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車20秒完成審核測溫 健康碼“掃”出大數據紅利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祖爽)小小一枚健康碼,已逐漸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工具。“有了健康碼以後,即便是在返回小區的晚高峰時間段內,車輛20秒內就可完成審核與測溫。”杭州市拱墅區拱宸橋街道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騰訊旗下的微信都推出了健康碼方案,並分別從杭州、深圳向全國推廣,美團也推出了面向全場景的“安心碼”。在這場“碼”上競爭的背後,大數據紅利已開始顯現。

一輛車20秒完成審核測溫

“閨女,快來教教我這個健康碼怎麼用?”在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52歲的林方拿著手機鼓搗著。在女兒的講解下,林方順利完成了健康碼的註冊,並瞭解了使用流程。“之前出門總是忘帶小區出入證,現在只要掏出手機掃碼就行了”。

一輛車20秒完成審核測溫 健康碼“掃”出大數據紅利

杭州市拱墅區拱宸橋街道的居民在掃健康碼。街道辦公室供圖

據瞭解,健康碼是根據用戶自主申報信息及防疫信息,由各地政府運營的後臺系統自動審核生成的個人專屬二維碼,可作為疫情時期的數字化健康證明,憑碼通行。如今,健康碼模式正在深度參與著全國疫情管理防控工作。

吳迪是江蘇省揚州市一名外來務工人員,他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往返揚州人員都需要在“在揚人員健康動態觀察系統”註冊健康碼登記。“現在我出入小區、公共場所甚至是坐公交都要先掃碼,如果忘記掃碼還會有人提醒。一開始我覺得很麻煩,但是看著疫情一天天好轉,我慢慢接受了”。

杭州市是健康碼的“發源地”之一。2月11日,杭州市上線健康碼,用紅色、黃色、綠色二維碼作為數字化健康證明,覆蓋公交地鐵、社區、寫字樓、醫保支付、商場超市、機場車站等十大場景。2月24日,浙江省宣佈,全省健康碼領碼數量已達5047萬張。

杭州市拱墅區拱宸橋街道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健康碼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社區防疫工作的效率。目前,拱宸橋街道全面實行“健康碼+測體溫”出入通行,轄區內有超過5萬名居民已經申領了杭州健康碼,凡是持有智能手機的居民,在通過卡口時志願者會提示居民申領。

一輛車20秒完成審核測溫 健康碼“掃”出大數據紅利

志願者在幫助杭州市拱墅區拱宸橋街道的居民掃健康碼。街道辦公室供圖

“此前,一名志願者若要對1000戶居民撥打電話進行信息排摸需要三天時間,遇上房屋出租情況,還需要通過中介進行信息再確認,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健康碼的實施將原先的撒網式電話核實轉換為居民主動申報,篩選出黃碼、紅碼的自我隔離居民,方便社區做好代辦點的異常碼問題處理。”上述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中國商報記者瞭解到,目前拱宸橋街道共有一個異常碼處置小組、八個社區代辦點。代辦點收集自證材料例如居家隔離解除通知書等文件,進行線下申訴,再經專人上報至上級衛健部門複核。截止到2月29日,拱宸橋街道共完成異常碼申訴處理1102件。

除此之外,健康碼也大大縮短了居民進入小區的排隊時間,避免造成擁堵。以拱宸橋街道的定海園小區為例,即便在返回小區的晚高峰時間段內,車輛20秒內就可完成審核與測溫。

互聯網巨頭入局“碼”上之爭

在這場數字化戰“疫”中,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互聯網巨頭都在積極行動。

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方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支付寶健康碼的前身為杭州市餘杭區推出的餘杭綠碼。為解決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和居民正常生活通行的需求,餘杭區聯合釘釘、支付寶共同研發了餘杭綠碼。後來餘杭綠碼又升級為杭州健康碼,後者上線首日訪問量即達到1000萬,並在兩週時間迅速推廣至全國各地,目前已落地超過200城。

目前,在支付寶搜索“省份/城市名+健康碼”,如杭州健康碼、溫州健康碼、海南健康碼等,根據提示操作即可填報信息及申領。據瞭解,健康碼的算法及規則由各級政府來制定,支付寶作為申報入口和技術支持方,根據政府的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2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指導支付寶、阿里雲加速研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2月15日至2月19日的四天時間內,浙江、四川、海南、上海、重慶等五省市實現健康碼的全覆蓋。

與此同時,騰訊也加入了健康碼的“生產”行列。2月9日,騰訊在深圳上線“健康碼”。2月12日,騰訊雲宣佈推出“騰訊健康碼”,將接入微信小程序(如廣州“穗康”、深圳“深i您”等)、企業微信、海納社區平臺等多個渠道。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騰訊“健康碼”已覆蓋超過7億人口,累計亮碼人次超過5億。

疫情過後,騰訊也預備將健康碼和醫療、教育、社保等更多公共服務內容打通,讓市民實現日常生活中的“碼”上出行。騰訊政務團隊對外表示,希望將這次戰“疫”的經驗和積累下來的能力實踐到城市未來的建設中。

美團則將目光放到了交通系統的人員追溯上,在瀋陽、江蘇揚州等地推出實名乘車系統,市民乘車時通過手機掃碼導入個人聯繫方式,實現對乘客和駕駛員的“雙向追溯”。美團還在此基礎上將實名乘車系統升級為“安心碼”,適用於商超、農貿市場、居民小區等各種易於發生人員聚集的場所。

艾媒諮詢創始人兼CEO張毅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健康碼是疫情期間一種有效防控的手段,延續時間不會太長。但健康碼對於互聯網巨頭企業獲取用戶流量還是有一定幫助的。“線上流量的獲取越來越難,成本也越來越高,利用一個能迅速吸引用戶登錄使用的入口將是互聯網公司有效獲取用戶的一個方式。”

背後的大數據紅利已顯現

各地紛紛推出健康碼,運用防疫大數據信息為百姓提供便利。有業內人士認為,大數據紅利將持續釋放。

杭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健康碼專班相關負責人表示,健康碼是數字賦能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的工具,針對人員健康實現分級動態標記,精密智控,從而讓生產生活儘可能“流動”起來,實現既堅持防控到位,又做到生產有序。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盤和林認為,此次疫情也是對政務數字化水平和民眾生活數字化質量的一種現實考驗,健康碼系統是互聯網基礎設施助力抗疫的又一體現,為精準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雙重支撐。

實際上,不僅是健康碼,以健康碼為代表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亮眼,在實時跟蹤、重點篩查、有效預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通過大數據手段可以有效鎖定輸入型感染者的活動圈和散落各地的隱形傳染源,助力各相關部門精準疫情防控。

申港證券分析師曹旭特在研報中表示,大數據支撐疫情防控技術已在多地迅速落地應用,也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已經成為疫情期間政府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大數據技術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的作用有望加速政府大數據建設,加速建立各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從而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海通證券研報表示,此次杭州健康碼在疫情中的應用,則是政府冷數據價值挖掘的一個充分表現,通過對以往存儲的海量冷數據的提取、打通、處理和分析,實現了健康碼應用的高效應用和快速落地。健康碼的應用和推行,本質上充分顯現了數據資產的重要價值,除了工程師紅利,更有大數據紅利,這次疫情將是我國大數據紅利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