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人過五十,不貪三樣”,說的哪三樣有道理嗎

俗語說“人過五十,不貪三樣”,說的哪三樣有道理嗎

俗語說:“人過五十,不貪三樣”,說的哪三樣?有道理嗎?

有人說:人生短短几十載……的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從出生開始就慢慢走向老去,走向死亡。年輕人永遠是最有闖勁兒,中年人雖然不那麼愛闖了,其野心卻是最有目共睹的,而老年人則求穩,他們的願望無非就是能夠安享晚年。

中國現在的人均壽命已經提高了很多了,儘管如此,我們身體老去的年齡卻並沒有什麼大的不同,大多數都在五十歲左右。所以,為了幫助五十歲左右的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人和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我們老祖宗說了這麼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話,那就是——“人過五十,不貪三樣”。這“三樣”具體是哪“三樣”呢?老祖宗這麼說有道理嗎?

俗語說“人過五十,不貪三樣”,說的哪三樣有道理嗎

首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所謂“三樣“ 分別是不貪權則敞戶無險、不貪杯則心靜身安和不貪財則多福少災。

接下來,我們先來說一下第一點——不貪權則敞戶無險。人到六十,基本上就是到了退休的年紀,在這個年紀,人也容易放不下。放不下手中的權力,放不下所有已經擁有的東西。而事實上,一個人總是執著於權力、金錢,他就很容易成為別人羨慕乃至嫉妒的對象。這樣反而容易生出禍端,發生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其實,如果放下手中的權柄,不貪,反而事情會變得簡單美好許多。

俗語說“人過五十,不貪三樣”,說的哪三樣有道理嗎

其實,古代人急流勇進最後結局不太好的不少,而說到現代,馬雲的急流勇退,反而讓很多人非常不理解。想想也是,馬雲創立阿里巴巴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阿里巴巴作為國內第一的電商平臺,馬雲對它付出很多,卻在阿里巴巴正當紅火的時候宣佈要卸任阿里巴巴董事長。五十多歲的馬雲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是非常值得我們欽佩的。古往今來,懂得適可而止的人不多,擁有這種難能可貴的大智慧的人也不多。畢竟,也放下對權力的貪慾,這談何容易。

俗語說“人過五十,不貪三樣”,說的哪三樣有道理嗎

其二,不貪杯則心靜身安。

酒對於很多憂愁的人來說都是好東西,他們覺得酒能夠解憂愁,其實,正如李白所說,“舉杯消愁愁更愁”。貪杯之人,不但不能夠切實解決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反而傷身。人生酒色財氣四道牆,酒排在第一位,足以說明它的危害。中國有勸酒文化,其實多飲真不代表感情深,酒喝多了真不是好事兒。

有些男人經常應酬,喝得爛醉如泥,有些甚至喝到吐血,這其實得不償失。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如果不能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其他一切都是白搭。喝酒喝多了,胃病嚴重了,還可能拖累家庭。小酌怡情,大飲傷身,一定不能貪杯呀!

俗語說“人過五十,不貪三樣”,說的哪三樣有道理嗎

其三,不貪財則多福少災。

錢財如浮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對錢財汲汲以求,落得個不好的下場。錢財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沒錢也確實是寸步難行。但是,這些並不能成為貪財的藉口。一來不義之財不可取,二來貪財容易招致禍端。遠離貪財之慾,遠離利益紛爭,這才是明智的,不要到最後後悔不迭。

人到五六十,貪慾就會成為一把刀,不貪不爭,既是給自己的心靈安定平和,也是給周圍的人帶去幸福和舒適。

俗語說“人過五十,不貪三樣”,說的哪三樣有道理嗎

“人過五十,不貪三樣”,這句話其實非常有道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非常適用。以後如果有機會,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地去了解一些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之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