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生活中,有這樣一群看上去很“佛”

的人:

生活中,ta們雲淡風輕,極少表達意見;

職場裡,ta們不會爭取,只願埋頭苦幹;

戀愛時,ta們奉行“敵不動我不動”原則。

“如果別人不跟我說話,我絕不主動跟別人說話

是的,Ta們就是被!動!型!人!!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其實呢,有一些被動型人心裡也苦。自己明明很羨慕那些“想要就去爭取”的人哇,可同樣的想法放到自己身上,怎麼就不會動了呢……

明知道主動一下也不會死

為什麼我還是死活主動不起來?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這就讓我們從頭說起。簡單來講,不敢主動的人中,主要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聚光燈型。

想象一下,所有人都在看著你,一舉一動都被注視,每句話都被人們反覆琢磨……是不是感覺要窒息了?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這就是“聚光燈”型人的日常。由於自我意識過強,Ta們一直生活在一種“無比強烈地感覺到自己的存在”的狀態中。因此,Ta們對於外界評價十分敏感,很容易過度、錯誤解讀他人信號,也可能習慣性反思是不是自己出了問題。比如:

“是我說錯話了嗎?”

鼓起勇氣和心儀對象聊天,對方卻不夠熱情:

“一定是我把天聊死了。”

在公司會議上勇敢發言:

“同事看我的眼神好像怪怪的,一定在心裡嘲笑我。”

“聚光燈”型人既想和他人親近、建立聯結,又擔心別人會不喜歡自己、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

這種欲主動而不能的感jio,實在是太太太南了……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另一種呢,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型。Ta們不敢主動,是因為過於“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這些人可能是朋友圈中的“隨叫隨到”,也可能是辦公室裡的“便利貼男/女孩”。雖然Ta們大部分時候都會對別人say yes,但

其實只是因為不好拒絕,有時還會對別人的主動感到厭煩。

所以,等輪到Ta們自己主動的時候,Ta們也會自動代入角色,幻想出一幅對方臉上笑嘻嘻,心裡冒冒泡(mmp)地回覆自己的畫面。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除了以上兩種

“不敢主動型”以外,還有一些人,是“自願”走上了被動這條路。對ta們來說,“我不主動,只是因為不想主動”。

我有一個朋友(真的不是我),從未對任何心儀對象主動發過微信,也從沒約過其中任何人出來約會。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問:“你為什麼不主動?你不是很喜歡他,想追他嗎?”

她回答說:“真的在意我的人,會主動過來約我的。”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生活中,像這位朋友一樣的人,主要都是因為對主動抱有一些刻板化的認知,才“自願”選擇了被動。這些認知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在關係中——

認知1:主動是“掉價”的

情感博主告訴我們,“太容易到手的,不被珍惜!”在親密關係中,情感遊戲確實會吸引到一些人,特別是那些得到了就不喜歡、喜好征服的浪子們。

But!

主動有它獨特的魅力與價值。在對待感情上,主動與被動也並無高低,只是不同。

認知2:真愛我的人會主動來找我

“如果是真愛,就算經歷九九八十一難,ta也會主動來找我。”乍一看,這句話還蠻有道理的啊。

But!

你忽略了一項重要事實:萬一對方跟你想得一樣怎麼辦?萬一對方覺得“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feat. 李聖傑)怎麼辦?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愛情與我》. 2020. 行為藝術與紀實攝影. (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在職場中——

認知3:是金子總會花(fa)光的

“只要我兢兢業業做好自己,別人總會看到我的。”

But!

這往往是一種錯覺。畢竟,大家都很忙的......當我們表達出“我努力了”,才能把這份“默默無聞”的好展現出來,這份好也才能獲得它值得的關注、並避免被當作理所當然。

認知4:有意見就該埋在心底

“如果提出反對意見,大家會覺得我不好相處”、“就算生悶氣到天荒地老,我也不能反對別人”……

But!

對事不對人,我們都有say no、以及持反對意見的權利。一味忍耐,我們還可能產生被動型攻擊,反造成更多不良後果。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在日常生活中——

認知5:一切都是天註定

努力又有什麼用,反正最後還不都是“我命由天不由我”

But!

