有勢的藩王,必須抓緊時間處理掉,將危險消弭於萌芽。因此,削藩就是當時的重中之重,讓這些人將手中的權力交出來。

在建文帝的心目中,對他威脅最大的就是那位守在北京的四叔朱棣。但是他又不敢直接對朱棣下手,生怕削藩的第一刀,要是砍在了這位燕王身上,很有可能會逼他直接造反。而朱允文生性小心謹慎,想著依靠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逼迫燕王做好被削藩的準備。因此削藩的第一刀,是直接廢除了五位藩王的爵位,想要通過這樣的手段來進行試探,當朱允文看到五位藩王被廢除爵位後,時局的發展比較平靜,就直接將矛頭對準了閻王,想要一步到位的解決這個問題。只不過朱允炆這時候已經失去了先機,讓燕王朱棣已經做好了準備,最終爆發了靖難之變。


小芊芊愛歷史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後,立即開始削藩,第一年就將周、齊、湘、代、岷五位藩王削藩。為何他如此急迫?這一激烈的削藩行動是否倉促為之?

建文削藩絕非倉促為之

朱允炆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被立為皇太孫,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他在儲君的位子上坐了六年。期間已被朱元璋允許參與政事、評閱奏章和擁有自己的政治幕僚班底。

因此朱允炆在儲君之位上就已開始了施政方針的思考,削藩絕對是在當時就曾經思考和討論過的。這一點在《明史黃子澄列傳》中可以找到記載:

惠帝為皇太孫時,嘗坐東角門謂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對曰:“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太孫是其言。《明史黃子澄列傳》

因而朱允炆絕非倉促決定削藩,這是他和他的政治幕僚班子早已計劃好的既定國策。因為這些文人幕僚對諸如西漢“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等歷史太瞭解了。

“五王同削”是否明智

既然削藩是既定戰略,那麼朱允炆剛一登基就採取行動就不難理解了,畢竟年輕人往往行動力更強,想著一件事情就充滿激情去行動。而老道的政治家則往往會考慮更多,所謂謀定而後動。

朱允炆繼位第一年就從周王開始下手,一年之內五王同削,引起當時明朝各地藩王的震動,明朝中央政府釋放出明確而強烈的削藩信號。那麼建文帝的這一做法是否明智呢?是否有些過於倉促呢?

  • 是否需要立即削藩:其實藩王權力過大,最終危及中央政權的例子屢見不鮮。建文帝和他的幕僚們的認識肯定沒有錯,所以他才堅定的要採取削藩政策。但是否等待時機消磨各地藩王的實力的確值得商榷。畢竟朱允炆的年紀比大多數實力派藩王要小,他有這個資本去耗。但是立即削藩,對渴望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的年輕帝王和他的幕僚們來說誘惑太大了。幾百年後,一代雄主康熙皇帝不是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嗎?

  • 削藩的目標是否正確:在削藩開始時,建文帝朱允炆的核心幕僚曾經就削藩的對象有過一次討論。

退而與泰謀,泰欲先圖燕。子澄曰:“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明史黃子澄列傳》

其實這也代表如今也很有市場的兩種討論,是擒賊擒王對實力最強的燕王動手,還是先挑軟柿子捏從其他藩王開始削藩。最終建文帝朱允炆君臣採用了黃子澄的主張,從更弱小的其他藩王入手。而他們下手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朱棣同父同母的弟弟周王朱橚。

  • 是否需要五王同削:建文帝君臣會削藩並不奇怪,但是他在一年之內連削五王,的確出乎意料。連他自己都對這一做法趕到有些疑慮,擔心會產生負面輿論。但這可能是文人理想主義作祟,黃子澄和齊泰等人都堅信他們代表的是道義,如果藩王敢於反叛就是逆臣賊子人人共誅。但從常理來分析,一口氣削去五個藩王,必然會讓天下所有藩王都產生兔死狐悲之感,將這些人推向燕王一方。


帝猶豫曰;“朕即位未久,連黜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於天下?”《明史黃子澄列傳》

綜上,建文帝進行削藩沒有問題,是否一登基就進行削藩也沒有太大的問題,正如某部電視劇中康熙皇帝的臺詞:“削也反,不削也反”。但是一年之內,連削五王,則是有些打擊面過寬。畢竟朱元璋剛剛去世,他一共才分封了二十五個藩王,一口氣削了五分之一,必然會讓其他藩王倒向建文帝的對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