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水網地域,雙橋雙塔寺,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蘇州吳江雙塔寺,是七都鎮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唯一的一所寺院。電影《杜十娘》就是將雙塔寺作為外景地來展現江南水鄉獨特的美景,雙塔飛峙、雙橋彩虹構畫出雙塔寺極具特色綺麗風光。

蘇州市吳江七都之名源於宋代的都圖設置,是在唐末後梁開平吳江置縣後,共設二十九都,其中六都、七都應屬七都鎮區域。七都早有“太湖十景”之說,均是文人雅士吟詠之景。明末清初時新定“六都八景”,即“春塘疊翠”、秋野遊燈”、“劉漾菱歌”、“吳村煙市”、“朱圩漁舍”、“隱讀耍帆”、“雙橋峙塔”、“古杏籠庵”,其中“雙橋峙塔”為六都第一勝景。

雙塔橋南則稽五漾,北則倪家漾,登臨眺望,清風帆影,夜月鍾魚,荻渚鳴榔,苔磯垂釣,一番濃濃的農家風味。古人孫展儒曾作過:“地偏分漾五,水急鎖橋雙。碧玉浮蕭寺,清風冷佛幢。彩虹聯巨塔,文筆卓長槓。艇系河洲夕,鐘聲帶月撞”一詩,對雙橋峙塔的美麗景緻進行了生動的描繪。


一位法號惠心的師太雲遊到此,見這裡水邊若蘭芬芳,湖心小島吐茵,優美的風景吸引了她,這位師太便停留在島上,結蘆為巢,四處化緣,積夠了資金,便在這風景如畫的地方修了一座廟宇,好似浮在碧波上一樣,故取名“浮碧庵”。

雙塔橋,原名雙石橋。跨七都、八都兩鎮。據歷史記載,它造於明代洪武年間,東面兩橋都有三拱,橋兩頭各有一座石塔。萬曆七年,宗伯董洵陽重修。後兩橋都損壞了,清雍正七年,里人盛宣令、邱美中籌資金重建,東橋仍是3 拱,西橋是石堍板橋。光緒二十七年又重修。兩塔在上世紀時拆除。

雙塔寺始建於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年多年曆史,寺中香火十分旺盛,香客絡繹不絕,由於它四面環水,如水中之洲,水中之島,又稱仙島佛國,前後兩漾湖泊明鏡般地鑲嵌在寺旁,寺前方、鋸、梯各形,橋兩面側有楹聯,護欄上方有石獅四尊均有名匠雕就而成,巧奪天工,古樸蒼涼,雙塔、雙橋、雙井的建築佈局一支獨秀,全國獨一無二。


寺院的大部分建築毀於戰火,現存寺院門前的雙橋重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橋與寺內的觀音殿應該都是清朝時期遺留下來的古蹟。雙塔峙經市宗教部門批准,被列為佛教活動場所。

電影《杜十娘》裡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天昏地暗、狂風巨浪”一片肅殺與凌厲的一段場景,就在雙塔橋、浮碧庵旁。庵與橋同齡,基本上是同建同毀同修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