雖然很多時候,命運的洪流推動著我們只能“順水前行”,但我們仍有可能去堅守、追求一些真正想要的東西。無論是對伴侶朋友的選擇、還是對自己生活狀態的選擇,我們都可以用主動來為自己把握一些人生的方向。

那麼,問題來了——

我為什麼這麼被動?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對一些人來說,Ta們的被動可能有先天性。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Kagan和Moss研究發現,在一個人生命最初的三年裡所表現出的特質中,“被動性”是最能準確預測人成年後行為模式的一個因素。

那些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出極強被動性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依然會表達出較強的被動行為傾向。總的來說,這些孩子在整體上很難變得主動。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但對於更多數的另一群人來說,Ta們的被動性, 其實是被人生經歷所塑造的。這種被動性也可能著重展現於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比如:

➤總是被父母忽視需求、一旦犯錯就被嚴厲批評的孩子

在成年後,ta們對待領導或權威人士,也容易感到,“主動表達,既沒有用處、還可能被罵,還是不提為妙。”

➤曾在關係中受過傷害的人

則可能學會了在感情中拋棄主動。他們會認為,“如果對方沒有明確表白,就絕不能主動示好。”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那,如何才能變成一個

主動的boy/girl呢?

慌則亂,急則疲。不妨停下來思考一下,你為什麼想要變得主動?

雖然很多人認為主動更有優勢,但其實,就像內向外向一樣,主被動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如果被動時你很舒適、或真的很享受alone time……那麼其實無需跟風, 也不需要勉強自己做一些沒必要的改變。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而如果你不想再錯過喜歡的人、錯過好的工作機會,真心想要變得更主動,那麼最好的方法是——

Just Do It!

下面,我們就來手把手教你如何打開主動的大門。

STEP 1 確認過眼神,是可以主動的人

關係好的朋友、你感覺對你也有好感的人、或是看起來就很social的人......相對來說,這些人更可能讓你“挑戰成功”。

在過程中,你也可以總結,和你聊得來的人看起來有什麼共同點嗎?隨著經驗增多,你會逐漸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更精準地找到合適的目標對象。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黑暗之中~飄浮我的~七姨~待~”

STEP 2 釋放善意,放鬆身心

a. 釋放善意

記得從你習慣的方式開始。喜歡線上就發信息、擅長線下就面對面。 如果開口實在困難,你也可以先從主動對視、或是向對方微笑開始,表達出善意,說不定成功接收信號的對方就向你走過來了呢。

b. 放鬆身心

如果和對方還不熟,試試把對方想象成已經是朋友那樣聊天。這並不是讓你去“裝熟”,而是幫你把狀態鬆弛下來。其中要點,就是:

“我不知道你尬不尬,反正我是不尬‍️”

一場聊天是否可以順利進行,取決於其中所有人。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先放鬆下來,做好自己這一趴,萬一對方也被帶動著放鬆下來了呢?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STEP 3 如果還是不敢……

還是很緊張,就是跨不出那第一步你可以先靠演戲攻克這個難關。

就像玩cosplay,找一個令你欣賞的role model,並揣摩角色:ta在主動時會怎麼做?遇到尷尬時會怎麼做?然後,練習主動時,把自己想象成ta在生活。

作為演員的你,可以依靠進入角色,暫時放下自己的偶包,先體驗起來再說。

最後,記住這1點——尷尬不是你一個人的鍋!

不僅你怕尬,對方很可能也怕......

兩個人聊不開也沒關係,換個人練習,過兩天再試試。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你對於“主動”這件事的信心一定會慢慢被積累起來。

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更多地感受到世界和他人的善意。


-“你主動一下會死嗎?!”-“會。”

2015. 韓劇《請回答1988(응답하라 1988)》.


越來越有自信地去追求那些你想要的

對命運產生掌控感

而不再只是被動地隨波逐流

這些,可能才是“學會主動”

真正能夠帶給你的積極改變


7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